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沁儿见他们愿意了,心里也高兴,不过还得把话说清楚:“这长工的银子,要从明年春天开始算起的,嗯,就从二月开始算吧。”
如果现在就签订契约算长工的话,就白白多给了几个月的闲钱了。
好在崔家都是老实人,自然不会打这个主意,忙点头,纷纷说着:“这个自然应该的。”
说好了这些,张沁儿又好奇的多问了一句:“你们怎么忽然想清楚了,我听爹说你们当初不是很乐意。”
崔家兄弟一愣,似乎有些难以启齿,过了一会才支支吾吾的说:“如果我们兄弟两个都做长工,一年就有二十两的收入了,家里日子也好过了,妹妹也不用委屈的换扁担亲了。”
崔家打算用那儿女换扁担亲,这事张志仁和张沁儿提过一句,不过当初是因为张沁儿不知道何为扁担亲,张志仁才细细解释了一下。
话说出口,崔老大也感念自己家穷,耽误妹子了,感慨着说:“要不是家里穷,又没个女人操持家务,也犯不着把妹妹留到十六岁啊!要是还拿妹妹去换扁担亲,就更对不起她了。”
“我们兄弟两个都想好了,第一年得到的钱,就风风光光的把妹子嫁出去,第二年再慢慢找自己的亲事,总之男人年纪大点也不算什么。”
说起钱,崔老大又不好意思、又颇有些期待的看着张沁儿:“这个……要是我们兄弟两个都去做长工了,这工钱是怎么给的?一年尾才结算吗?”
张沁儿自然也考虑过结算工钱的事情,拖到一年尾结算对家里有负担的长工可不太好,所以就说:“你们两个想怎么给才好呢?”
崔老大和崔老二都愣住了,哪里还有东家问长工的呢,于是神态紧张的说:“我们……我们当然是希望一月一月的结。”
张沁儿点头,觉得这个法子可以接受,略微一算,就说:“那也行,每个月发八百文,年底两个月就发一两银子,你们看怎么样?”
崔老大面上一喜,只觉得这东家也太好说话了,忙激动的点头:“要得要得。”
这事就算是说好了,于是按照规矩拿租子,租子崔家早已经分开准备好了,崔家兄弟帮着把花生搬运到车上,然后说:“都是晒干的,东家就放心吧。”
杨氏为人很细心,特意打开一袋子,伸手抓了一把花生,见果然已经甩干净泥土,晒的很干的了。
“你们做事,我们放心。”杨氏笑着夸赞了一句。
临走时,张沁儿又吩咐了崔家兄弟一句:“这林子村或者附近的人家但凡有想卖地的,你们都要先问清楚,然后到富足村告诉我家,良田最好,山地和坡地如果土质好也是可以的。”
知道东家这是想买地呢,于是崔家兄弟点了点头,就说:“现在地里活少了,我们兄弟就替东家在附近多走动走动。”
听了这话,张沁儿就放心了,跟着杨氏一块儿赶着驴车慢悠悠的回到富足村,如今已然黑的早了起来,刚走到富足村,天色就暗沉了下来。
刚进家门,就看到厨房已经升起了烟火,杨氏就有些急了,还以为是福儿饿了,自个儿去厨房煮东西了呢,等进了厨房,却见元绣娘和福儿都在,福儿这会儿正在帮着烧火,而元绣娘则在砧板上切菜。
“元婶子,你身体还没有大好,怎么可以到厨房这种烟火味重的地方呢,快放下吧。”张沁儿忙说着,元绣娘身子骨底子不行,虽然病已经好了,还得再养一段时日。
元绣娘却摇了摇头,说:“我自己身体我自己知道,我可不是什么千金小姐的身体,这动一动反而好,今儿你们都别动手,我给你们做几个菜出来尝尝。”
说罢,又有些骄傲的说:“当初我在员外府服侍员外小姐,这些菜品和点心什么的,可没有少做,府里请的厨娘可都是有手艺的,这么些年,我也学到许多。”
元绣娘很是感慨,出了员外府之后,自己独身生活,很多时候怕麻烦,反而很少做饭,能在外面吃,几乎都在外面吃,就算不在外面吃,那也是胡乱下碗面或者贴几个饼子解决了事。
有多少年没有这样下厨房,高高兴兴的做东西给自己在意的人吃了?
这些伤感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元绣娘依旧兴致勃勃的很,她欢快的说:“今天时间不早了,就先做几样菜品,你们要是觉得好吃,明天我再给你们做几样点心来吃,我的手艺可比店铺里卖的还要好还要精致呢。”
大户人家不缺吃喝,所以特别讲究点心的材料和外形,对于点心铺来说,太麻烦的点心可费功夫的很,做的大多是简单、适合大众口味的。
“真的吗?比我今天买的点心都要好吃?”福儿立马问着,一双眼睛里写满了期待,火光倒影在她的两眸之间,熠熠闪闪。
“当然是真的。”元绣娘笑吟吟的点头。
杨氏见元绣娘这是真心想下厨做饭的,也就不再阻止她,自己出门把花生都搬进库房放着,这才进了厨房,给元绣娘打下手。
当天晚上的饭菜果然得到张家上下的一致好评,福儿吃的差点连舌头都想吞下去了,恨不得要求元绣娘天天给她做饭吃。
就连张沁儿都说:“元婶子这手艺可真是好啊,我还以为你只刺绣好呢。”
元绣娘淡笑,凭借绣活可以在绣庄或者绣铺找一个绣娘的活干,但是若是凭借厨艺,岂不是又要进入大宅门给人做厨娘或者灶娘了么?
