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如今朝廷接收了书院,这一条也并未更改,众外来学子虽然不说,却都将这个记在了心上。
伍子珩每次想起这个,都感叹于墨家人的远见。
☆、114、齐心
墨姝看过了新纸之后,肯定了工匠的成果。
随后听伍子珩问起印书之事,墨姝却没打算立即付诸行动。事有轻重缓急,目前最紧要的,并非文昌而是武治。光大文业是盛世之举,墨姝知道如今并不是治世之时。
何况这印书若要发扬光大,也不是朝夕之事。
但是,虽然现在不急将印书推向人前,却可以先做些准备。造纸是其中之一,还有印书用墨的问题。
如今大梁在用的墨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松烟墨即烧松木取烟制作的墨,而油烟墨则多用桐油。因制墨不易,原料也随着大量制墨而逐渐变少,所以时下用墨都不便宜。
伍子珩亦简单提到了印书需要用到大量的墨,故此印出的书必然价贵,只怕以之获利,不太现实,除非只是为了造福广大学子,以成本价出售,可能买的人还多些。
若是印出书籍价贵,只有少数人买,为了印书而刻出雕版,墨又这么贵,也许这成本都收不回来。
墨姝不是什么圣贤,自然没打算拿自己的钱去造福寒门学子,在后世,油烟墨除了桐油之外,还有另外一样如今还是价平易得的材料——石油。墨姝前世曾看过相关介绍,这石油制墨不仅出墨多,而且墨色黑亮,虽然算不得上佳,但用以印书却是绰绰有余了。
况且时下石油并不贵,反而是许多松林却已经被砍伐殆尽,相比松烟墨和桐油烟墨,若能将石油的油烟墨制作出来,价格低一半不止。而且用来印书的墨还能省些人工,不用制成墨锭,加上竹纸也比现在的檀皮桑皮纸便宜,这造纸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墨姝因问杨氏:“如今散落各地的墨家的人之中,有原来会制墨的吗?”
然而杨氏对此也不甚清楚,这些主动联系或者墨云寻到的人,还得等见面时再问过,才知道原本在墨家是干什么的。
墨姝想了想,还是去找伍子珩。
这造油烟墨涉及到文昌之事,如今士农工商泾渭分明,地位天差地别,为了出人头地、彰显身份,无数人都渴望求学,文房里所用的笔墨纸砚无一不金贵,如今若能造出便宜的油烟墨来,获利定然可观,引人觊觎。
这还罢了。
墨姝让墨家原来的管事工匠到各地经商,也是冲着获利去的,若说担心盈利惹人眼红,这经商也一样,但能想到说将利益分出去给上头的人,那么制墨也可以效仿。
只是这油烟墨到底是文人学子都会用到的金贵之物,利润自然更多,怕简单的合作不足以满足官员和地方豪强势力的胃口,而且此事与文昌紧密相关,上头看得更紧,也更有理由将这利益全部夺去。
如此,就需要晋国公府这样的势力来坐镇。
而且造纸之事墨姝也与伍子珩说过,往后她要这石油还另有用处,既然如此,还不如让晋国公府参与进来,墨姝提供技术和想法,晋国公府出工匠和势力支持,得到的利益共享,岂不皆大欢喜?
墨姝就将石油造油烟墨之事大概与伍子珩说了,道:
“……以后印书就有便宜的油墨可用了,我师父说,这石油似乎定阳就有,当地多称之为石液。”
“我会尽快安排人去寻这石油,让新的油烟墨早日产出。”伍子珩颔首。
“既然竹纸和油墨都有价低的可用,不知这雕版用的材料可有什么法子能降低成本?”
伍子珩又问。
墨姝一时无语,片刻后才道:“表哥还真当我是仙人了不成?都有了竹纸和油墨还不知足。”
尽管还有活字印刷可用,但墨姝并不准备那么快拿出来。
且不说以大梁如今书籍都是手抄本的现状,这印书一事仅雕版就足够,后世出现活字印刷很长一段时间后,印书还是以雕版为主,所以这么快用活字印书没必要。
再说墨姝也不想一次就拿出太多的东西。
贪多嚼不烂。
如今并不是大兴文业的好时机。
在墨姝和伍子珩研究造纸、印书和油烟墨之时,墨云联系的墨家的人已分批到达。
墨姝准备先给这些人进行一下培训,以更好地进行经商大计。她在绿萼园的花厅见了这些管事和工匠。
如今距离当初墨家获罪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墨家的势力声望更是远不如前,而且许多人还落井下石,墙倒众人推的。
当初受人羡慕的墨家管事、工匠,许多都受到了讥笑甚至欺凌。
墨姝很难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还有这么一部分人忠心耿耿等着墨家嫡支再度振兴,而不是去投奔陵北墨氏的现任族长墨志海。因此对于这些人墨姝很感激,也以慎重的态度对待。
但与家人坐在大厅上见到这些人时,墨姝还是忍不住动容了。
墨姝只大概说了她的想法,下边众人已是群情激动。她原本以为让这些人去经商会不太情愿,毕竟如今商人地位低下,不仅不能科考举仕,而且还要受重税盘剥乃至给人看不起。
却没想到,墨姝一说出来众人就慨然应承,并表示绝不辜负主家的期望。
还有人热泪盈眶,道:“这许多年小的看着主家获罪,只恨不能为主家做些什么,如今主家能想起小的,小的总算还有一点用处,就是赴汤蹈火也要为主家将事情办好。”
“当年多亏了主家,否则小人的母亲早就去了,如今只要主家吩咐,小的无论如何也要尽心。”
“这么些年一直等着主家的召令,今日终于等到了。”
“墨家一定能振兴的,我等先去经商,随时听从主家的分派!”
