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阚燕儿以前并不上门的,只是这一次闹得动静太大,全村在家不去上工的、能动弹的,全都来凑热闹了,阚燕儿自然也跟着,这几日也出入家里,今儿去大队看完顺便就跟着人群来了张翠花家。
虽然阚燕儿自诩自己和莫茹一样俊俏,手也巧得很,人缘还不错,可那只是她的错觉而已。
平时也就王连花、赵佩兰几个围着她转,其他尤其是本家的嫂子们基本都躲着她。
见她居然问周七七一个孩子,嫂子们就不高兴,尤其是张够几个。
有人就瞪了她一眼,想斥责她。
不等她们开口,周七七叹了口气,怜悯地看了她一眼,”哎,你的脑仁是不是晚上被耗子嗑得连核桃仁儿大也没了啊你要是缺娘送给你呗,不过呢,要是来给我家当保姆挺好的,自带口粮,做饭、洗衣服、下地、伺候爷爷嫲嫲……娘!”
她扭头朝莫茹笑:”娘,以后要是还有人想给我爹当媳妇儿,就让她来咱家当保姆呗,多了还可以去队里下地呢。”
屋子里的女人们都笑起来,“七七这小嘴儿,又甜又黑。”
阚燕儿被气的够呛,却没有办法和一个孩子当面怼。
她本来就想借着开孩子的玩笑让莫茹和周明愈难堪,现在被孩子反怼得难堪,也只能撇撇嘴,“哎呀,黑天了,回家回家。”
她也不搭理屋里众人一扭头就走了。
这事儿不过是一个插曲,看起来荒唐又不靠谱,却偏偏就发生了。
莫茹和周明愈却没当回事,他们俩因为特殊的关系,并不是其他人可以随便插足的。
回到家,一家四口躺在炕上,周七七嘀嘀咕咕地问个不停。
“坐火车好不好玩儿?”
“黄河是黄的吗?”
“农场什么样儿啊?”
……
小八却很安静地窝在莫茹怀里悄悄吃手指头,一副有妈万事足的样子。他已经被强行断奶了,所以莫茹不在家的日子他睡得并不好。
这会儿又想继续吃奶,莫茹却不给他机会,这都多大了,当然不能再吃奶啦。
不过他倒是也没哭闹着一定要吃,因为姐姐这几天也没少给他洗脑。
什么“你以为你吃的是奶,你知不知道要是一直吃奶,会把妈妈给吃坏的,会生病的!”
她这么一说,可把小八吓着了,吃奶的话妈妈会生病。
那不吃了。
于是改吃自己的手指头。
小八断奶还是很简单的,并没有多麻烦,不像铁妹的弟弟那么麻烦。
据说九哥儿断奶的时候,王连花抹了各种东西都不好使,最后祭出大杀器——辣椒。
结果九哥儿的嘴被辣的又红又肿还是要吃,一边吃一边用力咬,把王连花的都给咬破化脓还是哭闹着要吃。
孙婆子就骂她,“我孙子不就吃你口奶?你抠抠搜搜干什么?你以为还指望你那口奶活着呢?不就是吃个顺嘴儿?”
结果抹了辣椒也白抹,九哥儿到现在还吃奶呢。
虽然已经没有什么奶水,但是就跟吃安抚奶嘴一样,就是为了吃!
聊了一会儿,莫茹拍拍小八,他已经睡得香甜,她就把他的小手从嘴里拿出来。
那边周明愈拍拍闺女,感觉她也要睡着了,就打算给她挪边上去。
结果一动,周七七又醒了,嘟囔着,“爸、妈,什么是唐僧肉啊?”
周明愈:“就是西游记里唐僧的肉啊。”
“吃了真能长生不老吗?”
周明愈:“能……吧。”
周七七又嘟囔一句什么,终于扛不住瞌睡虫也沉入梦乡。
莫茹低笑:“闺女这是咋了,惦记上唐僧肉了?”
周明愈道:“估计是听收音机里播放的西游记呢。”新买的收音机能收很多台,省台就有一个长篇小说连播节目,每天中午播放,晚上重播。除了西游记还有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等很多小说。
第二天一早,周明愈先起来,把炉子捅开熬上小米粥,然后披上军大衣出门去磨房看看。
冬天水会结冰,所以磨房这里要仔细照顾,免得水轮被冻住。好在石磨日夜不停,都有活水流下来,水轮也并没有结冰。
磨房有李柏青和周明来两人维护着,哪里有问题立刻检查修缮,水车等部件也有木匠定期维护,现在还和刚建起来一样好用,石磨磨面的效率也很快。
除了先锋大队的活儿,磨房还接附近村子的,将军庙子、草泊儿等都来推磨。磨房的生意很好,基本是日夜不停的。
看完磨房,周明愈溜达一圈回家,正好莫茹也起来,收拾一下吃早饭。
张翠花拎着一只口袋过来,那是昨天莫茹拿过去的。
她把一些冻鱼、鱼干拿回来,“我留下一些给你们大娘娘娘家分分,这些你们先收着等过年吃。”
分出去的基本就是一家一条两条的样子,自然不会分很多的。
莫茹把袋子放在院子里冻着,回屋跟张翠花说话。
“娘,丁婆子家瞎闹腾,你别跟着生气了。”她劝张翠花。
张翠花笑道:“我才不生气呢,跟蠢货生气,那不是比蠢货还蠢了?”
