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说八字---占星算术普及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期是29天多一点,所以农历的月,有时是29天,有时是30天,一年下来,比太阳周期的365。25天少了11天。为了与季节(以太阳对于地球的位置来定)合拍,于是,农历历法是每隔两三年就加一个闰月,总共是第十九年加七个闰月。哪一年是农历闰年比较复杂,没有公历闰年那么容易推算,在这就不说了。2006年是农历闰年,多了一个闰七月,全年总日数达385天。通过这些调整,使得农历能保持“十五十六月儿圆”,并保证指导农耕时令的节与气,可能与季节与月份相对准确和“固定”。
  四,我国农历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是为了便于农家安排农事。这“节气”是个通称,严格地说是有十二个节,十二个气。每年第一个是节,称“立春”,过了十五天为第一个气,称“雨水”,一节一气互隔,一直排下去。又因为节与气的交接时刻,并不是正好十五天,还有交接时点用是24小时制的关系,所以隔一段时日,会有某个节与气是相隔十四或十六天。
  五,由于地球的季节变化是随太阳相对于南北半球的位置而变,所以我们的农历节与气,相对于公历的日期比较固定。如立春这个节,多数年份在公历的二月四号,个别的年份在二月三号,没有绝对的、一定的规律。到了2008年以后的一段年时,这个立春日比较有规律,多数年份在二月四号,基本上是每隔三年有一年在二月三号。
  六,由于上述的“比较固定”,不少年青人误以为农历的节和气是按公历安排的。其实,我们的节气安排规律,早在洋人的公历远远未传入我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到了汉代就已经极为成熟了。当今我们用农历,包括节气安排,用的就是夏朝初创,在汉朝时成形的历算法。古时虽没有伽利略望远镜,可也有“日昝”和“浑天仪”等,用于测定北回归线,黄道,赤道,以及经度与纬度。然后,由张衡、祖冲之等古代天文学家们,用这些“线和道”来计算和设定农历的“节气”,最后经皇帝钦定,印制“皇历”,发行全国。汉代有个天文学家叫做张衡,就是发明了著名的“地动仪”那位,大家还记得么?其实,我国农历(夏历)是典型的阴阳合历。农历将月亮围绕地球运转一周所需时间(朔望月周期)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回归年)并列,作为制定历法的依据。由于朔望月和回归年之间没有公约数,我国农历通过设置闰月的办法将二者巧妙地统一起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传统历法的标准叫法应该是“夏历”,称之为“农历”其实不标准,只是习结惯了无所谓,而称之为“阴历”则就根本是错误的。
  
   第三节 注意节约月柱的地支推算法
  在说月柱之前,先回过头来补充说说“年柱”。立春既是算八字用的一月首日,也是为测算运命的农历新年的开始。那么,例如2006年春节那天,一般都说“丙戊春节”或“狗年春节”,算是进入“狗年”。这说法原也没错,但是,如用于测算八字时,该日出生的孩子还不是属狗,而是仍属鸡。这孩子的“出生纸”(当然是指民间的,不是医院产科的)上,虽然仍是“生于丙戌年正月初一某时”,但标定“生辰八字”时,则应该是“乙酉,己丑,戊午,某时”。还有,每隔数年,民间总会有些人说,“今年盲春”不利婚姻,或说“明年是双春”婚姻大吉。他们的意思是说,这年从春节到下年的春节前,年内没有一个立春日,所以叫做“盲春”;或者是有两个立春日,所以又说是“双春”。这情况是以春节为年的划分才会出现,因为农历的春节和节气的排算不一造成的。例如,每年的立春日相对于公历是“固定”的,不是2月4日就是2月3日,而2005年的春节在2月9日,过了立春日,而除夕日又是在次年的1月8日,未到立春日,一个立春归入上一个农历年,一个立春归入下一个农历年,于是,他们就说这年“盲春”。又如,2006年的春节在1月9日,未到立春日,而除夕日又是在次年的2月17日,两个立春日都落在本农历年之内,所以他们又说“双春”。其实,即然是“迷信”于什么“鸡年狗年”,那就信到底,就应该用“八字说”的年份划分法,每年立春是一年的头一天,何来的“盲春”或“双春”?显然,他们是“半桶水”或“庸人自忧”。
