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
看着凛然而立的那个身影,这位三皇兄,竟是最后的胜者。
凌重华冷眼微抬,冰冷地回视着他,他浑身一个寒战,低下头去,心中惊疑不定,对方的眼神太过锋利,似千万支羽箭射向他一般。
不敢再细想,低着头和大臣们一起退出大殿。
四皇子妃孟宝昙差点动了胎气,躺在塌上,双眼发呆。
祖父不知所踪,京中传言不断,祖母和母亲父亲都闭门不出,只是为何事情会发生的如此之快,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预兆。
南琬想向回府的四皇子探口风,却被四皇子训斥一番,勒令她不许再出自己的院子,南琬气得摔碎房中所有能摔的东西。
京中看似风平浪静,只待太上皇退到后宫,新帝登基。
三日后,凌重华登基为帝,改年号为惠南,永泰帝移居皇宫南面的安昌宫,陪迁的主要有皇太妃,还有宫内其它低品的嫔妃们,一部分搬去安昌宫,陪伴太上皇,另一部分送去皇陵。
身在冷宫中的孟皇后,似乎被人遗忘一般,她听着外面的礼钟响起,不敢置信,复而心中狂喜,拍着门板,“人都死哪里去了,还不快快过来侍候本宫。”
外面宫人的声音响起,“孟氏,新皇登基,哪还有人手侍候你。”
孟皇后急问道,“可是四皇子登基为新帝?”
宫人嗤笑一声,“四皇子被封为诚王,登基的是三皇子。”
三皇子,怎么会是他,孟皇后的身体软下来,靠在木门后面,脑海中回忆那个孽子的样子,不经意地浮现那冰冷无情的眼眸,惊出一声冷汗。
永泰帝又下旨,栾贵太妃和贤太妃及小皇子被送往皇陵守陵。
贤太妃死死地扒着马车的边,大哭大喊,“陛下,大皇子是陛下亲子,为何贬为庶人,臣妾不服啊!”
她想不通啊,为什么书儿被贬成庶人,就算是不是陛下心中的新帝人选,凭他大皇子的身份,怎么也该是个王爷,为何会是庶人?
究竟发生何事,她怒目瞪向永泰帝后面的南瑾,是不是这个毒妇吹的枕头风,当日殿选时,书儿先在她头上簪花,让她错失四皇子妃的名份,所以她怀恨在心。
想到这,贤太妃声音拔高,“陛下,莫要听信他人馋言,皇太妃对书儿怀恨在心,必是她恶意诬蔑,臣妾不服啊,皇太妃与四皇子早就暗生情愫,两人在宫外时就是一对有情人,她是怪书儿坏其好事,故意使坏,陛下…您要明察秋毫啊!”
永泰帝阴沉着脸,背着手站在殿内,后面的南瑾低着头,嘤嘤哭出声,跪倒在地,“陛下,臣妾冤枉啊,以前在宫外,因为诗会的缘故,与四皇子有过几面之缘,谈不上熟悉,自打臣妾进宫,更是闭宫不出,何来与四皇子有私情,陛下…”
南瑾哭得凄切,神色哀婉,梨花带雨,别有一番娇弱之美,永泰帝冷着脸,眼中沉得吓人。
外面哭声不绝,贤太妃还在嚷叫,栾贵太妃也抱着小皇子痛哭流涕,“陛下,臣妾去皇陵为先祖们守陵,臣妾甘愿,只显儿还小,求陛下让他呆在宫中,莫要与臣妾一同受苦。”
小皇子的哭声突然尖锐起来,永泰帝太阳穴处青筋暴现,手在袖子下攥拳,双眼紧闭,复又睁开,同时手也松开。
哭声慢慢远去,直至消失。
南瑾低着头,五内俱焚,太医一事,她已查明,不是贤妃所为,而是栾贵妃做的,那太医早被栾贵妃买通,故意将她腹中的男胎说成女胎。
她悔恨交加,心生一计,栾氏害她孩儿,她也不让对方好过,想到便是没有实凭,还有一种叫莫须有的东西。
于是派人有意说些似是而非的话,误导别人相信小皇子是大皇子的血脉,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此番话语还被陛下听去。
天下任何一个男人,都受不了绿帽之辱,何况帝王,她正等着享一箭双雕之利,却没想到天翻地覆,陛下居然会退位让子,甘愿当太上皇。
还不等她实施下一步计划,自己就成了太妃,让她如何能甘心,“陛下,臣妾不过坐个小月子,怎么会这样,贤太妃血口喷人,臣妾百口莫辩…”
永泰帝盯着她的脸,半晌,“朕自然不会信贤太妃之言。”
南瑾心略微放下来,“陛下圣明,按理说朝堂之事,臣妾一介女流不敢非议,可是三皇子…”
“闭嘴,帝王传承,这岂是你一个深宫妇人可以妄议的。”
太上皇阴着脸,嘴唇气得发青,怒视她,见她白了脸,又缓下语气,“朕深感龙体不适,恐不能再理朝政,自愿退位,爱妃不用再多问。”
南瑾低着头,心中将永泰帝骂得体无完肤,窝囊废,被儿子给夺了江山,不到四十就当太上皇,可真够没用的。
皇太妃,听起来好听,可一朝天子一朝臣,她陪太上皇闲置在后宫,世人谁还会记得她,还会以她为尊?
