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妻将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批粮食看似不多,但它却能成为笼络将士的手段,也能成为鲁国公笼络他那一班手下的手段,更能破坏他们的笼络行动,何乐不为?所以孙嘉兴瞒着萧寒苏!
  无形之中,皇上已经把孙嘉兴这颗墙头草归到了鲁国公一派去了。
  但他并没有明说,“这件事你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朕一时也拿捏不准。”
  孙嘉兴当下就指着刘莒说:“老臣觉得这件事该是从刘老爷这查起,刘老爷,你捐出来的米当真不是陈年的旧米?”
  刘莒有些心虚的看了看在场的几个人,他是一个一个的看过去的,倒也没引起孙嘉兴的怀疑,他看到皇上的目光当下就坚定了语气,“不是陈年旧米!只是去年的陈米,但因为打理妥当,又都只有一年,算不得是次米!”
  皇上暗暗的点了点头,刘莒是个聪明的,知道这个时候该听谁的,跟谁对立。
  萧寒苏偏头去看钱展,钱展一脸悠闲,端的是你们吵吧,跟我无关!
  他嘴角抽了抽,看来钱尚书是打算‘置身事外’了。
  萧寒苏无奈道,“皇上,臣有话说。”
  景子恒嗯了一声,让他说,萧寒苏说:“这件事追根溯源要从为什么我不知道说起。钱尚书,您可有派人来通知我?当时我虽然在家休假,但毕竟还是兵部侍郎,有权利知道。”
  钱展笑了笑:“我可是让孙尚书派人去通知了,孙尚书哦?”
  孙嘉兴额头顿时浮起一层冷汗,可他派人去通知了啊!就刘莒捐的那些米,他是看不上眼的,根本就没想过要据为己有,他当然希望把这事推的干干净净的,怎么可能不派人去通知呢?
  萧寒苏冷哼一声:“可是我并没有听到有关的消息,刚刚我来的时候听皇上说起这事,我可是惊讶了好久,当然,孙尚书可能认为我是在说谎,但您可以去问我萧家的门房去。”
  “衙门的人来为的基本都是正事,在这种正事上,我想他们还不敢欺瞒,不敢作假吧?”
  可不是吗?万一耽误了真正的大事那就是杀头,灭九族的的大罪,哪家的门房都不敢欺瞒。
  孙嘉兴心知,消息肯定是没送到,当时他是派了户部的一个人去送的消息,这种大事也不是他们敢作伪的,可最重要的是他忘记了那天是指派谁去的了,当时他就是随手一指…
  他转头求救的看着钱展,“钱尚书,我记得我让人去通知的时候你也在的。”
  钱展点头:“我是在,可人是你的人,我怎么知道他们有没有真的去呢?孙尚书,是不是你在管理上出了问题,让下属阳奉阴违了?这可不是好现象,容易害了你的命呢!索性这回的事倒也不是误国误民的大事,不然孙尚书你可就…”
  孙嘉兴浑身一抖,当下就跪了下来,“臣有罪…”
  萧寒苏貌似无意似的说:“皇上,依臣之间,既然孙尚书已经知道有罪,皇上就轻饶了他吧!虽然现在的米都是次米了,但孙尚书有句话说的对,到底也是白米啊!可有罪不罚却也不行…”
  景子恒饶有兴趣的问:“哦?表弟有什么想法?”
  “这种事嘛,其实到底是谁对谁错也说不清,但有一点,刘家捐出了十万石白米是真的,不管他捐的是好米坏米都是有功无过,既如此,不如…孙尚书也捐出一万石白米犒赏将士吧?这样这次的事,您就只有功没有过了。”
  孙嘉兴猛地看着萧寒苏,消息没送到应该是真的,可现在这件事…哼,八成就是他设计的!
  他早就知道萧寒苏这个孩子,心思阴沉的不输鲁国公!
  皇上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这样又能给将士们增加一万石白米,何乐不为?
  可是钱尚书说,打算三日后运送白米,孙嘉兴他能凑出来吗?“孙爱卿意下如何?”
  孙嘉兴的心在滴血,“皇上,老臣…老臣虽为官多年,但…”
  他话还没说完,钱展抢着说,“皇上,老臣觉得此建议甚好,就算这次的事是别人的错,可孙大人犯的错却也是无法忽略的,尤其为官者惩罚该是更重一些的。老臣不敢说一生绝对的清明,但亦不曾贪过百姓一分一文,饶是这样老臣依然能拿出五千石支援边关将士,他们保家卫国,该是在战前先犒赏一下的!”
  战前犒赏,这四个字让景子恒听的热血沸腾,他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钱尚书在建国初时,只是负责后备粮草等事物的人,却可以被封为国公了。
  他当之无愧。(未完待续。)

  ☆、460 挑明

  孙嘉兴听了这话则恼怒万分,钱展的言外之意就是说他这个没有罪过的人都能捐出来五千,你还是待罪之身呢,难道不能捐一万?
  他就这么轻飘飘的一句话就把孙嘉兴的后路给堵死了,孙嘉兴本来是想说他是一个‘清官’,一下子拿不出一万石白米来,他想请皇上开恩,减少点数量,可现在还能说吗?
