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做生意赔本不也很正常?谁能一直顺风顺雨啊?不过朱家可是有两间店铺一座大宅子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真赔了,把这两间店铺租出去,也足够过日子了!我不管,好不容易我可以嫁到县城里去,你们要是不帮我,就等于毁了这门亲了!”少女尖叫起来,神色很是不悦,她一直都做这日后嫁入县城的美梦呢,哪里肯甘心一辈子呆在乡下。
“爹,这事你是答应好的,可不准反悔了去!”少女紧紧的缠着自己的老爹,只要老爹肯了,就不用管哥嫂的意见了。
赵大叔也很是犹豫,一面是女儿,一面是儿子儿媳,这让他也很为难。
张沁儿来了这么一会儿,原本想着利落的完成买卖,谁知道还看了人家一场家庭纠纷剧!
给黄大安示意了一下,黄大安忙说:“赵兄弟,这地的事情我们可都谈好了,这临时反悔可不太好吧?”
“就是,爹你赶紧把地契给他们吧!”少女趁势说着。
话说到这份上,临时反悔的确不好,而女儿的亲事也是自己定下来的,要是因为男方做生意赔本的事情传了出去,而他们家却不帮忙,这日后总是不好的。
于是他的心动摇了,终于从怀中拿出那份地契,旁边的儿子一看,实在没有办法了,他立马先声夺人:“倩儿,你要是执意卖地帮忙的话,做哥哥的我也没话可说,但是这日子要是朱家起来了,你可得帮忙把家里的地给买回来才行!”
赵倩儿满口答应:“这是自然的,朱家可不是拿我们的钱,而是暂时借的!等他们家把这难关度过了,生意又起来了,自然要还回来的,哥哥,我说你也眼光看长远一些,难道你希望我一辈子呆在乡下,嫁给村里的那些男人?”
又瞟了一眼满脸不满的嫂子,说:“嫂子,你可要想想之前朱家逢年过节送过来的节礼!等我嫁过去之后,难道还会少了你的?”
她嫂子嘴巴一撇,不过却也没有再说什么了。
这事就算谈好了,张沁儿这个局外人这才把银子交给赵大叔,又接过赵大叔的地契,细细的看了起来。
“还有一件事我想问问,你们家的地是你们自家人种的,还是有人租佃的?”张沁儿决定先问原主,然后再决定是找长工还是租佃给人。
赵大叔还没有说话,赵倩儿已经快言快语的说了:“当然是租佃给人的,就是住在村尾的崔家人,因为临时要卖地,我们损失可不少呢,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要不是我们家急着要钱,七两银子的地价你们可是哪里也买不到这么好的地的。”
张沁儿想了想,就问:“那崔家人老实可靠吗?租佃金是怎么算的?”
“倒是老实可靠的很,我们家的地大多是租佃给他们家的,是收四成租子。”
这四成租子是纯利益的,赋税是落在租佃的头上,往往租佃的人辛苦一年,才刚刚喂饱肚子罢了。
“是这样的,我们是富足村的,这地买在林子村,自然不肯能过来租种,我想还是得麻烦你们联系一下这崔家人,要是可以的话,让他们继续租佃下去,租子也是和你们一样的。”
“这倒是可以,崔家人地少,人口多,失去我们家这二十亩地,每天愁的跟什么似的,那我就给你去说说。”赵倩儿很是活络的说着,又说:“你们既然是富足村的人,我听说富足村会自己烧制青砖对吧?”
“是啊,我们村子全部都是青砖屋子呢,你们要是想买青砖的话,直接去我们村里拉过来,价钱会便宜很多。”张沁儿笑着说,顺便给张志廉打下广告,如今富足村的砖窑可都是张志廉在管理了,村里人想烧些什么,还得先和张志廉打声招呼。
赵倩儿看了自家一眼,对哥哥说:“这样吧,日后等我嫁进朱家了,我就出钱给家里翻新一下怎么样?这样看着也气派!”
她嫂子忙说:“倩儿,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啊!”
赵倩儿没好气的看了她嫂子一眼,连回都没有回一声,带着张沁儿他们就去村尾找崔家人谈事情了。
张沁儿一路和赵倩儿说了不少话,觉得这张倩儿也是一个厉害的角色,把自家哥嫂说的没话说,而老爹也是站在她那边的。
到了崔家,和崔家的人一谈租佃的事情,崔家人自然是满口答应,因为是按照先前的规矩来,又是他们熟悉的地,倒是方便的很。
于是把事情说清楚之后,黄大安就带着张沁儿去县城把红契的事情办妥了去。
☆、164。第164章 :蚕蛾
“娘,你看,这是地契!我们家有二十亩良田了!”张沁儿兴奋的把地契递给杨氏看,那上面写着她张沁儿的大名,还有官府的印章,确保了她的所有权。
杨氏接过那张地契,细细的看过,露出一个开心的笑容,问着:“这就好,等我们家再买一些地,加上自己的荒地,也快要成为小地主了。”
每个农民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地主的梦,在他们的世界,不知道那些富商和官员们的生活,但是却是知道地主的!
青砖大瓦、穿红挂绿、家有余粮、长工一堆、奴仆成群这便是大家认为地主的生活!