  本人有时在街边或旅游热点处,陪友人玩玩八字测命,发现有些“半桶水”的江湖术士,往往没有留意月数的标准换算,直接就按农历的年份和月数计算。因只是玩玩,所以从不理会这个,更不会“砸人摊子”。建议诸位偶然去玩玩命算的时候,假如你出生日期是在农历的年头,或公历的月初的话,要自个特别留意,不要直接使用几年几月,必须注意到农历的“节气”,否则,算错了还蒙在鼓里。因为,春节有的年份在立春前,有的在立春后。如今年(2006丙戌年)春节就是在立春之前。农历的“换节”日子,全都是在公历的每月上旬。特别还提醒大家一下,我在网上发现有个别的“电脑万年历”,仍然是按具体月份数来排天干地支,大家要小心别用错。甄别的办法很简单,就看公历2月4号或3号,这天是立春,前一天是上年的十二月(丑月),当天是本年一月(寅月),就看它是不是在这天变为“寅月”,同时也变为“当年”,是就用,不是就另换“万年历”。街上地摊书也可能有这类“万年历”,大家要加点小心,购用时也按前法来甄别。
  关于节与气,还得多说说。农历的节气共二十四个,一节一气交叉着排列,基本上是十五天一换,节与节之间就是用于测算八字的一个农历月数。为便于各位记忆,抄个歌诀给大家,最好背熟便于以后运用: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一年的十二个月与十二个地支是固定搭配的,上年的十一月为子,节气是大雪与冬至。上年的十二月为丑,节气是小寒与大寒。本年的一月为寅,节气是立春与雨水。二月为卯,节气是惊蛰与春分。三月为辰,节气是清明与谷雨。四月为巳,节气是立夏与小满。五月为午,节气是芒种与夏至。六月为未,节气是小暑与大暑。七月为申,节气是立秋与处暑。八月为酉,节气是白露与秋分。九月为戌,寒露与霜降。十月为亥,节气是立冬与小雪。
  
  第四节 年年月月月柱的天干推算法
  前面说的是月的地支,十二个地支可以有固定的月份,而天干只有十个,分到十二个月份不够分,所以不能固定,但也不难推算。天干配对月份有个规律,那就是每一个天干轮完之后,多出两个月数,明白了这点也就好办。从这年的年柱天干,可以推导得出这月的月柱天干,所以,我用“年年月月”作为本节标题。有个口诀便于记忆:
  甲己之年丙佐首,
  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必定自庚起,
  丁壬壬位顺行流,
  戊癸起始何方觅,
  甲寅之上好追求。
  此歌诀的意思是,第一句,凡年份天干是甲或己的那些年,就以丙来配一月寅,以下依次二月丁配卯,三月戊配辰,直到十二月丁配丑。第二句,凡年份天干为乙或庚的那些年,一月寅就配戊为开头,以下也是依次排列。第三句,凡年份天干为丙或辛的,配庚为一月寅的开头。第四句,凡年份为丁或壬的,就用壬配一月寅,一路顺流配下去。第五第六句,凡年份为戊或癸的找什么来配呢,就回到上头的甲来配一月寅就好了。这口诀要背熟也不难,只要找出其规律就行。歌诀的规律是,从上句往下句看到第五句,头两字,头一字是甲乙丙丁戊,第二字是己庚辛壬癸,是天干的原顺序;而每句 
(第五句拆分为两句,以成为六句的歌诀)的适配天干只是五个,是自丙起,每隔一个用一个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甲(乙)。注意,用上面的口诀一定得“自寅起”配,这是铁律。
  有的八字书并不认同这个“自寅起”铁律,而另有“自子起”的口诀,说的头两句是“甲己还甲首,乙庚丙起头”,以下类推,只要把口诀每句后的“头和首”往前推两个字,如我的口诀第三句是“丙辛必定自庚起”,往前是“戊己庚”改为“戊”;第四句是“丁壬壬位顺流行”,往前是“庚辛壬”改作“庚”。我不赞成用这口诀,它忽视了“自寅起”铁律。在我国的“创世神话”歌里,开头说,“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歌词的意思是说,“盘古开辟天地的时候,是先分出太极的两仪和四象,然后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到了寅时,女娲就把人造出来了,后来还要躲避和驱除毒蛇猛兽之类,人类这才得以立足于世”。所以,为人批八字点指推算时,铁定是“自寅起”。
  其实,有两个极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你可以查万年历书,上面列出的是,公历2004年12月31日,农历是十一月廿,子月,干支是甲申年,丙子月,甲申日。如果用他们的“自子起”口诀“甲己还甲首”,这个“丙子月”则是“甲子月”。再查公历2005年1月31日,农历是十二月廿二,丑月,干支是甲申年,丁丑月,乙卯日。如果用他们的“自子起”口诀“甲己还甲首”,那么,这个“丁丑月”就应该改作“乙丑月”。万年历书上已经明明白白地列明,这两个月是丙子和丁丑,而不是甲子和乙丑,所以我认定我所读的八字说版本口诀是对的。
  例如: 
某男,生于公历12月7号,农历一九六四年十一月初四。依例测得年柱为甲辰年,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