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田园记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心里挺高兴,脸上却控制着不露出喜色,只是矜持的对周青说:“妈,这不太好吧。桃溪村这些东西也不值当什么。”
  在高琴眼里村子里的房子和地,那是真不值钱。就算是那田地将来有运气弄个拆迁补偿款,了不起一亩地才三万块钱,五亩地才十五万。
  周青退休前是云市印刷厂的,她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厂子效益好,工龄也长,退休金不少。再加上胡新民是科长级别退休的,老两口的退休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有六千多快要七千。刨去花用的,一年也能存个三四万。
  现在看这二位身体很好,多活个十几年不成问题,到时候这笔存款的一半,比起这田地可值钱多了。
  高琴觉得这老太太平常挺精明的,这回怎么就出了这个一个主意?
  周青说:“没什么不好的,这样挺公平。晓雯你说呢?”
  胡晓雯当然没意见:“妈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听您的。”
  周青满意一笑。
  以前她和丈夫打算把存款留给女儿,那是因为云市的房子将来能值不少钱。他们将来指不定有什么花用,存款能剩下的肯定超不过房款。不管多少,存款就当是补贴女儿了。
  把桃溪村的房子和田地分给胡晓雯,桃溪村又发展的挺好,胡晓雯自己也挺能挣钱,将来过得必然不差。再把存款全都留给她,老两口就觉得对儿子有亏欠,于是周青就做出了这样的调整和决定。
  周青很快的就去村委找了赵贵,把周家老宅和五亩田地转给了胡晓雯。
  不同于他们亡故之后才能拿到的房产和存款,桃溪村的房屋和田地现在就落到了胡晓雯的名下。
  高琴没注意,也许是注意到了却没在意。只要她觉得自己看重的那些将来不出变化就行。
  周家老宅现在正式更名成了胡家宅子,有了自己的房子,胡晓雯就想起把自己的户口迁回来了。
  她跟周青商量了一下,这一回周青没有反对。
  现在跟之前那会儿不一样了。胡晓雯承包了两千多亩的地,光是承包补贴就能拿到不少。
  而且,今后旅游公司盈利分红,胡晓雯还能多拿一份身为本村村民才能拿到的分红。
  要说别人把户口迁回来或许会不太容易,胡晓雯把户口落入桃溪村却很顺利。
  村里不喜欢外人迁来户口,就是因为对于村集体来说,多增加一个人,就会多一个分摊集体利益的。
  如果迁户口的人主动放弃分享村集体的收益,才会被允许把户口迁进来。
  胡晓雯俨然不在此列,甚至没有开村大会,只是各家管事儿的去通知了一遍,没有一个人反对,这事就成了。
  赵贵亲自去给胡晓雯办迁户口的事情,胡晓雯跟周青在院子里边摘今年新长出来的花椒。一边摘,胡晓雯一边把事情的进展跟周青说。
  “这也就是你,要是我现在想要把户口落回来,都没有那么容易。”周青感慨的叹息了一声。
  以前都说城市户口不容易弄,现在却是只要有钱买房子,就可以把户口落到所在的城市。这年头,反倒是农村的户口不好进了。
  “别了,你们的户口还是在云市里边吧。”胡晓雯说,“主要是你们的档案还在那里,每年的医疗保险报销,也方便。”
  周青皱了一下眉毛:“你的保险什么的还交着没有?”
  胡晓雯一愣:“没有啊。”
  周青把手里一大把鲜红的花椒果实放到篮子里:“还是交上吧,养老和医疗都交着。”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下海大潮开始的时候,有多少人从岗位上离开闯荡。风光过,潇洒过,却不是所有人笑到最后。到了临老老无所依,没有经济收入,也没有养老保险。满头花白、一身老年病,还要拖着沉珂的身体去打工,做门卫,拾破烂,比谁都可怜。
  胡晓雯没跟她妈争执这个问题,只是简单地点了下头。
  周青把最后一把花椒放进篮子里,胡晓雯提着往门廊台阶走去。周青拨了一下被微风吹乱的发丝,站在院门前看已经长到五厘米粗细的桃树前。
  “这棵树长得好快啊,今年没有结果?”周青拉了拉树枝,哗啦啦的树丫发出一阵悦耳的声音。
  胡晓雯放下篮子,干笑一声:“哪儿啊,这树才刚长开,等到明年就可以结果了。”
  这树满打满算才长了两年,今年开了不少的花,看那树干的粗细,也有结果的可能。
  不过胡晓雯问过蔡曙光,虽然也能结果,但是可能会影响到桃树的生长发育。于是胡晓雯一狠心,把花都给掐了,没有留下一朵。
  周青摸了一把粗糙的树皮:“这树长势很好,头一年结果就能结不少果子。”
  胡晓雯走过来跟周青站在一起,俩人抬头往树上看。她同样也很期待,这棵被灵雾大力催发过的桃枝长成后,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

☆、第76章

  黄哲开始分别找村子里的住户谈话,表面上是跟众家商议明年村里的分片种植,实际上却是开始不动声色的推动他的一二三条五年大计。
  他话说的好听。
  他说,明年村子里边要开一个食堂为民宿部提供餐饮服务,另外再加上桃花小筑和一家农家乐,需要的菜很多。这么多蔬菜的需求量,你们是愿意在村子里边采购还是愿意他们去镇子上买?
