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悠然的穿越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众人纷纷附言,这个说沈国公身体不好,那个说他年事已高,总之是不想让沈明昌担任此次统帅。
  但是偏偏皇帝不这样认为啊,比起殿里这些武将,皇帝自然是更加信任自己的老丈人。尤其是如今的中宫皇后育有两个嫡子,皇帝心里更是踏实,他坚信,便是不为了自己,就是为了女儿和两个外孙,沈国公也定会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
  想到这里,皇帝略带忧愁的看向沈泽:“沈统领,朕这些日子忙于政务,也有阵子没瞧见岳父了,不知他老人家近来身子怎么样?”


第四百零七章 送别
  这样的情势下,沈泽能说什么?虽说他家里已经不需要刻意抢旁人的功劳,但是眼下明摆着有军功送上,难道还要往外推不成?
  于是沈泽恭谨的回道:“启禀皇上,臣昨日才刚给伯父请过安,伯父虽有些伤心于先帝过世,但是身子还算硬朗。保家卫国原是伯父一生之信念,圣上若是有所差遣,想必伯父定不会推脱。”
  这时候,不知道谁说了一句:“沈国公可是有腿疾在身啊。”
  这话沈泽倒不好接了,对方这是挖了个坑啊,不管他怎么回,似乎都容易落人话柄。
  皇帝看了那人一眼,心中有些不悦。正好,定安伯出来说道:“统军之人又不用亲上前线,沈国公虽有腿疾,但也不过是走路略慢一些罢了。皇上心中若是还有疑惑,不如宣沈国公进宫,当面问一问他。”皇帝欣然应允,自去派内侍传旨。
  济国公在心内骂了定安伯一句:老滑头,这见风使舵的速度也是没谁了!接着转头一想:自己以往虽然没少支持楚王殿下,到底楚王已经去了多年,皇上瞧着也不是那样小心眼的,总不至于现如今再去翻旧账吧?你的亲外甥越王殿下这两年可没少和皇上别苗头,别以为今儿拍了皇帝的马屁,他就会高看你一眼。
  高看不高看的,定安伯倒是没想那么多,只是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新帝即位,朝中总还有一时半刻把控不了的地方,他不在这个时候表忠心,难不成还真在家里等着被抄家夺爵?
  此刻的皇帝正忧心于边关战事,暂时没空去想这些臣子的弯弯肠子。没一会,沈国公便在内侍的带领下来到了乾元殿。
  结果自不必说,沈国公当初一心隐退,为的也不过是韬光养晦,省的在朝中晃悠碍了皇帝的眼,万一被小人挑唆一句“功高震主”,那他这么些年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只是如今新帝即位,摆明了是信任他才想让他去大宁卫。别说他的腿疾没有对外宣称的那样厉害,就是真的瘸了一条腿,这会皇帝让他去,他也必须要去!
  沈国公当即表明了自己的一番忠心,新帝也是说了许多肺腑之言。因时间紧迫,大军连夜出发,沈国公连回家收拾行囊的功夫都没有,就先去了军营巡视。
  早在宫里来人的时候,韩氏心里就有所预感。后来,得到准信之后,连忙收拾了行囊让人给送到军营。
  悠然听到消息,也忙不迭的收拾出一些药材来送了过去。韩氏见了她后,还嗔道:“家里什么药材没有,哪用的着你大老远的送过来?”
  悠然笑着回道:“我知道伯母家里不缺好药,只是我带来的都是些成药。是平日里,让堂姐按着方子配的,多是些止血、解毒的,还有一少部分治疗风寒风热的。相公曾经拿到御林军那边试验过,药效虽比不上宫里的,但是比外头药房里的要好一些。战场之上刀剑无眼,让伯父多带一些这个,咱们也能心安一些。”
  听了她的话,韩氏这才打开包袱去看,只见里面分了一个个的小木盒,每个盒子里装的药都不一样,上面都贴了签子,签子上写着药名和药效。韩氏大致一数,里头足有二十多种成药,可以说一些常见的病症和小伤小痛的,用这里的成药都能应付了。
  韩氏这才点头道:“我虽然也备了一些,但是远不如你这些种类齐全。战场上,这些都是能救命的东西,我也不和你客套了。”说完重新将包袱系好,命人好生放到一个乌木箱子里,和给沈国公的行礼放到一块。
  皇帝正式下了旨意,封沈国公为正一品的靖北大元帅,总管大宁卫御敌事宜。从领旨到出发,统共不过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即使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是大宁卫形势不容乐观,大军即刻就开拨。至于粮草军资等物则可以稍稍延后。
  悠然夫妻两个陪着韩氏去城门外送了一下沈国公。
  韩氏与沈国公夫妻多年,即使曾经有过嫌隙龌龊,这么多年的相濡以沫,感情自然也是深厚无比。与上次出征西北不同,这几年沈明昌上了年纪,鬓边添了几丝白发,凭添了几分老态。韩氏叹息一声:“多余的话,妾身就不说了,只愿夫君能平安回朝。”
  沈明昌拍拍她的手:“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回来的。”不过是一句再简单不过的话语,此刻从沈国公的嘴里说出来,却犹有千斤之重。
  尤其是周围都是前来送行的亲眷,有那沉得住气的,自然也有沉不住气的。有人低声哭了起来,开始只是零星几个,后来哭的人越来越多。
  就连悠然也被这沉重的气氛感染,禁不住湿了眼眶。古来征战几人回?文官总是嫉妒武将升迁的快。可是,这军功,这前程,何尝不是他们拿性命博来的?
