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我都没想到我运气那么好。”
易欣应了一句,小顺子又凑近了些:“你以后可别忘了我啊。”
“好,”易欣也压低声音,“以后我有时间就来看你。”
小顺子圆溜溜的眼睛里满是兴奋,连连点头。
说起来小顺子比这身体还小两岁,现如今才十二,只是八岁就进了宫,所以很多时候还是小顺子帮衬原身。
“那你赶紧去吧,万一晚了惹温公公不喜就不好了。”
小顺子帮着易欣一起收拾被褥,手脚麻利,没一会儿就收拾好了。
易欣背着大大的被褥往正殿里去,回头时看见小顺子还站在门边看着她笑。
小帽子的头很圆,身子也很远,长得确实有点像那圆溜溜的帽子。
刚见易欣背着被褥进正殿,就赶紧走过来:“你就是小易子吧?走,我现在带你去住的地方。”
“这屋就咱们俩住,挺宽敞的,你要是缺什么你就跟我说……”
小帽子很热情,说着话还要帮易欣铺被褥。
“没事没事,我自己来就行了。”
易欣没让他上手,多看了小帽子几眼,这人不似看起来那么单纯热情,心里小算盘挺多的。
“行,那我就不瞎掺和了。”
小帽子在旁边的床上一坐,然后就热情给她说些永和宫里琐碎的事,真正需要注意的一个字没提,而且眼神一直没离开过易欣的被褥。
后来发现确实也就一床被褥,小帽子嘴角往下撇了撇:“对了,你是怎么遇到温公公的啊?”
“我在摆放烛台的时候遇到的。”
易欣知道他想问什么,但就故意没由着他的话头往下说。
“那摆放烛台,温公公怎么就把你调来了?”
“估计是看我聪明伶俐做事快吧。”
小帽子的脸微沉了沉,这是在暗讽他做人粗笨做事慢?
抬头看看没什么表情的易欣,小帽子又觉得这种膳房出来的,怎么可能有着胆子暗讽自己。
第二天一大早小帽子就自个儿起来了,动作颇轻,担心吵醒易欣的模样。
等他出去后,易欣也睁开眼,极快的穿好衣服出门,拐个弯去了正殿门口,恰好听见小帽子在跟温公公说话。
“小易子怎么还没来?”温公公语气听不出什么情绪。
“我刚叫了他,应该一会儿就来了吧。”
小帽子睁着眼睛说瞎话,易欣‘恰好’从拐角处‘跑’出来:“温公公,我迟了吗?”
“没有,我们去门口等着娘娘,准备祭拜易先生吧。”
易欣摆烛台时也从其他人口中得知,只有皇家会这般缅怀易先生,宫外的人都是带着素食糕点去最近的祭堂。
皇宫本来也有祭堂,但是皇帝只带赵贵妃一人去,所以其他宫里的人就只能自己临时搭个祭堂了。
烛台里的蜡烛将永和宫照的如同白昼,其他地方看起来也是灯火通明。
永和宫正殿前放了一张柜子,易欣正纳闷放柜子干什么,就看见温公公极小心的拿出一个画匣,从里面慢慢抽出一幅画,挂在柜子上。
易欣虽然有所准备,但是看见画上的人仍旧有一种诡异感。
画上的‘他’站在九卦门前,遥指着远方,似乎正在和旁边的人说什么。
温公公挂好画看见易欣满脸呆滞,就有些感慨道:“一般人看见这幅画,都会沉浸于易先生广阔的胸怀中无法自拔啊。”
广阔的胸怀?
易欣还真没从这幅画里看出这东西来。
说起这些事,温公公就兴致勃勃:“据说当时易先生遥指河山,谈笑要让各地都有九卦门的弟子,要让所有人都能有趋吉避凶的能力。”
“而他一生也都在为这句话而努力,你们说,这是多么博大的胸襟啊!”
易欣面露憧憬,但是她只想说——不,我没有说过这种话,我当时只是说对面山上的桃子结得不错,想吃。
第131章 第二个世界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 喜嫔在崔云姑姑的搀扶下出来,三皇女十二三岁左右,看样子已经对这套礼节很是熟悉了。
说起来也奇怪; 承帝的前三个孩子都是女儿。
大皇女是娴妃所出; 二皇女是皇后所出,现都已经出嫁了。而在皇后生了太子之后,慢慢的宫中才多了几位皇子。
而太子和二皇子又都是承帝未登基之前出生的; 所以三皇子这个炮灰才最让赵贵妃介怀。
宫人们都站在两侧; 微低着头,等温公公和崔云姑姑侍奉喜嫔礼成后; 才能轮到他们。
易欣看着喜嫔走到那画像前; 打了个奇怪的掌印; 然后又好像有规律的走了一圈; 然后又是一套繁杂的掌印; 最后是三拜九叩。
喜嫔起身后,崔云姑姑递上一个盒子; 里面装着几张纸; 写得满满的。
听崔云姑姑念了几句; 大抵是感谢易先生的各种功德,然后是祈求易先生在未来的一年里能保佑承帝; 保佑子民,保佑喜嫔……
易欣一点都不想知道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是谁弄出来的; 肯定不是云杰; 看那些华而不实的礼节; 感觉是皇家才能发明出来。
待礼成后,喜嫔便照例给每人赏赐了一些东西,而后回了正殿。
小太监们就没那么复杂,恭恭敬敬的磕几个头就开始各自祈祷,声音低低的,每个人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
易欣没想到她死以后三十年,会成为“神灵”般的存在。
“小易子你怎么不求易先生保佑?你不信易先生么?”