“陛下,臣妾是忧心陛下…”
永泰帝见她神色哀伤,满目担心,好受不少,出声相慰,“爱妃莫要难过,朕心意已决。”
南瑾拿帕子拭泪,袖子挡着的脸全是恨毒,本来以她妙龄年华,才貌双全,给一个中年男子当妾就够委屈的,眼下韶华之年就要陪他去养老,如何甘心。
她派人打探两位皇子的行踪,得知大皇子搬出皇子府,成了庶人,四皇子也没有任何的举动,闭门不出,接受诚王的身份。
气得她咬碎银牙,什么龙子凤孙,都是废物,没有一个有能耐的。
其实她不知道,两位皇子未尝没有孤注一掷的念头,可无论是大皇子还是四皇子,所有的亲信都被影龙卫们死死盯住,不敢有半点异动。
南家人更懵,不过短短数日,朝堂就翻了个底朝天。
现在哪里是操心流言的时候,大皇子被贬,瑛姐儿挺个大肚子,和大皇子搬进一间普通的宅子,派人递信回娘家,被魏氏截下,指着云姨娘的鼻子骂得狗血喷头,说南瑛是个丧门星。
云姨娘被欺压惯了,只知哭泣。
魏氏不解恨,越骂越来劲,前段时间因为女儿是皇贵妃,她很是风光,连带着都有很多世家向她抛出喜枝,打听璟哥儿还有瑭哥儿,她拿着乔,盯着世家的嫡女,还想好好地挑拣一番。
谁知大女儿小产,那些夫人们又缩回去,含糊其辞,人情照样往来,就是闭口不再谈亲事,对于这些见风使舵的人,她还想着怎样对付回去,这天就变了。
不过短短几日,她是半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大女儿就成了太妃,听说陪太上皇在后宫颐养天年,至始至终连个信都没有递出来。
太妃,既然成了太妃,还是一个无所出的太妃,就只能老实地呆在后宫中,混吃等死,哪还有什么权力提携娘家。
反倒是二房得了造化,不打眼的珊姐儿嫁给三皇子,三皇子时来运转,成了新皇,二房出了个皇后。
符氏乐得看笑话,大房的两个女儿,一个成了太妃,眼下不知如何,另一个随夫贬成庶人,倒是她的琬姐儿,虽比不上二房的珊姐儿,但比起大房的两个姑娘,却是个有福的。
外面的流言传的都是世子大伯是那孟家二老太爷的种,倒没有人说到她们三爷头上,若世子真是孟家人,这德勇侯府的世子之位,那可就是三房的,到时候她就是当家夫人,如何让她不欣喜。
她本就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心里想着,脸上就带出来,被南三爷看出来,差点要休妻。
流言虽没有涉及到他,可他清楚,他怕是与大哥一样,不是南家的子孙,符氏这蠢货,还在异想天开。
符氏被他一训,老实起来,再也不敢猖狂。
京中的风声一天一个变,南世子虽然嘴里虽然不说,心中却是隐约相信外面的传言,兄弟三人,
只二弟是从外面抱回来的,加上长得像父亲,肯定是父亲的亲子。
而他与三弟,却不好说了。
要不然,二弟家出了皇后,做为大伯,他该是高兴的,皇后出自南家,就是整个南家的荣耀,若他真是南家的子孙,也能跟着沾光,可眼下,因为流言,身世不明,心里只剩心烦。
皇室为尊,不理会外人如何议论,凌重华登基后,头一件事情便是封后大典。
南珊已搬进正阳宫,杜嬷嬷被升为掌事嬷嬷,千喜和万福是也被授予六品女官,不过日常主要的工作还是照料大虎。
大虎独住一宫,千喜和万福就是它宫里的女官。
册封当日,杜嬷嬷卯时就将南珊叫醒,三次净手后,侍候她梳洗洁面,凤袍已赶制出来,明黄的袍子上绣满展翅高飞的凤纹,在金线绣成的牡丹中穿过,袖口襟领处的则是宽花纹边,细看之下,全是大大小小重叠的福字。
妆扮好,戴上凤冠,凤冠的正中间是一只展翅的九尾金凤,口中含一颗硕大的龙眼宝石,左右两侧垂下各三只凤尾,吊挂着几串金珠。
皇后仪仗开道,一色的青衣金纹侍卫走在前面,威严肃穆,杜嬷嬷扶她坐上凤辇,凤辇四周罩着金黄的珠帘,两边打着明黄的盖伞,礼官唱词,仪仗先行,浩浩荡荡前往太庙。
太庙前,凌重华背手而立,早已等候在那,一身明黄的龙袍,龙袍用金线绣着腾飞的祥龙,修长劲拔的身姿,如苍山古柏一般站立着,头上的冕冠垂下金黄的珠帘,珠帘后面,清俊出尘的脸若隐若现,世人不敢直视。
凤辇一到,他抬脚上前,绣金黑锻方靴踏上凤辇的踏板,伸出右手,她抿唇一笑,伸出自己的右手,男子的大手一使劲将她拉下来,牵着她的手,扶她下车,夫妇二人拾阶走上太庙。
文武百官止于庙前,跪拜叩首,南珊偷瞄一下身边的帝王,玉面黑眸,霸气尽现,如御龙飞天。
她立于香案前,三拜天,置香于炉中,接皇后金册。
礼官唱词,言曰礼成。
夫妇二人进入太庙之内,给凌家的列祖列宗上香,上面凌霄的那副画像依然如故,冷眼看着他们。
南珊几欲落泪,凌重华转头看向她,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