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好处之后,贾政自然是消停了下来,也不去账房支钱了,不过,家里都隐约说,林母从自个私房里头拿了钱补贴贾政,邢氏跟贾赦固然有些不爽,但是,老太太的私房,她乐意给谁就给谁,就像是荣国公太夫人,临终私房不就是全给了贾赦吗?这么一想,贾赦自然也就平衡了,倒是邢氏,一直念念不忘,暗自诅咒不已。
林母反正是对此没有任何表态,她依旧是按照平常的生活习惯,该如何继续如何!
贾政这人对于做生意什么的,一窍不通,他接手了林母给的铺子之后,被下面的人一撺掇,很快就将自个手底下的人安插入了粮店当铺里头做管事掌柜,都不要林母插手,没多久,就出了乱子。
粮店也就不说了,因为这原本就是史氏的嫁妆,史氏嫁妆里头有好几个庄子,每年收的租子里头多半不是银钱,而是粮食,这些粮食贾家如何消耗得掉,因此,除了一部分按照惯例储藏起来之外,其他的就是直接送到粮店里面按照市价出售,一直口碑不错,生意也可以。
林母只给了贾政粮店,又没给他铺子,不过公中也有不少田地,每年粮食也是不少,卖给谁都是一样卖,贾政直接叫人跟邢氏商议一番也就是了。
结果,贾政手底下的人却是嫌来钱太慢了,反正就是往稻谷面粉里头掺泥沙,临水,甚至是直接拿着原本库里的新粮跟官仓那边换陈粮乃至是霉变的粮食,处理一番就往外卖,自然赚得多。
然后问题就来了,有人家吃了霉变的米,坏了肚子,差点没送了性命,直接找上门来了,因为有心人的引导,直接找上了从衙门回来的贾政。
贾政何曾遇到过这种事情,在知道粮店居然卖霉米之后,人都傻眼了,那些下人狡辩说自个也是被蒙蔽了,并不知道是霉米,他也就信了,最后只得掏了一大笔钱,赔给了人家,然后又说以后不许跟官仓那边换陈粮了。
敢拿着官仓那边的粮食倒腾买卖的人又哪里是什么善茬,回头就折腾了一番,顿时,这个粮店也差不多是开不下去了。
贾政又没法子跟那些胥吏讲理,毕竟人家只是恶心你,你还抓不到把柄,报到顺天府去,那边也是拖拖拉拉,没个准话,最后只得自认倒霉,将粮店转手给了别人。
☆、第57章
林母也没想到,贾政废物成这个样子,原本那粮店就是个添头,本来那边就是用来处置庄子上那些粮食的,因此,规模也不算大,林母听说贾政搞出来的那些事情之后,简直是瞠目结舌,最后干脆也不管这些了,至于庄子上每年的那些租子,随便找个差不到的粮店卖了,也就是少赚点而已,反正,林母在这一点上并不在意。
林母真正留的后手却是在当铺,贾政听了那些下人清客的话,将那里的活计掌柜管事差不多换了个遍,原本那边两个朝奉本来也不是贾家的家奴,而是在外头请来的,一见这当铺分明是易了主,干脆也不干了,直接辞了走人,然后就被贾政清客举荐的人顶了上去。
当铺的朝奉哪里是那么好干的,尤其讲究的是眼力,小的东西上打眼,自然没什么,若是在一些古玩字画之类的东西上头打了眼,那可就是大问题了。
林母不过是辗转找了个人出面,弄了两件赝品,做了点手脚,然后赎回的时候,就闹腾开来,说当铺将自个的古董给换掉了,揪着掌柜不放。
掌柜那边喊着这儿是荣国府的铺子,谁敢造次,那边林母安排的人立马就跳出来表示,自家绝不会仗势欺人,如果真是当铺的问题,哪怕,该怎么赔还是怎么赔,不会少了他们一个子!
