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幸胡奇峰并不是真正的死脑筋,沉默片刻后就主动向冼淼淼伸出手,“我为我之前的自以为是道歉,希望以后合作愉快。”
*******
对这场几年来最大规模的人事调动,璀璨内部在经过了最初的紧张之后,马上又变得富有活力,到处都充满了肆意的……竞争力!
无他,有人调走,那势必就会有人去填补空白,也就意味着大家有了更多的竞争上岗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璀璨部分部门几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动,不少年轻人被破格提拔,工作效率也比以前大大提升,偷奸耍滑的情况一度绝迹,处处充满了新生公司才会有的蓬勃生机,原本对此次大动作颇有微词的人们也渐渐闭了嘴。
冼淼淼也没闲着,事实上她比谁都忙。
她给王琳联系了专业的模特培训老师,又给她安排了包括仪态、时尚、语言等在内的海量课程,每天以练不死为原则疯狂训练。
王琳面临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多,首先多年打排球形成的走路姿势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扭过来的,普通话都带着浓重乡音的她还要尝试捡起放弃多年的英语……偏偏模特大赛五月份就要拉开帷幕,错过的话最少要再等两年,而模特这行却又日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今年已经逼近二十岁的王琳才刚入行已经有些晚,实在是拖不得。
一开始王琳有些承受不住,练站姿练到吐出胆汁,可这姑娘最大的好处是对自己够狠。她知道自己没有退路,想改变命运只能死死抓住眼前这唯一的机会,于是压根儿不用冼淼淼做思想动员就自己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漱漱口再练……
任栖桐的经纪人陆海到位,付秀将手头的资料全部转过去,正式完成交接。而陆海到任之后要参与的第一件事,就是任栖桐迷你专辑的制作。
任栖桐红的太快,而起点又太高,活像拔地而起的龙卷风那样来得又快又直接,普通歌手的成名路完全不适合他,冼淼淼跟叶明成简单商量过后一拍即合,决定给他制作迷你专辑。
词曲作者还用宋志,不过这次任栖桐决定加入一首自己作词谱曲的歌,叶明成听过之后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不错,还有吗?”
她跟冼淼淼想的别无二致:任栖桐长得太帅——不少粉丝根本就是冲着那张脸去的,哪怕嗓音条件再好也很容易被对手打上花瓶的标签大肆攻击,如果能有几首他自己填词作曲的歌,证明“我不仅帅,还特别有才”,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如果可能的话,冼淼淼甚至现在就想推出一张由任栖桐自己一手包办的专辑,但无奈时机不成熟,这会儿的任栖桐还远不是后期那个十项全能的任天王……
任栖桐也不含糊,点头,“有几首,不过不太成熟。”
叶明成、宋志和任栖桐几个人关在工作室合计了几天,最终决定一张专辑六首歌,任栖桐自己原创的占一半。
正式开工的前一晚,冼淼淼本想照例自掏腰包请大家吃饭,结果被任栖桐一句话成功阻止:“以后我养你。”
嗯,好得很。
他提前拜托了叶明成和工作团队的人,准备给冼淼淼一个小惊喜:那三首歌里有两首是写给冼淼淼的,一首温柔缠绵,一首炽热决绝,叶明成听后都颤动了一颗妇女心……
第43章
考虑到再过几年将迎来热门小说改编影视剧的狂热浪潮;而且如果只一味的等待别人拍未免也太被动了些,冼淼淼琢磨了几天,在网上筛选了几部优秀的小说作品,让付秀尝试着联系看看。
现在国内的网络小说跟影视剧改编这块几乎是完全平行的两个领域;好像是前年,第一位吃螃蟹的勇士吃了分量十足的螃蟹壳,作品上映后连个水花都没打起来就带着满嘴血仓促离场;然后改编这块看上去希望就更渺茫了。
因为传统的影响,再加上网络作品水平确实参差不齐;初期往往给人一种难等大雅之堂的粗糙感,难以成为主流。
可随着未来几年这一块的突飞猛进;大批优秀作者作品集体涌现;相关领域经济也迅猛发展,饶是传统文学再如何地位稳固也无法阻挡网络文化的飞跃式发展。几位大胆的勇士接二连三的尝试之后;品到甜头的人们终于开始正视这块嫌少有人涉足的巨大利益领域;于是网络作品改编的热潮正式拉开帷幕。
付秀的效率简直惊人;短短三天后她就告诉冼淼淼,自己已经联系上了几位作者,大家对于“竟然真的会有人想把我的小说拍成影视作品”这个现实显然有点难以相信……
现在的网络写手生存环境恶劣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在从事着收入和付出完全不成正比的繁重劳动;如果不是还有其他收入;单纯写作绝对能把自己轻而易举的饿死。
因为几乎没有先例可循,网站一时间竟也拿不出特别周全的合同,而且冼淼淼找的那几部小说的作者也不是什么名家;价格低的简直令人发指。
“简直是给钱就卖!”回来报道的付秀如此形容道,“有个作者最近急需用钱,私底下联系我,说只要十万块钱就直接把全版权出手。”
“多少?!”冼淼淼严重怀疑自己听错了。
“十万。”不要说她,就是付秀乍一开始听到的时候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过考虑到国内编剧们的价格,再联系下该作者的知名度和目前网络小说的行情,她就觉得也不难理解了。
“十万。”冼淼淼喃喃道,表情有点丧魂落魄,视线却不自觉漂移到角柜格子里放的包上。如果她没记错的话,那只包也差不多这个价格了……
她竟然真的会有用一只包换一部作品版权的好运气?
