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偷袭珍珠港前365天-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的首要目的,在于实现我同对法属印度支那所要达到的各种目的。次要目的在于如果国际形势容许,就以法属印度支那为基地迅速采取行动。
  “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后的下一步计划,就是向荷属印尼发出最后通牒。在占领新加坡时海军将起主要作用。。我们要以航空部队和潜艇部队断然地一举摧毁英美军事力量。日内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的部队是第二十五军”。
  果然不错,第二十五军自七月十四日起从广东乘船出发,一批又一批地向着海南岛的三亚地方驶去。
  可是,根据七月八日美国方面所破译的关于七月二日御前会议所作的决定事项来看,日本对南方所采取的行动计划正如下面所引述的那样,因不够具体而没有把握:
  “。。要加强南进的各种准备,实行对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的既定政策。”可是广东拍来的那份电报却把日本的整个计划暴露无遗。广东总领事那份不合时宜的、表示“勤奋”的电报竟一下子破坏了日美谈判。日本在搞什么名堂!一面进行日美和平谈判,一面又若无其事地推行侵略计划。赫尔国务卿等人顿时对日本产生了一种难以消除的不信任感。象这样一份对以后事态的发展起着如此重大影响的电报,恐怕是不多见的。
  二十一日下午二时,第三届近卫内阁召开了首次联络会议。杉山参谋总长为了反对田中于二十日提出的那个文件草案,并准备删去其中措词强硬的部分,因而出席了这一天会议。会上,讨论如下:
  参谋总长:“社会上似乎有人在想,三国同盟会不会削弱?是不是要回到依靠英美的老路上去?但这种情况决不应当出现,因为这不仅影响到国内,而且对在第一线的士兵们为国效劳的精神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在政治上要特别注意。”
  外相:“我觉得在国策问题上不要让各驻外大使和公使产生一种会不会有什么改变的想法。因此,我已电告他们既定方针不变,特别是对大岛(驻德)、建川(驻苏)、野村(驻美)、掘切(驻意)等四位大使,我已着意转告他们,按既定方针办。另外,我还向德国和意大利驻东京的大使说过:外相更换,日本的态度不变。”
  军令部总长:“现在还有取胜美国的机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就会变少。到明年下半年就不能相匹敌,而且以后的情况还会越来越糟。美国恐怕会在完成军备之前,拖延问题,整顿军备。因此拖延时间对日本不利。如果不打仗就能解决问题,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但是我希望大家知道,一场冲突确实难以避免的话,那么,拖延时间对我们是不利的。”
  这天(华盛顿时间二十一日),美国破译了新任外相丰田于七月十九日拍给日本驻德大使的电报,内云:
  “内阁的更迭纯粹是为了处理国内问题,并无其他用意。日本的对美政策不变,继续恪守三国条约所确定的原则。”
  美国政府所期待的,是要看一看原先通过“魔术”搞到手的关于七月二日(御前会议)的决定和日本的南进计划,它会不会因新内阁的成立而有所改变。然而,它通过外交雷达得到这样的解答,即改组后的近卫内阁并没有放弃亲德方针和迸驻法属印度支那的计划。
  同一天,副国务卿韦尔斯约见若杉公使。约见的目的是为了根据近来世界形势的发展,把赫尔和他两人就过去几个月里非正式地所举行的野村大使和赫尔国务卿之间的会谈发表看法。
  韦尔斯发表了上述看法后,说道:
  “根据从各方面获得的种种情报来看,有明显迹象表明,日本计划在最近期间采取某种行动,使特定地区的和平状态发生混乱。如果这一报告属实,那么日本的行动就同野村在会谈时所说明的意图有矛盾。。。有一份情报报告了一个重要情况,说日本在最近几天内将以武力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南部。这种行动是明显背离日美两国间为维护太平洋和平而进行谈判这一精神的。”
  于是,若杉询问道:“假使日本计划用你所说的那种办法对某一方面采取行动的话,那么,这对现在进行的日美两国间的谈判会有什么影响呢?”
