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生不是做官的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位大臣忙拱手道:“臣等自当竭尽全力。”
  然后扶着杨太后的周琰说道:“礼部尚书何在?”
  沈茹从朝臣中出列,行礼道:“臣在。”
  “此次父皇身后事,仍由礼部安排。”周琰说道。
  “臣遵旨。”沈茹说道; 各种大典、册封、治丧本就是礼部的份内之事。
  周琰又问道:“工部尚书何在?”
  工部尚书也出列,说:“臣在?”
  “父皇的陵墓可准备妥当?”周琰问道。
  “回陛下; 先帝的陵墓自先帝登基就开始准备; 早已准备妥当。”工部尚书说。
  周琰点点头,说:“这朕就放下心了,那下面的事就由礼部和内阁安排。”
  内阁阁老带着众位大臣应道:“臣等遵旨。”
  然后周琰就扶杨太后又回到内室。
  等送走了圣上和太后; 沈茹就和几位阁老还有一些大臣商量起国丧的流程,由于有太祖皇帝的例子在前边照着,所以众人没商量多久,就把流程大体上定了下来,然后沈茹亲自把国丧的流程写成折子,让旁边的守着的太监送进内室,等新帝在奏折上准了后,就在大殿上和众位大臣说以后国丧日子的流程和礼仪。
  林清在队伍里认真听着,大体总结了一下,就是:从明日起,凡是京城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到宫中哭灵,哭灵七天,停灵七七四十九天,第五十日,出殡。
  林清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这次杨太后和圣上并没有弄的太大,要是和某些想当孝子的皇帝一样,弄个九九八十一日,那可就遭罪了。
  沈茹把折子当着众人的面念了一遍,然后特意警告道:“明年乃国丧之年,礼部随后会和内阁颁下诏令,禁一切婚嫁,宴客,饮酒,行乐,还望诸位大人以身作则。”
  众位大臣忙应道:“是。”
  沈茹说完,就没这些大臣什么事了,今天是宗亲守灵,明天才是大臣们,所以大臣们都赶快回家,准备明天的哭丧。
  林清回到家后,就看见家里从王嫣到下人,都换上了素服,点点头。
  进了屋,王嫣忙迎上来,说:“这么快就回来了?”
  林清说道:“今天是宗亲们守灵,明日才是大臣们。”
  “要哭灵几日?”王嫣问道。
  “哭七日,停灵四十九天。”林清说道。
  王嫣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说:“陛下仁慈。”
  哭灵可不是轻松的活,时间长了,那绝对是遭罪。
  王嫣想着哭灵的辛苦,忙对林清说:“二郎先去里屋睡一会,妾身等会给二郎准备护膝和厚的袍子,要不明天哭灵肯定要受罪。”
  林清正困的难受,就点点头,然后去里屋睡觉了。
  第二日
  林清跪在大殿里,听着内侍指挥着哭丧,内侍喊一声“哭,”众位大臣就开始嗷,内侍喊“拜,”众位大臣就开始磕头。
  一举一动,就和牵着木偶的线似的。林清一边哭丧一边想。
  他本来对太上皇去世还有一丝伤感的,毕竟这些年,他头一次参加丧礼,虽然太上皇他不熟,可听到人去世,还是本能的难受,可等他被如此指挥着哭丧的时候,林清就什么感觉都没有了,他感觉他们就像一群戏子,在做一场可笑的大戏,给天下的人看。
  林清等众位大臣在大殿一哭就是七日,每天天不亮就进宫哭丧,到了晚上天黑才能回家,比平时坐堂还辛苦,林清此时也不由庆幸,幸亏他如今已经是正三品,可以在大殿内哭丧,要是和那些四品五品的在殿外哭,以现在的温度,说不定早得风寒了。
  要知道给先帝哭丧可是不能请假的,哪怕得了风寒发高热,也得咬牙坚持。当然这其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杨太后,杨太后在先帝去世后,就因为过度伤心病倒了,在慈宁宫病的下不了床。
  不过众人也理解,毕竟一日夫妻百日恩,如今先帝去世,太后伤心是自然的,所以朝臣不但得去慈宁宫慰问,还得劝太后好好保重身子。
  七日哭灵很快结束了,无论是阁老重臣,还是五品小官,都狠狠的松了一口气,下面就是停灵,这个就不用他们这些大臣管了。
  林清回到家中,王嫣迎上来,熟练的递给林清一碗热腾腾的姜汤,林清接过来吹了几下就一口灌下,感受到胃里暖洋洋的,才松了一口气,坐下说:“好歹结束了。”
  “可不是,听说京中不少大臣都病了,妾身这几日天天提心吊胆的,幸好二郎没事。”王嫣也有些后怕的说。
  “如今正是寒冬,虽然金陵不是北方,可这湿冷一般人也受不了,更何况各位大臣平日都是养尊处优的,哪里受的起这个罪。”林清说道,边说着,边又从桌子上倒了一碗姜汤喝了。
  王嫣又让丫鬟去弄了一些热汤来,然后说:“前几日外面已经贴了告示了,明年是国丧,禁止一切婚嫁,齐家那幸亏咱还没有定下日子,要不还得再改。”
  “不过还是派人去齐家说一声,等国丧后就把日子定下来,省得人家觉得咱家一直没个音信。”林清说道。
  王嫣点点头,说:“妾身也正有此意。”
  两人商讨了一会儿子的亲事,看着时辰不早了,正打算用晚膳,就看到小林匆匆的门外进来,说:“老爷,外面出事了。”
  “什么事?”林清一惊。
  小林看着林清误会了,忙说:“是小的说快了,不是咱府出事了,是外面,有官兵围了成王府和代王府。小的刚才出去采买,亲耳听到的。”
  林清听了,顿时松了一口气,说:“下次说话别这么一惊一乍的。对了,围的理由是什么?”
