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继室养儿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上有不少路祭的亲友家,赵菁也都没下车,反正出来路祭的多半都是男子,有外院的几个管家照应也就差不多了。
    寻常只要一个多时辰的路,今儿在车上摇摇晃晃的,走了差不多两三个时辰,赵菁是被饿醒的,她早上忙乱,没时间吃东西,这时候倒是有些前胸贴后背的感觉了。
    好在之前她就知道这一趟路远,所以命府上的厨子做了好些糕点食盒,留着路上吃,只是古代不必现代,虽然有干粮,却没有一口热水喝,赵菁吃了一口,便觉得口干舌燥难以下咽。
    张妈妈递了水囊过去,只是天寒地冻的,她自己又风寒未愈,实在不敢喝凉水。
    “姑娘在忍一忍,一会儿到了普照寺,就有热茶喝了。”
    赵菁点点头,看见徐娴已经靠在马车上睡着了,她睡着的时候嘴角还含着一丝笑意,倒是一副无忧无虑的样子。
    赵菁拉开帘子,看着前头浩浩荡荡的队伍,普照寺就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山丘下,外头隐隐传来了小厮的传唤声。
    “普照寺到了,请老太太下车吧。”
    ******
    普照寺门前早已经停满了络绎不绝的马车。她们这一辆靠的后,还没停到跟前,赵菁坐的腿有些麻,便伸手揉了一把,张妈妈把徐娴喊醒了,外头已有婆子迎了上来,扶着她们下车。
    赵菁脑仁突突的疼了起来,古代也没有什么特效药,所谓的风寒就是感冒了,反正喝不喝汤药,都要那么七八天才能好。赵菁算算日子,她还没到痊愈的时候。
    老太太已经下了马车,一群人都站在门口,老太太寻常不怎么交际,见了这种阵势,也都是别人认得她,她认不得别人,好容易瞧见赵菁下了马车,急忙就让韩妈妈来请。
    “菁姑娘,我们老太太找你去呢!”
    韩妈妈堆着笑上前,虽然心里不待见赵菁,奈何过两天她就卷铺盖走人了,最后一天就算给她个好脸色也无所谓了。
    赵菁点了点头,跟着韩妈妈到了徐老太太跟前,里面倒是有小尼姑早已经迎了出来,这时候景国公夫人和宁远侯府的少奶奶也都下了车,徐老太太再不认识人,这两位她也是认得的。
    徐老太太不想见到景国公夫人,她一辈子没受什么人的气,难道老了还要看别人的脸色?只是这样的日子,她也拉不下脸来不去照应人家,便端着笑,走到景国公夫人跟前道:“亲家今日来的倒是早啊。”
    景国公夫人没给徐老太太好脸色,倒是宁远侯府的少奶奶朝着老太太福了福身子,但也没有开口行正礼。
    这宁远侯府的少奶奶,便是国舅魏明箴的夫人,老侯爷身子不好,如今早已经不理朝事了,膝下却只有魏明箴一个独子,不但长得丰神俊逸,而且还是昔年的探花郎,迷倒了京城大片的闺秀。宁远侯夫人便是从这大片闺秀中脱颖而出,成了如今的国舅夫人。
    这样的人,必定是懂得周全礼数的,只是她心里瞧不起徐老太太,所以才故意这样做的吧。
    赵菁叹了一口气,只这一点,也为这位传闻中乃是京城第一美人、才貌双全的宁远侯夫人减分不少了。
    徐老太太没得到景国公夫人的回应,略显尴尬,赵菁便笑着道:“外头风大,进去里面坐吧。”
    普照寺本就地方不大,如今来的客人又多,家下的奴仆女眷们各自去了各家的禅房安置行装。景国公夫人和宁远侯家的少奶奶便只好进了偏殿一处的禅房和老太太一起坐着,里里外外挤了不少人。
    赵菁出门查看一应尼姑和尚道士们的膳食安排,顺便请了自己身边的小宫女杏儿为景国公夫人和宁远侯家的少奶奶沏茶。这普照寺寻常的茶她们肯定是不喝的,但也不能让她们干坐着。
    因为那天正二品诰命服的事情,徐老太太和景国公夫人闹得有些不快,所以两人各自不理,好在喝过了一盏茶之后,景国公家的奴才来回话,说是禅房已经收拾好了。景国公夫人就跟屁股上涨了钉子一样,急急忙忙就起身走了。
    宁远侯家少奶奶一个人也不想独留,便也起身告辞。这位少奶奶年方二十五,因为宁远侯夫人去的早,所以自她进门后,家下的一应大小庶务都是她一人操办的。赵菁心里挺佩服她,但是一想到她方才对徐老太太的不敬,便也少了几分好感。
    也不知道是不是赵菁多心,自她从外头进来,这宁远侯家少奶奶的视线似乎一直就盯在自己的身上。赵菁倒是不怎么想去在意,便亲自送了她出门,等到了门口,那人忽然跟她聊了起来道:“听说你过几日就要出宫了,可是已经有了人家,还是另外有打算?”