  村民又不是傻的,自然是乐意从自己家购买。除了水田,桃溪村闲着好多旱地,把这些地租了,辛苦点多浇水,又是一笔收入。
  黄哲表示孺子可教,然后又有话说了。除了蔬菜,游客不是还要吃米饭?面食?甚至肉类和蛋禽?
  当即有人茅塞顿开,对黄哲感激涕零。送走黄哲之后,立刻去买鸡苗,准备养一窝母鸡,来年下了蛋直接提供给农家乐。
  而原本准备来年继续种玉米的也改了主意,好好的翻地沤肥,打算种上稻米或者是小麦。
  给种植户出完了主意,黄哲又去田桂英家里边找了田桂英和霍红霞。
  采购是田桂英负责的,但是东西的品质必须是霍红霞点头。
  黄哲请她们明年优先从村子里边采购本村的蔬菜、粮食。
  霍红霞很爽快的点头。她刚来的时候吃的就是胡晓雯家里边的大米,这大米就是表舅一家自己种,米香浓郁,口感又好。
  她们农家乐用的米,最初全都是从本地买,直到后边没得买了才从镇子上要。
  田桂英也发觉夏天种植的秋收蔬菜,一茬比一茬好吃,要不是实在分不开身,她甚至想要自己包地供应自家的农家乐。现在有黄哲组织村里边的生产,她倒是觉得省下了自己的功夫,还达到了目的,跟占了天大的便宜一样,黄哲临走还不停拉着他道谢,直把黄哲弄得摸不到头脑。
  走出田桂英家,黄哲舒了一口气。
  有桃花小筑和村委食堂的消耗,再加上村民本身的食用,明年的农作物可以保证完全内部消化完毕。
  村子里边务农的种植户原本就不多。这样分一分,有的种植粮食,有的种植蔬菜,明年就都能有比较好的收入,在加上开办旅游副业的一些收入,一年纯收入上万不成问题。
  等到村子里习惯了围绕旅游业服务,就可以去辐射周边的村镇了。
  等到黄哲把种植户走完,华卫国不得不去找他。他不去找不行啊,他再不行动,他怕他就要没地可包了。
  “华大叔,有什么事吗?”黄哲惊讶的抬头。
  黄哲跟华卫国接触的不多。华卫国家里有自己的事业,本身有能力才干,算是村里少数的富户,不需要他多操心。
  华卫国苦笑一声:“我是来想要多包些地,明年扩大豆子的种植范围。”
  黄哲扬了扬眉毛:“这是好事啊。”
  华卫国说:“我原本跟村里说好了包几家人的地。”华卫国说了几个人名,“你看现在听说你要划什么片,他们又说要等等。”
  黄哲恍然,笑着说:“这是不妨碍的。我划的都是留在家里边种地的,那些还闲着的我没有包括在内。”
  华卫国这才松口气。
  黄哲平常少见他,正好他来了,就跟他多聊了一阵。
  “你看咱们村子今后的游客多了,你们豆腐坊早晨是不是也提供一些豆浆豆腐脑什么的?”黄哲趁机跟他说。
  华卫国点头:“可以的。另外除了豆浆、豆腐脑,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的豆制品,像是豆腐丝,豆腐干之类的。”
  黄哲大喜:“这太好了。你们家正好就在村口,有便利条件,不如直接开一个小门脸,专门卖你们的豆制品给游客。”
  华卫国思索了一下,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顿时对黄哲刮目相看,觉得年轻人脑子就是灵活好使。
  黄哲也觉得挺开心,又给本村增加了一项土特产。
  因为黄哲的走街串巷,在家务农的村民们都忙着翻地,而家里有民宿的人则忙着接待趁着十一黄金周来旅游的游客。
  爆发鱼潮碰巧在场的荷叶头女人名叫齐卉,打从回去之后就惦记着什么时候再来一趟。
  她不光是为了自己,更多是为了家里边的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姓毛,是齐卉的婆婆。原本出身大户人家,嫁了个比她大十几岁的老公,她的丈夫怜惜她,一直过着被疼宠的日子。
  后来丈夫去世,毛老太太就轮流在三个儿子家里边居住。
  毛老太太人比较娇气,也受不得委屈,一觉得自己委屈就掉眼泪。三个儿子儿媳妇谁也不敢招惹她。
  最近几年毛老太太身体不大好,是上呼吸道的毛病,一到换季就生病,一到冬天就严重到要住院的地步,又咳又喘,受罪的要命。
  齐卉在桃溪村玩了个周末,就觉得咽炎减轻了些。她觉得这边空气好,水也好。让老太太到这边疗养,肯定对她的身体有好处。
  但是毛老太太那个性格,齐卉也不敢直说,就怕让毛老太太误会,以为她这个儿媳妇是想要把她扔到乡下自生自灭。到时候委屈的一哭,齐卉就没法做人了。
  她那个老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