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府的世子之位不就是我囊中之物了吗?到时候你就是世子的妹妹了,我一定会帮你讨一个如意郎君的。”
听见沈苍越说越离谱,沈莲冷冷的说:“我劝哥哥还是不要白日做梦了,方家表姐可没你想的那么好骗,便是夫人也不是任你糊弄的。你自己回去好好想想吧。”说完,便转身离开了。
见沈莲竟然这样冷酷无情,沈苍气的跺脚:“死丫头,等哥哥我发达了,有本事你别来求我。”
回到自己的住处,沈莲越想越不放心,沈苍这个傻子,一向色胆包天再加上一个三五不着调的生母白姨娘,这俩人千万别搞出什么大漏子才好。
想到这里,她坐不住了,让丫鬟拿了两包点心跟她一起去了白姨娘的住处。白姨娘被禁足了,整日里又出不去门,见到女儿过来看她也很高兴:“哎呦,我刚听小丫鬟说表姑娘和表少爷都被封了爵位,啧啧,表姑娘是丧母长女,原本婚事上是有些艰难的。如今有了县主的封诰,以后的婚事是不愁了。要是你哥哥能娶了她,那便是再好不过了。”
沈莲刚咽到嗓子眼的茶水差点一口喷出来,真不愧是母子,两个人一样的异想天开。
不同于没有见识的白姨娘和沈苍,接受过系统的闺秀教育的沈莲是一点也不相信沈苍那漏洞百出的计划的。
想到这里,对于韩氏,沈莲不得不说一声佩服。虽然因为白姨娘的缘故,韩氏对她颇不待见,但是属于她的份例和机会,韩氏从来没有吝啬过。从诗书到礼仪,她与沈湉沈湘她们的先生都是一样的。对于这一点,她一直都心存感激。
因为她懂礼仪所以才知廉耻。只是生母和兄长已然是这副模样,她劝过多次,却无力阻止。
白姨娘又在那唠叨个不停,让沈莲趁着管家的机会多捞些油水之类的。沈莲听不下去了,站起来说:“我还要去给老夫人请安,就先走了,姨娘好生照顾自己。”
然后便带着丫鬟往外走,待走到院门口时,她对着前来送行的丫头松枝说:“你是个可靠的,心思也明白。姨娘毕竟是上了年纪,有时候难免有些糊涂,你平日里多劝着些。”
松枝为难的说:“姑娘说笑了,奴婢是什么人儿?姨娘哪听得进奴婢的话呢?”
沈莲笑笑:“凡事不还有我呢,姨娘要是有什么不妥当的,你又阻止不了,一定要来找我。便是我劝不了,还有夫人呢。要不然,她要是不慎闯下什么大祸来,你这个贴身大丫鬟可是首当其冲呢。”
松枝一凛:“是,奴婢明白了。”看着逐渐远去的沈莲,松枝感觉到三姑娘变了,和以前明显不同了。说话做事都带着几分透彻,总算白姨娘这一系,有了个,明白人。
她刚松了一口气,就看到大少爷沈苍走了过来。
沈苍到来以后,将丫鬟婆子都赶了出去,在屋里和白姨娘嘀咕了半天。松枝想到三姑娘的提醒,便留神听了几耳朵,这一听之下,顿时大惊失色。
第十一章 心素的身世
待沈苍走后,松枝随便寻了个理由来到怀碧阁。将沈苍和白姨娘谋划的事说了,沈莲眼神一冷:这母子两个,果真是猪油蒙了心,竟然打这样不靠谱的主意。这不是自己作死吗?
她深吸了一口气,问:“你可听见姨娘和哥哥商议好什么时候行事了吗?”
松枝摇摇头:“没有,大少爷让姨娘和表、、,不对,是和县主多走动走动,平日里在县主面前多夸夸他如何孝顺知礼,让县主对他多些好感。其余的事情现在都没有商定。白姨娘说,这种事要是只咱们侯府的人知道,说不定就被瞒下了。得找个人多的时候,闹得满城风雨才好。”
“他们倒是打的好算盘。”沈莲生气的说。
她看了看松枝:“好了,这件事我知道了。想来你也能知道,姨娘和哥哥谋算的事有多么荒唐,可笑他们两人还自认为计划的天衣无缝呢。这事要是被别人知道了,姨娘和哥哥都是主子,顶多是受些罚,但是下人就不一定了。”接着又从手上摘下来一对赤金累丝的镯子套到松枝手上:“好姐姐,你一定要看好他们两个,要不然咱们大家可都不好过了。往后,就劳你费心了。”
对于这些事情,滴翠斋里是一概不知。满院子的丫头忙活着明日方心素进宫的事,又要熏衣服、又要找首饰的,还要预备打赏的荷包、东西,一瞬间人仰马翻的。
闹的方心素都有些不厌其烦了,她将手里的棋子一扔:“行了,不就是进个宫吗?有什么好吵的,我还没除服呢,便是觐见太后也不用太过华丽。平日里见客都穿什么衣服,明日就穿什么好了。首饰就戴那套和田碧玉的就行。天色不早了,将屋子收拾一下,都下去歇着吧。”方心素少有这样怒形于色的时候,众人都不敢呛声,轻手轻脚的将散乱的衣服、首饰都整理好,就悄悄地退下了。
因为是入宫觐见,不好带太多丫鬟。韩氏与方心素便只带了飞絮与齐嬷嬷两人伺候,皆因两人都伺候韩氏进过宫,宫里的规矩更熟一些。
徐公公虽然说了太后辰时接见她们,但是两人卯时便出发了。至正午时分,韩氏便回来了,只是回来的只有韩氏一人,方心素却没有回来。
众姐妹都在月华院里等着,韩氏一回院子便退了大衣裳,沈湉亲自给母亲递上一碗酸梅汤。韩氏用了半盏才徐徐说道:“太后与素姐儿极为投缘,要留她在宫里待上几日。”