结果,贾政这边又是吃了个哑巴亏,两件赝品,一下子赔掉了近万两银子,差点没将当铺的底子都给折进去。
毕竟,林母给他的铺子里头也就是一些基本的流动资产而已,库房里头那些死当的东西,该出手也都出手了,当铺真正值钱的其实还是原本那两个老朝奉,有他们的眼力在,自然能够低买高卖。结果,贾政才接手不久,就将人家逼走了,如今正在林母的另一家古董铺子里面做事呢。
贾政找来的人,多半就是半吊子而已,古玩这玩意,从来不是寻常人玩得起的,历代这方面的大家要么是出身富贵,要么就是家学渊源,比如说,世代都是干这一行的,其他人,就算是后天受到了一些培养,也多半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因此,叫人给蒙骗了,也是正常的事情。
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林母给贾政的两个铺子都被折腾完蛋了,贾政虽说恼羞成怒,将那些下人都给撵回去了,但是这脸已经丢了,尤其,贾赦他是喜欢玩这些金石古玩的,在那些人口中听说了这事之后,很是找了个机会,将贾政嘲笑了一通,弄得贾政灰头土脸的。
偏偏这事贾政还不敢跟林母说,这个哑巴亏也就只能吃定了。
贾政不说,林母只当做不知道,反正对于林母来说,能够叫贾政倒霉丢脸,就算是丢了两个铺子,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因此,林母反正是再也不提贾政那边缺钱的事情了,贾政自个也不好意思再提。
不过,林母倒是听说,贾政将自个原来花钱买的一些字画还有古董什么的,卖掉了好几样,很不幸的是,他发现自个花大价钱买的不少东西,居然是假货,压根不值钱,弄得贾政很是憋闷了一阵子。
贾政倒了霉,林母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都很好,弄得林黛玉三春她们都有些奇怪,毕竟,林母虽说平常的时候也是笑呵呵的,但是那样心情好得几乎是喜形于色,实在是少见,林母直接敷衍了过去。
秋天的时候,府里几个小院都已经完工了,林母叫三春各自挑选了一个,然后选了个好日子,让她们搬了过去,至于院子的名号,她们也可以自个选了,然后叫人镌刻了匾额挂起来。
几个小院格局差不多,顶多也就是位置上有些小差别,别的也就没多少差异了,因此,三春都转悠了一圈之后,各自挑了一个,还是住在一块儿,贾宝玉也跑过来凑热闹,先给史湘云挑了一个,他甚至想要自个搬过来,不过却叫林母给否了。
林母当时将这些院子弄得都不大,这会儿正好有理由搪塞贾宝玉,贾宝玉那些丫鬟婆子一大堆,他那边东西摆设也多,小院子根本住不下,总不能叫那些一等二等的丫头睡通铺吧!贾宝玉想来想去,东西好舍,但是一屋子的那些丫鬟却是不能委屈了的,最终只得怏怏地打消了主意。
有了新院子,还专门给史湘云留了一个,贾宝玉自然又是闹着要接史湘云过来,因此,史湘云真的过来了。
林母已经打定了主意,回头就让史湘云跟贾宝玉凑一块儿了,因此,也跟史家那边通了气。
林母说得也很坦诚,贾宝玉这所谓的生而异象,将来想要走仕途却是不容易的,而且他也就是个五品小官家的儿子,史湘云配给贾宝玉实实在在是低嫁了。只是,贾宝玉性子温柔体贴,虽说胸无大志,但是,正好也不会有什么麻烦,荣府将来也能保证小两口富足一辈子。
但是史家那边,对史湘云同样也是觉得烫手,史湘云毕竟是侄女而不是女儿,嫁得高了,人家也只会说他们厚道,归根结底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若是低嫁了,自然得说他们刻薄自家侄女。只是问题是,史湘云这八字实在是比较硬,有着克父克母的嫌疑,一般的高门,能够选择的余地比较大,谁会选这样一个孤女。若是选个面上光鲜的,回头史湘云闹将起来,又是一场麻烦。
因此,贾宝玉算起来,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关键是史湘云自个情愿,又是亲戚,亲上加亲,到时候也赖不到史家头上。
因此,林母对那边询问了一下之后,史鼎史鼐两家商量了一番,觉得这的确是个挺不错的主意,也不会影响自家女儿的婚嫁情况,因此,算是跟林母有了口头上的约定。
不过,正式的文定什么的,还得等两个孩子稍微大一些再说,毕竟日后总归容易有些变数,到时候也有个缓冲的余地。
既然两家已经说好了,史家那边对贾家常常接了史湘云过去便也不多说什么了,毕竟,趁着如今年纪小,多亲香亲香,将来日子也好过,反正有林母盯着,总不至于有什么逾礼的事情。
王氏却是不知道林母已经跟史家已经达成了默契,要是知道的话,可就真的是坐不住了。
史湘云那边却是从自家婶娘那边听出了一些口风,这次到了荣国府,就颇有些不一样的感觉了。
黛玉对贾宝玉一直不冷不热,敬而远之,贾宝玉就算有点犯贱的心思,不过,三春捧着他,史湘云又哄着他,他自然也不会对黛玉有多少惦记,因此,史湘云对黛玉虽说觉得林母更加宠爱林黛玉,但是,只要林黛玉跟贾宝玉不凑得太近,史湘云也就没多少敌意了。
毕竟,史湘云是娘家侄儿家的女儿,而林黛玉却是自家亲女儿的遗孤,怎么着,也该是林黛玉更加亲近一些。史湘云确定了在贾宝玉那里,自个最重要,尤其听家里的心思,等到再大一些,就叫贾宝玉与自个订亲,那么,自然有了足够的底气。
史湘云并非真的是什么大大咧咧,看不懂别人眼色的傻大姐,实际上,她襁褓中父母双亡,跟着叔婶过日子,自然还是懂一些眉高眼低的,如今想着这些姐妹未来都是自个的大小姑了,如今也便着意交好,慢慢地,互相之间感情也变得好了不少,俨然亲姐妹一般。
林母瞧着,也觉得心中畅快了不少,虽说满心怨气,但是林母并非是非不分之人,她最大的愿望不过是让林家能够继续延续下去,其次才是报复贾家。
而贾家这边,虽说算起来也没什么无辜之人,但是,总归一些人跟这些牵扯不大。林母虽说庆幸自个能够重来一次,但是万一将来也有人有此机遇,因此报复到林家头上,那又该如何是好,因此,林母做的事情无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