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零年代之财运亨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在看什么?”
  “漂亮的姐姐。”
  李志杰:“……”
  他记得去年拿回家,陆静然还说不正经,这会儿怎么比他看得还起劲?
  一点不害臊。
  难道真的是这次期末考得太差,被刺激大了?
  大胸的漂亮妹子果然是人类福音啊!林钦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翻到空白的背面。
  她也不找毛笔了,从灶台下面捡了一根木头烧完了剩下的碳,龙飞凤舞地写下了“本店概不赊账”几个字。
  她写完后,李志杰接过来,拿着浆糊乐颠颠贴在店里最醒目的地方。
  嗨,别说读书厉害就是不同,这丫头字可真好看。
  刘秀萍就这么看着两个人忙活,一句话插不上。
  林钦写完扔了碳,洗了手出来。
  她坐下来说:“姨,你这是小生意,赚微薄钱,每个月的柴火、门面都是支出,赊账的人多了就没钱周转,长久下去不行。”
  刘秀萍怎么会不清楚这些,开店到现在连着成本都没有收回来。
  只是赚了半个本子的账。
  她其实也委婉地提过,可是每次挂账的人都说等下次一起结账。
  一次推着一次。
  “有钱赊叫无赖,没钱赊是真穷,都不占道理,你现在面子抹不开,以后还得去催账,别人更会觉得烦。不就赊点还上门要账?说了过段时间给你还来?过年过节的要账真晦气!”
  林钦模仿那些推账的人。
  李志杰看着人震惊了,“我去,你把那群老流氓学得太像了!”
  这丫头平时像个小哑巴,今天嘴巴挺厉害的啊。
  不错不错。
  林钦分析的头头是道,刘秀萍也有些动容,她叹了口气:“那我尽量不让他们赊,先吃饭吧,菜要凉了。”
  三个人拿起筷子吃饭。
  林钦认真思考过,要避免老路,这店是不能开下去的。
  字条贴上去开始的半个月,那些人抹不开面子不会赊,但是日子久了还是会故态复萌,变得不要脸起来。
  刘秀萍的性格,让她突然硬起来也不可能。
  现在关了店,总比后面被赊账拖垮的好,也就不会追账几年无果气坏了身体。
  不过她要怎么劝服人关店还得仔细想想。
  毕竟全家指望着这门生意养家的,前期投入了不少心血,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
  除非是……有了更赚钱又稳妥的方法。
  林钦快速地吃完饭,放下碗筷说:“姨,我回去了。”
  “她这是怎么了?你知道吗?”
  等着人走后,刘秀萍问旁边的儿子。
  这孩子今天说得话能赶上从前半个月的量了。不过转念一想,开朗点也不是坏事,这才稍稍放心。
  “我也不知道。”李志杰边吃饭,边含糊的说。
  心里却想着还能怎么样,还没考好打击太大了呗。
  林钦把钥匙插入锁孔,推开了门。
  房子虽然陈旧却干净整齐。
  她看到了后面那套被拍卖出天价的乌木家具,不过这会儿,她没耐心去欣赏。
  林钦把屋子翻了个遍,半个小时后,她手撑着下巴,看着摆在桌子上的钱。
  纸票,硬币加起来一共有四块九毛八分钱。
  来回数了三次,不会有错了。
  ……
  所以奋斗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车有房有社会地位,然后一个回笼觉就回到解放前?
  只剩下一张满是胶原蛋白的脸。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拮据到这种地步。
  林钦边感叹边把自己全部身家收起来,她一个不小心,硬币掉了一地。
  林钦:“……”
  非常有画面感地阐述了什么叫“穷得叮当响”。


第3章 
  林钦把她的身家财产——四块九毛八分,妥帖地收进了随身的布包。
  这笔巨款得好好收着,丢了就真变成穷光蛋了,虽然现在也没差太大。
  她还是下定决心要赚钱,虽然这张漂亮的脸能让她觉得安慰,但只有钱才能给她安全感。
  而且要越快赚到越好,林钦担心会在事情来临的时候,无力抵抗或改变,然后重蹈陆静然的覆辙。
  有钱会让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林钦最近白天都在刘秀萍的店里帮忙,刘秀萍不让她进厨房和收拾桌子,她就帮忙递茶水和收钱。
  “对不起,我们不赊账。”
  男人在听到说“不赊账”想反驳,抬头看到人,喉咙的话卡壳了。
  眉眼弯弯,怯生生的眼神,让人觉得对她说话声音大了都不应该。
  男人在漂亮的姑娘面前会比平时更爱面子。
  十七岁的陆静然已经亭亭玉立,哪怕不打扮就能吸引视线停留。
  “我给钱,你多大了啊?”
  “谢谢大哥,我还在读书呢,明年高考。”
  陆静然送走了这桌人,前面公共电话的老板就急匆匆来叫人。
  老板嗓门大,众人都顺着声源都看过来,这个年代接电话都靠公用电话老板喊人,也不讲究什么隐私。
  “陆静然有你电话,快去接!”