  皇上笑着点头:“咱们景朝因连年风调雨顺,就算有个别地方有些天灾人祸的,但国库也还算充盈,虽不敢说人人都能吃上大鱼大肉的,但是却没有让百姓过那种吃草根啃树皮的日子,这也都是朝中众位爱卿的功劳,因此先皇曾把俸禄也提升了,想来孙爱卿做了一辈子官,在户部的日子也不短,一万石还是能拿出来的吧?”
  孙嘉兴还能说什么?
  皇上说的话句句属实,他们的俸禄本就高,加上户部油水又大,他说他拿不出来谁信?可是这一时间…尤其要在三天内筹齐一万石实在困难。
  他的名下因为没有米店,故而也没有仓廪,哪可能存储那么多粮食呢?他有的是银子!
  萧寒苏看着孙嘉兴也想到了这件事,于是站出来说:“皇上,臣觉得不要厚此薄彼,十万石白米依然送往豫州,剩下的如孙尚书捐的一万石,钱尚书捐的五千石都暂时留下,再说事发突然,想要一下子筹齐这么多也是不可能的。”
  “不如这样,等这十万石粮运到豫州,到时候肯定要公开这件事的,刘家是皇商,就连皇商都出了这么大的力,朝中众臣却不出力,这不是打脸吗?所以到那个时候钱尚书出来说捐五千石,孙尚书明面上说的也是捐五千石,其他大臣还好意思不捐吗?不需要他们非要捐这么多,但起码也量力而为吧?”
  “至于运到剩下的五千石…孙尚书折合现银就这几天内筹齐然后放进户部的户头,登记造册。刘老爷,您介不介意在送往豫州的十万石白米中分出五千石的名声给孙尚书呢?”
  刘莒浑身一抖,他算是听明白了,他要是不乐意,他就得罪了朝中一众大臣,你闲得没事捐什么白米?害的他们也破费了!他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可他要是同意了,不过五千石而已,能成什么事?
  除非是一半!
  只有一半的粮食这件事才能说不清,因为运往豫州的大米也有孙嘉兴捐出来的,不管谁想,都会觉得这是孙嘉兴为了讨好皇帝而做。
  这位萧侍郎是投桃报李的给他留后路呢,他虽然看着年轻,但头脑却是聪明无比!
  他当即躬身说愿意,并且称愿意贡出一半的名声。
  孙嘉兴也听出来了,他猛地抬头看向萧寒苏,你这是什么意思?
  萧寒苏却笑着:“孙尚书这是怎么了,难道您不想要这个名声吗?”
  这是名声的问题吗?刘家捐的虽然是次米,可是豫州戍边的将士却未必见过上好的大米,对他们来说,真的就是能吃上白米是重点,味道是其次。
  可这名声要是给了他和刘莒,他就成了出头鸟,所有人记恨的对象就是他了!
  钱展赞许的冲着萧寒苏点了点头,这打人可不能忘了搭桥的人,不然就没人敢跟你合作了。
  而对于那被打的人,更是要打到他的痛处,等到他真的觉得痛了,不敢再范了的时候再给一个甜枣,这样他就是想要跟你对立,都不敢了。
  孙嘉兴果然被气的说想要也不行,说不想要也不行!
  他想来想去突然想到办法了,“看萧侍郎这话说的,皇上,这名声当然是好,只是却不能给老臣,依老臣之见,这名声当是给皇上,皇上贵为君王,体恤将士会更鼓舞士气的。”
  这是逼到没法了,孙嘉兴才想起来皇上这块挡箭牌。
  萧寒苏见好就收,也该让孙嘉兴明白,这个过桥梯是谁给的了:“孙尚书这话说的在理,皇上,是臣考虑不周,还请皇上恕罪。”
  孙嘉兴一听就知道这其中的关键了,萧寒苏就是逼着他说给皇上,他这么做一来是为了皇上,二来算是给他一个甜里带酸的枣,让他知道轻重,只要忠心就是甜枣,若有歪心那就是酸!
  看来萧寒苏这孩子并不想跟他真的翻脸,要不也不会送这样的借口给他。
  景子恒听几人说的也差不多,他们把台阶也都递上来了,他没有理由不顺着下的。
  于是道:“既然如此,朕若再揪着不放就显得朕小气了。孙爱卿,此事原是你管理不利,本就有罪,但念你补救及时,又没造成百姓的损失,反而造福了军中将士,待得粮食运到公开之日,朕自当有奖,只是有些奖励确实不适合公开,这奖励嘛,朕可就私下给你了。”
  孙嘉兴当下跪地谢恩,景子恒让他起来:“其他人朕也会有奖赏的。除了表弟其他人退了吧。”
  等别人都走了之后,景子恒才问起萧寒苏来的目的,他不可能单纯的是为了这件事而来。
  “皇上,臣真的只是在家无聊了。”
  景子恒可不信,但也不打算继续这个问题:“表弟,你说等粮食运到再筹米,是为何?”
  “戍边的将士需要安抚,可是现在整军的三军不也需要鼓舞吗?虽说每次出征前都会有出征宴,可就算是出征宴,有白米可吃吗?再者臣觉得若是有钱尚书出马,他捐出来的米就算不是上等白米,那也绝对不会是最次等的米,其他人好意思捐最次等米吗?”
  “再说,如果一旦北周兴兵,这将是一场硬仗,不止豫州,恐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