  对这一询问,韦尔斯重复说道:
  “日本的这种行动是明显背离日美谈判精神的。”
  韦尔斯还暗示:这将使今后的谈判变得毫无用处。
  若杉接着又问道:“你所说的‘可靠的情报来源’,指的是美国驻日大使馆吗?”这时,韦尔斯只是回答说:“这个报告是正确的。”这个情报的来源是“魔术”,那是毋庸置疑的。就在华盛顿举行上述会谈的那些日子里,在珍珠港,金梅尔司令已根据《海军基本作战计划》制定了一份《太平洋舰队作战计划》,即《虹计划—5》(WPPAC—46,一九四一年九月九日经海军作战部部长批准)。
  这项计划包括:一旦发生事态,就从东面威胁日本的南进。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该计划中的附录二——《侦察和突然袭击马绍尔群岛计划》,其中对进攻马绍尔的作战日程作了如下规定:
  开战后第二夭,一支以两艘航空母舰和三艘战列舰为基干的强有力部队从珍珠港出击,开战后第六天至第九天这四天内,对马绍尔群岛进行侦察,此后暂且退避,在洋面上与主力部队会合。这支主力部队于开战后第五天从珍珠港出发,以一艘航空母舰和六艘战列舰为基干并载运海军陆战队。然后,在开战后弟十三天前后开始向马绍尔群岛发起进攻。
  开始了向战争发展的恶性循环
  七月二十三日,维希政府正式接受日本提出的有关法属印度支那问题的要求,而当地的法属印度支那当局也以尊重领土和主权为条件同意了日本的要求。
  这一天(华盛顿时间),通过“魔术”已获悉日本南进计划详情的韦尔斯副国务卿,打电话给正在休养胜地白硫磺泉(西弗吉尼亚州)的赫尔国务卿,商量如何处理野村大使提出的会谈要求。于是赫尔就谈了下面一席话:
  “看来日本侵略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是对西南太平洋发动全面进攻前的一个最后布局。这是在日美谈判正在进行中干出来的勾当,因此我认为已失去继续谈判的基础。”
  当天,野村拜访了韦尔斯。野村说:“据报纸报道,法属印度支那问题似乎是在维希政府完全同意的情况下和平解决的,为此,希望美国政府不要过早地下结论,不妨对事态的发展情况再观察几天。目前如果采取禁运石油等措施,我担心这会给日本国民带来巨大影响。日本新内阁同前届内阁一样,希望缔结日美间谅解协定。”此时,韦尔斯并没有重复他二十一日对若杉所说过的那些话,而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回答说。
  “我认为日本对法属印度支那的政策同赫尔和野村所谈计划的基本原则不相一致。英美两国都无意进攻法属印度支那。维希政府在法属印度支那问题上的让步,是屈服于希特勒施加压力的结果,而日本则有怠将法属印度支那当作进一步南进的基地来予以使用。”
  二十四日,日本召开联络会议。会上,丰田外相传达了野村大使二十三日的来电:“我国南进对日美关系影响之所及,今正急转直下,。。可谓已走向绝交之边缘。美国对日态度骤变之原因,在于将南进视为不久进军新加坡与荷属印尼之第一步。”伺时,外相自己也谈了一些与野村电报相同的估计。
  在这一天的参谋本部战争指导班的日记中写道:
  “野村来电虽能使人歇斯底里地惊叫一番,但本班却不同意那种看法。”
  次日,二十五日,在战争指导班的日记中进一步写道:
  “本班确信,只限于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当不会招致禁运。”
  当根据这种“外行人的武断”来决定国家大事时,我国的悲剧也就应运而生了。
  当时(华盛顿时间二十四日下午五时,东京时间二十五日早晨七时),野村正在同罗斯福举行会谈。罗斯福总统暗示,近期内将断然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他对野村说:
  “以前美国的舆论曾强烈主张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但本人却一直解释说,为了维护太平洋的和平,向日本提供石油是必要的。然而,今天形势却发生了变化,日本似乎要进驻法属印度支那,进一步向南推进。这就失去了本人以前提出的根据,太平洋已经不能和平地使用了。现在,不仅是我国从太平洋地区获得锡和橡胶等必需品变得困难起来,而且太平洋其他地区的安全也受到威胁,菲律宾也处在危险中。因此,即便继续煞费苦心地对日本出口石油,也已无济于事了。”
  接着,罗斯福未同国务院磋商就建议法属印度支那中立化。他说:
  “如果日本打消占领法属印度支那的念头,或虽已开始行动,但同意随后撤走占领军的话,我将以日本提出的同样保证为条件,以最大的努力来说服中国、英国和荷兰,要他们保证让法属印度支那置于象瑞士那样的中立地位。”
  然而,陆军部部长史汀生和财政部部长莫根索早就强烈主张对日本实行全面经济制裁,即全面禁运石油。另外,在六月间被任命为“国防需要的石油管理局局长”伊克斯(内政部长)也向罗斯福建议说,继德苏开战之后便是“对日全面禁运之时”。总统反对这一建议,说“这样做等于促使日本在进攻苏联还是进攻荷属印尼这一举棋不定的时刻作出结论”。
  但是,当从七月八日截获的电报中得知七月二日御前会议的决定时,美国政府已基本上决心对日本实行全面的经济制裁。不过,至于什么时候实行经济制裁和制裁到何种程度,美国政府不希望由于美国的抢先行动而导致日本迅速采取决定性行动。因此它一面注视着第三届近卫内阁的政策和日本如何强行实现对法属印度支那的新要求,一面又慎重地留下了研究的余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