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杨兰和苏母操办着,苏老三就和两个哥哥带着小辈儿的几个上山,整点东西,给饭桌上添两样菜。
村里人也都听说苏老三要娶媳妇这事儿了,虽然以前苏老三也是跟李家三兄弟混在一起的,但他可不像李家三兄弟那样,在村里一点人缘也没有,苏老三平时虽然懒了点儿,但是人不混,对老爹也孝顺,一听说苏老三要娶媳妇,大家都要过来帮忙。
不过苏老三和寡妇这事儿也算是黄昏恋,大家伙也知道那规矩,就这家添了把米那家添了捆菜的意思意思。
到了娶寡妇过门这天早上,苏家几个小辈儿的男娃跟着三叔一起去石岩村接新三婶,他们得慢慢走,早上出门,还得等到下午才能进石岩村,回来的时候就没有什么讲究了,紧着赶路就行了。
苏晓和柳叶跟着苏母杨兰妯娌俩准备着等三婶过来吃的菜。
在石沟村这里就是娶寡妇,也是有挺多规矩的,寡妇进门的时候,要先敲一遍门,如果前任夫家有孩子的话在第一遍敲门的时候就要被现在这丈夫家里的孩子领进去,到第二遍敲门的时候,寡妇才能和丈夫一起进去。
徐望就是苏三婶以前丈夫的孩子,现在得叫苏望了,这孩子从小就呆呆傻傻的,今个跟着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也没说累,还是苏沐看出这孩子好像是迈不动腿了,把他抱了起来。
这会儿到了苏老三家门口,苏三婶第一遍敲了门,本来应该由苏实领着苏望进去的,可是这孩子就偏偏拉着苏沐的手不放开了。
没办法,只能苏沐领着他进去了。苏三婶在后面看着,嘴角噙着笑,一路上她也看见了苏家几个小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她以前还怕这几个半大小子会不喜这个痴痴傻傻半路进家门的弟弟,现在她也能放心了。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吃了饭,前两天苏老三就已经把南屋收拾出来了,苏三婶进门了之后,他俩就去南屋住,把北屋给苏老爷子和苏望住。
第七十一章
寡妇二嫁是没有回门这个规矩的; 嫁过来这两天; 苏母和杨兰也没过来,怕苏三婶不自在,等又过了两天; 看着苏三婶能适应些; 妯娌俩就过去了,带着柳叶和苏晓一起坐会。
苏晓总觉得苏老爷子这身子骨看着好像好了不少,估计是心里不在惦记着苏老三的事了; 整个人心情不错了; 身子也就好了。
一家人当然高兴了,现在个家里都没有什么大事儿了老爷子这身子就是他们最惦记的事儿了; 老爷子身子好,他们这一大家人才更像一个家。
“苏望弟弟,你找什么呢?”苏晓和柳叶家里还没有苏望这样小的孩子,现在见着他都喜欢的不得了。
苏老爷子在一边坐着,大人们在一边唠嗑; 苏晓和柳叶就带着苏望一起玩儿。
自从她们进来,也不知怎么地; 苏望就一直看着苏母; 背后好像在找什么。
苏望好像没听懂苏晓的话一样; 还是继续转来转去的; 在苏母背后。
一边儿唠嗑的苏三婶见着了; 忍不住笑了; “他这是找他苏沐哥哥呢; 那天苏沐走的时候他就舍不得,就记住了苏沐是跟着二嫂子背后走的,这不,二嫂子过来之后他就一直找呢。”
一听这话,大家伙都觉得新奇,苏望才就那天见过苏沐一回,怎么就这么亲近他呢。
“这孩子平时痴痴傻傻的就记性好,谁要对他好了,他就一直黏着他。”苏三婶摸了摸苏望的头,眼睛里满是慈爱。
又呆了一会儿,苏母和杨兰就要回去了。
苏晓一家吃完了晚饭就坐在堂屋闲聊,说起今儿个苏望的事,还都觉得新奇呢。
“晓晓,”萧冬书的声音在外面响了起来。
苏晓别了别头发跟爹娘招呼了一声就出去了。
俩人现在每天吃完晚饭都得出去溜达一会儿,大家也都习惯了。
俩人往村头走的路上,就看见迎面走过来的苏老三和苏三婶带着苏望。
苏晓过去跟三叔三婶打了声招呼,才知道,原来他们真是要往自己家去的。
“我带望儿来认认路,他记性好,能记住来你家的路,以后要是再想见苏沐了,就让他自己来。”苏老三笑着轻轻的拍了拍苏望的头。
能看得出来,苏望并不排斥苏老三,他们三口人出来都是苏望一边拉着一个。
几个人又说了两句话就分开了。
萧冬书和苏晓走到河边,找了块儿干净的大石头就坐下了。
萧冬书握着苏晓的手,心情有些低落,“晓晓,前几天出了新的政策,有一部分是关于知青下乡这方面的,规定没有喜丧事,知青下乡期间不能回城,家长们也不能过来和知青见面。”
“本来我是想着等今年过年的时候,咱俩把亲事办了,趁着过年让我父母她们过来,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可是现在这政策一出来不行了,我就想着咱能不能把这亲事的时间往前提提。”
苏晓顺势靠在萧冬书的肩膀上,听着萧冬书的话,脸色有些发红。
“你说什么呢?谁说要嫁给你了?什么亲事不亲事的。”苏晓嗔怪的拍了萧冬书肩膀几下,满是娇羞。
萧冬书握住苏晓的手,放在嘴边轻轻的吻了吻,“你不嫁给我还能嫁给谁?我这不是着急把你娶到手吗!”