……
诸如此类,墨姝听着竟也有热血满腔的感觉,而面前这些的心声归结起来,简直就是: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似乎墨家今日见了他们是无上的荣耀,而他们也坚信陵北墨氏嫡支必然会重现昔日的荣光。
在一瞬间,墨姝感动得几欲落泪。
而旁边的杨氏、白氏和墨好几人已经是泪光闪烁。
有这样的人在,墨家何愁不兴!
墨家也决不会亏待这些始终追随主家,不离不弃的人!
☆、115、算术
墨家拟安排到各地经商的人经过了墨云、白氏和杨氏的筛选和考查,以保证其忠心。
尽管家人已经如此谨慎,而这些人在见面之后的表现也让墨姝动容,但还是非常小心,不管这些人怎么表忠心,也绝口没提振兴墨家的事,只是说家里会出本钱让这些人到各地去经商,到时所得盈利上交七成给主家,其余可以留下自己花用。
当然,这利润是指除了打点上峰、以及分出给合作同行的花费之后余下的。
墨姝这么一说,墨家的这些原来的管事和工匠,不免有些担心:若盈利不多还得打点各处,还有余下的钱吗?他们自己还不打紧,余下的全部上交都不至于说会饿死,但主家让人到各地经商,总是有所打算,想让人挣钱回来办什么事情的吧?
若是除了打点,没有盈利可以上交怎么办?
众人在下定决心好好经营,以免出现亏损或者盈利太少的情况之余,还是为主家担心起来。
墨姝却不怎么担忧:“家里也是希望你们能够过得更好,之后我会教你们一些经营之道,还有一些好的法子,不至于亏本才是。若真的经营不下去,也不用过于勉强,总有别的生计。”
闻言,众管事工匠将信将疑。
实在是墨姝年纪还小,若说由她来教什么经商之道,让人难以信服。
但墨姝怎么说也都是墨家正经的嫡女,自然也是主子,而且墨云、白氏等人也在旁边听着,却没有什么异议,众人也就恭敬聆听。
此次回来的管事工匠并不是只有在场的人,如今在厅上的十几人,正是墨云白氏杨氏几人严格筛选出来的。
因为墨姝说了,要教给他们一些新的东西和方法。
这些想法和点子墨姝提前告诉了家人,听过这些见所未见甚至闻所未闻的事物之后,墨家众人对于这些外出经商的管事的挑选,就更严格了,只恨不能先考查个三年五载才放心。
若非迫不得已而为之,墨家诸人实在不愿意将这些教会旁人。
即使是对墨家忠心耿耿的下人。
这也源于时下的风气使然,毕竟大多数人都敝帚自珍,更别说是这样有用的技能,原是应该当作传家之宝的。
因此,在墨姝还没有教导管事工匠之前,家人就先积极主动地学起来。
这几日若是经过墨云的书房,总能听到里边相互探讨的声音,除了墨云之外,墨川和墨婉也在这儿学习。
亲自送点心过来的白氏听着,十分欣慰。孩子门都很懂事,是最大的慰藉。
白氏、杨氏和墨好也学,只是不和墨云几个在一处,这样的东西以后将会是陵北墨氏嫡支的瑰宝,断没有管事工匠会而主家墨氏的人反而不会的道理。
看到母亲、伯母过来,墨云几人忙起身见礼。
白氏忙让几人都坐下不用多礼,又问几人的功课如何。
墨云有些惭愧道:“正有几处不明,想要去找六妹妹请教,也不知现在可得空。”
提起墨姝这个侄女,白氏的目光变得柔和感叹:“你六妹妹说了,有什么事只管过去找人就好了。”
又道:“你六妹妹年纪虽小,到底曾师从高人,你还得多向她学才好,墨家就看你们的了。”
墨云墨川和墨婉立即认真地齐声答应道:“诺。”
白氏微笑着摸了一下墨川的头,又勉励了几句才离开。墨云则拿了不懂的去内院寻墨姝。
此时墨姝正在看木工送过来的用来写字的小沙盘。
如今笔墨金贵,初学识字还是使用沙盘比较好,就连墨川和墨婉当初也是用的这个,后来开始练字才改用檀皮纸的,墨家虽然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