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叶老爷子也不空闲。
他用长镰刀,有序砍着树林两边的藤蔓或树枝,直到勉勉强强砍出一条可供一人行走的小路。
“爷爷,咱们不可以把野菜野果等,路边随便挖个坑,随意埋起来吗?”昨夜,甜妹儿问过叶老爷子。
回答她的是两个字:
“不行!”
叶妈妈笑着帮忙解释:
“碧山密林子多,在熟悉的山路,村人多太打眼,一开始就惹人瞩目,后面更难行事。咱们要是把某数片林子混熟,知道里头有什么野菜野果,到时候,就可以‘随意’放粮食。”
总之,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得跟山林耗起。
密林里,最悠闲自得是两只大黄狗,它们仿佛本生在丛林里,走得最快、窜得最远,时不时东窜西跑,来来往往,兴奋不已。
比如,两只手指粗细的野蝎子和翠青蛇,被人的动静吓得乱爬,最后被大黄与二毛‘狗爪一只’,成为逗趣玩物。
暂且不说虫与蛇,它俩已经各自捕捉一溜达的野鸡野兔,三只肥嘟嘟竹鼠,与一只倒霉娃黄鹂鸟。
甚至,大黄还逮住两只毛绒绒的大尾巴红腹松鼠。它们的毛爪子里,还捏着三颗紫黑色丛林药果——龙葵,有清热解毒作用,苦夏可用龙葵泡水喝。
黄狗们的猎物们,有的被咬死咬馋,有的被还在大背篓里活蹦乱跳,很有可能成为人类餐桌上的野味。
对于大黄狗的这些猎物,村民们只会眼馋嘴馋心馋,暂不会有啥保护动物的先进思想。
毕竟,山林里这类动物真的很多,只要不破坏生态环境,它们可以一直繁衍生息。
而生活在山林中的人,很少会破坏环境。
比如说砍树木,山里人基本都砍枯枝枯叶,因为它们比其他树木好砍好用得多,有很多古老经验,都是一种无意识保护自然环境的传统生活方式。
在这里,在此刻,人也是丛林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而大黄二毛,比三个‘废物’人类,似乎更适合丛林生存。
‘废物’叶爸爸目瞪口呆:
“白老爷子与夏老爷子,这是把它们当猎犬养的吧?!”
寻常的家养土狗很难在丛林间追得到小动物的,甚至被毒蛇毒蝎子扎咬。只有猎人从小精心养护的猎犬,才可以这么称霸三碧山的密林。
甜妹儿瞅一眼还在逮蛇捉鸟的大黄二毛,总觉得回程的时候,大背篓里恐怕都是一堆野味肉粮。
继续往东边林子走几步,耳尖的甜妹儿,隐约听到叮叮咚咚的泉水声,砍断外面两层的藤蔓,原来是一处天然形成的小山洞,里面黑漆漆很深。
在洞口处,有爷爷爸爸的掩护,甜妹儿眨巴两下黑眼睛,青山空间里满满的一大竹筐的野菜出现在丛林里,多数都夹着根裹土,里面还有一些山林常出现的野果。
野果有两三棵正结果的矮树,比如山桃树,野菜种类繁多。
除了蒲公英、蕨菜、苦菜,还有野韭菜、五加刺、五爪菜、马齿苋、枸杞树、淘金娘、水芹菜、刺芽菜、指甲菜、野蒜苗等等。
很多野菜都可以做成咸菜或泡菜,储存在泡菜缸里,随时取来吃,可以吃很久。
或者将水分去除,晒成野菜干,吃的时候用开水泡一会儿,也是一年四季都可食用。
所有野菜,包括苦味重的苦菜,用水烫一下,加入本地干辣椒或红油辣椒,洒上一点花椒面,都是绝对的美味。辣椒本来的味道就很好吃。
因此,各家各户基本年年都会囤货辣椒花椒,而本地也特别适合种辣椒,山里还有不少野生的花椒辣椒。
竹筐里都是本地常见的野菜,这一点没错。
只是——
叶老爷子扯扯孙女的棉帽,无奈道:
“暂且不管春季夏季,野菜种类这么多,它们不可能一片一片挨着长吧!”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得抬着大竹筐,在密林里艰难前行,把里面的野菜野果树,都或深或浅埋入泥土里。而且还得防着外人,遮遮掩掩,以免别人发现。
坑爷坑爹的甜妹儿,嫩豆腐脸刷一下变红,把脑袋埋进爷爷的臂弯里。
青山空间里的菜园果园都是这么随意,东一坨西一坨,冬麦邻居可能是春玉米,两者同时开花、同时结果。
时间越久,她都忘记山里长的野菜野果,不是自家菜园子。
叶爸爸噗哈笑一声,与老爷子赶紧忙活起来,能‘种’多少种多少。总之,下午四点之前,他们必须出三碧山,为的是自身安全,夜晚的山林更危险。
寻常野菜,比如蕨菜等,村民们挖铲的时候,都喜欢留着根,来年再来挖。
而甜妹儿在空间里,都用铁楸连着野菜的根,一并铲出。
“爸,它们以后还能冒出土来不?”
甜妹儿把绿油油的野菜根埋入土里,忽然抬头问道。要是能长出来,山林里又多出一些新的野菜。
“肯定可以!”
