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天没下雪,但气温明显降低了,而且风很大,雨文现在知道平原森林里的气候有多宜人了,要是在这里搭建简易木屋的话,不用等到冬天,现在就能被吹散。
在这山里转了两天,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山洞。雨文不免有些后悔,还不如回到那个木屋去,这回是费力不讨好了。但是已经在山里走了很远了,现在在回去实在不甘心。于是咬着牙,又继续往山的更深处走了一天。
但是不巧的是:第二天下雪了。
山下的雪不大,到了中午就被晒化了,但山顶全白了。
“不能再挑三拣四了,再挑下去,早晚得冻死!”
中午,雨文她们来到了一个山谷里,这里流淌着一条小河,河不大只有两三米宽,河面还没结冰,只是水边上已经结冰碴了。现在正是枯水期,踩着中间露出的石头就能跳过去。
山谷的底部大约有二十余米宽,地面上都是沙子和碎石,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随处可见,看样子洪水大的时候应该能将整个谷底都给淹没。
靠近山坡的地方,几块大石头以奇怪的方式搭了起来,形成了一个跟河道一个方向的石头走廊。里面挺长,够宽,有两米高,但两头是敞开的。
雨文四处看了看,感觉这个地方还不错,比较向阳,把石廊的一头和一些缝隙堵上,就是个不错的山洞,还可以提档野兽。不过这里离河边太近,看样子夏天涨水的时候,这里会淹水。
“就这里吧,虽然还不令人满意,但暂时凑合一冬天还可以。以后慢慢找合适的落脚点吧,反正不能再这么在山里瞎转了。”
下定了在这里安家的决心,雨文就开始了石廊的改造工程。
先是推来几块大石头把石廊的一头堵上,附近有不少黄泥地,用它们和一些树枝混在一起,把窟窿、缝隙都堵好,找了一些树枝编成了门的形状,再用黄泥糊在上面就做成了一扇门,门框什么的太难做了,在现代社会中做个门框都是不值一提的事,但在原始社会什么工具都缺,做一点不那么原始的东西真的太难了。最后只好每次出来进去的都要把门搬来搬去,再用大石头顶上,虽然麻烦但就这样吧。
这些事做完,就已经到傍晚了,雨文三人晚上就搬到这个石窟来住了。这里比那个森林小木屋要好得多,里面宽大、干燥,两旁的大石头也很结实,以后来多大的风也不怕被吹散。
石窟里面空间够大,雨文就在这里生了一堆篝火。至于添堵一些细小的缝隙,布置内部,以后就慢慢做吧。
当天晚上又下了一场更大的雪。
早晨,雨文搬开门,眼前的世界全白了。
“多亏我办事果断,要不然就糟糕了。”
之后的生活逐步步入了正轨。
一些细小的缝隙被逐个添堵上了,在睡觉的地方铺上了厚厚的干草,再在这些干草上铺上兽皮做床。又在石窟的中段建了一个炉子,在石壁上扒开了一个缝隙,给烟囱用。
雨文在石窟的附近挖了许多陷阱,这里的动物还是比较多的,根本不用自己主动打猎,每天掉到陷阱里的小动物就足够吃了。
顺着河走,能发现不少小水塘。冬天水面都结上了冰。雨文把冰面凿开,捉到了不少鱼。
东西太多,吃不掉,她就和小红把多余的肉和鱼都晒干,存储起来。
在这期间,烧陶瓷用的窑终于试制成功了。这听起来有点奇怪,雨文不是到这里三年了吗,怎么连窑都没做?
这事是真的,雨文也是有苦衷的。
刚到河溪族那会,随便做点什么都能引起那些原始人的欢呼与朝拜。结果就把雨文捧得越来越高,最后被捧得太高了,雨文自己都不好意思失败了。
后来自己在木屋里住,按理说有时间与空间了,但雨文又没什么动力了。那些陶器已经够用了,再说雨文还要做一些别的小东西,还要考虑着怎么寻找矿石炼制金属。反正三年了都没做。
这回建窑烧瓷也是被冻的。这里可比乌林山脉那里冷多了,石窟里的那个炉子显得太小,不够热。于是雨文就建了一个更大的炉子,后来一想所谓窑,不就是一个更大的炉子吗,于是就干脆在石窟里建了一个小型的瓷窑。效果还是不错的,除了小一点之外,烧出来的可是真正的瓷器了。
瓷器看起来要比陶器高大上许多,可它本身没给雨文的生活带来多大改善,只是烧窑能给雨文带来不少温暖,所以本着取暖和打发时间的目的,雨文烧出了不少瓷器。
偶尔有打碎的瓷器,雨文发现这些瓷器碎片倒是有用的多。它们很锋利,比骨刀要锋利。用石器也能做出锋利的刃口,但是石器的制作太麻烦,而且容易损坏,虽然瓷器的碎片也容易损坏,但它们容易得到呀。所以,以后雨文就不在为石器的事担心了。
没事的时候,她就和小红找来许多小树枝,削成20厘米的小木棍,一头削尖,用火硬化以后,钉在附近的大树上,形成了一个像梯子一样的东西。这样,如果有野兽突然袭击,就能更快的爬到树上。
