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笑道:“李叔,真没读过书,小时候家里穷,我也愣一些不懂事,读一年就回家了。幸亏后来俺们大队书记组织了多次识字班,不管刮风下雨的我都去,也跟着认识了一些字。”
李厂长很是感慨,“你虽然没读过书,但是自学能力非常强啊。”
这种事也没必要撒谎,且李厂长也不了解人家家里的事儿,虽然周明愈实际也没上几天识字班,可每次都这样说,七八年以后也就当真了。
要不上一次干部们下乡蹲点,周诚志等人还说学校欠周明愈一个毕业证呢,虽然没上过,但是水平在啊,应该给个毕业证才行呢。
“李叔您可别被我骗了,我就是认识几个字,喜欢捣鼓这些家什儿,其他的稀松。”周明愈谦虚的很。
李厂长就笑,催着他多吃菜,“你说没读过几天书,可我看你一点都不比那些学校里出来的差。不说大的,就说那高中生,不行,高中不行,中专?”他摇摇头,“也不行。”
最后,李厂长点点头,“起码也得一个大专生,我瞅着你一点不比那些大专本科毕业的技术员差。”
“李叔您过奖过奖!”周明愈笑嘻嘻的拱拱手,继续吃菜,这小炒肉太老,比起媳妇儿的手艺可差远了。
哎,出来这么久,想家!
想媳妇儿想闺女想儿子!
也想那一大家子!
又说了几句闲话,李厂长看着周明愈,问道:“明愈,我给你个机会,不如你来我们机械厂上班如何?”
“啊?”周明愈有点懵,愕然地看着他。
李厂长很满意小伙子的反应,吓到了吧,哈哈。
李厂长觉得自己抛出这样大的好处,周明愈肯定会答应,他笑道:“你来了以后不用在车间当工人,直接就进技术科,给你三级工资,以后每两年长一级,很快就能长到八级,怎么样?”
这也是他考虑了好多天才做的决定。
他老婆娘家的侄子一直想让他帮忙把户口从乡下转到机械厂来,他因为那侄子水平不够没给办,其他亲朋好友也不少人都找他帮忙,他也没答应。
没想到却主动开口帮周明愈办,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呢。
周明愈也彻底呆住,根本没想到李厂长会为他做这个,一个农民,从大队里直接越过公社、县、区,到省机械厂上班,这要是没有天大关系和功劳,根本是不可能的。
一个普通的农民,要想进城,真的比登天还难。
可如果有关系,又是很简单的事情。
只要出身好,关系硬,过了政审,机械厂接收,周明愈转户口和粮食关系就非常容易,还能把老婆孩子都带出来呢。
李厂长看周明愈一副呆住的样子,笑了笑,又催他吃肉,“小伙子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好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周明愈看着李厂长花白的头发以及和蔼的笑容,拒绝的话几乎说不出来。
关于他们的未来,其实他和莫茹商量过很多次。
经历过现代大都市快节奏高污染的洗礼,两人心有灵犀地选择留在乡下。
虽然这时候肯定也是城里比乡下好,可如果他们有本事,在乡下也肯定可以比城里过得还要舒服。
只要乡下的生产力提高起来,解决了社员们的温饱,过好日子还是指日可待的。
而这时候因为政策、工农业发展的限制,城市其实也没有特别好。除非是大干部,一般市民家里过得也很拮据。
当然,他和莫茹如果来机械厂,以后拿高工资,日子过得自然也会比别人好。
只是……他还是有些犹豫,他得和莫茹商量一下,不能自己做决定。
其实他还是很喜欢在乡下种地的,那种每天都有新意,每天都有惊喜的感觉,比千篇一律的上班要好很多。
如今他和莫茹在乡下已经基本自主,队里家里都不管他们,想干啥就干啥,想干啥队里也支持。
如果来到机械厂,人际关系非常复杂,到时候可就没有那么自由。
就算他有所贡献,却也未必有当劳模舒服呢。
社会这么大,总是在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他觉得有他没他是一样的。
毕竟他在机械方面的知识储备有限,来到机械厂诚然可以让机械厂有所进步,可这些基础机械,就算他不说别人也可以研制出来,无非就是早两年晚两年的关系。就算可以重新学习,他觉得也未必能有多大建树。
而他的主业建筑城建类,接下来的十年没有可发挥的余地。
当然,如果莫茹想来,那他也会想来的,毕竟来这里可以给孩子城市户口,对他们上学、医疗、眼界、就业还是有好处的。
只是对于七七和小八,他怀疑户口这点优势们有没有用,毕竟他们作为空间之子,真的不是常人可以比的。
他们不会生什么大病,医疗这里就省了。
至于教育,他和莫茹给对孩子的教育更专业更精深,对孩子的启发也更深刻,眼界方面自然也不会缺。
而且他们从乡下也可以考入高等学府,这个他相信他们的实力。
想清楚以后,他的内心就更加坚定,感激道:“李叔,你这么一说,我、我都有点懵,跟天上掉下台东方红似的。”
李厂长哈哈笑起来,调侃道:“你这个小周啊!怎么,我看你有点犹豫,不想来?”