不要小瞧野菜的生命力,它们有的本来就是野草。
叶爸爸此刻正在种山桃树。
这个季节开花结果也是醉醉的,他得把树种的更深一点。
相信就算有‘幸运儿’发现这棵桃树。
他只会偷偷摸摸把上面的桃子摘光,想法子藏起来,等这段时间过后,可能吹牛说出来,其他人能相信不,那很难说。
不当季的野果,也只能悄咪咪利用村民们的“松鼠藏粮”习惯。但是,这类果树在林子里种一两棵还行,太多特例就很打眼。
来到溪水沟边,这里最多的野菜是水芹菜与
地木耳。
野生水芹菜比种植的更香,味道更浓一些,用它来炒腊肉或炒辣椒等,都特别好吃,村民们见到,一定不会放过。
至于地木耳,它多生长在石头青苔上,喜阴喜潮,暗黑色的,很像泡水过后的黑木耳,所以本地人才称呼这个名字。
叶爸爸是没本事将地木耳种在青苔上,只能随意种一些在泥土里,在大石头上铺上青苔杂草,让它们接受太阳爆晒。
进山村民会越来越多,野菜都是越采越少,希望有人能来得及找到它们。
因不能消除人留下的痕迹。
每种植一处,叶家父子俩都会,胡乱破坏一些其他地方的泥土,然后将野菜‘藏’一些藤蔓或杂草,作为掩饰。
相信很多村民都会这么做,三五天都不可能搬完密林的野菜。
甜妹儿站起身,伸伸懒腰,扭扭小屁股,抖抖脚,耸拉耳朵叹息道:“明天我只挖两种野菜!”
“汪汪汪!”
伴随着二毛的叫声,顽皮的大黄,又叼着它的猎物回来。
这次它们出去浪很久。
而大黄叼着一只啃竹笋、圆滚滚脸的红褐色大猫?
叶老爷子厉声呵斥道:
“大黄二毛,你们是不是跑到西边的山脊去?这大家伙肯给是隔壁那座无名山的,赶紧把大猫放掉,在三碧山、二碧山不能逮杀它。”
作者有话要说: 大黄叼来一只野生萌物。
…_…#,三碧山不会出现“不该出现的动物”。
嗯嗯,原始森林动物多,偶尔会漏出来一两只打酱油的萌物。
**
野生小熊猫越来越少。
本地农户有一家跑来一只小熊猫,被当作黄鼠狼养着,嗯嗯嗯。最后警察叔叔放它们走啦。
还有偷猎人,不是专业的。六百块卖三只………………祝愿他们一直坐穿牢底。
小熊猫:……我像黄鼠狼???????
*
第174章 萌物与瘴气
大黄歪歪狗脖子; 无辜狗眼瞅着叶老爷子; 假装自己听不懂。
二毛‘汪呜’一声; 非常人性化的用前爪捂着一只狗眼; 另一只眼睛眯起细缝偷看; 悄悄往旁边走两步。
每次爬二、三碧山采药,白老爷子与夏老爷子都严格遵守本地山林规定; 不踩过线; 去隔壁几座无名山; 杀生啥的。也会将将无名山的特殊兽类; 带入二碧山里!
因为他们觉得有一点很神奇,明明一样的气候与环境,为什么偏偏这两座山上,不会有猛兽出没?
白老爷子现在山巅,曾经亲眼目睹,一只黑色金眼的豹子; 追着一头鹿来到三碧山,鹿明明可以逃入茂密丛林,却在某条线; 脚步一歪,栽倒在地。
而豹子咬着鹿的脖子; 用金色漂亮的兽瞳,瞅一眼对面树林外的肥野兔,转过身,迈着轻盈脚步; 回到那座无名山。
莫非真的有山神一说?
从那时开始,两只大黄狗都有被狠狠教育过,不可过线捕猎。况且,真过线,谁被谁捕猎还说不定呢!
暂且不管它们怎么捉到这只特别的‘大猫’,很明显,大黄绝对犯错了,还很不要脸地装无辜。
狗脑袋偏来偏去,被他叼着的毛绒绒小家伙,也动来动去。
甜妹儿眼睛瞪得圆溜,总觉得有点眼熟。
她猛的拍一下额头,终于想起来,这‘大猫’跟本就是当地动物园里的‘小熊猫’。
大黄把野生保护动物叼来啦!
话说现在,小熊猫还是野生保护动物吗?
总之,小熊猫应该不能吃。
它与大熊猫虽不是同一种物种,在本地山林可算得上友好的邻居。小熊猫也喜欢吃竹笋、竹叶、嫩竹杆类的食物,还吃其他野果虫鸟,是杂食类的萌物。
它外形似猫,比猫更肥一些,一身蓬松柔软的红褐色毛,看起来就比猫还好撸。脸也是圆滚滚的,脸上还有白色斑纹,粗尾巴有一圈圈深色环纹。
小家伙的听觉、视觉、嗅觉都微有迟钝,性子比很多动物都温顺,善于攀爬,行动却缓慢,所以才会被大黄叼走。
此刻,它茫然无措地打量四周环境,忽而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不停摇晃尾巴、扑腾爪子,漏出脚底软厚的绒毛,害怕却强行憋着,硬是不发出声来。
尽管这样,爪子里捏着的嫩竹笋,依旧稳当没掉。
甜妹儿戳戳大黄的狗头,奶声奶气命令:“大黄,放开它!”
小熊猫用蓬松柔软的毛尾巴,扫得她手心痒痒的。大黄耳朵耸下来,眼睛眯一下,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