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二哥。。谢谢二哥。”
“自家兄弟,客气啥。。”李继兴安抚道。
王氏等人将菜上桌之后,李继旺去放了一挂鞭炮,鞭炮声中,一家人开始吃年夜饭,上首坐着的老爷子和李老二,到了一杯酒,敬给了堂屋书案上摆着的两碗米饭,代表着祖先。
之后大家开始动筷,李继旺几兄弟先敬了父母,之后李明锦带着几个小不点敬了爷奶,父母亲,说了一堆吉祥话之后,收到了奶奶发的红包,红纸包好的,两文钱。
鱼,代表着年年有余,年三十,是不能吃的,除了鱼,其他的鸡鸭猪肉做的菜,在除夕这天是可以放开吃的,农家一年之后也就是这一天是没有管制的。大人小孩都吃的满嘴是油,也别几个小不点,吃的直揉着圆滚滚的肚皮,李明锦摸着肚子的胃,感叹道,想吃撑了也是不容易的。拆开红包,看到里面的2文钱,加上上次的5文钱,好吧,总算是小有积蓄吧。。。路漫漫其修远兮!
一家人说说笑笑中,年夜饭吃完了,李二爷爷一家也趁着天还没黑,家去了。
除夕晚上是要守岁的,李明锦强打起精神,还是没撑住,不知道几点睡了过去,醒来的时候,老爹李继旺,正在拆门上的封条,原来除夕晚上的12点之前,是要封门的,据说是为了封住福气。燃香点蜡,放完鞭炮,代表家里开门了,可以迎接客人了。大年初一门是不关的,意味着一天之中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拜访,好吧,几个小孩子都已经被叫醒,拿着母亲缝的布袋,准备出门挨家挨户拜年去,李明锦虽然表示出,自己已经大了不愿出去的意愿,可惜被无视了,还是被弟妹强拉出去了,手里拎着个布袋,从村石头一直到村东头,河西村有百来户人家,有一般是张氏家族的人,另外是一些其他姓氏的和逃难,朝廷分配迁徙来的人。入乡随俗,村里的小孩子都成群结队的去挨家挨户拜年了,家家户户只要看到小娃儿来家里拜年,都会每人抓一把瓜子啊,花生啊,或者酥糖啊。
一圈下来,一个多时辰过去了,回到家的时候,李明锦等人将布袋里拜年得来的零嘴,哗的一下,倒到了桌上,嚯,还真不少啊。孩子多,也是有优势的嘛!李明锦被强拉出去的怨念瞬间少了很多。
日子在不知道不觉得过的飞快,正月十五元宵节刚过,家家户户开始收拾过年的散漫劲儿,准备新的一年的生活。
☆、第7章
正月十八,二叔李继兴带着四叔李继贤,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去常怀县做活,林氏和刘氏虽不舍丈夫远行,却也知道比在家里种庄稼好点儿。李明锦已经十岁了,心里无比羡慕二叔能出去闯闯。可惜只能在心里想想。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到了,庄稼人开始往地里施肥了,李家的4亩旱地,8亩水田,农活也不少。三月惊蛰到来,河西村一片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美丽景象,李明锦感叹,古代的天然风光,现代的农家乐简直弱爆了。天气渐渐开始转暖,雨水渐多,河西村进入了春耕。
因着老二李继兴不在家,光靠老爷子和老大,老三,地里活是来不及做的,又无闲钱去请人帮忙,因此小王氏三个妯娌,也要下地去干活,王氏则带着小女儿李婷在在家做家务。李明锦在现代的时候,也是农家长大做过农活,虽然说不上熟练,也能帮上一点忙,老爷子,看着孙儿这么懂事,很欣慰。
晋朝的旱地,基本都是种一些玉米,没见到过红薯。水田就是种植水稻,梓州位于晋朝的中部,气候适宜种两季作物,如非正逢乱世,这真可谓是鱼米之乡了。好在现下天下太平,河西村村民,人人脸上都怀着一种对未来美好期许的希望。
春季万物复苏,山上有很多好东西,李明锦内心蠢蠢欲动。
春耕时节,河西村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忙的热火朝天的,李家也不例外,每天的午饭都是王氏做好,送到地里去的。老爷子爷三刨坑,母亲小王氏和林氏,往坑里一个一个撒上农家拌好的灰肥,李明锦就帮着三婶孙氏,往坑里点玉米粒,每个坑大概两三粒。4亩地一家人忙活了4天就做完了,一家人又抓紧的去插秧。水田还有8亩呢,虽然很累,但是一家人却很高兴,这是生活的保障啊!
李明锦也想去帮忙来着,可是大人们怕他人小力气小,把水稻的根没插直到田里的泥床上面,水稻的根如果□□去弯曲了,会慢慢枯死的,因此李明锦只能每天帮忙扔一下秧把子到田里零散的分布,以便于大人插秧的时候够得着。真无聊啊,想到前几天和张浩的约定,明天去山上看看去吧,李明锦在心里决定到。
第二天一早起来,老爷子带着儿子媳妇已经下地去了,李明锦,走进灶房对奶奶王氏到:
“奶,我想去山上看看,有什么蘑菇之类的采采,去年和那杂货铺的掌柜说了,有的话,他还收呢。”
“你一个人啊,不行。。。乖孙,春天山里大虫,熊瞎子都出来觅食啦。不能去!”王氏板起脸严肃的对孙子说道。
“我和张浩,还有刘二叔家的刘青一起去,我们也不去深山,奶奶。。。让我去吧。”
想到刘青也去,王氏犹豫了起来,男娃子也拘不住,谁知道转眼就跑哪里去了,而且自己的孙子那就是个有主意的,决定了事情,非达到目的不罢休不可,想了想道:
“去也行,不能去深山,晌午要回来!”
