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后,端妃露出一抹笑,整个人都好像轻松几分。继而问了选人的事,这是打算将这事揽到自己身上了。
易欣说了自己想出的几个条件:“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日后想到再补吧。选‘公主’还是得多些流程,至少不能比选秀少了……”
端妃记下后又带着一群宫人浩浩汤汤的走了,留下德妃和易欣面面相觑。
“她这次可真是大手笔,”德妃翻着端妃送来的东西,“几乎都是养了很久的灵器,你看这支笔,看着普普通通的,若是用其加封字灵,能提升半成威力。”
易欣看了一眼德妃手里的笔,心里有些怪怪的,她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抖M,竟然有点不太习惯端妃这么客气。
端妃的举动几乎轰动了这个后宫,带着上百人和那么多礼物,别人想不知道都难。
易欣这儿热闹了很多,每天都有几个嫔妃来,起初是王昭仪来了,坐着喝了口茶,和易欣天南地北的聊了。
而后一些贵人、才人也都来拜见,起初易欣还有些莫名,来的人多了就想明白了。
来这儿的基本都是无子无女或者只有女儿的妃嫔,估计是想让易欣成为皇后、贵妃之外的第三人。
玄寅现在虚岁十三,年龄不大不小正合适,资质也不错,自从开始修炼神识后,已经追上了三皇子并肩的步伐,况且玄寅还比三皇子小了几岁岁。
而在这后宫之中,出事时大多上位者都会选择明哲保身,用德妃的话来说:
“现在这年头,找一个不推自己出去背锅的头领还是挺困难的,你等着瞧罢,过几日来的可就不止嫔妃了,那些女官太监们的命更不值钱。”
如德妃所说,来易欣宫中的人越来越多。
有不少原来是皇后一系的,想必她那日的表现也深入人心,毕竟在此之前,端妃唯她是从。
选‘公主’的事儿没易欣想得那么难,来拜访的嫔妃也不是喝了茶就走。
这个说家里有人在西北,那个说家里有人在西南,都可以进行宣扬初选,这就省了易欣大半气力。
随着嫔妃们来完了一批,宫人们也开始来了。
内务府的总管太监吴公公来找了易欣说:“陛下让我听从娘娘的吩咐,有银钱方面的需要娘娘尽管开口。”
说罢又暗示了易欣一句:“以往选秀一次大概会耗费五十万两白银,这次娘娘选‘公主’的范围比以往扩大不少,银钱上也可宽裕一些。”
“多谢公公提醒,我还正愁这事儿呢!”
易欣欣喜道,一副感激的模样。
她算过,以往选秀说破天最多也就花三十万两,这次有各路人马帮忙,顶多二十万两也就够了。
“娘娘不用客气,以后若是有什么事儿,只管让小太监们来喊。”
吴公公见她承了情,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宫人本欲给吴公公塞银票,却被易欣拦下了:“都是自个儿人,就不用这些虚礼了,去拿第三排第四格的封印纸来给公公。”
太监们很少有会灵言的,确切的来说,有灵言天赋的基本都入仕为官了。
宫里的灵言师素来高傲,有大太监病了去求个灵言都被骂了出来,最后只能慢慢熬药吃……
所以对于宫人来说,有灵言功能的封印纸无异于最好的赏赐。
“都是些强身健体的灵言,级别不高,不需要灵言师也能使用……”
吴公公深深的鞠躬谢了。
自从吴公公走后,来易欣这儿的宫人一天比一天多,就连尚膳局总管也打发人来问她需不需要换换重复了许久的菜式。
等好不容易清净些,崔姑姑却来了。
第77章 第八个世界
“娴妃娘娘福安。”
崔姑姑朝易欣行蹲礼:“奴婢奉太后懿旨; 请娘娘去慈宁宫一坐。”
看样子是太后知晓选“公主”这事儿了,至于为什么这会儿才知晓,应该有崔姑姑的原因。
“崔姑姑快快请起。”
易欣虚扶了一把崔姑姑:“还得劳烦姑姑,与我说说太后她老人家是个什么态度……”
白芍是德妃身边的明静; 送来易欣身边后就改了名儿,现在已经代替了白芷的位置,此时已经吩咐人去准备出行所需之物。
崔姑姑神色不明的看着,有几分感慨和恍惚; 几个月前这娴妃娘娘都已经落魄到被宫人克扣饭食和银钱,这短短半年时间,就一跃成为能和皇后、贵妃抗衡的人……
“承蒙娘娘抬爱,奴婢惶恐!”崔姑姑说着又行了个礼,“为娘娘解惑是奴婢应尽的本分。”
易欣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 也没帮她回忆当初威胁自己的话。
“太后娘娘觉得公主们乃天赐之女,千百年来都没有选公主的事儿,现在突然选了民间女子做公主,有损威严……”