周明愈:“想啊,当然想啊!还有不想进城吃商品粮的农民?李叔你是不知道我们乡下人种地有多难!”
李厂长笑微微的,放下筷子,“来来,我洗耳恭听。”
周明愈笑道:“李叔你别笑话我,我就发发牢骚。在乡下,说是靠种地吃饭,可实际却是靠天吃饭、老天不下雨,我们就愁浇地,老天下雨多了,我们还愁着排涝。耕地的时候愁,就怕晚了节气,种上了还愁,就怕出苗不好,虫子太多。好不容易盼到成熟,还是愁,怕来不及收割一场大雨或者冰雹啥的,收回来又怕晒场碰到大雨天,收到仓里还得跟老鼠、虫子斗智斗勇……”
“哎,李叔,你说咱们农民多不容易啊。我们大队还好一些,现在也只刚刚用红薯填饱肚子,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细面呢。李叔,咱们机械厂以后能不能多做一些我们农民需要的机械,要是有好的机械提高我们种地的效率,再有好的种子,收成也就好了。我们也能隔几天吃顿细面,再也不用羡慕城里人吃商品粮,不饿肚子……”
李厂长虽然是城里人,可他祖上也是乡下种地的。他小时候和祖父感情特别好,跟着祖父下地的经历也影响了他的一声。祖父说“小山,好好读书,读书识字,怎么找个活儿也比地里刨食儿强啊。你看咱们,靠地靠天靠豪强吃饭,你能干都不一定吃饱啊!”
周明愈的话让他想起了很多往事,眼睛不由得湿润了。
眼前这个小伙子,看着也就二十出头,怎么说出这话来这么老道,像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一般。
☆、第254章 女职工
这让李厂长的心更软了; 他道:“小周啊; 你放心,咱们机械厂以后不但要做拖拉机,还要做各种农机,保管也让每个生产队都用得起机器。让老乡们也只管提要求,需要什么农机就给我们写信提,我就让技术员们研究; 做咱们农民朋友需要的农机。”
“李叔; 那我可得替老乡们多谢您; 有机会一定要去我们大队住几天; 让我们好好招待招待您。”
李厂长:“一定,有机会我就去。”
周明愈这才道:“李叔; 您管着这么一个大厂也实在是不容易; 如果有需要我出力的,那没二话。但是,我不能给您添麻烦; 我们乡下人进城太不容易; 您是好心要帮我,可我也知道肯定得花老大的力气。”
他相信李厂长可以办成; 但是也知道肯定会得罪人; 动用不小的关系。
他不想欠这么大的人情。
李厂长摇头笑了笑,“你呀——”
他越来越觉得周明愈不简单; 不像是单纯的乡下人; “这样吧; 我还有个不为难的办法,我可以帮你申请一个编外技术员,让你定期来机械厂参加研发试制新农机,照常开工资。干几年以后,如果你想来省里,到时候更容易转户口和粮油关系,怎么样?”
“太好啦!”周明愈一副激动的样子,“李叔,您这么照顾我,我可真是不知道说啥好。”
哎,手边应该有杯酒,干一杯才像样嘛。
又说了一会儿,周明愈笑嘻嘻道:“李叔,那……我这一次是不是可以带走几台农机啊,回去过阵子我们就能收割麦子啦。”
回去再买,得等县里批条子给指标呢,平时可没的买。
这叫走后门,不用条子直接买机器。
李厂长指着他笑了笑,“你这个小周啊,行,这一次作出来的样品机器,给你发一套!”
这样和指标不冲突,还可以继续买,或者没有指标也不怕。
“多谢李叔!”周明愈朝着李厂长拱拱手。
李厂长对他的确是大方的,不但答应把研发出来的旋耕机、收割脱粒机的样品以出厂价发给他,而且还申请又给他批了一台手扶拖拉机!
一台手扶拖拉机,对周明愈来说,比说让他进城还高兴呢。
毕竟对他来说,进城不是问题,而现在机械才是紧俏货啊。
和李厂长分别以后,他立刻就去邮局给家里拍了电报,让他们汇六千到七千块钱过来,他要再买一辆拖拉机和配套农机回去!
电报直接到了高进县邮局,立刻就有邮差第一时间送达先锋大队。
而家里也从公社和县干部嘴里得知周明愈在机械厂的事迹,那报纸还存在莫茹手里呢。
收到电报以后,周诚志立刻就叫上莫茹、各大队小队干部开会,商量要多给周明愈汇钱过去,万一可以多买点农机呢!
开完会他就带着周明阅去汇款,结果到县邮局一问,汇款一万块要交一百块的汇款费!!
一百块啊!
不要以为他拿了一万块就好像他多有钱似的,这一百块在其他大队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