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最后,康熙的身边,只剩下了太子和九阿哥陪伴,其他的皇子阿哥都被康熙派了出去。
“胤礽!”
“儿臣在!”
太子听康熙终于喊到他的名字,当即出声应答。
“朕,对你很失望!”
康熙望向太子,“你自请辞太子之位,说是不会再让朕失望。但是,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让朕失望!”
“皇阿玛,儿臣……”
太子跪在地上,不知如何作答。
“朕出海,不在宫中,消息断绝。你该做什么?你坐镇京中,主持朝局。你难道不明白吗?在朕的心里,你始终是大清的太子,是国之储君!”
“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为何忠字始终排在孝字前面?因为,忠,忠的是国,是天下黎民,是江山社稷!”
康熙望着太子,一字一顿地开口。
“胤禟,你心里怨朕,恨朕!朕,全都清楚,明白!”
说完太子,康熙又望向九阿哥。
九阿哥沉默不言,只是默默地跪在地上,聆听康熙的教训。
“你怨朕一次次责罚你,你怨朕一次次袒护太子,你恨朕休了董鄂氏,恨朕赐死董鄂氏,你当真以为,这些,朕不知道吗?”
“朕,全都知道!”
“你们心里在想什么,对朕的恨,对朕的怨,对朕的不满。朕全都清楚,全都,清楚!”
康熙的声音带着几分的哽咽。
“包括胤禩,他怪朕,恨朕,背叛朕,不孝,忤逆,篡位!”
“他认为,朕将他当成了太子的磨刀石。”
“没错,他就是太子的磨刀石。你们兄弟,所有人,都是太子的磨刀石!”
“大清,需要一个圣明有担当的君主。为了做到这一点,朕可以不惜一切!”
“你们都在怨朕,恨朕没有问过你们的选择!”
康熙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垂首不语的太子和九阿哥,“可是,你们谁真的为朕考虑过?朕是帝王,是天子,这大清江山社稷之主。朕首先是君,然后才是父!”
“你们谁考虑过朕,想过朕在承担着什么?”
康熙几乎是怒吼出声的。
“你们想要父慈子孝,朕又何尝不想?”
“可是,这江山,谁来扛?”
康熙望着跪在地上的太子,厉声道:“胤礽,你怪朕一直坐在这里,让你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甚至以为,朕拿你做挡箭牌!”
“但你可知道,作为帝王,作为天子,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挡箭牌!”
“若朕现在将皇位交给你,你可能坐稳这江山?”
“你们都说,朕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你们只看到这些,可曾去想过,朕经历了些什么?鳌拜虎视眈眈,爱新觉罗家的江山,随时可能落入他人之手。三藩蠢蠢欲动,大清随时可能分崩离析,再现战火之中!”
“朕的苦,朕的痛,你们谁去想过,谁去体会过?”
康熙几乎是咆哮出声的。
“皇帝,别说了,如今,一切都好了,过去的,都过去了!”
太后被康熙一番话说的,不由想起了当初那一段谨慎小心的日子。虽然她是太后,但鳌拜跋扈,朝政几乎旁落,三藩叛乱,兵锋直逼江南。那一段岁月,虽在宫中远离刀兵,但谁能安心睡上一个晚上?
若非那多事之秋,太子生母,仁孝皇后何以会难产早逝?
每每想起那一段岁月,太后的心都是揪着的。那个时候,真正是步步惊心,一步不慎,就可能是万劫不复,葬送了爱新觉罗家的江山社稷。
“太后,儿臣,心里苦啊!”
康熙的眼泪落下,这么多年,他一直觉得自己扛得住。
但在八阿哥逼宫篡位之后,康熙发现,他其实一直都在假装坚强的。
他一直想着念着仁孝皇后,后宫皆说,他对仁孝皇后用情至深。
但她们都不懂,他跟元后少年夫妻,共同走过了那一段艰辛岁月。
在民间,尚且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说法。
他与元后是患难的夫妻,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时,他成了孤家寡人,与他共患难的皇后,已经逝去。
之后,康熙是没有想再立后的。但他才巩固朝堂,需要平衡各方的势力,于是,他又立了两位皇后。
只是,她们都是在病入膏荒之时得到的册封,册封为后,却不曾真正享有过皇后的尊荣。且,她们都不曾育有皇子。
在康熙的心里,唯有赫舍里氏才是他的皇后,唯一的皇后!
他不知道这算不算是用情至深,但在他的心里,赫舍里氏的地位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等他彻底掌控了朝堂,大权在握,这后宫之中,再无皇后。没有任何人,任何家族能让他妥协!
可是,江山在握,谁与他执手看风景?
他时常出巡天下,一则是真的要体察民情。二则是因为他答应过赫舍里氏,会带她看遍这大清江山!
赢了天下,失了她!
这是他的悲哀,是为君的悲哀!