两个人又打闹了两句,就静静的坐在河边,看着慢慢爬上来的月亮。
从那天以后,苏望果然没少过来找苏沐,一见着苏沐,就扯着她的衣角跟在后面跑。
也不知怎么的,他就是这么喜欢苏沐,他虽然人呆呆傻傻的,但是记性是真的好,苏沐做什么,他看一遍就会了,也在后面跟着做。
村里人帮着李老三和许倩盖房子这段时间也发生了不少事。
也不知道张大佑是怎么和张老太太说的,张老太太居然同意了张翠翠回家来住。
张翠翠这段时间也确实安分了不少,没听谁说出来惹事情。
只是村里不少人都说,也不知道这段时间和张翠翠有来往的那个汉子到底是哪的,莫不是哪个村子里来求娶张翠翠的?
果然还真让大家伙猜中了,没过多少天就传出事儿来,说张翠翠要嫁到隔壁村去了,嫁的汉子是个看着就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不知道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
张翠翠这也算是二婚,当然也不宜大操大办的,不过她从村子里走的时候,却一点也不低调,整的就像要让所有人知道她又出嫁了一样。
在张翠翠跟着新郎路过杨兰家门口的时候,柳叶站在门里面看着两个人渐渐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啐了一口。
这张翠翠实在不是个好人,才跟她哥离婚多久啊,这就又勾搭上别人了。
柳叶的心里其实都已经恨死张翠翠了,她始终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张翠翠,他哥也不至于都发烧了,还下地干活,如果没有带着病下地干活的话,也不至于会摔倒了。
虽然现在柳虎能站起来了,但也还是落下了残疾,干不了重活,这一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了。
如今她看着张翠翠又嫁人了,心里实在是憋屈,张翠翠这种人怎么应该过上好日子呢,可是她现在也不能骂她,自己的肚子里还有孩子呢,就算为孩子着想,也应该留点口德。
昨天下午,苏晓和萧冬书从苏老爷子那回来,路过河边的时候,就觉得水边上有个人影。
一开始俩人还以为只是谁在河边玩儿,在那站一会儿,可走近了之后才发现站在河边儿的原来是柳虎。
苏晓和萧冬书对视了一眼,眼中都带着疑惑,柳虎这是要干嘛?
还没等两人反应过来,就看见柳虎直接跳到了河里,扑腾两下就没了人影。
这河其实不深,只是前几年干旱的时候不下雨,就在这小河里挖了几个几米深的大坑,方便取点水。
萧冬书和苏晓看到这儿还有啥不明白的,柳虎这是想不开了啊,萧冬书赶紧甩了鞋,就直接跳进去了。
苏晓在一边儿看着萧冬书的水性好,肯定能把柳虎带上来,果然没过一会儿就看见萧冬书拉着柳虎往岸边来。
苏晓赶紧搭了把手,把柳虎拉上来,人上来了就好办了,好在现在天不冷了,要是再冷点儿,估计人都不好拉上来。
萧冬书把柳虎扛回了家。
这会儿正是刚吃完了晚饭,大家伙没事儿都出来溜达溜达,一路上也遇见了不少人。
看着萧冬书扛着柳虎,大家还都奇怪,这是咋回事儿啊。
苏晓没办法,只能跟大家说了实情。
就说是柳虎不知道咋就掉到河里去了,正好让他俩撞见给捞了出来。
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这张翠翠刚嫁到隔壁村,柳虎就掉到河里去了,咋就那么巧呢。
前段日子,柳虎摔断了腿,在家里想不开自杀的事儿大家也都知道,现在一看又有这事儿,都忍不住叹口气,这张翠翠可真是个害人精。
到了柳家,柳家父母正着急的找柳虎呢,怕柳家父母受不了,苏晓和萧冬书把柳虎送回去之后又到苏大木家走了一趟。
柳木生也没个兄弟姐妹啥的,平日里都自家过自家的,村子里也就苏大木家跟她们做了儿女亲家,平日里有什么事儿能照应着点儿。
到了苏大木家,柳叶一听说这事儿,更是恨得咬牙切齿的,跟杨兰招呼了一声,就拉着苏风回了柳家。
之后的事儿苏晓就没问了,不过听说柳虎醒来了之后,整个人都变得沉默了,不爱吱声,吃完饭就干活,他腿上有伤也不能干什么重活,平日里就算是谁问他啥,他也不说话。
柳叶和苏晓说这事儿的时候没少掉眼泪。
没过多少日子大家伙就又得忙活着地里的事儿了,村子里的生活还算平静,也没听说哪家又有什么大事儿。
五月份的时候,一大早天还没亮,柳叶起来上茅房,刚走到自己屋门口,还没出去,就觉得肚子疼,赶紧把苏风叫了起来,一家子忙忙呼呼的跟着着急,到了午后,终于听见屋里有了小孩哭声,嗓音洪亮,一听就是个健康的。
李大夫和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