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有这个!”见八娘九娘一脸的沮丧,大宝想了想,抬起脚,“我有个脚链,阿奶说,能将我拴住呢,结果还是被人拐了!可是人贩子取不下来!”
八娘九娘一看,链子细细的,看着像是银的,但肯定不纯,因为色泽不大一样。
怪不得人贩子放弃了。
九娘拿着轻轻一扯,然后链子就断了,九娘尴尬了,不是说人贩子取不下来么,自己只是想试试啊,为什么这么细的链子人贩子取不下来啊……可,这,这让人怎么说?能怪人贩子力气太小了么?
大宝一脸的崇拜,“九娘,我吃得也不少啊,为什么没你力气大?”
“你收好。”九娘将链子交给大宝,还是有少许尴尬。
大宝摇头,“拿去一起当了!”
要是金的,八娘肯定乐意,可这不值钱啊,从断口看,还不是纯银呢……大宝家境堪忧啊,谢礼还是不要奢望了,认真赚点钱吧。
大宝却很坚持,“总能换几个窝窝头的!”
于是,大宝的脚链便一起被送进了当铺。
然后大家在市场上转了许多圈,还是没找到办假证的,最后还是在店小二的帮助下才解决了此事。
在市场转悠,自然也打探到许多消息。
比如,宋辽如今虽然没打仗,但也没缔结友好条约,说敌对吧,也好像不达标,但是呢,双方的警惕性都很高,大宋是不准银子,铜钱和铁,火药流入大辽,大辽是不准马匹和粮食进入大宋,官方准许的交易货物大宋是茶叶和丝绸等无关军事技术的,大辽是羊肉羊皮等与军事和民生必需品无关的。
是的,大宋边境居民会从大辽买粮食,因为大宋边境这块地势不怎么好,粮食产出少,从辽国买方便。
而且,辽国还有块地方产盐,边境居民也会从辽人手里买盐巴。
盐是大宋国家管制品,朝廷自然是不准,奈何边境居民不干,买了许多年了,凭什么不让买?
最后,朝廷只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是倒卖,买个一两斤,就装作没看到。
但是,带出城的银子是有限额的,这个规定执行得很严,所以城门口都是一车车的货物在那堆着排队。
“要不我们换成茶叶和丝绸?”九娘有点迟疑。
“我们又分不出好坏来。”八娘摇头否决了,最后决定自己和九娘带足限额的银子,剩下的都藏在大宝身上。
准备一番后,才朝城门走去。
哪知守城的士兵既然只粗粗看了下路引,然后就放人了,压根没搜身,只口头提醒,“盐巴只能买一斤啊!”
看来年纪小还是有优势的。
出了城门,跟着人流走,5里路倒没费多少时间,大宝都没叫累。
榷场很大,人头攒动,热闹得很。
可是,八娘三人却被拦了下来。
榷场可不是随便能进的,小商人都得10人具保,而且宋朝还有人专门检查货物,看看是否有违禁物品,最后一道手续才是收税。
八娘三人只好在榷场外张望。
“肯定有黑市。”八娘小声道。
“咱们找不到啊。”九娘也是一筹莫展。
正发愁呢,就有一辽人装扮的人悄声过来打招呼,“要盐么?”
一般小孩来这都是买盐的。
八娘一瞅,“汉人?”汉话很正宗。
那人点点头,“祖祖辈辈都是汉人,哪知某一天就成辽国人了,要盐么?”
“有马么?”九娘贼兮兮的道。
辽国汉人惊了一下,摆手,“这是要杀头的,没有没有。”转身就要走,八娘拉住了他,“大叔,我们只买3匹,不多。”
“半匹都没有!”辽国汉人将头摇得叮当响。
“你有认识的人不?”八娘道,“中人钱我们给。”
“小娘子,做马匹买卖的都不是一般人。”辽国汉人道,“我不认得,你也找不到门路。你们买马干嘛?”
“他阿爹惹了祸,”八娘指了指大宝,“要赔钱,我爹说马匹利润大,我们就来看看。”
辽国汉人摇头,“听我的,赶紧歇了这心思,马匹买卖没点背景,做不了,本钱都得搭进去。”
八娘九娘加大宝在榷市外转悠了4天,别说马了,连马贩都没见到一个。
“要不咱们买盐吧?”八娘道,“辽国的盐便宜,咱们一路上边走边卖,也能赚钱。”
“被官府逮住了才丢脸呢。”九娘不同意,“买人参。”
“咱们不知道货物好坏啊,还是盐好,”八娘道,“汴京盐巴好像是20文一斤,这边的盐8文,你算算,利润多大啊。”
“你怎么带进城?卖给谁?”九娘依旧不同意,“再说了,8文一斤,100斤才800文,8两就是一千斤,我们怎么运?”
忘了物流了,八娘哀叹一声,盐贩子也不好当啊……“买毛皮!就买一般的毛皮,看走眼了也亏不到哪儿去!人参就算了,真假都分不出,别买人参却买成了萝卜!”
“毛皮也不好运,人参好拿啊!”九娘坚持,“我不知道人参真假,但却能闻得出萝卜味来!”