  “听说是成王和代王在先帝灵前意图不轨。”小林说道。
  林清:…………
  看来陛下终于忍不住了!
  

  第一百六十八章(一更)

  林清听到周琰居然国丧期间就拿了成王代王两人; 不由一惊,觉得有些急躁了; 可仔细一想; 却发现未必如此。
  成王和代王原先蹦跶的欢,那是有太上皇在背后撑腰,再加上原来成王和代王在朝中笼络的大臣; 可如今,太上皇已经驾崩,成王和代王最大的靠山没了,成王和代王真敢带着自己笼络的大臣造反不成?
  要知道当初成王和代王笼络的都是文臣,死去的恭王笼络才是武将勋贵; 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所以当初恭王可以带着兵差点逼宫成功; 可如今,成王和代王却没这本事。
  周琰想必也是看透了这点,才敢直接派兵围了成王府和代王府。毕竟现在手里有兵权的是他周琰这个皇帝。
  当然这样一来,肯定就有一个坏处; 那就是对名声不好,不过以林清对周琰的了解; 周琰此时只怕觉得处理成王和代王比一时的名声更重要; 毕竟名声这个东西,还不是靠史书写,靠群臣吹捧; 现在先收拾服帖了,以后再收买民心也一样。
  而且现在出奇不易的围了成王府和代王府搜查还有一条好处,那就是说不定可以搜出成王和代王还有依附他们官员的某些把柄,想必朝廷其后在一段时间内都会很安稳。
  过了两日,就听到宫里传出消息,由于成王和代王意图不轨,新帝派人搜两人的王府,果然发现许多违制的器物,新帝大怒,但念在成王和代王是其皇兄的遗孤份上,决定从宽处理,让两人在先帝下葬后,去先帝陵墓为先帝守孝三年思过,等三年后,降为郡王,遣回封地就藩。
  听到这个消息,林清彻底放下心来,看来周琰想的比他预料的还全面,不但得了实利,连名声都考虑了。
  既挑了成王和代王的错,定了罪,还没有牵扯到朝臣,等两位王爷在皇陵待三年以后,哪怕回到封地上再想捣乱,那时周琰亲政三年,朝堂也早就是周琰说的算了。而且违制是大罪,周琰让两位王爷只是守墓三年,降一级,这个在谁看来处罚都是轻了,就是成王代王两人笼络的那些朝臣,也没借口再替两人求情。
  当然成王和代王笼络的那些朝臣只怕现在也没心情替二王求情,新帝当初派人搜两个王府,谁知道他搜出了多少,虽然现在周琰一个字都没提,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样子,可也没人敢真正放下心来。
  所以对于此次周琰突然处置二王的事,朝廷上下居然出现了罕见的失声,仿佛这件事不存在一样。
  林清甚至有些恶趣味的想,是不是大家都忙着过年了,没空搭理这事。
  说到过年,由于太上皇驾崩,国丧期间不可奏乐,不可宴请宾客,所以今年的年味倒是淡了许多。众位大臣也不敢再像往年那样聚会,生怕不小心被御史弹劾。
  少了过年大大小小的宴会,林清倒是乐的清闲,就窝在家里,每天教教几个孩子读书。
  林桓明年二月就参加会试,所以从进了冬天,林清教三个孩子读书的重心就放到林桓身上,凡是林桓做的功课,林清都亲自批改。
  王嫣也变着花样的给林桓进补,生怕林桓身子亏着。
  林桓看着自己这些日子胖了不少,就和林清抱怨,说:“娘这些日子天天变着花样的炖补品给儿子吃,儿子再这么吃法,还不等会试,就先变成大胖子了。”
  林清知道王嫣天天炖补品,他亲自去看过,都是一些滋补的药膳,也就放心下来,听到林桓说,就笑着道:“胖了正好,现在多存点肉,等到了会试的号房里,也好有的消耗。”
  林桓听的满头黑线,原来吃补品还有这个用处。
  林家的整个新年都在林桓的紧张备考中度过了,一出了正月,会试就如期而至了。
  二月八日
  林清散值回家,回到后院,看到王嫣,就问道:“桓儿呢?”
  “桓儿刚起,按着二郎说的,今天都没叫他,让他多休息一会。”王嫣说道。
  林清和王嫣正说着,林桓就掀帘子进来,看到林清和王嫣叫道:“爹,娘。”
  林清转过身,看着林桓,问道:“休息的怎么样?”
  “还不错,刚刚会了会周公。”林桓笑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