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算品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司马温公的同行,我以为易中天对他的态度是不公允的,我颇为他鸣冤叫屈,少不了要为他辩白几句。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的史学名著,堪称是我国古代史学、甚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司马光有感于古代史书卷帙浩繁,学者难以遍览,便立志编一部编年体史书,摄取各种史书(主要是十几部正史)的精要,侧重于政治军事方面的史实,着重展示历代君臣的治乱成败,作为后世治理国家的借鉴。编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在皇帝的支持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共历时十九年,称得起是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编撰过程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搜集资料,编成丛目,就是列出题目和提纲。第二步,考辩史料,进行编写,对史料进行粗加工。这部分文字数量很大,称为“长编”。以上两个步骤,都是司马光领导助手们共同完成的。第三步,由司马光对“长编”进一步考订和大力删减,写成定稿。此书问世后,对史学界乃至整个文化界震动很大,堪称是一部具有典范性的史学著作。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史书的体例上,使编年体的写作模式趋于成熟,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的思想性强,对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能起到鉴戒作用,有经世济用的功能。甚至到了今天,对我们现代人也有很大的启发性。史学大师顾颉刚在其著作中曾谈过:毛泽东主席在案头最常读的两部书是《资治通鉴》和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是清人,此书是军事地理学著作)。可见《资治通鉴》的思想精髓,对今天的革命和建设,仍然有滋补作用。
作为一部脍炙人口,影响几十代人的史学巨著的作者,司马光的修史态度是严谨和公允的,绝不像易中天所说的那样,存在着许多“猫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他对正闰的观念比较淡薄。古代史家往往有封建正统观念,认为在同一时期并立的国家,有的国家是正统,有的国家是闰统。拿三国史来说,西晋人陈寿写《三国志》,以魏为正统,所以魏国皇帝的传记(包括曹操在内),便称为纪,如《武帝纪》、《文帝纪》等等;吴、蜀之主则称为传,如《先主传》、《吴主传》等等。而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写《汉晋春秋》,则以蜀为正统,其它史书参差不一。而温公在《资治通鉴》的史评中则认为:像周、秦、汉、晋、唐这样的朝代,都曾经使国家统一过,可以全用天子的制度君临天下,其它“地丑德齐”(地盘的大小相类似,德行也相同),而且彼此之间本来就不是君臣,那就都算是列国,“彼此均敌,无所抑扬”。但在天下分崩离析之时,不能不有一个统一的年、时、月、日的观念,以记载事情的先后,那就应该用一个国家为标准来纪年。由于“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所以用汉、魏、晋的年号来记各国之事。也就是说:这纯属技术问题,是为了记事的方便,“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 按照这种说法,司马光虽然用魏来纪年,曹丕纂位之后,称为《魏纪》,但对于蜀,吴的君主也没有岐视之意,只是称呼(符号)上有区别,并没有“正闰之辨”。易中天抱怨温公对曹操不公平,但以曹氏的政权来记年,虽说对魏、蜀、吴一视同仁,我总觉得魏比蜀、吴风光得多了,有什么不公平的?
第二.    记事秉直而书,用史料说话,并没有故意地抑此扬彼。用司马光自己的话来说:“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庶几不诬事实,近于至公。” 就拿对曹操的记载来说,始于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止于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共三十六年。我们把《三国志。·武帝纪》以及有关的列传、杂史等,和《资治通鉴》对照来看,凡是曹操露脸的事,只要经过考证认为可信的,基本都记上了,并没有重要的遗漏。例如:
标题: 29 为司马温公鸣冤(2)
内容: 曹操一出世,就记载了太尉桥玄和名士何颙赞颂曹操之言。桥玄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何 颙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先给曹操来了个开门红,挑帘彩!
又如:公元190年,起兵讨董卓后,济北相鲍信赞扬曹操说:“夫略不世出(有谋略的人非常少),能拔乱反正者,君也。……君殆天之所启乎。” 曹操在酸枣,见到名为讨董卓的各路诸侯每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对他们进行了批评,并为他们做了军事规划。以及荀彧、郭嘉分析曹操有十胜、袁绍有十败,大长曹操威风的长篇谈话,司马光也照录不误。此外类似的言论还很多,就不烦引录了。再有,曹操在用人方面的长处,曹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如延津之战的饵兵之计,焚烧鸟巢军粮等等),也都披露无遗。一些有利于曹操的史料,何曾都被删除了?