不过以已经有佃户的标准来看,张沁儿如今已然是一个小地主了!
张沁儿把这次买地的事情和杨氏一一说了,然后才把地契交给杨氏保存。
杨氏却说:“还是放你那保存吧,你房间里可安全的多。”
张沁儿没有推辞,拿着地契朝屋子里走去,打开秘密的匣子,将地契和几章大额银票放在一起。
这次去县城办红契,顺带也去拿了赏墨轩和陆家的分红,赏墨轩的有三百两,而陆家的则有五百两!
不要做任何事情,就能够每月拿到这么多的钱,说出去都得吓死人了,细细的将银票放下,又严密的收拾好匣子,这才出了门。
日子如流水般慢慢的流逝,天气也越来越炎热起来,山里的花卉已经过了最佳时期,而精油和干花瓣也收集了不少,不过张沁儿依旧很少动手做肥皂,因为去年榨的那些乌桕油早已经用来了,要是再做的话,就需要用猪头菜油和豆油代替,虽然杨氏不会直接说,但是用这些油时,就能够感觉到杨氏的心疼。
肥皂再好,用可以吃的油,就让人觉得舍不得了,而张沁儿也在试图收集其他的油脂,这一点已经托给陆家的联系人了,让他们去南方找一些别致的油脂回来,最好能够弄到椰油棕榈油等。
进入夏季之后,日子就休闲了一些,不过张沁儿每日都会去张乐儿家走一走,如今乌桕蚕喂养四十天之后,已经开始吐丝成蛹了,除了家里养着的那些,放在树上任由野生的乌桕蚕也要捉回来,这样方便结蛹。
冯氏僻出一间屋子用来放乌桕蚕,拿竹篾编织成山一般的架子,放在养蚕的簸箕之中,这些簸箕每个都有一丈大小,是冯氏特意编织出来的。
乌桕蚕犹如不知疲倦一般,日夜不停的吐丝着,把山架子上预留出来的空间逐渐黏合起来,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白色的细丝。
冯氏仔细的端详着,说:“这乌桕蚕的丝果然比家蚕的要粗一些,连蚕蛹也大一些,这些日子我兢兢战战的,总算把这些蚕给养成了。”
听着她的口气还有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张乐儿也说:“是啊,我娘为了这些蚕,半夜都不睡非要看过蚕之后,才肯去睡觉的,有时候蚕吃的叶子多,家里没有准备好,还得赶紧去山里摘回来,要我说啊,这放在家里养和放在外面养都不省心的很!家里人累,外面又有鸟吃了去,要是有什么东西把乌桕树林全部罩住,可就好了。”
张沁儿可知道什么东西可以罩住,不过那样东西在现在可是没有的,于是她问着:“那你们做了对比没有?究竟是放在家里养的蚕好一些,还是放在树上养的好一些?”
冯氏就指着一个簸箕,说:“倒是看不出来,你看看,这个是家里养的,那边是树上养的,我数了数,当初家里养的大约两千条,其他的全部放在外面树林里,大概有一半多吧,现在鸟吃了一半,还剩下两千多。”
放在外面养,人省心很多,但是外面天敌多,乌桕蚕的数量自然不能太多,于是她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只好每日多去驱赶鸟了。等这批蚕蛹孵化出来之后,下半年还能养一批,看你们是想全部放在外面树上养还是像现在一样,家里也养外面也养。”
这一点冯氏早就想好了,她觉得还是稳妥一些的好,就说:“还是像现在一样吧,反正放在家里也就是出门摘叶子罢了,这乌桕蚕的粪不是还可以做鱼的饲料吗?”
自从知道乌桕蚕的粪是可以做鱼的饲料之后,每天冯氏都会清理簸箕一次,把乌桕树叶残渣和蚕粪一同倒进池塘中,果然看到有鱼过来抢食。
“既然想好了就这样吧,反正树林就在家门附近,倒也不远。”这事是冯氏她们弄,张沁儿自然不会给她们做主。
“这大约五千多只蚕蛹,要留下全部做种还是试着卖一些?”
冯氏说:“我打算全部留下来做种,去年收集的那些蚕蛹太少,这才只有这么一些蚕,等这些蚕蛹成蛾下卵之后,下半年就可以养更多的了,那片乌桕树林蛮大的呢。”
五千多蚕蛹,听上去似乎很多,但是实际上却不重的,所以就算全部卖了,也卖不出什么好价钱,关于乌桕蚕,冯氏已经让张志礼去外面打听过了,的确是能够缫丝织布,只不过价钱比不上桑蚕丝的。
不过胜在它好养方便,冯氏觉得还是专门养乌桕蚕的好,养桑蚕还得特意去寻种,另外这里只有零稀的几颗桑树,远远不足以喂养很多桑蚕出来。
第一批乌桕蚕很快就能够从蚕蛹化蛾,只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而冬季的蚕蛹则要渡过漫长的冬季,等待乌桕树叶长大之后才会化蛾交配下卵。
这几十天冯氏也一只忙个不停,如今天气热了,每天都要在养蚕的屋子里洒两次水,保持蚕蛹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