  “就去就去。”林钦把钱放抽屉里,跟上人的脚步。
  终于等到回信,心里的石头算是落地了。
  九零年代初,整个社会物资都很匮乏。
  市里也才开一家小商场,货物紧缺,想要在小镇上想做什么生意就更加难了。
  林钦要赚钱,就要走出去。
  现在的大体环境相比前面的十几年要轻松了很多,货币开始流通,吃饭不用凭粮票,也很少有“投机倒把”罪,商品流通带动社会的发展。
  资本积累的时期,社会上大多数人贫穷,但是发财的机会很多。
  这会儿稀缺经济和信息不对等,只要有供给就有钱赚。
  等再过个几年,信息也互通发达了,就没有这么容易赚钱!
  很多后人感叹自己没生对年代,九零年初去深圳摆地摊的人,都成了千万富翁,生不逢时。
  其实这样想很不公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放弃铁饭碗,背井离乡去做生意是要背负很大风险,很少人能有这个勇气。
  各方面也没有后世那么方便的条件。
  当时很多人南下都进了工厂,一个月能稳妥到手几百块更加放心!不用担做生意的风险,这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坐在路边大爷都能看得出这是个机会,这就已经不是机会了。
  所以抢占先机很重要。
  林钦好歹是几十年后的人,清楚这段历史的发展,心里算是有底。
  几十年后,陆静然被判无期,再无翻身可能,来看她的人寥寥无几。
  其中有这么一位老人。
  陆静然的外公除了有个弟弟,还有个远嫁的妹妹宋玉芳。
  在普遍重男轻女的年代,宋玉芳会远嫁就是因为夫家彩礼给的高,交通不发达,很多人远嫁一辈子都难再见面。
  宋玉芳在自己大哥死的时候打电话回来过。
  她知道二哥做的事后很气愤,但一个远嫁的女儿哪里管得了这些,有心无力罢了。
  宋玉芳当时还寄了二十块钱回来,并且留了号码。
  她自己有家庭,这是她力所能及最大的帮助。
  那二十块没有到陆静然母女的手上,几十年后,老太太探监提到这件事,穿着囚服的陆静然一脸茫然。
  少年时期的陆静然恨极了宋家人,自然对素昧谋面的姑姥姥不信任,那个号码也没有拨打过。
  林钦在抽屉里的电话簿,翻到了老太太留的号码。
  她没打算去投靠人,毕竟对方有自己一家要养活。
  林钦习惯靠自己,不会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哪怕稍稍有这个想法,她就不会从福利院走到知名律师所。
  林钦心里有自己的谋划,离着宁县千里之外的河市,有个人气旺盛茶叶市场。
  茶市里最出名的碧螺春,一斤质量好茶叶卖的价格贵过一辆自行车!
  河市在多年后出了个著名茶商,靠着包茶山、收茶青、制名茶的创业,资产过亿。
  对方刚好是她的客户,提到过发家史,所以林钦记得很清楚。
  陆静然的姑姥姥,当初嫁人后就随着夫家迁徙到了河市。
  茶市里的碧螺春都来自她居住的县城。
  宋玉芳是嫁给了茶农,儿女也从事这行,家境不错。
  宁县的人喜欢喝茶,但这边的山却不适宜种茶树。
  李福来工厂的同事都有喝茶的习惯,普通的茶叶运过来,价格合适一定能脱手,工厂好几百人。
  宁县虽然小,有一批先富起来的人,上档次的卖得起价。
  只要货好,别人肯定抢着要。
  林钦喜欢喝茶,算是会识货,所以她能分辨茶叶的好坏,不会被人以次充好。
  要倒卖东西,从这里下手最稳妥。
  有货源,自己能分辨,也很好找到出手的下家,差不多能稳了。
  林钦有了想法马上就着手行动了,积极性这么高不过是因为太穷。
  暑假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哪怕交通不方面,来回跑一趟也够了。
  林钦这一个星期,陆续打了七个电话过去,那边都说宋老太太不在。
  电话三毛钱一分钟,只要接通就开始算时间。
  光是打电话,林钦已经花了二块七块。
  相对于她现在的全部身家财产——四块九毛八分,可以说是豪赌了。
  到了今天,等到了那边的回拨。
  宋老太太很激动,她最近采夏茶,住在山上没下来,所以每次公用电话老板叫人,她都不在。
  这不听老板说起,就急忙拨了过来。
  林钦倒是没有隐瞒什么,老太太心善,不然也不会在自己经济不富裕的时候,寄二十块回来,并在陆静然入狱后探监。
  林钦说自己不开心,所以想动身去看看老太太,顺带给人带点家乡菜过去,然后回程拿点茶叶。
  宋老太太担心对方一个人来不安全,林钦说会有同乡顺路路作伴,还有个茶叶采购的经理一起,她也就同意了。
  几十年没有见娘家那边的人,老太太也割舍不下,而且小姑娘身世可怜,她不忍心拒绝。
  林钦顺利地谈妥,挂了电话心下松了口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