当然,司马温公善恶皆书,一些不利于曹操的史料,也都秉笔直书,并没有曲意回护。如屠徐州,坑袁绍降卒,收扑董贵妃、伏后等逼宫之惨状等。
对刘备亦然。刘备围攻成都时,曾与诸将相约:“如果攻下成都,府库中的财物,都分给将士,我不干预。” 及至进入成都,士卒们把仓库抢光。以致使军用不足。还有人建议把成都的私人田宅分赐诸将,由于赵云的反对,才没有剥夺百姓的田宅。这些事原来记载在《三国志·刘巴传》和《三国志·赵云传》裴注引《赵云别传》中,这都是一些对刘备不利的记载,使他的所谓“仁义之师”的形象大打了折扣,但《资治通鉴》还是照书不误的。
《资治通鉴》利用了大量的史书、浩澣的资料,但为了简化易读以及突出“资治”、“鉴戒”的主题,对资料作了大量的删削。上面提到:开始时所作的“长编”,份量很大,最后定稿时,则去其繁复,取其精华,因此才使此书成为一部史学名著。易中天孢怨《资治通鉴》删去一些有关曹操的资料,其实这不是对曹操抱有什么成见,而是出于编纂上的需要。不仅曹操的资料有所删削,刘备、孙权方面的资料又何尝是有闻必录的?依我看来,有关曹操的资料,被删削的并不算太多,大部分主要的东西都保留了。
使易中天最为恼火的,是把乘氏之战从两天改为一天,把他所说的曹操的空城计改得无影无踪了。其实是因为所谓曹操的“空城计”出于《魏书》,《魏书》的记载与《三国志·武帝纪》不同而又不太合理,所以司马光采用了正史,而不用《魏书》,这是他的严谨,而不是什么“猫腻”。这件事在前面已经谈过,这里就不再过多地重复了。
另外,在赤壁战前,孙权和鲁肃谈话,删去了“此天以卿赐我也” 这句话,易中天也以为不妥。那么,我们且查查《三国志》的记载是怎么回事。
《鲁肃传》写鲁肃向孙权献策后,孙权最后以叹息的口吻说了一句:“此天以卿赐我也。” 而按《周瑜传》:周瑜从鄱阳回来向孙权献策,孙权最后又用叹息的口吻说了一句:“此天以卿赐我也。” 二者完全雷同,文字有些累赘,所以司马温公删去了对鲁肃说的那句,而保留了对周瑜说的那句。这是文字的风格与技巧问题,并没有什么深意。
第三.    纪传体史书的缺点是:人自为传(或纪),有时看不出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次序;而编年体史书却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个要求。司马光在北宋时代编写《资治通鉴》时,他所看到的唐朝和五代的史料,数量浩瀚,远远超出正史的记载范围,他把许多重要内容,编入了《资治通鉴》,所以研究唐和五代的历史,《资治通鉴》很有史料价值。而在他那个时代所能看到的三国史资料,却和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差不多是相同的。裴松之所引用的那140多种古书,在宋代就基本上都失传了。所以《资治通鉴》所用的史料,我们在《三国志》正文和裴松之注中基本上都能找到。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治通鉴》对于研究三国史来说,史料价值并不高。它对于史料的时间顺序的排列,可作为我们的重要参考。这种编年,有的在《三国志》的正文和注文所引书中有眀确的说法,有的原文具有模糊性,就只能根据一些资料进行推理,推测,把它放在一个较佳旳时间段里。因此可以这样说:《资治通鉴》对三国史事的排列,有的是有出处的,有的是推论出来的,具有相对性,只能说这件事大致发生在哪个时间段里,而不是确指。但尽管如此,也要做大量的考证工作,对于我们读史还是很有作用的。易中天抱怨说:
标题: 29 为司马温公鸣冤(3)
内容: “司马光不但在史料的取舍上做文章,还在时间的顺序上做手脚。……谁先谁后,也就变成了一种‘春秋笔法’。”(《品三国》203页)
这主要是指孙权联刘抗曹决策的过程说的。按照《三国志》的诸葛亮、鲁肃、周瑜各传,这三个人都劝说过孙权联刘抗曹,究竞谁先谁后,《三国志》的记载并不那么明确。《资治通鉴》把诸葛亮排在前面,易中天附合裴松之的意见,认为是抢了鲁肃的头功。这个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了,现在不再重复。
最后我要谈的是:易中天认为司马光偏袒刘备,事实并非如此。《资治通鉴》在写到公元221年刘备武担山称帝一事时,司马光紧接着便写了一篇很长的史评来谈正闰问题(我们在上面引述过部分內容),文中表示了他对刘备的汉朝宗室血统的怀疑。他说:
“昭烈(刘备在历史上称昭烈帝)之于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是非难辨,故不敢以光武(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及晋元帝(东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睿)相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
这完全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实事求是的立场,怎能说他偏袒刘备呢?
标题: 30 试析易中天讲史的特点(1)
内容: 在品读和研究易中天的《品三国》的过程中,我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