  沈明昌深吸一口气,叮嘱道:“我走的匆忙,也未来得及去给皇后娘娘辞行。你有空进宫的时候,替我问候娘娘。”韩氏忙点头应了。
  沈国公又看向沈泽:“我走之后,这家里的内外事务就都交给你了。”沈泽知道他的意思,郑重应了下来。
  眼瞅着天色不早,沈国公便下令开拨,大军全速前行,估摸着能在三个时辰以后到达武城。他此次亲率的是从京畿大营和直隶府抽调出来的七万精兵,还有塘沽的三万精兵会从那边直接前往大宁卫和他汇合。
  沈国公戴上盔甲,转身踏上战马,大手一挥,军队中便响起了集结的号角声。众将士纷纷与亲人话别,整装待发。大康治军严明,集结号声不过响了半刻钟,整个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沈国公再一次看了一眼沈家众人,微不可查的冲这边点了点头,然后一马当先,飞奔而去……
  许久之后,悠然再想起这次送行的场面来,依旧是叹息不已,有些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第四百零八章 谁啊?
  直到大军远去,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韩氏才转过身预备回家。
  悠然上前宽慰几句,又问:“伯母若是有事,只管让人去叫我,您也要多多保重自己的身子才是。”
  韩氏微笑道:“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男人去了前头打仗,我在家自会帮他守好大后方,不让他有后顾之忧。”
  虽说韩氏看上去很坚强,但是悠然夫妇到底放心不下。只是两人身上都有一大摊子事,不可能撇家舍业的去国公府陪着韩氏。回家以后,悠然和沈汐商量了一下,次日,便将她送过去和韩氏作伴。
  悠然心想,沈泓虽然懂事,到底是男孩子,不比女孩贴心。公府的两个少奶奶都是庶子媳妇,悠然知道她们两个都不怎么得韩氏的欢心。慧姐儿年纪还小,尚是个要人照料的小女娃,若是有沈汐这个侄女儿在一边陪着韩氏说说话,时时开解着,她也能好过一些。至于女学的课程,她们这个年纪,基本的课程也都教完了,剩下的琴棋书画等在家也照样能练。至于旁的礼仪什么的,难不成女学里的先生还能比的过韩氏这个国公夫人?
  第二日,悠然将沈汐送去国公府时,正遇到二太太也将沈湘送了过来。原本二房和韩家是预备今年成亲的,亲事便会有些赶。只是正不巧,赶上国孝,亲事只能顺延。
  别说是一年了,就是三年,韩家也是愿意等的。毕竟太子妃的堂妹和皇后的堂妹,分量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悠然见到二婶和沈湘,忙行礼问安,然后笑道:“没想到这回,我和二婶竟然想到一块去了。”
  二太太笑道:“可不是吗?咱们娘俩难得想到一块,偏偏你伯娘还不乐意呢。”
  韩氏笑骂:“我怎么不乐意了,只是这样如花似玉的大姑娘,该上学的上学,该做嫁妆的回去做嫁妆。我有儿子儿媳妇,家里还有这么些丫鬟婆子的,哪个不能陪我说话,用的着她们陪?”
  悠然与二太太对视一眼,然后笑道:“我和二婶把她们姐妹俩送来,原也是有私心的。您是什么人啊?侯府千金、国公夫人,皇后娘娘的嫡亲生母,随便指点几句,不比女学里的先生强?尤其是湘姐儿,亲事已定,能在娘家的时间不多了。您这个做大伯娘的,又是男方的姑姑,不趁着这个机会多指点一下侄女儿,怎么说得过去?我们家汐姐儿就是过来凑个热闹的,教不教的,您就随意了。”
  韩氏被她弄的哭笑不得:“你这个猴头!罢了,既然你们这做娘亲和长嫂的都舍得,我也乐得有这么两个闺女陪着。”
  沈湉听闻父亲挂帅出征,心里也不是不担心的。昨日差一点就要出宫亲自相送,只是被身边人给拦下了。她如今做了皇后,一下子成了国母,在旁人眼里似乎是代表着无限的荣耀和权力。可是只有她自己和身边人清楚,这荣耀背后暗藏了多少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大行皇帝殡天还不足两月,一些人家就已经蠢蠢欲动了。这半个月以来,借着给太后请安的名义,皇帝在后宫已经接连“偶遇”了钟家和顾家的两位姑娘。
  只是大康向来以仁孝治国,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自然要做足表率,因此总要守够三年父孝,才会筹备选秀事宜。
  沈湉冷笑一声,这两家的姑娘可都不年轻了,再等上三年,都成妥妥的老姑娘了。一般的宗亲王公,只需守一年国孝,便可自由婚配。沈湉心里好奇,不知道一年之后这两家会拿什么理由来拖延女儿婚事呢?
  这些念头也不过在沈湉的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