小帽子叽里咕噜自己说了一大堆,然后回头就看见易欣怔怔的,声音不大不小的问。
不少磕完头的小太监都看着易欣,她本就是今儿才来的,和各人都不熟悉,在这个大家都把“易先生”当神的年代,谁若是不信,就会成为所有人的敌视对象。
“我信啊,但是我想易先生今天听那么多人许愿,肯定很累了,我明儿再许好了。”
小帽子嗤笑一声:“易先生只有忌日这天才会魂归,明儿易先生早就回去了。”
这又是什么奇葩理论?
“我觉得心诚则意达,哪怕先生未曾魂归,只要我心诚,肯定能听到我的心愿。”
易欣的话让不少小太监决定:从今天起,每天早晚都许愿,万一不小心就被易先生听见了呢。
小太监们许愿后就各自去忙自己的事了,只是那幅画得在正殿前放一整天。
易欣看着那画像,突然想起单翎,那丫头最爱吃桃子了,现在算起来应该六十多了,也不知道还爱不爱吃桃。
“小易子,你跟我去慈宁宫领素食。”
天大亮的时候,大概早上七八点的模样,温公公就喊了易欣,知道她不了解这些,就多解释两句。
“每年太后都会赏一些素食,前几年都是陈公公让人送来,但咱们西六宫距离慈宁宫太远了,加上慈宁宫宫人也不多,所以近两年就各宫自己去领了。”
易欣听出来这只是表面上的理由,实际上按照宫里的弯弯道道,背后缘由只怕深着呢。
“你应该是第一次出永和宫,出了宫之后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
温公公提点了易欣几句。
慈宁宫比易欣记忆中远,得从坤宁宫后的御花园穿过,然后还得再穿过东六宫。
易欣跟着温公公到慈宁宫时,已经有人在慈宁宫殿门前等着了。
“宁主子。”
温公公朝慈宁宫前那女子行了礼,易欣听见这姓氏,立即反应过来,这就是三皇子的母妃。
易欣也跟着行了礼,听见温温和和的声音:“温公公免礼。”
易欣用余光打量孙才人,身姿窈窕姿态优雅,面容应该也不差,皇帝大醉时恰好被她遇上了,怎么想都觉得有点太巧了。
后宫六位嫔妃,除孙才人之外,其他的都是派了太监来,传说中的赵贵妃没派人来。
易欣大抵猜到了各宫太监来慈宁宫领素食的原因。
想必太后对赵贵妃独宠后宫心有不喜,但是要赐素食又不能单单绕过翊坤宫去,所以就让各宫自己来领。
若是赵贵妃派人来了,就证明她向太后俯首了,以后少不得要被太后拿捏。
可是赵贵妃和后宫其他女人不一样,她根本就不在乎太后想什么,所以从未让人来领过素食。
慈宁宫的总管太监带着五个小太监提着食盒出来,各宫分的素食都不一样,宫里最喜欢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亲疏远近了。
易欣刚从小太监手里接了食盒,准备跟上温公公的步伐,孙才人身旁的小太监就凑了上来:“公公是永和宫的吗?以前没见过呢。”
易欣看了一眼朝温公公走去的孙才人,脚步微微顿了顿,应了小太监的话:“我是近日才跟在温公公身边的。”
“我是景阳宫的,叫小珠子。”
小太监不太习惯和人搭话,几句话说得干巴巴的,不过这对易欣来说倒是意外之喜。
景阳宫可就在永和宫后面,距离并不远。
温公公没走几步,就看见孙才人跟了上来,关切的问道:“温公公,喜嫔姐姐最近头还晕吗?”
“多谢才人关心,我家娘娘近来身子骨好多了。”温公公停了脚步行礼,余光瞥了一眼不远处和小珠子说话的易欣。
“如此便好。我给姐姐做了个安神的香囊,劳烦温公公带去给姐姐,改明儿有时间了,我再去永和宫拜访。”
孙才人递过来一个绣着梅花的香囊,温公公双手接了:“奴才替我家娘娘谢过才人。”
“我先不跟你说了,下次有机会咱们再聊。”小珠子见孙才人往前走了几步,急忙跟了上去。
温公公站在原地等了易欣几秒,见孙才人和小珠子走远了,才带着易欣走了另一条道,明显不想再和孙才人有交集的样子。
易欣老老实实的跟着温公公,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脑子里则是在想孙才人的事。
系统曾经说过,高级世界的任务对象不是随意选定的,而是有人为其付出了灵魂。
听孙才人说话这感觉,总觉得她有点白,可是刚刚易欣偷偷看了她的面相,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