“你们喜欢吃就好,索性以后我来做饭吧,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这刺绣的活时时刻刻对着眼睛,人也难受的很。”
元绣娘从大家的笑容中看到了对她饭菜的满意,不由得主动提议,省的她们不好意思让她这个客人下厨。
果然,杨氏是第一个反对了,她忙说:“这哪能呢!你可是我们家的客人,哪里有让客人下厨的!”
元绣娘正要说些来争取,张沁儿却调笑着说:“我娘这是恼怒了。”
元绣娘不解,就连杨氏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恼怒了。
“客人抢了主人的厨房,岂不是嫌弃主人的手艺吗?我看啊,元婶子你得空就做些点心饭菜,这一日三餐可不敢都让你操劳了。”
几个人一听这话,还真是这个理,于是笑了笑,算是这么决定了。
不过第二日时,厨房还是被元绣娘霸占了,原因自然是福儿这个吃货缠着元绣娘给她做好吃的点心来。
元绣娘清点了张家有的主料配料之类的,脑海中已经拟定了几个点心单子,便按照流程独自忙活了起来。
等做出来大家一看,果然发现不管是外形还是口感,都绝对胜出普通的点心了,元绣娘却谦虚的说:“大户人家都藏有点心模子,用点心模子做出来的,这才好看,家里没有点心模子,都是我用手随便捏的。”
☆、191。第191章 :赵家买砖
如今家中也不缺钱,张沁儿也喜好那些好看又好吃的点心,于是说:“那我们也买些点心模子就是了。”
“那点心模子都是定制的,材质很多,一般是用红木,但是有些大户人家也喜欢用金银打造。”
“这些我也不懂,等过几日元婶子的身子好些了,咱们在去县城走一走。”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将做好的点心都吃了,因为口感不错,杨氏就起了再做一些送给冯氏许氏她们吃的心思,把这话和元绣娘一说,元绣娘当即点头,本来她借住在这里,深受张家人的照顾,这会儿能够帮着做些什么,那也是好的。
于是杨氏和元绣娘就自去厨房忙碌,张沁儿则钻进了她的实验室,今年的乌桕籽已经下来了,因为大多人不知道这有什么用,听说张家愿意用钱来收购乌桕籽,无一不背着背篓上山捡乌桕籽,除了实验室堆着一大堆的乌桕籽,地窖中还放着好多呢。
除了捣鼓这些,张沁儿还得准备好养殖蘑菇的房子,主料辅料都已经按照以往的鼻梁配置好了,窗子用黑色的粗布挡住,整个屋子里潮湿而阴暗。
菌丝经过培育之后,已经开始长了出来,小小的菌丝密密麻麻的生长着,看起来十分的强壮,张沁儿带着福儿一块儿小心的把菌丝种植在主料上,然后仔细的洒了一些水,接下来每日洒两遍水,保持湿润,等待菌丝生长成大的蘑菇。
忙碌完这些,杨氏和元绣娘她们也已经做出一大堆的点心零嘴了,并且还用上昨天收回来的花生,炒花生、盐水花生,还有将炒熟的花生压碎做馅料的,看着品种繁多,让人超级有食欲。
杨氏忙着用油纸分开包着点心,既然要去送给许氏,那么陈氏和张家老宅自然也是该去送一份的。
因为手头无事,大家决定一块儿去走走,散散心也好,出了门,最近的自然是张乐儿家,将一包点心递给她们娘俩闲吃着解闷。
张乐儿于是也和冯氏说:“娘,我也去走走,都坐了一上午了,眼睛都疼了。”
现在家中无杂事,冯氏和张乐儿又开始做起针线活了,因为之前得到宋漪凝的指点,两个人的手艺都进步了不少,现在刺绣出来的荷包手帕之类的,价钱都比以往高上不少,也算是不错的收入,冯氏自然舍不得丢掉,拉着张乐儿成天的干活。
“你去走走吧。”冯氏温和的点头,绣活固然重要,也比不到眼睛重要,别说张乐儿坐不住了,冯氏做了这么久的绣活,眼睛也酸痛,捏针的手指也疼了。
“哎,那我去了,娘你也适当休息休息,省的老了眼睛瞧不见了。”张乐儿欢快的丢下活,拉着张沁儿的手,像一只逃出牢笼的小鸟似得快乐。
地里还是青绿一片,种着各种菜蔬,唯有水田中,水已经逐渐干枯,留下稻茬挺立着,因为根系没有受到伤害,此时依旧在生产,从枯萎的稻草中又长出嫩绿的稻苗,这些稻苗正是牛羊的好嚼口了。
越过大片田地,才到张家老宅这边来,路上偶尔遇到几个扛着锄头出门干活的村民,也各自停下来随意说上几句话,极具庄户人家特色的便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