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女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上头,你不如你姐姐。别看你父皇序齿的公主有六人之多,而今存世的又有几人?”柳娘冷声问道。
  “只有宁安和嘉善两位妹妹。”朱载壡回答道。
  “是啊,只剩两人,其他公主夭折的时候,你姐姐在做什么?”
  “姐姐承欢父皇膝下,以解父皇丧女之苦。”朱载壡想了想,轻声答道。
  “她可有和你一般畏畏缩缩、战战兢兢?”柳娘讽刺道:“天家是个怪圈,既羡慕平常人家的温情,又标榜皇室威严。在外维护陛下的权威,对内把他当成父亲,这是为娘总结三十年的经验,今日说与你。你姐姐不用说就领悟了,这些年才能独占鳌头,成为诸公主中第一人。”
  “反面教材也有,还记得常安公主吗?”
  “记得,废端妃曹氏所出。”曹端妃是开了历史先河的妃子,嘉靖一朝谁能忘了她。
  “是啊,曹端妃被废,可常安还是板上钉钉的公主。你父皇对她多有怜惜,为娘也多加照顾,为她安排养母,让她同胞妹妹宁安陪着她,可她依旧把自己作死了。不去争取父皇的怜爱,只知道顾影自怜、迎风流泪。最后死了,你父皇心疼的缀朝一日,以表哀思,这又有什么用?再看一母同胞的宁安,好好活着,宫里谁会为难她一个公主,反而因为她不着调的生母对她多有怜惜。就凭着这份怜惜,如今嫁人生子,儿女双全,夫家尊重,内宫也能说两句话。”
  “看看张废后,再瞧瞧如今,想想你姐姐的尊荣,再瞧瞧祭日只有礼部记得的常安。是学常安还是学宁安,你自己看着办。”可作为前车之鉴的例子太多,柳娘长居宫中,教育儿子也只能举公主、皇子的例子,从后宫出发。
  “儿愿学大姐姐,学宁安妹妹。”朱载壡抱拳道。
  “这就是了。”柳娘颔首微笑。
  柳娘把朱载壡拉到桌案正面,指着半成品菊花图问道:“你想怎么学?”
  “克尽为臣之道,牢记为子之道,在外维护父皇威严,在对父慈子孝,学民间父子相处。”朱载壡拱手答道。
  “孺子可教也。而今还担心内宫晋封吗?”
  “不担心了。”朱载壡笑着拉住柳娘的袖摆,道:“早知道母后胸有成竹,儿就不这么心急火燎的了,反让母后看了笑话。”
  “你倒活学活用。”柳娘笑点他的额头,这不就是刚刚说的学民间父子母子相处吗?“在为娘身上练好,再去讨好你父皇?”
  “儿对娘一片真心。”朱载壡把头靠在柳娘肩上撒娇,对谁不是真心不言而喻。
  “行了,起来吧,胡子一大把了还撒娇,你儿子来做让人怜惜,你做可就是一身鸡皮疙瘩了。”
  朱载壡囧脸,他才二十四岁好不好,虽然已经有儿子了,但在母后面前他也是儿子啊。朱载壡摸着自己的短须,没底气的想道。
  母子两个逗趣几句,朱载壡有忍不住叹气道:“以前没注意,今日听母后细细一算,才发现弟弟妹妹们夭折不少,母后养大我们兄妹三人不容易。”
  柳娘见儿子一副“母后忍辱负重、手段高明”的表情,笑道:“这你还真猜错了,你母后难道是夜叉啊?还会控制你父皇的子嗣,在我的治理下若是后宫如此混乱,戕害帝王血脉,我又怎么堪配‘贤后’二字。你那些弟弟妹妹都是因病夭折,像常安马上就要成人了,却因病去了,惹得你父皇伤心不已。其他孩子,诸如小五、小六他们,本宫倒觉得是先天体弱,后天弥补不了,这才去了。”
  “所以啊,别学你父皇修道炼丹,炼丹的原料都是些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一日两日有短暂效用,长期以往,身子病弱。你父皇有太医院国手撑着,一棵大树根深蒂固就算有枯枝败叶也暂时倒不了,可你弟弟妹妹婴儿赤诚,可不就遭了丹药的遗祸。”
  “母后放心,儿子不会服丹的。您强调过多少次了,儿子记得清清楚楚。”朱载壡再次保证,笑道:“小时候您还教我要相信父皇,多多请教父皇,现在想来小时候真单纯。”
  “为娘是怕你小时候控制不住心思,嘴上没个把门。但说得也是事实,你父皇不上朝不代表不理政,朝政依旧在你父皇控制重。不信你瞧一瞧,哪一天严嵩这个权倾天下的阁老失了你父皇的信任,依旧是死路一条。你父皇深不可测的同时,又可以琢磨,咱们不正走在这条路上吗?”
  “听娘的,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柳娘又笑了,这句话在穿着大明衣冠,话音古腔古调的朱载壡说来,“笑果”明显。
  柳娘画好秋菊图,朱载壡题了一首自己的诗在空白处,母子两人合力完成了这幅祝寿图。远处伺候的奴婢们听不到主子们的谈笑风生,但见他们一会儿远眺观菊,一会儿俯首弄墨,皇后轻敲太子的额头,太子拉着皇后的袖子撒娇,好一幅母子和乐图,好一派皇家气象!