“我也能闻出萝卜味。”小宝还使劲嗅了嗅鼻子……
第84章 生意(三)
雄州城外榷市外700多米的地方,八娘九娘和小豆丁在一匹马背后查看货物,看了半天,也不知这到底是人参还是萝卜?
“这人参就是小一点,年份不够,要不早被收到榷市去卖了!”交易人是地道的辽人,不过汉话说得不错。
九娘想了想,拿起来认真闻了闻,好吧,杨家人身体好,不需要大补,在汴京就没吃过人参,八娘九娘还是在太原闻过给杨父熬的参汤,年代太久远,不怎么记得了。
九娘只能表示没有闻到萝卜味,不敢拿主意。
大宝使劲嗅了嗅,跟风而已。
八娘看了看,又闻了闻,依旧一头雾水,一咬牙,赌了,不就一百多两嘛!
于是,花了一百二十两买了三根小人参,因是银子交易,银货两讫后,卖家还搭送了五根参须。
等卖家走后,九娘心有揣揣道,“别只有参须是真的吧?”
八娘怒,“闭嘴!”
大宝忙捂住了嘴巴。
“回去了,耽搁多久了!”八娘将人参交给九娘拿好,牵着大宝朝雄州走,心里也打鼓,九娘这个乌鸦嘴可别真说中了啊。
不远处一辽人疑惑道,“那两个小娘子怎么那么眼熟?”
八娘九娘一回城,就直奔药店鉴定真假。
然后,遭雷劈了!的确不是萝卜,但也不是人参,是商陆!!!
不要问商陆是什么,八娘九娘想砍人!!
还是大宝问,“商陆多少钱啊?”
比人参便宜多了,关键是药房用的少,人家还不收!
更打击人的是,所谓的参须都是假的!!!药店都不知道是什么!!
一路上八娘九娘都很节俭,除了马料挑最好的买,客栈为了安全选中等的住,其余的都是将就,因此,虽然行程很远,时间不短,但钱也就花了70多两银子,其中马料和住宿费是大头。
如今看来,一切节俭都成了傻。
“走,咱们去把钱讨回来!”九娘咬牙切齿。
“就是萝卜也好啊,好歹能吃。”大宝也义愤填膺,“商陆?!哼,药店都不收!好歹给点参须也好嘛!坏人!”
八娘更是气急攻心,本来想挣钱的,得,赔了个精光!“人家会守在那等咱们去找?!”
“不找找怎么知道?”九娘气恼。
“铁锥带不出去呢!”八娘有些犹豫,钱很重要,可是,安全更重要啊。
“找个背篓,放点柴,守卫不严。”九娘咬牙。
于是,三人买了个大背篓,又买了些柴,回客栈将铁锤放在背篓下面,牵着马出城,防止辽军干涉,好跑。
三小孩牵着两匹马,守卫还是没怎么检查路引,只是问,“你们的马?”
“不是,有客人买的东西多,让我们帮着把马牵过去,我们才进城,这不,水都没喝一口,就赶紧给客人送马去了。”八娘笑着解释。
守卫点点头,挥手让八娘三人走了,反正没人傻的卖马给辽人,辽国又不缺马,谁买?有什么好查的?
八娘九娘在榷市周围策马溜达了十多圈,总算发现了那个奸商!!
奸商还和三个人坐在草地上吃东西呢,周围还有几匹马在吃草,不过,附近没啥人。
“竟然还没躲?!”八娘觉得比自己买了假货还难接受,太不将我们放在眼里了!
九娘勒住马,将大宝放到八娘的马背上,一马当先,直冲而去!
“冲啊!”大宝催促着八娘。
“你不是怕死么?”八娘恨恨道,有了大宝这个拖累,自己怎么冲!自己的武功只是尚可,尚可!!
“现在是打坏人,又不是打仗!”大宝觉得简直和八娘没共同语言。
八娘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加快了速度。
九娘此时已经冲到了奸商跟前,也不下马,俯身双锤一挥,就将奸商给砸地上了,连**商待一起的都没放过,然后跳下马,又挥了一圈铁锤,吃草的马惊得四散跑去。
等八娘赶到时,九娘已经搜出了奸商的钱袋,奸商几人倒在地上,没动静,“晕过去了,不禁打!”
八娘怔了怔,决定了,日后一定紧紧跟在九娘身边!
“九娘好厉害!”大宝惊赞着。
“将他们的钱袋一起拿了,物以类聚,肯定都不是好人!”八娘回过神来。
九娘又快速的搜了另外三人的身,找出钱袋,跳上马,八娘立马将大宝递给她,配合无间,然后一起策马狂奔,飞速逃离作案现场。
入关时,守城兵刚换了班,压根没问三人怎么买到马了,挥挥手,就放行了。
八娘谨慎,去客栈拿了包袱,结了帐,当即就离开雄州,朝西出发。
晚上,八娘等人破天荒的露宿了一回。
找了块避风的空地,烧给篝火,吃着干粮,三人都很高兴得很。
“九娘,你太厉害了!给我当师傅好不好!”大宝还没兴奋够。
“你不是不当将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