然后这还不算,就因为冼淼淼最终确认收购名单而一天没跟那位作者保持联系,对方就再一次联系上付秀,主动表示如果嫌贵的话,她可以降到八万……
得知这个结果的时候,冼淼淼都有点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八万块钱买部小说的全版权?!放在几年后简直会被当成侮辱性话题轰出门去!
有钱不赚是王八蛋!
冼淼淼立刻大手一挥,“买,买买买!”
付秀领命出门,刚要转身就被冼淼淼叫住,“那什么,也别八万了,一开始她自己不是开价十万么,就照这个数吧。对了,注意跟着几个作者也保持下联系,不用特别频繁,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记得问候一下。”
这一批作者中有几位以后成了大神,改编的影视剧联起手来曾经一度在几年内实现屠屏,现在提前把关系搞搞好总没坏处。
最后,冼淼淼陆陆续续买下来三部作品的全版权,从签订合同那一刻起作品就跟原作者没有任何关系了,以后不管她想要改编什么或者什么时候改编都由她自己决定;另外还有几部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价格各异,但总体来说都十分的物美价廉。
用一句话简单粗暴的概括一下就是:先知先行就是任性!
零零散散全版权、影视改编权共计八部,可冼淼淼付出的钱在几年后却很有可能连一部大热也买不起,完全的白菜价。
这里面就算只有一部赚钱了,她也算不亏!
收尾工作都交给付秀处理,冼淼淼估算了下时间,拎着礼物去黄元郊黄老家拜访几次之后,终于意料之内的听他透露出作品影视化的风声。
黄元郊是最近几年国内风头最盛的大作家,足够被载入史册的人物,哪怕就是为了单纯蹭热度,每天也有无数人求上门来要合作,只是他要求高,才一直拖到现在。
这次即将要被改编的是他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战争题材的作品,获得诺奖之前曾经被改编为电影,曾获得过国内外两三电影节共计四个重量级奖项,现在又有人想改成电视剧。一开始黄元郊并不热心,但架不住对方诚意十足,前后花了一年多做他的工作,好不容易才松了口。
能求的黄元郊松口,导演那边也放权不小,不仅主要演员都要经过黄元郊本人的同意,而且作为作者的他还拥有一票否决权:只要黄元郊觉得这个演员不行,那剧组就必须换人。
这个条件无疑十分苛刻,极容易跟投资和制片方产生矛盾,但考虑到黄元郊本人不是会胡搅蛮缠的,而且原作者的意见确实很重要,协商之后导演也就同意了。
作为曾经亲眼见证过这部名为《硝烟》的作品火遍全国,一举拿下当年几乎全部电视节重要奖项的人,冼淼淼自然不可能放任自己跟它错过。
《硝烟》这部作品场面宏大,视野宽广,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光是主要角色就多达十几个,但她瞄准的不是剧中的任何一个主角,而是个前后出场加起来也不过十集,共计出场时间更是少的可怜的配角。
冼淼淼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有充分的理由的:
一来这部剧是大制作,众多主要角色无一例外都由华国顶尖的中老年戏骨们出演,就算她豁出命去强行把邓清波塞上,他也足够被秒杀在一众老戏骨中;二来诸多主要角色年龄跨度太大,主演们的年龄也都集中在四十到六十岁之间,三十多岁的就算年轻人,冷不丁进去一个二十出头的邓清波,光是那份不协调就够诡异的了;三来,冼淼淼瞄准的那个少年将军角色人设特别讨喜,而且出场惊艳,退场轰轰烈烈,着实叫人欲罢不能。当年出演这个角色的演员就曾借此爆红过一段时间,只是因为所属经纪公司不行,导致后继无力,白白浪费了一次大好机会……
冼淼淼有十足的把握,只要她能说服黄元郊将这个角色给邓清波,后者绝对能成功跻身华国一线小生!
只是黄元郊会同意吗?
等冼淼淼把来意一说,黄元郊倒没一口回绝,可也没跟她打口头支票,而是微眯着眼睛沉吟起来。
邓清波?这个名字倒是没什么太深刻的印象。真要说的话,好像也就是最近王昌建在网上提过几次,貌似对这个小伙子蛮看中的样子。
《硝烟》原著就是华国文学史上一部难得的佳作,要影视化也是国内近几年来少有的大手笔,上到导演、编剧,下到演员、道具,全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