第101章 生孩子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风雪大作; 乾清宫灯火通明。
  帝国的统治者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刚刚黄锦已经取出圣旨; 颁布皇帝的遗命; 令太子继承皇位; 命徐阶为首辅,辅佐太子治理天下。后宫、子女、宠臣都得了皇帝临终慰问,早已去世的严嵩都在遗命中占了一句。
  乾清宫中一片哭声; 人人都为这位帝国的统治者悲鸣。
  柳娘却是例外; 她没有和众人一起跪在大殿上哭泣; 她坐在皇帝床榻边上; 看着他发布最后的命令。
  “都去吧; 皇后陪朕说说话。”皇帝有气无力的摆手; 柳娘握住他下落的手,看了朱载壡一眼,朱载壡会意带领众人退下。
  “陛下想说什么?”柳娘轻声问道。
  皇帝费劲的偏过头看柳娘,他的身子已经不听脑袋使唤了。可是当他看到柳娘; 浑浊的眼睛顿时明亮起来; :“你还是这么年轻,朕却老了。”
  “妾小陛下十岁,比陛下年轻些不也正常。”柳娘笑道。
  皇帝扯了扯嘴角; 没有说话。不是年轻一些,而是年轻很多。依稀记得在去年的大宴上,柳娘似乎两鬓微霜; 远望已是灰色,而今想来,是动了手脚瞒过了他。柳娘也是五十岁的人了,很多女人在这个年纪已经做曾祖母了。事实上太子的长子已经指婚,就等明年成亲,不过而今恐怕要再等三年了。孙子都要娶亲的人了,她还是这么年轻漂亮,头发乌黑,脸庞光洁,只有笑的时候眼角会有皱纹。皇帝苦笑,自己避居西苑,苦修苦练求之不得,他的皇后似乎早就找到了长生不老之路。
  柳娘与皇帝相处三十年,一生的工作就是研究他、揣测他,看着他的眼神,柳娘就知道他在想什么。
  “可愿和朕说说实话?”皇帝问道。
  “妾与陛下这几年也只在大宴之时见面,还以为您厌了妾,不愿听妾说话了。”柳娘抚了抚鬓角,笑道:“不敢说实话,怕气着您。”
  “六十耳顺,人之将死。”皇帝的舌头也开始不听使唤,他尽量简短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是啊,人生六十耳顺,到了这个年纪,什么实话都不会生气了。柳娘看了看窗外,从皇帝枕头下取出一块令牌,出门交给黄锦,才施施然返回。
  殿中有两道不明显的气浪声响起,是暗卫追随着那枚令牌而去。
  皇帝的目光从震惊到惶恐又到无奈,恍若第一次见面一般看着柳娘。
  “如此,我才敢放心和陛下说话。”
  “黄锦背叛朕。”怒气让皇帝看起来脸色红润。
  “陛下误会了,黄伴伴对您忠心耿耿。今年入秋您病倒之后,黄伴伴也病了,一直拖着病躯只想为您最后尽忠。他是为了您好,您已经交待清楚朝政后宫,如今想与陪伴三十年的妻子说说话,黄伴伴理解,不会打扰的。”自从在端妃一事上,柳娘和黄锦无意识的合作之后,柳娘就发现了黄锦可以“欺之以方”。黄锦不是君子,但他对皇帝忠心耿耿,愿意为皇帝牺牲。这些小节平日不显,关键时刻用对了,能扭转乾坤。
  皇帝长出一口气,慢慢恢复心绪,道:“无所谓了。”反正他就要死了。
  柳娘为皇帝整理好被角,温婉贤惠,“我早年就和陛下说过,修仙不靠谱。人若想长寿,只需衣□□致,心平气和,生病有高明的大夫调理,平日里适当运动。陛下不听,如今看我和陛下的对比,可服气了?”
  皇帝不置可否,反问道:“太子是你一手教导的,他不会有你不喜的毛病。”皇帝也知道柳娘厌恶修道求仙,服食丹药。
  “是啊,壡儿允文允武,最重要的是谦和仁慈。在您这样威严的父皇面前,不谦和忍让,也做不得这些年的太子。”柳娘轻叹,她能做的是润滑剂,儿子天然向往父亲的关怀。“这些年您沉迷修道,百官迷茫,待壡儿上位,当一扫颓废,再创新篇。”
  “朕让人迷惑?”
  “是。您是绝顶聪明之人,这些年不上朝依旧牢牢掌控着朝政,海瑞上书的时候妾还感叹,他有一句话说对了。‘视朝臣如奴仆’,您手段高明,玩弄大臣于股掌之间,读书人的风骨都让他们丢了。”
  “你也认为不好?”在人生的最后阶段,皇帝突然想和皇后探讨自己的一生,从未有人如此直白的与他说话。临死能有这么一遭,也不算无聊。皇帝心想自己这一口气不知什么时候就接不上来了,临死也该听两句实话。
  “皇帝是不能用好或坏来形容的。大明开国两百年,文官专权,奸宦乱政,只在您的治下,宦官回到皇家奴仆的本分上,再无干政之举。您治理奴仆是好手,管理朝臣更是,弃严嵩而就徐阶,您是明白人。”
  “他们都盼着严嵩死呢!”皇帝笑道,他刚刚在遗诏中还提及严嵩,让人为他修墓,那些大臣的脸色真是好看啊。即便他老眼昏花看不清,想像着也快意万分。众人都盼严嵩死,只要他自己还宠信严嵩一天,那些人也只能望洋兴叹,徒劳无功。他才是这世间的主人,皇帝自豪回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