    赵菁没想到自己这么一个小小宫女还有那么多的人关心着,只笑着道:“回魏夫人,不曾有什么打算,只是年纪到了就想着出来罢了。”
    宁远侯家少奶奶略点了点头,也没再说什么,只是眼底的情绪,让人有些回味。不过眼下也不是细想这些的时候,赵菁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急急忙忙的就往厨房那边找些吃的去。
    普照寺的厨房不大,第一次迎接这么多客人,本就手忙脚乱的,也没有人理会赵菁。赵菁自己到蒸笼上取了一个白面馒头,在外头的茶炉子上倒了一杯热茶,寻了一个不怎么有人经过的小角落,坐在台矶上吃了起来。
    这时候大约是未时初刻,太阳算不得太晒,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赵菁吃了一口馒头,喝了一口热茶,觉得身上暖和了起来。只是昨晚实在睡得太少了,如今她这被太阳一晒,倒是有几分昏昏欲睡了起来,抱着馒头打起了盹儿来。
    赵菁如何知道,不远处高耸的钟楼上,正有一道视线,落在她的身上。那视线如鹰隼一样锋利,透着几分探究和好奇。
    站在一旁的周管家见徐思安瞧见了赵菁,便笑着道:“侯爷,她就是太后娘娘钦点过来为夫人住持丧事的赵姑娘,别看她瘦瘦小小的,倒是能干的很,家里家外的一些琐事都是她一手操办的,待人接客也都是她亲自上阵,不知给老太太省了多少心。”
    徐思安听了这话,俊逸硬朗的脸上也没有多余的表情,只转身对周管家道:“好了,既然家里的事情都已经料理妥当,那我也就回营去了,不要同老太太说起我回来过,省得她闹心。”
    “这都回来了,侯爷当真不去看老太太一眼,半年多没见……”
    “不了,这次我是私下回来,若是泄露出去,可是重罪,要受军法处置的。”周管家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徐思安给打了回去,若不是有些事情放心不下,怕徐老太太一个人料理不定,且前线又打了胜仗,徐思安也不会快马加鞭的跑这一趟。至于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罢了,那人也已经死了,就当是给死人一个脸面了。
    眼见徐思安要走,另一旁一直站着没说话的随从长庚急了,只等周管家走远了,这才小声小气的问徐思安道:“侯爷,那您这绿帽子就这样白带了?”
    徐思安一记刀眼扫过去,吓得长庚急忙头抱双手,小兔子一样缩着脖子,连连道:“我不说了我不说了,奴才什么都不知道。”
    那一夜走的急,徐思安并没有和顾小姐圆房,这件事情顾小姐必定也是心知肚明的,可他出征没两个月,就收到了徐老太太的家信,说顾小姐有了身孕,徐思安很明白这身孕代表着什么,只是他人在边关,不能随意离开,也就只好放任不管了。再后来的事情倒也奇怪,顾小姐的孩子没了,紧接着没多久,人也去了。徐思安又在前线和鞑子打的火热朝天,根本没有空理会这些事情。
    如今顾小姐死了,这些事情也死无对证,徐思安也不想再跟死人计较,毕竟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名节问题生前死后都是一样的。
    徐思安暗暗苦笑,大掌撑在钟楼外的栏杆上,正好远远的可以看见徐老太太所在的禅房,门口丫鬟奴仆络绎不绝的进进出出,有这么多人服侍着,徐老太太应该过的还不错。
    徐思安再低头的时候,就看见不远处台阶上坐着的人已经睡着了,身子靠着墙,脸上带着几分倦容,阳光下那皮肤又白又嫩的,像是能掐出水来一样,她手中还拿着半个吭过的馒头,一盏茶放在了一旁,里面的水已经空了。看来是真的累极了,竟然这样坐着都能睡着。
    赵菁正睡的舒服,忽然就听见有人在耳边喊她,她一个回神,手里半个馒头掉在了地上,一脸茫然的看着把她摇醒的人。
    “菁姑姑,不好了,景国公夫人和徐老太太吵起来了。”
    吵起来了?这不是刚分开了吗?怎么又凑一块了?
    赵菁听了这话就觉得头疼,让她做些别的都成,劝架她可当真不内行,可是不劝吧,还真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情来。赵菁急忙站起来,矮台矶上坐久了,腿脚都有些不利索起来,她只觉得眼前一黑,眼看就要栽下去,幸好后头的杏儿扶了她一把,她才不至于摔倒。
    杏儿瞧见赵菁脸色苍白,忍不住问道:“姑姑,您没事吧?”
    “没事儿,咱们快去看看。”赵菁咬牙坚持着,这都最后一天了,可千万别出什么幺蛾子,她不图什么好名声,只求这事情顺顺当当的过去了,她也好早些脱离苦海。
    这一幕被站在钟楼上的徐思安看的真切,瞧见赵菁险些摔倒,没来由还觉得心口一紧,见她又挺直了脊背去了,这才松了一口气,转身对长庚道:“我们也走罢。”

☆、第0025章

禅房中庭里头,徐老太太神色有些慌乱的坐在上首,景国公夫人则是一副理直气壮的表情,眼神中似乎还带着几分怒意。在她们两人跟前跪着一个老妈妈,赵菁在灵堂见过她几次,是侯夫人的陪嫁齐妈妈。
    侯夫人死后,她的那些陪嫁婆子和丫鬟也还算安分,平日里白天在灵堂守着,除了侯夫人生前住的锦绣苑,基本上也不常出来走动。因此,赵菁也不太明白,如今齐妈妈跪在两位老太太跟前,到底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赵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