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咱们只管坐收渔翁之利便是了。”铁勒部落之间的吞并,素来都是先除掉青壮,只留老弱妇孺当作奴隶。一旦周围部落得知此事,绝不会放过就在嘴边的肥肉。如今漠北内部混乱,夷男可汗的威严日渐降低,此时不让他们内部生出纷争,耗尽他们的青壮男子,更待何时?
不多时,斥候再度传回消息,众人立即拔营而出。奇袭与伏击,皆是他们最擅长之事。虽说一场战斗之后,紧接着便要赶向下一处战场,无暇歇息。但所有人都精神振奋,几乎感觉不到任何疲惫。不过两三日之内,他们便全歼了敌人,俘获了他们劫掠而来的牛羊马匹骆驼。这些牲畜身上都带着各部落的印记,谢琰放生了一部分作为证据,剩下的皆就地宰杀,让所有人痛痛快快地吃喝了几顿。
此时,附近的部落听到消息后,皆是蠢蠢欲动。他们都各自派出人打探,自然发现了各种消息,有的甚至还牵回了一些走散的牲畜。眼看着就要入秋了,那些存粮普遍比往年不足的部落如何会放过这等好时机,自是迅猛地出击。
他们皆不知晓,有一行人正在远处遥望着胶着的战况。随着亟不可待前来分一杯羹的部落陆续到来,这场混战的规模逐渐扩大。部落内外,皆是尸首遍地,相似的衣着打扮已经分辨不出是哪个部落的骑士。而数百顶帐篷陷入了火光之中,很快便烧成了灰烬。最终,老弱妇孺分别成了不同部落的战利品,被捆在牲畜后头,哀哀哭泣着远去。
李遐玉微微眯起眼:当年她的亲人与那些无辜的百姓,亦是这样无助哀哭罢?只可惜他们连成为奴隶等人来救的机会也没有,便被那些个真真假假的马贼夺去了性命。万物轮回,皆有定数。昨日之因,今日之果,如此而已。享受了血腥杀戮所带来的好处,自然也须得为此付出代价。
“回去罢。”谢琰道,拨马转身,“尽快赶回怀远县,免得教铁勒人发觉,反倒对大唐不利。咱们首次出击,算得上是大捷。接下来之事,便交给其他人了。”此次首战之收获,已经远远超乎他的意料之外,也足够了。该做之事,能做之事,他们都已经做了。至于剩下的,自有人会迫不及待地接手。区区番代征防,亦能做到这般地步,许多人大约从未想过罢?往后几年,说不得那些苦事累事都有人争着抢着去做,但他丝毫不担心没有立功的机会。
说起来,按祖父的安排,也该轮到他去长安番上宿卫了。一离开便是四五个月,可能年后才能回来,该不会发生什么事罢?譬如说——提亲。
“不错。”李遐玉放松地笑起来,眉眼弯弯,“大仇得报,自然须得尽快家去报喜。若是有人手脚快些,说不得还能听到什么好消息呢。”
好消息?提亲的消息么?好不容易恢复淡定的谢三郎越发不淡定了。于是,接下来的数日,所有府兵与部曲都领教了谢郎君治军行军的严格。然而,因他平日一贯含笑的缘故,竟无人发觉他的情绪极其低落的事实。
一路紧赶慢赶,一行人终于在八月末回到了大唐境内。谢琰孙夏带着府兵直奔军府,将战利品交给书记官记功。若是没有差错,凭着那些铁勒人的头颅,他们至少又可分别升上一转。而李遐玉归家之后,立即迫不及待地差遣李遐龄去灵州寻李丹莘打探消息。
☆、第六十六章 接二连三
李和素来治军严谨,河间府一向军纪斐然。然而,这一日,军容整肃的军营内却隐约涌出了些许躁动。府兵们低声私语着,满是羡慕地议论方才所见的那一队大摇大摆归来的人马,以及每人马鞍前悬挂的那一串血葫芦似的铁勒人头颅。此刻,所有面目狰狞的头颅已经在校场中央垒起了一座京观,书记官挥毫如飞,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
“哈哈!!”李和仰天大笑,蒲扇似的大掌狠狠地拍向两个孙儿的肩背,仿佛不将他们拍出内伤誓不罢休,“不愧是老夫的好孙儿!若是只计一转怕是配不得你们这等功勋,老夫非得请都督给你们计成二转不可!哈哈哈,十来岁的五转骑都尉(从五品)、四转骁骑尉(正六品)!一年升个一两转,再过三四年,老夫身上的八转上轻车都尉(正四品)也算不得什么了!!”
“不过是祖父教养得好,我们运道也好些罢了。”谢琰以眼角余光扫了周围人一眼,自是从不少人脸上都瞧出了淡淡的妒意。到底河间府已在李和手心中经营多年,上至右果毅何长刀、左果毅郭巡,五位校尉、十个旅帅,下至正副队正,皆已经被他牢牢收服。不然,这般攫取功勋的机遇就在眼前,却被他和孙夏得了去,多多少少都有人会被嫉妒冲昏头脑,彻底失去理智。
“英雄出少年,我辈锐气渐失,理应惭愧!”郭巡朗声笑道,“都尉,正值四年考课之时,三郎与憨郎都已经四五转了,职官不升一升也说不过去。不若让三郎升任旅帅,憨郎升任队正——此外,属下还有个不情之请:犬子年满十六,也该入军府了,便让他在三郎他们手底下磨一磨罢。若不能学来他们俩的勇悍,就让他熬上十几载再说!”