每年,康熙都会去太庙看一看赫舍里氏。
没人知道,只有在赫舍里氏的灵位前,康熙才会让自己卸下帝王的身份伪装。多少次,他抱着赫舍里氏的灵位,哭得像个孩子。
曾经,每每被鳌拜压制,康熙心里委屈的几乎要哭,都是赫舍里氏安慰了他。
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明白的。他心中的苦,即便是太后,太皇太后都不知道。她们一直告诉他,要坚强,他的肩上挑着大清江山。可是,她们也没想过,那时候的他,其实就是一个孩子。
唯有在赫舍里氏的面前,康熙才能谢谢伪装,随心所欲地哭,流泪。
但是,只要到了人前,他就是康熙,要挑起大清江山的康熙。
“皇帝……”
太后望着落泪的康熙,眼泪也是止不住。
只是,生在皇家,这是他们的宿命!
康熙吸了吸一鼻子,向着太后行了一礼,沉声道:“儿臣失态了!”
“无妨,有些苦,说出来,好些,好些……”
太后吸了吸鼻子,道:“你们好好说话,哀家出去走走!”
好吧,藤子又煽情了……求月票,求打赏,求各种支持,嗯,继续去写,还有……
☆、第337章 君无心
太后走了!
带着慈仁宫的几个老嬷嬷,走得很快。
皇帝的一番言语,不但太后落泪,这些个老嬷嬷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当年的那些忐忑不安,身为太后的身边人,她们可是有深刻体会的。
“皇阿玛,儿臣知道错了!”
太子自小在康熙身边长大,从未见过康熙有如此脆弱的一面。在他的心中,康熙一直都是运筹帷幄,成竹在胸的。无论什么样的事情,都是难不住他的。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这是太子对康熙一贯的认知,但此刻他才明白,他的皇阿玛也是人,也有人的七情六欲。只是,他是君,肩上担着这大清江山社稷。他不能软弱,不能有丝毫的松懈,甚至不能流露出内心的真实情感。
愤怒也好,欢喜也好,很多时候,其实都只是在演戏。
“你知道了?”康熙目光冷冷地望着太子,他已经拭去了脸上的泪痕,“哼,你不知道!你总是这样,以为自己知道,可是你真的知道吗?”
九阿哥跪在一旁,莫名地想笑。
刚才,康熙一番言辞激昂的说话,也是让他内心起了共鸣。九阿哥想到了太子的生母,仁孝皇后,想到了康熙为何会对仁孝皇后念念不忘。
就在刚才,当康熙那一番言语落泪时,九阿哥懂了!
江山在手,与谁执手共看?
他忽然有些理解康熙,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如此对待。
但是,这份心中的感动没有存在多久,就被康熙的这一番话给说的想笑。如同绕口令一眼的言语,从面色严肃的康熙嘴里说出来,九阿哥是真的差点就笑出声来。
“皇阿玛,儿臣知道!”
太子抬头,望向康熙,异常坚定地开口。
“是吗?那你跟朕说说,你错在哪儿?”
“儿臣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在皇阿玛不在京城的时候,扛起大清江山的重担。”
“忠字当头,以天下黎民为先!”
“儿臣往日太过任性,未能理解皇阿玛的一番苦心,儿臣愚钝,让皇阿玛失望了!”
太子开口,滔滔不绝。
“失望?呵呵,朕现在才是真的失望!”
康熙打断了太子的一番慷慨陈辞,面上全都是失望。
“胤礽,朕,现在是真的失望。从今日起,那个位子,再与你无关!”
康熙绝然开口,言语之意,直接把太子给震懵了。
九阿哥跪在旁边,恨不能立刻消失。果然,不论在什么时候,他就是个躺刀的。这种事情,就算是康熙要对太子明言,也不该当着他的面讲。
他们的皇阿玛,果然,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君。
先是君,才是父。
父子之情,父慈子孝,在皇家,永远只是奢望。
“皇阿玛,儿臣不懂!”
“你不需要懂。你只需要知道,从这一刻开始,你再无希望坐上那个位子!”
“儿臣知道了!”
太子在沉吟良久后,缓缓开口,没有再跟康熙询问缘由,也没有表示出任何的不满。他是臣,是子,那么,面对君父,自当惟命是从。
“胤禟,朕的意思,你明白没有?”
在太子沉默后,康熙就望向了九阿哥。
九阿哥茫然抬头,道:“皇阿玛刚才说什么?”
这种事情,九阿哥是真心不想掺和,那么,就装傻吧!
“没听到,还是没听懂?嗯?”
康熙眉头皱起,气势十足地望着九阿哥。
九阿哥叹了口气,道:“皇阿玛,儿臣真的是您亲生的吗?”
“放肆!”
“皇阿玛,您就饶了儿臣吧!这个事情,儿臣是真的不想掺和,如今,您已经归位,儿臣南边还有老些事儿呢!过不了几天,儿臣就要回去了!”
九阿哥决定装傻不成,那就摊牌吧!
京城的这些尔虞我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