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风华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氏与姑臧夫人携手而至,不少受邀而来的世家官眷们见状,禁不住又悄悄私语起来。虽说李家请的并非卢夫人,但这位姑臧夫人论诰命品阶并不比卢夫人低。虽说是个胡妇,李家已经娶了她的孙女,成了亲戚,作为正宾也确实十分恰当。只是,不少人心中还有些阴暗的小心思,暗嘲着也不知这胡妇到底懂不懂汉家的礼仪。若是及笄礼中途出了什么疏漏,李家的小娘子恐怕便要羞愤欲死了罢。
  “阿兄、大兄。”李遐龄瞥见正堂外一闪而过的身影,立即走出去将几位不得其门而入者引了进来,坐在屏风隔离出来的西侧间。因着被几重屏风遮住了身形,并无宾客注意到他们。也因此,他们只能透过屏风之间的缝隙,才能望见行礼之地。便是如此,谢琰也已经十分满意了,静静地望着对面,仿佛能透过屏风的数重绸纱,瞧见正在完全密闭起来的东侧间中等待吉时的李遐玉。
  午时初,雅乐奏响,坐在主位上的李和与柴氏向众宾客致意。李遐玉着一身朱红镶边的乌色采衣,梳着双丫髻,缓步而出,坐在席上。采衣本便有些宽大,加之双丫髻给人的印象,衬得她仿佛年幼了几岁。孙秋娘洗净双手,替她解开双丫髻,梳成单螺髻。而后,李丹薇捧着发笄,随着姑臧夫人步出。
  姑臧夫人慈爱地望着眼前低垂螓首的小娘子,吟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象征性地给她梳了几下后,加上玉笄。李遐玉起身,谢过姑臧夫人,初加结束。
  而后,她回到屏风东侧的隔间中,换了一身与发笄相配的襦裙。襦裙看似素色,却隐约透出精致的暗绣。上襦下裙十分贴身,裙腰挑高,亦让她的身量显得更加修长。而这般妆扮,方像足了及笄年华的小娘子。
  李遐玉再度步出,跪地拜谢李和与柴氏的养育之恩。接着,姑臧夫人替她再一次加簪:“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五尾凤鸣含香簪在发髻一侧轻轻颤动,凤眼与凤尾上点缀的玉石璀璨耀眼。好些观礼者们禁不住交头接耳起来,这枝簪子绝非寻常之物,那精巧绝伦的手艺,说不得应当出自宫中才是。李家怎么可能得到这样一枝簪子?从何处得来的?
  再加之后,李遐玉又换了一身玄色暗绣赤红镶边的曲裾深衣。紧紧裹住身体的曲裾深衣,将她的玲珑身段勾勒得淋漓尽致,举手投足间的气度也愈发成熟,更似平日。而薄施脂粉的妆容近乎完美,令所有观礼者都颇觉惊讶——她们绝非头一次见这李家小娘子,果真是女大十八变么?竟然出落得如此亭亭动人了,较之世家贵女亦是丝毫不逊色。
  李遐玉仿佛并未注意到周围的异样目光,依旧态度雍容举止优雅地跪拜下来,再谢李和与柴氏。姑臧夫人取过钗冠,替她戴上:“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此为三加,最后,李遐玉换上大袖连裳,三拜祖父祖母。孙秋娘将她引到醴酒席上,姑臧夫人举杯祝辞,她略微沾了沾唇,洒酒以祭。姑臧夫人微微笑道:“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我从未学过多少汉字,勉强给你取了个小字——云鹰。希望你如发髻上这支双鹰的玉簪一般,夷然无惧,振翅而飞。”
  “多谢夫人。”此小字虽非寻常小娘子所用,寓意却令李遐玉十分喜欢。及笄时取的小字并不会常用,却是主宾的祝愿,亦是她对未来数十年人世嬉游的期盼。


  ☆、第一百一十四章  长安来客

  
  亲迎礼的吉日,定在十一月初八。及笄与亲迎相差不过一个月,确实引来了许多善意的戏弄之语。李和与柴氏自是不舍得自家孙女嫁得这般早,但以谢琰家中的情形,延迟到李遐玉及笄之时便已经是极限。更何况谢琰已经年满十八,转年过去虚岁便二十了,婚事委实不能再拖下去,否则容易生变。谢琰当然极力主张尽量早些,只有真正娶得佳人归,他才能放下心来。否则,婚事一直拿捏在母亲手中,指不定便会给他埋下什么隐患。
  因着两位长辈心中不舍的缘故,一度有些懒怠继续筹备婚事。幸得诸多事项早便准备妥当,又有李遐玉彩衣娱亲、按肩捶腿地陪伴多日,柴氏才勉强又打起精神。看宾客请帖与食帐等物时,老人家难免有些挑剔起来:“先前究竟是怎么想的?才请了这么些宾客,哪里热闹得起来?你这一辈子就这么一场婚事,若无十里红妆,怎能撑得起场面?这食帐也太简便了,就不该让你们眼下成亲,连鲜果和绿叶菜也备不齐全。”