不过这种树梯雨文是用不到的,身体灵活的她,爬起树来,比猴子都快。小红就不行了,她手短脚短,爬树比较费劲,有了这种树梯帮助,爬树时就能快很多。
可能是继承了阿英的血统,小红很爱跟雨文学习文化知识。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她已经能把周围常见东西的名字都写出来了。
每次看着认真写字的小红,雨文总是感到很满足,这时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句歌词:‘但愿永远这样好。’
☆、落难的人
这里的冬天比乌林山脉那边更冷、也更长,但雨文能感觉到气温在一点点回升,雪已经开始融化了,春天要来了。一些冬眠的野兽也开始苏醒,现在正是一年中食物最短缺的时候,野兽们也变得特别有攻击性了。
雨文嘱咐小红要格外小心,不要离石窟太远。现在小宝已经能走两步了,经常手脚并用,跑来跑去。孩子太大和太小都令人操心,雨文吩咐小红自己不在的时候要看紧弟弟。
本来当初是打算要找一个新住处的,可是一冬天都没有任何进展。冬天大雪封山,只有被风吹到的山脊上才能露出点地面,一些低洼处积的雪能把人给淹没,就是一般的地方,雪也能到腰。想出去找山洞太困难了。雨文扒下来两块大的树皮绑在脚上,这样就不至于陷到雪里了,但是行动就迟缓多了。
找新住处的工作没进展,雨文就把目光投向了现在这个石窟,这个石窟靠近山坡,春汛的时候还不至于被淹,但看石头的痕迹,夏天的洪水一定是躲不过的。而且开春以后就要改成下雨了,石窟的顶端,防水不怎么样。到时,添堵缝隙的泥巴也会被泡开。
淹水的问题,可以考虑在石窟旁边建一个堤坝,不用太大,因为这里虽然会淹水,但水不深。漏雨的问题,看看能不能烧一些瓦片盖在石窟上面。
想好了就干,瓦片好烧,就是筑堤坝比较费劲儿,反正离夏天的汛期还有很长时间,一点点干就行了。
这天雨文正在修筑堤坝,好像能听见有人的喊叫声。她马上爬到一棵大树上,远远的看见有一群人正沿着河道在拼命的奔跑。后面有一群狼,有一个人停下来和狼群打在一起,但很快就被饿狼们淹没了。他的牺牲只为人群争取到了一点时间,短暂的停留后,饥饿的狼群又开始追了上来了。
雨文马上对站在一旁的小红喊到:“小红,有狼群来了,带着弟弟到洞里去。”
然后大声朝着人群喊:“这边,这里有洞!”
惊慌的人群听到雨文这边的声音,都拼命的向这边跑来,但是狼群还是越追越近,看样子她们是跑不到石窟就会被狼群追上了。雨文跳下树,迎着她们跑了过去,等跑近了,用手指着石窟的方向,对她们说:“洞在那边,我来拖住狼群。”
等这群人跑过去,雨文跑到一棵有树梯的树附近,捡起几块石头,一边对着狼群大喊,一边朝着它们扔石头。雨文的准头很好,这几块石头都打在了狼身上,狼群被激怒了,丢下人群,转头向着雨文的方向冲了过来。
看它们跑近了,雨文不慌不忙的纵身一跃,手就抓住了一根树干,一个翻身,就到了树上。这时狼群也来到了树下。
当初在做树梯的时候,每棵树上都准备了一根长矛,和一个柳条的筐,里面放着不少石头和一副弓箭,要是被困在了树上,也不至于束手无策。
狼群围着树上窜下跳,但就是上不来。虽然有现成的树梯,但它们不会爬梯子。雨文拿着长矛,它们离近了,就用长矛捅它们。
看这块硬骨头啃不动,狼群想掉头继续追那群人,雨文就朝它们扔石头,结果又把狼群激怒了,回到树下继续围攻雨文,但怎么跳都是徒劳的,还会被长矛戳几下。就这么一来一回几次以后,落难的人终于跑到了石窟那里。小红打开门把她们接了进去,然后又堵上。看着她们都脱险了,雨文也长出了一口气。
狼群跑到石窟那里,围着那里转了几圈,也没法进入。可能有点气恼,又跑回到雨文呆的树下,继续围攻雨文。但这都是徒劳的,雨文这次就放心大胆的和它们耗起来了。
还试了试弓箭,这是雨文三年前做的弓箭,弓身使用比较坚韧的树枝做的,弓弦用的就是藤蔓,箭杆就是一根插了羽毛的木棍。这是最原始的弓箭,没什么杀伤力,对付小动物还可以,大点的动物,像是野猪什么的,连皮都射不透。
平时就是做个样子,这回在树上闲着没事,拿这群狼练箭,效果还不错。
虽说是最简单的弓箭,可是距离近,又是居高临下,虽不能致命,但每一箭都能射破狼皮,对峙了半个小时,狼群受不了了,先前它们还扑倒的那个人的尸体还留在远处,要是长时间不去,可能就被别的野兽捡走了,最后,没有办法,恨恨的看了雨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