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人的历史误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质的区别。而为了未来有所成就比如封妻荫子,他绝不和张文远、雷横那等人是一个心理。风流快活的日子只是一种暂时的消遣,喝酒、送钱、交人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在花钱上,他又不同于黄文炳,只打点大人物,宋江尤对底层社会关心,试图以民意为日后升迁的本钱。在另一端,他生活的那个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心理最明白,在万不得一的时候,他有决心舍弃眼前的一切,像当年的曹操一样另起炉灶,干一番事业。他的事业未必以夺取天下为目标,但至少他要取得耀眼的地位。日后成为反体制的领袖人物,也势在必然。
  他敢于交往任何人,正如杨志为了升官能和任何人达成谅解一样。他与晁盖日常往来密切,是心腹兄弟。用现在的话来说,黑社会在公检法有自己的铁哥们儿。为了小集团的利益,他必然要放弃官方利益。在听到督办生辰纲被劫一案的何观察说出晁盖等人之后,他便担着血海的干系去告诉晁盖:“如今黄尼冈事发了!白胜已拿在济州大牢里,供出你等七人…以此飞马而来报你。”(第十八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这种举动,绝非偶然,因为那个社会机制告诉他:一切都是就近的关系有用;太师,还有州里的能有什么现实的回报?保证晁盖不被抓,才能保证日常的密切交往不纳入官方的视野。
  出来当小吏也是非常危险的政治投资,或干脆说是投机,尤其在高层政治严重腐败的情况下,风险更高。他与父亲、弟弟早预备好了规避小吏风险的道儿:一是以文书的形式断了父子关系,为有事不连累父亲与弟弟;二是,在家挖个地窨子,备急时藏身。《水浒传》专对地窨子做了交待:
  原来故宋时为官容易,做吏最难。为甚的为官容易?皆因那时朝廷奸臣当道,谗佞专权,非亲不用,非财不取?为甚做吏最难?那时做押司的,但犯罪责,轻则刺配远恶军州,重则抄扎家产,结果了残生性命。”(第二十二回<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
  地窨子只是个应急之用,他还有别的选择:一是投沧州横海郡的柴进,二是到清风寨花荣那里去,三是去白虎山孔太公那里去。
  朱仝与宋江的处世心理是一样的:上边的案子压得再紧,也不能妨碍最近的关系。所以,他得支开不太懂事儿的雷横,找到宋江曾告诉过他的秘密地点。宋江通报给朱仝他自己三种打算,朱仝也就放心了:只要关系最好的朋友不被抓,一切私人交往仍无法纳入官方的视线。
  【注1】张释之西汉大臣。字季,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文帝时,纳钱补为骑郎。十年不升,无所知名,欲归。中郎交将袁盎知其贤,荐于文帝,拜为谒者仆射,后迁公车令。曾劾太子(即景帝)、梁孝王入朝,至司马门(皇宫外门)不下车“不敬”罪。颇受文帝赏识,升任中大夫。中郎将,后又升任廷尉,持议公平,依律以断案。不以帝意为据,天下称名。曾有人惊文帝舆马。帝欲重治其罪,他对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遂按法处置。景帝立,出任淮南国相,年老病卒于官。
  【注2】汲黯(?-前112年)西汉大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性倨少礼,好游侠,尚气节。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时任东海太守,以清静治民,大有政绩,召为主爵都尉。好黄老之术,常直言切谏,曾反对武帝对匈奴的战争。后出为淮阳太字,在位十年卒。
  【注3】陶渊明为彭泽县县令,当时按秦汉时贯例,若干个县组成一个监察区,由郡太守派出掾吏担任“督邮”进行巡查,陶渊明听说督邮前来巡查,县令应该迎接敬礼,虽说不过是深深作一揖,可陶渊明作为士大夫,实在不愿意向刀笔小吏折腰,以至挂印而去。这种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只得以朝廷裁撤督邮一职告终。
  【注4】《旧唐书·张玄素传》记载,唐朝初年,有一次唐太宗在朝会结束后与群臣聊天,问光禄大夫、太子左庶子张玄素:“你在隋朝时做什么官?”张玄素回答是县尉。唐太宗又问:“那在县尉以前是干什么的?”张玄素因为是刑部刀笔小吏出身,在朝廷士大夫之列自惭形秽,不愿明确回答,只是含含糊糊地说是“未入流”。想不到唐太宗打破沙锅问到底:“究竟是干什么的?”张玄素面工耳赤,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散朝后出了宫殿,面如死灰。
  【注5】通判:官名。宋初惩五代藩镇跋扈之弊,太祖乾德元年(963)统一湖南后,始于各州府置通判,州一人,大州二人,人口不及万户者不置,如知州是武臣,虽小州亦置。通判为州府副长官,有监察所在州府官员之权,凡民政、财政、户口、赋役、司法等事务文书,都须知州或知府与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南宋仍设通判,平时是州府副长官,战时则专任钱粮之责,与知州或知府共同催收经制、总制钱缴纳户部。
  【注6】“花间派”为后世命名,其作品以《花间集》为代表。《花间集》,书名,五代后蜀赵崇祚编。十卷。选录晚唐、五代温庭筠等十八家词五百首。成书于广政三年(940),为文人词集最早的一部,当时词作多赖以存。内容多写官僚的冶游享乐生活,刻划妇女娇娆之态,词藻浓艳,风格浮靡,对后代词风有消极影响。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