  “说是十里红妆,不过是从咱们的老宅抬到灵州的新别院去而已。”李遐玉嫣然一笑,“祖母何必再费心思?三郎好不容易备了二十四抬聘礼,咱们总不能回七十二抬给他罢?聘礼与嫁妆相差太多,可是会让人笑话的。”新别院是座雅致的三进小宅子,与聘礼一样,都是谢琰自行准备的。这座宅子只是给二人新婚的时候住几日,满一个月后便搬回自家老宅的新房中住。而二十四抬聘礼除了牲畜粮食鲜果油盐酱醋之外,大都是名贵的绸缎帛纱,以及成堆的铜钱与暗藏起来的金制钱。这些能保存之物,都原样充入嫁妆当中,将本便十分厚足的嫁妆塞得更是满满当当。
  “六十四抬,绝不能更少了。”柴氏道,“当初该分给他的那一份家业,也都放在你的嫁妆中了。光是庄子就有四个,店铺十间。既然三郎在灵州已经买了宅子,我就不再给你添宅院了。日后待你们去了长安,再买个三进的宅子,算作你的嫁妆。”
  “庄子也不过四块土而已,便占了四抬。”李遐玉道,“店铺不必明摆出来,咱们家商队的生意好,恐教有心人挂念。此外,长安居大不易,祖母便不必想那么长远的事了。眼下来看,至少五年十年内,我们都会住在灵州,好好陪着祖父祖母。”自从将一半部曲与女兵放为良人之后,光是她手底下便有数百人能得用。另有一半则死心塌地想跟在她身边,根本不计较身份。故而,日后无论是嫁妆中的庄子、店铺、商队,或是自己的宅院中,事事都有信得过的人掌着,她只需督查便可,也极为省事。
  “这种事哪里能说得准。”柴氏将她揽入怀中,给她看宾客单子与食帐,“如今想想,也幸得是三郎娶了你。不然,眼睁睁看你嫁入别人家,岂不是像硬生生挖走了心肝肉一般?好孩子,你该做的事都已经做完了,往后只管自在度日就是。无论住在灵州还是长安,都不须为任何人折腰。三郎若是护不住你,教你受了委屈,祖母便带着玉郎憨郎打上他家的门去,让谢家满门出来给咱们一个公道。”
  “祖母放心。儿是什么性子,祖母还不知道么?旁人轻易奈何不得的。”尽管她没见识过什么内宅的手段,但仔细想想,半生顺风顺水的未来阿家王氏又拿得出什么厉害手段?无非也就是一些无伤大雅的招数而已,见招拆招便是了。
  祖孙二人正说着心里话之时,自南往北的驿道上飞驰而来的数骑进入了弘静县城。下马向行人打听清楚之后,这几位面生的男子一路朝着李家老宅奔来。在望见那座大宅子的时候,为首的年轻郎君脸上浮现出些许复杂之色。
  “大郎,应该就是此处了。折冲都尉李家,弘静县中无人不知,绝对不会认错。”一旁的部曲道,“咱们是上前拜访,还是稍作歇息之后,明日再过来?如今风尘仆仆,恐怕上门拜访有些不合礼仪。”
  年轻郎君垂目扫了一眼自己身上的沙尘,叹道:“已经足足八年不见三郎,我实在是等不及了。你们去通禀一声罢,且不必提我是何人,只须说拜见李折冲都尉与谢三郎便是。我不请自来,希望三郎别气恼才好。”
  “是。”几个部曲面面相觑,翻身下马去阍室通报。
  “娘子,元娘,大门外有位自长安而来的客人,说想拜见阿郎与谢郎君。不过,既没有拜帖,也没有什么信物。”不多时,大管事李胜的声音便在内堂外响了起来,打断了祖孙二人的亲热。柴氏眉头微挑,命贴身侍婢与管事娘子去外头查看情况:“长安的客人?为首者大致什么年纪?”
  李胜答道:“一位二十来岁的年轻郎君。”
  “或许,是三郎的长兄。”李遐玉略作沉吟,果断地起身,“虽不知其来意为何,不过,还是应当好生招待。长兄为父,三郎虽口中不提,心中对长兄亦是颇为挂念。如今能得见,想来他应当很高兴。速速派人去军营,将祖父与谢郎君唤回家来。”
  “你说得是,长兄如父。若他对你们的婚事……都已经要亲迎了,这时候便是反悔也已经太迟了。”柴氏神情凛然,双目瞬间锐利如电,“是很该将你祖父唤回来,看看这位谢大郎到底要做什么。若是连谢大郎都对付不了,如何能应付你那位太原王氏的阿家?”她冷哼了一声,又看向心爱的孙女:“你想自己出面见一见他,还是让玉郎去见他?”
  “玉郎到底年纪小些,还是儿去罢。”李遐玉道,“虽然有些不合规矩,但他贸然上门亦不怎么合规矩,应当也挑不出什么不是来。”说罢,她翩然起身,带着思娘与念娘往外行去。因为了取悦祖母的缘故,最近她都会特地换上女装打扮,并由得念娘与她修饰妆容。眼下披着火红狐裘,穿着窄袖交襟夹袄与及胸六幅裙,臂弯处挽着轻飘飘的夹缬披帛,也正是适合见客的装扮。
  来到侧门附近后,李遐玉便停下了步子。远远望去,一位年约二十余岁的年轻男子正静立在马边,旁边簇拥着几个魁梧的虬髯大汉。他身量修长,面容清雅,与谢琰生得有五六分相像,神情气质却更沉郁一些。粗略看去,此人确实是大家子弟做派,举手投足间都带着几分闲雅趣味,令人望之便觉得犹如画中仙一般。而谢琰许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