自家这小日子越过越舒坦,哪里需要生气啊。瞅瞅,自从食堂解散以后,村里的贫富差距又拉开了。
那些好吃懒做的,领了粮食没几天就胡吃海塞,到了年底就开始勒紧裤腰带犯愁。
而自己家呢,解散食堂以后,粮食管饱,蔬菜吃好,隔三差五还吃鸡蛋肉鱼。
这日子,真是神仙不换!
☆、第240章 小播音员
当然,她可清楚得很; 这都是大仙媳妇的功劳; 有她和红鲤子俩人撑着; 自家人只要不犯蠢、不偷懒,就总有好日子过的。
这不,人家去一趟劳改农场,不但把大伯的事儿解决了,还带回来这些鱼。
这可是鱼啊!
村里人多少日子吃不上条鱼呢。
莫茹看婆婆的表情; 那么喜滋滋的; 想必是真的不生气。
她就去盛饭,屋里周七七醒了; “嫲嫲,快来听收音机啦!”
张翠花立刻进了屋里,欢喜道:“大宝贝这么早就起来啦。”
周七七一骨碌爬起来; 招呼张翠花上炕开收音机; 她则自己麻溜地穿衣服。
小八在一旁睡得四平八稳; 香甜得很。
张翠花笑道:“妈妈回来; 这下可睡踏实了。”估摸着能睡到九点。
拧开收音机; 调了半天台也没什么节目,最后拧出个早间新闻来。
莫茹和周明愈洗漱之后; 两人收拾了早餐,端上炕桌; 让张翠花一起吃饭。
“娘; 小八还睡呢; 我们不过去吃,熬了粥煮了鸡蛋,你也在这里吃吧。”
莫茹喜欢喝小米粥,另外就是玉米糊糊,秫秫面也就是吃窝窝头,也会煮地瓜吃,要说地瓜干、地瓜面,她是真不爱吃,当然地瓜面煎饼还是挺好吃的。只是煎饼摊起来也没那么方便,一年里也就就吃几回而已。
她吃的肯定比别人好,但是张翠花并不觉得哪里不对。
大仙媳妇吃得好是应该的!
她还觉得这饭桌上没有细面卷子,心里略微有些遗憾,寻思着来年要是分了麦子,就给莫茹一半,让她能每天吃点细面。
细面莫茹当然有,想吃也都可以吃的,只是不能总吃,免得惹人怀疑。
张翠花虽然吃了来的,又喝了一碗小米粥,却不肯吃鸡蛋,“大冬天的,我也不下地,吃什么鸡蛋,给大宝贝小宝贝吃吧。”
她摸摸周七七的头,“看我大宝贝都瘦了。”
莫茹看了周七七一眼,再看周明愈一眼,这肉嘟嘟的闺女比拦子儿还重呢,哪里瘦了?
周七七却不客气,吃了俩鸡蛋,喝了两碗小米粥,抚摸着小肚子,“嫲嫲,你说唐僧肉什么味儿啊?”
得,还惦记这一茬呢。
周明愈笑道:“娘,你们这两天张罗吃唐僧肉啦?”
张翠花也笑起来,“我们听西游记呢。”
周七七:“为什么没有葫芦娃、济公传、小红帽啊?”
这些都是莫茹和周明愈给讲的,收音机里当然没有了。可她觉得只要爸爸妈妈讲过的,收音机里就该有才行。
要不爸妈哪里听来的?爷爷嫲嫲又不会讲。
张翠花自然不知道这年头还没有葫芦娃和济公传呢,就道:“肯定是广播里还没有人讲呢,等以后说不定就有了。”
周七七:“那么好听怎么没人讲呢?嫲嫲,要不我们给广播站写个信,让他们讲给咱们听?”
别看周七七年纪小,如今能认识的字没有三千也有两千,会写的字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
莫茹和周明愈有机会就倒腾书,如今家里有一个书柜,里面全是书。其中还有不少连环画、童话故事,这些目前是周七七的最爱,拿起一本来自己就能从头念到底。
其实两人也没特意教她认字,不过是给她念两遍她自己就记住。
莫茹每次画画,周七七都可以写一篇看图说话呢,莫茹写日记的时候,周七七还能在给后面备注。
就是周小八,现在也能拿着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
等吃完早饭,周明愈去造纸厂,莫茹收拾一下去养殖场看看。如今鸡鸭鹅、猪,都养在一个大院里。
等爸妈走了,周七七就从炕柜里拿出纸笔,“嫲嫲,咱们写信啦。”
张翠花也不觉得她折腾,反而很配合,还帮着出主意要怎么说人家才爱听。
一老一小一边写一边商量,写得好赖也不管。张翠花看看倒是觉得大宝贝的字写得真俊,“可比你哥哥姐姐写得俊。”
泥蛋儿的中规中矩,菊花的是螃蟹爬,坷垃儿就是大花脸。
周七七现在写得也不见得好看,但起码干干净净,一个字是一个字的,就是有点大,一个字顶正常字十几个大还富裕。
周七七洋洋洒洒写了五张本子纸,看着多,其实也没几个字。好在把自己知道的想听的但是收音机没有播过的故事都罗列一遍,写完还念给张翠花听。
在张翠花看来,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居然可以写信!
泥蛋儿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