有损威严什么的只不过是借口罢了; 大抵是不愿意让她落了好处,毕竟太后也是从后宫走上来的; 选秀中银钱的出入差别还挺大得。
易欣到慈宁宫的时候; 正好皇帝也在:“说来奇怪; 每次玉林这丫头在朕旁边的时候; 朕总觉得思绪清晰很多……”
“皇帝一说倒提醒哀家了; 自从玉林来了慈宁宫之后; 哀家晚上睡得踏实多了。”
太后从不反驳皇帝的话,此时也点头应和,虽然她确实有此感受,但如果换了旁人这般说,只怕她早就冷冷训斥了。
“所以朕才说这丫头是朕的福宝啊……”
太后看着皇帝的脸色比之前好了一些,微微点头:“那以后就多来慈宁宫坐坐,哀家让那丫头多陪陪你。”
说得正热闹,外面通传易欣到了,皇帝和太后的笑意都淡了几分。
前者是因为被反驳了嫁公主之事,总觉得妃嫔能想到的,自己却没想到,面子上过不去。
后者是因为从始至终都不喜易欣,这次又见易欣得了势,更是觉得易欣就是狐狸精投生,专门迷惑人的。
“母后,有何事你与娴妃商量即可,我正好有些困乏,先回宫休息,明儿再来看母后。”
皇帝起身就准备走,太后挺满意他的反应:“行,那你回去歇着吧,最近定是因为夷族的事太过操劳了……”
易欣在院子里碰上走出来的皇帝,急忙侧身退到一边,行蹲礼:“臣妾恭送皇上。”
皇帝看都不看易欣一眼,也不叫她起身,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娴妃失势。
不少见到这情形的宫女太监心中都冒出了这四个字,易欣倒不在意,反而落得个轻松。
待皇帝的背影完全消失后,易欣慢慢的站了起来,在宫人的引领下进了慈宁宫正殿。
“哀家有些日子没见到娴妃了,若不是今儿让崔姑姑去请了,只怕再过几月也见不到吧。”
易欣自从尝到了不用早晚请安的好处,以身体不好为借口,许久未来慈宁宫请安了。
要知道请早安得赶在日出之前,冬天好一些,大概五点多起来洗漱准备,夏天四点就要起了,也不知这些嫔妃们是如何坚持这么多年的。
“太后娘娘折煞了,娘娘也知道,臣妾这身子骨不争气,三天两头就病倒,实在是怕把病气过给了娘娘。”
“不过这次娘娘若是不传,臣妾也会来上一趟。娘娘也知道,陛下把选“公主”之事交于臣妾负责,可臣妾一没有经验,二身子骨弱,总担心做不好这事,所以还想向娘娘请教请教。”
太后听着易欣的话,面不改色:“这选公主是大事,从未有过旧例,也找不到祖律可寻,你突然起意要选公主,也不怕祖宗怪罪吗?”
“臣妾确实担心,因此之前惶恐了许久。只是臣妾想,祖宗们若是看着,定然不愿意看后世子孙去夷族受罪,若是真有什么惩罚,就请祖宗们惩罚臣妾一人吧。”
易欣对着门外拜倒在地,重重的磕了三个头。
易欣见太后看着她一番动作也不阻拦,就知这这事有戏,转过身跪在了太后侧方。
“臣妾也知道,娘娘您是菩萨心肠,见不得公主们受罪,定然也是这般想得,所以这段时间才未曾出面反对。刚才只是想看看臣妾对这事儿准备得怎么样了吧。”
太后没有应话,易欣心里几近抓狂,但还是继续说着:“公主们其实也都知道您疼惜她们,日日早晚念您的好呢。”
易欣不大不小的拍了个马屁,太后还算有些受用,她最喜欢的就是别人夸赞她慈爱,这是崔姑姑在来时的路上告诉易欣的。
太后面色稍缓:“你知晓便好。”
“还请太后指派个宫人给臣妾,这选公主事宜复杂,臣妾身边没有顺手的人,只能求到您这儿了。”
易欣跪着行礼,太后见她低眉顺眼的模样,少了平日里那股清冽,心里满意不少。
虽知易欣识趣,但仍旧不轻不重的训斥了一句:“这有了事就知道到哀家这儿要人,平日里人都看不见,个个都当哀家是泥捏的。”
易欣不愿意接话了,低着头好像认真听太后的斥责。
太后等了几秒,也没听见易欣行礼表态,气氛骤然有些冷,太后白净的脸上气得微微泛起红晕,刚对易欣升起的满意瞬间又落了回去。
“也罢,让崔姑姑帮你罢,哀家乏了,你退吧。”
太后见易欣惊讶的抬起头,好像不知道她怎么突然就同意了,但没多问,就行礼告退。
娴妃一早惹了两位主子生气的消息传到了各宫。
皇后正在坤宁宫照看八皇子,听闻这消息微微勾了勾唇:“整日里上蹿下跳的,实则大家也不过权当看看猴戏了,跳得久了大家也就厌了,殊不知那猴子还不知道,以为大家都跟她好呢。”
宫里的人最擅捧高踩低,这消息传出来后,好几个常来的贵人才人不来了,理由其实也很简单——
她们认为皇帝和太后就是命运掌管者,她们不相信、也不愿意相信,唯有自己才能掌管自己的命运。
有些人索性不来永和宫了,有些人犹犹豫豫摇摆不定,有些人毫不畏惧……
易欣已经没空和后宫的嫔妃斗心眼了,第一波选拔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