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品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持人:有没有你愿意接受,或者你认为有道理的批评?
    易:有,但是我要先说清楚一句话就是说,不是说你公开亮相我就一定回应,我一定接受。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因为现在有些媒体抓住我这句话做文章:你不是希望公开批评吗?某某某不是公开亮明身份在批评你嘛,你为什么不回应?我只是说我希望的那个批评是公开的,我没有说公开的批评我都回应,第一个我要有时间,第二个我要有选择。
    主持人:有没有你愿意接受,或者你愿意回答的批评呢?
    易:有啊,其实现在所谓批评,已经被媒体一锅煮了,一刀切了。实际上在我看来情况非常复杂,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是确实其中有一些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而且想到了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问题。
    主持人:比方说?
    易中天:比方说上海有一位编辑,他的署名叫老牛,我至今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因为他发表的时候就是有一个括弧,上海编辑,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媒体的,哪个刊物,姓甚名谁,我只能称他为老牛。老牛先生的批评就相当的有分量,因为他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他就讲到,他说我说曹操是“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他说我发出了一个危险的信号,社会是需要规范的,做人是要有顾忌和底线的,如果大家都去做真小人,没有任何规范,没有顾忌,没有底线,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那么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很严肃的学术问题,而且带有根本性,因此我在整理完我的《品三国》的书稿以后,非常紧张的条件下,我用了一万四千字的篇幅来回答他这个提问。而且我在这个回答当中,再三对他表示感谢和敬重。
    主持人:在哪儿可以看到你的回答?
    易:在我的《品三国》这本书的附录二,《我的历史观》就是回答这个批评的。对于这样很严肃的,很认真的,有分量的,而且确实是站在国家民族命运前途利益这样一个立场上来进行批评的,我都非常敬重,哪怕你我观点不同,我们可以交流。一个战士,战场上他可能要厮杀,但是如果对方也是一个坚韧的、勇敢的、武艺高强的战士,双方都会对方产生敬意。
    主持人:你会因这些批评妥协吗,改变你的风格?
    易:第一,基本观点不会改变,因为这是我这么多年思考的一个结果,除非他能指出我思考确实有误。所谓有误无非是逻辑起点错了,或者是逻辑过程错了。那我认为只要起点不错,推理过程也不错,就像我们穿衣服一样,我第一个扣子只要扣对了,然后顺着往下扣我肯定这个衣服是穿对了,那不会有问题,我不会改变。第二个,讲法问题,我从来就是这么说话,所以让我改变说话方式是根本不可能的,绝无可能,我不愿意我也做不到。那么不喜欢我这种讲述方式的,他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发动群众把我轰下去,他发再多的文章都没有用,他写再多的帖子都没有用,他在网上再嚷嚷都没有用,他有关本事就是发动全国人民把我赶下去。
    主持人:过去可能没这个可能,但是现在是不是有了这种可能性呢?
    易:如果有可能我自觉下台嘛,如果说观众说我们都不喜欢你这样讲。因为很简单,观众他可以用遥控器来投票,如果观众都不喜欢我这个,或者说只有寥寥可数的少数人喜欢,那我肯定下课,这有什么呢?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不存在改变和不改变的问题,只有上课和下课的问题。
    *易中天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转至厦门大学,任人文学院教授。易中天长期从事文学、美学等跨学科研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易中天曾致力于让学术走向大众,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品读中国》文化系列丛书,但当时影响不是很大。2005年,易中天在《百家讲坛》开讲后,带动了他的图书销量,特别是《易中天品三国》屡屡占据图书排行榜第一的位置,易中天再次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但为此也招来了不少的非议。
    主持人:还有学者质疑,认为易老师你在《百家讲坛》上现在成为一个学术明星,或者成为一个电视明星,是不务正业,你把业变成了余,把余变成了业,你的本职工作是一个教师。
    易:对,我们学校是这样一种管理方式,就是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额定工作量,只要你完成了额定工作量,那你就是至少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剩下的时间校方是不会过问的,可能有人把剩余的时间拿来继续做他的专业,也可能有一些其他的人他用来做别的事情,比方说打麻将啊,比方说出去旅游,比方说参加体育锻炼,我觉得也都很好,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我只不过是把别人用来打麻将等等的那个时间用来做《百家讲坛》而已,不行吗?
    主持人:如果善意地提醒,易老师如果把去《百家讲坛》,把在电视上露面的这些时间更多的话来做研究,那不更好吗?