沈湉马上笑着说道:“看来,表妹真是福泽深厚呢。”其他姐妹心里虽多少都有些嫉妒之心,但是也不得不跟着一起称赞起来。
皇宫里面,太后让方心素和她一起用膳,没成想皇帝带着皇后也来凑热闹。席间,皇帝对方心素非常亲切,问了许多她小时候的事,还送了她许多的珍贵首饰。待离开时还说:“我与你父亲相交多年,再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年轻就去了。要不是年少时,他替我挡了一箭,兴许身子骨还能硬朗些。既然母后她老人家这样喜欢你,你就在宫里多待些日子。要是受了什么委屈只管让人来告诉朕,朕给你做主。”
众人见皇帝与太后对方心素多有厚待,都不敢慢待于她,后妃们纷纷派人送来各式各样的精美首饰、衣料摆件等。大家都以为太后和皇上这样厚待她是因着方大人的缘故,毕竟方大人曾经是皇上一起长大的伴读,感情自然比别的臣子深厚许多。方大人故去后,皇帝优待她的后人也是应当的。
只有太后心里清楚,皇帝这样厚待方心素,是因为方心素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哎,都是些孽债啊!
回到乾元殿以后,隆德帝屏退侍从。从书架里拿出一幅卷轴,上面画着一幅仕女图。若是轻柳等人在此,定会非常的讶异:画上的女子与方心素竟然有五成相像,不同之处在于那女子是柳叶细眉、樱桃小口。而方心素的眉毛则是天生的远山眉,长眉入髻、清秀舒展,细看与隆德帝的眉形很是相像。
抚摸着画中女子的脸庞,隆德帝轻叹一声:“若希,我今日终于见到我们的女儿了。她长的既像你,又有些像我,嘴巴还像极了母后。你若是还在,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该有多好?”
方心素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不安,后来见太后是果真疼爱她,见她紧张,太后还劝慰道:“你不必紧张,便是你父亲小时候也是哀家看着长大的,哀家看你和看亲孙女没什么区别。你只管把这里当成你自己家里,千万别拘束了。”虽然这话里可能夸张的成分占了许多,最起码方心素绝对不敢把这里当做自己家,但是太后的态度已经摆在那了,反正她一个孤女也没什么好被当朝太后所谋算的,便渐渐的放松下来。
第十二章 弟弟
方心素不在府里,一切针对她的阴谋诡计也只能暂时搁置,沈苍又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其他的几位姑娘继续管家理事。
主子虽然不在,但是滴翠斋里有方嬷嬷和轻柳坐镇,倒也没出什么乱子。
这天晚上,轻柳做了一个,梦到了前世的种种,那样肆意张扬的青春,再也回不来了。梦醒后,轻柳擦擦额角的汗珠,披着外衣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她心里在想:不知道那边是不是也是这样宁静的夜晚?
自从穿越过来以后,她整日里忙着适应这里的生活,要学好多的技能,还要跟一众小丫头勾心斗角的,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梦到现代的事情了。
说起来,她的穿越,也与做梦有关。记得穿越以前的几个月里,她总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梦境中会出现一个穿着古代衣服的少女。
应该说,一开始是一个女孩的。
她的原名叫做林悠然,这个女孩的名字也叫林悠然,她出生在一个京郊相对富裕的小镇白山镇,父亲是一名举人的孙子,母亲是秀才家的女儿。
虽然她只是一个女孩子,但是父母亲都是很疼爱她的。她出生时正是菊花绽放的九月,父亲更是亲自给她取名叫悠然,取自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
她两岁多的时候母亲给她添了一个弟弟,转过年去父亲也考过了乡试,单等过了院试就是童生了。谁承想,父亲去考院试之前不慎染了痢疾,错过了机会不说,没过多久就去了。父亲走后,家里还有一些积蓄和几亩良田,母亲再偶尔做些绣品去卖,加上族人的照顾,一家子的生活也还能过得去。
只是,祸不单行。梦里的悠然七岁时,原先风调雨顺的白山镇遭遇了罕见的洪灾。房子、田舍突然间都被大水淹没。
无奈之下母亲只好带着他们姐弟两人逃难。后来在逃难过程中,母亲染了重病,危在旦夕。
绝望中的小悠然看到有大户人家的管事来到难民堆里买人时毫不犹豫的自卖自身,因为她认得几个字,也跟着母亲学了两年女红,所以得的卖身钱到比别人多一些,足有十两纹银。
她托前来买人的沈府管事帮忙找一个郎中给母亲看病,花费就从自己的卖身银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