想到家人担心自己,李明锦痛快的答应了。来到晋朝已经大半年了,虽然一开始因为生病没怎么出门,后来身体好了之后,也经常出去,还认识了两个好朋友,里正的小孙子张浩,刘二叔的大儿刘青,张浩这小子正在上学堂呢,正逢春耕,学堂放了几天假,让农家的孩子回家帮忙。一回到村里就迫不及待的邀李明锦和刘青,一起去山上玩,毕竟10岁的娃正是贪玩的时候,刘青今年11岁,比李明锦和张浩大一岁,自小刘二叔就教他打猎,还给配备了一个小号的弓箭。
吃完早饭,三人在约定好的地方村口的一个大树旁集合,张浩先到的,待看到李明锦和刘青姗姗来迟,一下子跳起来,指着两人说:“说好早点了,怎么才来,快,快,出发。”说着就往前边走边跑。
李明锦和刘青两人相视而笑,无奈的摇摇头。张浩氏纯粹去玩的,就空手来的,刘青带了一个布袋,一把小弓箭,看来是有备而来啊。李明锦看着自己手上的竹篮子和里面的一把小铲子,有点囧,没办法,家里只有这些,将就一下吧。
“青哥,走吧。”说着和刘青一起快步追上前面的张浩,三人一起兴致勃勃的往山上走去。
山上的路一直都是上下起伏的,不是很好走,三人走了大半个时辰来到了目的地,刘青带着两人来到一处小陷阱,扒开上面的杂草,不过很可惜,没有猎物,张浩搭着刘青的肩膀,幸灾乐祸到:
“青子,不要气馁嘛,下次搞不好就有只被笨兔子跳进去也说不定啊。”
不想看到张浩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刘青不屑的讽刺道:
“是啊,这只笨兔子说不定还在尿床呢。”
这可真是戳痛了张浩的痛脚了,原来张浩这家伙自小就是调皮捣蛋,精力旺盛,有时候玩的太过,睡的太死,就在床单上面画地图了,巧的是,有次刘青去找张浩玩,正碰到张浩他娘揪着他耳朵数落他,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心,反正第二天全村的小伙伴们都知道了,张浩尿床的事儿。张浩被羞的好久没敢出去玩,自此谁提这事儿,张浩就和谁急。
张浩是个直性子的人,心思单纯,可能是家里的最小的孙子,从小受宠,刘青,李明锦给的定义就是腹黑,对,就是腹黑。不过两人为人都不错,和自己很合得来。
李明锦在一旁乐呵不可的看着两人斗嘴,看着张浩气红了脸,连忙上前拉劝导:“好了,好了。打住啊,不是上山玩吗?还玩不玩了。。。。”
一提到玩,张浩哼了一声,气呼呼的往前走去,一会儿之后又回头看了磨蹭蹭的两人,大声的喊了句:
“墨迹啥呢,快走啊。。。前面好像有片野果林,走。。。去看看。”
三人走到林子里,看着竞相开放的梨花,桃花,迎春花。摇曳着身姿,颤巍巍的挂在枝头,交织在一片翠绿之中。阳光正好,五彩的蝴蝶翩然的落在花心之中,林子里传来各色清脆的鸟鸣声,真好好一副百花盛开、百鸟鸣啭的春天画卷。
李明锦还在感慨着眼前这片美景,就听到刘青的声音传来,
“我们去打猎去吧,前面那片林子里面,应该有山鸡,我以前跟着我爹去过,走。。”
提到山鸡,张浩兴奋了,迫不及待的扯过李明锦
“小锦,快走啊。。。中午我们吃烤鸡。。。”说着一副快流口水的样子,李明锦忍俊不禁到:
“哎呀。。别扯。。好。。好。。走吧。”
刘青带着两人来到一个树丛不是很高大的林子,老远听到有山鸡“嘎啦……嘎啦—”的叫声,三人循声过去时,它们却往前飞快的跑了。张浩在一旁兴致勃勃的嚷嚷着要寻找野兔,刘青恨铁不成钢的白了他一眼,鄙视的压低声音呵斥道:
“嚷嚷什么啊。。。就是有,也被你吓跑了。”
“现在都放轻点步子,别把猎物吓跑了。。跟着我走。。轻点儿。。。”一到打猎的时候,刘青就显得特别严肃和专注,李明锦拉着张浩,赶紧放慢动作,跟着刘青。
三人慢慢的走到了一个斜坡上方的地方,趴了下去等待,没过多久,果然有一只很大的野兔从下面一个斜坡上爬了上来,看到有人又返身跳了下去,还没李明锦反应过来就消失了。张浩立马想起身去追,被刘青拦住了,三人起身慢慢的往前边走边搜索着。太阳慢慢的大了起来,春天的山风吹在身上还是凉的,有了太阳,感觉暖和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