他并非李和亲信,却率先表态,自是让在场众人无不心中一动。谢琰要升职,自是须得仍留在河间府内才能受李和庇护。虽说定会顶替一个旅帅,但李和向来不亏待属下,说不得会为此人谋个校尉之职。十个旅帅心中都热血沸腾起来,纷纷回想着以自己往日的表现,能不能得李和的青眼。一时间,他们竟也顾不上羡慕嫉妒恨了。功勋是要拿性命去博的,怎比得上眼前的升迁实在?
何长刀不比得郭巡这般玲珑,但听他说完心里便有几分急了——如今谁还看不出来,这谢琰谢三郎将来必成大器?郭巡手脚够快,将儿子成功地塞进去,且不说打磨训练,便是功劳也不知能蹭上多少。可是,他家那个不成器的玩意儿如今年岁不足,连塞也塞不过去,那该如何是好?!权衡之下,他索性一狠心,抱拳对李和道:“都尉,说来惭愧,我家那个败家玩意儿和三郎年岁相当,却是个没眼色的混小子。我一直都想让他跟着三郎一同历练,以他的年纪阅历自然不能入军籍,便是在三郎身边当个部曲也使得!”
几个年纪大些的校尉听了,脑筋立刻转了回来,争先恐后地要将自家儿子往谢琰手底下塞。要知道,谢琰带的这些府兵如今都已经是一转武骑尉,加上这回功勋至少能升到二转云骑尉。更有甚者——剿杀马贼、袭击铁勒人大大小小几十场战斗下来,他们竟无一人丢了性命,便是重伤不能再从军的也得了丰厚的抚恤!若不能抓住这等好机会,为子孙谋个好去处,他们大半辈子就白活了!总不能让子孙后代白白折在沙场上,或者渐渐沦落下去。
郭巡一番话,将不少人的羡慕嫉妒恨都击了个粉碎,李和自然承他这份情:“说来你家大郎也到了这般年纪了,就这么一根独苗,老夫还以为你不会让他从军。”郭巡出身世家支脉,家族虽日渐衰败,但到底也存有些底蕴。不然,从未上过战场的他,也不可能成为果毅都尉。只是,他实在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人,仕途才一帆风顺。
“他同我一样,都没长念书的脑筋。好歹还能耍刀弄剑,不从军还能做什么?”
“既是如此,改日便让他入了军籍罢。”李和道,又看向何长刀,“你家大郎在老家耕读,你说的是二郎罢?那混小子确实有些日子不见了,也不知性情是否收敛了些。不如且让他去我家部曲的庄园里待一段时日,等年岁足了再去三郎身边。你放心,我家部曲亦有三郎和元娘约束,除了不能累计功勋之外,与府兵一般无二。”虽说何长刀是他的亲信,何二郎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但那孩子心性不定,他也不会轻易将他放在谢琰身边。
何长刀咧嘴笑起来,很是爽快:“都听都尉的!”
此时此刻,这两位左果毅、右果毅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都有些微妙的变化。谢琰将他们的神情看在眼中,不知为何,心中竟升起些许不详的预感。不过,仔细想想,他们将儿子都塞过来,也就是存着一起得功劳一起升迁的心思,还能有什么别的盘算?故而,他只当是自己多想了,便将那一刻的不适暂且压了下去。
“如今铁勒人仍时常装扮马贼劫掠,说不得哪天就侵入咱们大唐疆域中。”李和点了三个校尉的名字,“你们带足人手去罢,砍多少铁勒人的脑袋就算多少,我去给你们谋功勋。”紧接着,他又厉眼横扫了过去,目光如刀般犀利:“如果因贪功而出了什么事,军法处置!”
“是!!”三位校尉难掩激动地领命而去,剩下一位则有些怅然。李和对那张校尉道:“马上便该你领着人上长安戍卫了,将王四替换回来。如果没出什么差错,少不了你的好处。”
张校尉精神一振,揣摩着他的言下之意,喜色流露:“是!!”他是谢琰的上峰,自然知道李和为何待他如此不同,连带着看谢琰、孙夏也格外顺眼起来。谢琰二人察觉他那宛如长辈般慈和的视线,一时禁不住背脊一寒。
经李和一番利诱威震连番施压之后,河间府上下的军官们都十分满意,再也没有什么抱怨之色。谢琰在旁边仔细揣摩,认真观察,只觉得祖父看起来粗豪,但治军自有一番好手段。他如今尚是个队正,往后也不过是个旅帅,但这般御下的手段却该好生学一学,免得往后栽在上头。
喜气洋洋的李和自是不想再待在军府之中,免得连吃酒庆贺都不能尽兴。于是,他嘱咐郭巡、何长刀打理军营中诸事务之后,便带着谢琰、孙夏策马奔回家中。柴氏早已从李遐玉那里得知了这数个月的经历,知道两个孩子算是大胜而归,但到底有些时日不见他们,拉着两人好生打量了一番。李遐龄、孙秋娘亦上前连连道喜,每人都与有荣焉。
一家人围坐在一处,仿照胡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