    易:其实,做《百家讲坛》的这个过程它也是研究过程,只不过研究过程是隐伏或者埋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大家不知道的。马克思说过,研究的方法不等于表述的方法,你不能通过表述方法去推测后面的研究。实际上在我品三国当中,我也提出了一些和以往学术界可能不太相同的一些观点和结论,至少是一种非主流的意见,只不过我这种研究结果我没有采取通常的那种发表学术论文、做研究报告的那种途径去表达,我换了一个表达途径而已。比方说,赤壁之战之前孙刘联盟的形成和孙权集团的决策过程,我的结论和《资治通鉴》就是不一样的。这难道不是研究吗?
    主持人:挺好的一件事情,为什么招致那么多的非议呢?
    易:很正常嘛,一个东西出来以后,有人喜欢就一定有人不喜欢,有人赞成就一定有人不赞成,喜欢和赞成的人越多,不喜欢和不赞成的声浪也就越高,它是成正比的,非常正常。
    主持人:落实到《百家讲坛》这个具体栏目上来说,到底是电视成就了易老师呢,还是“易老师们”成就了《百家讲坛》?
    易:那我只能说是电视成就了我。但是我也随时警惕电视会毁了我,我很清楚。
    主持人:此话怎讲?
    易:因为这个电视它是一个大众传媒,是一个公共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当中你其实是被置于聚光灯下。尤其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家电视台,一方面它是一个大众传媒,另一方面它是一个公共平台,那么它是大家瞩目的一个焦点,你一旦上了这个地方,你就把自己置于光天化日和众目睽睽之中了,这个时候你的优点和你的缺点同时放大。而在我看来任何人都是既有缺点又有优点的,谁能给我找出一个只有优点没优缺点,只有成就没有错误的人?有吗,古往今来有吗?不可能,上帝都犯错误,上帝还不知道伊甸园有条蛇呢,对不对。所以你一旦被放大了以后,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喜欢的人看见你全是你的优点,反感你的人看见你全是你的缺点,而且喜欢的人会把你的优点非常说得非常之优,优得不能再优,讨厌你的人会把你的缺点说得非常之大,坏得不能再坏。这就是被电视这个公共平台和大众传媒放大的结果,所以作为一个这样的主讲人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绝不能因为有那么多人的追捧,你就以为你是个什么人物了,多么多么了不得,不能你上了一把电视,有了很多的观众,有了很多的读者,或者说有了很多的Fans,你就以为你真是成了文化大师了,你就了不得了。
    主持人:易老师害怕过这种结果吗,担心过吗?或者说这种结果就是你所期待的。
    易中天:既非我所期待,也非我所担心,我不过顺其自然而已,我不过是做了我想做、该做、能做的事情而已。不问收获,只问耕耘。
    主持人:你认为观众喜欢你这种讲座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吗?
    易:我不需要认为,我没有必要去认为。
    主持人:这个时候你会不会考虑到一种责任?
    易:责任是这样的,只要你对你所讲述的内容有足够的把握,就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你任何事情都有副作用,你不可能做到一丁点副作用都没有,不可能的,怎么可能呢?营养品也有副作用啊,就是我们一日三餐它也会有副作用,怎么可能没有呢?你要是说要求我一点副作用都没有这个是做不到的,谁也做不到,只要你的主体的、主流的东西是对的,没有任何问题。而我的品三国也好,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也好,都是我严肃认真思考的结论,只不过换了一种轻松活泼的表述方式而已,骨子里面是严肃认真的,任何一个稍有头脑和眼光的人都看得出来。而如果观众一定要把它当作娱乐节目来看,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好,那有什么不好呢,难道还会比其他的娱乐节目更坏吗?不可能吧,它毕竟是带有历史文化和学术含量的节目,请注意我的表述,是带有历史文化学术含量的节目,就算你把它定位为娱乐,有学术含量的娱乐总比没有学术含量的娱乐好吧!我一定退到底线了,我都不怕。人啊,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把问题想透了,想到底。你最坏最坏是个什么结果,我想来想去做《百家讲坛》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变成了娱乐节目,就坏到底了。
    主持人:你变成娱乐明星?
    易:我变成娱乐明星,这是坏到底了,但是是有学术含量的娱乐节目和娱乐明星,撑死了退到这一步,何况不会,何况也不是嘛,那你担心什么呢,着什么急呢?
    主持人:那你介意学术“超男”这样的称呼吗,或者电视明星?
    易:王志啊,这个不是我能介意或者不介意的啊,我介意和不介意的结果是一样的,我和必要介意呢?我是这样的一个性格,就是凡是我改变不了的我都不去考虑它,比方说今天说厦门要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