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贱籍之人强了那么一些。
  可是现在皇上和太子殿下,把他们提到了和农民一样的地位,还把贱籍给彻底取消了。大清的老百姓,都是一样的自由之身,他们甚至获得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来自其他人的尊重和崇拜。
  对他们这些匠人尚且如此关心爱护,更何况是对待那些真正的忠臣良将?
  所以,他们都相信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一向仁厚的皇上和太子殿下不会采取那个方案。 
  如果有一天,不得不有人作出牺牲,他们也会自动的,去背负起来这份沉重的命债,而不是把所有的压力,都放在太子殿下这么一个小娃娃的身上。
  研究这些器械,飞天登月,本来就是墨家子弟的梦想和责任。
  发现黄履庄的情绪已经稳定了下来,胤礽也跟着暂且放松下来,微微笑道:“孤明白。黄先生请放心。此事暂时先不要对其他人说,以免影响大家的心情。” 
  “等玩具处的所有人全部做完考核后,再统一的,和有可能会进第四个院子里的匠人大师们,一一解释清楚。”
  “好。小臣明白,谢太子殿下对小臣的信任。”
  “应该的。黄先生,有你们才有大清的玩具处。现在三点了,孤先走一步。黄先生记得叮嘱大家,一定要按时作息,保重身体。黄先生自己也当是。”
  胤礽心里惦记着自家闹别扭的皇阿玛,想赶去乾清宫看看他。
  黄履庄催促道:“太子殿下放心,大家伙儿都想多活一天,好多做一个试验,珍惜自己的很。您有事儿,赶紧去处理吧,不要耽搁了。玩具处有我们几个老人盯着,不会有什么乱子的。”
  “好。学徒们的考核时间定在两天后。有问题不好解决的话,你到毓庆宫寻孤。”
  从玩具处出来,胤礽快步朝乾清宫而来,哪知道他心心念念的皇阿玛居然不在。 
  看到那一叠叠还没批复的奏折,胤礽坐下来,一边挨个的翻阅处理完毕,一边等自家皇阿玛回来。
  康熙皇帝此时正在慈宁宫里头,和太皇太后大吐口水,抱怨儿子的不孝顺不体贴。
  “皇祖母,您听听,这小子说的都是什么话?孙儿就想给他一个最好的婚礼,他这一辈子可就这么一次大婚。居然给孙儿扯出那么多大道理?”
  “恩,太子确实不该。所以你就把他撵走了?”太皇太后眯起眼睛。皇帝孙儿好像越来越任性了,说不过太子,理亏了就端父亲的架子撵人?撵的还是她的宝贝胤礽?
  自知理亏心虚的康熙皇帝,在一向疼爱那小子的太皇太后面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孙儿当时被气糊涂了。”
  “恩,你们都仗着太子心软老实脾气好,都欺负他。” 
  太皇太后不理会低头摸鼻子的皇帝孙儿,继续说道:“皇祖母倒是觉得,太子的担忧也有道理。”
  轻轻的瞅了一眼,听到她这句话,猛地抬头,一脸的不认同的皇帝孙儿,老人家慈爱的笑了笑。 
  她知道皇帝疼爱太子,想给他一个最好的婚礼,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却是想把他自己当年和仁孝大婚时候的憋屈无奈,都在太子的这次大婚之礼中弥补回来。
  “皇帝别着急,我们琢磨琢磨,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可以让太子的大婚之礼,既有我们希望的隆重气派,还可以不引起民间跟风,导致造成不良的影响。”
  康熙皇帝一愣,随之一拍脑门,他真的是被他那个臭小子给气糊涂了。大清储君的大婚之礼,气派不气派,风光不风光,看的又不是纳采礼和聘礼的多寡。 
  皇家想要隆重风光,多的是民间老百姓学不来,或者是简单的仿照着,学来了一星半点,也无须花费太多的法子。
  “皇祖母,孙儿有注意了。孙儿这就给礼部吩咐下去,让他们重新起草一份章程。”
  “恩,皇帝有主意就好,正好回乾清宫看看。估摸着,太子担心皇帝,现在又回去乾清宫了。”
  想到儿子可能在乾清宫一边批复折子一边等他,康熙皇帝按奈不住的心急,和太皇太后告退后,大步的朝乾清宫走来。
  这个时候,胤礽已经速度极快的批完了一摞折子。 
  在他发现自家皇阿玛,又是纠结又是愧疚又是不好意思道歉的,一脸尴尬的站在他的桌子面前的时候,不由的在心里微笑着,轻轻的摇了摇头。面色自然的从桌子后面走出来,先规规矩矩的躬身行礼。
  “皇阿玛无需如此,刚刚是儿臣的错。儿臣没有体谅你的心意,说话又太过直接。”
  “纳采礼改为马匹和马鞍,马鞭八套也可以。马匹和马鞭,不是汉家的纳采礼规格,影响不大。是儿臣担忧太过。”
  康熙皇帝听到儿子主动道歉才反应过来,不由的又气又羞恼,满心复杂。儿子这个灵敏锐利的直觉,直接穿透到人心的最底处,有时候真的让他这个皇阿玛很没面子吆。
  还好儿子也就是在他的面前表现的这么明显不遮掩。平时对其他人的小心思都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完全不搭理不关注的态度。 
  如果大清的官员们知道了,自己在他们可亲可爱,耿直无私的太子殿下面前,一点儿秘密隐私的情绪也守不住的话,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轻轻的拍了拍儿子的小肩膀,对于自己在太子面前的“面子”问题,有点儿自暴自弃的康熙皇帝,开口回道:“必须是九套。” 
  “聘礼方面就按照你要求的删减,黄金一万五千两,白银也是五千两。但是纳采礼的马匹鞍具数量却是不能更改的。当然,锦缎布匹之类,你可以随意删减一些可以,这个没关系。”
  礼部官员顾忌他这个皇帝的想法,害怕犯了他的“忌讳”,明知道他要大办特办,也不敢写九套,只写八套。 
  可是康熙皇帝要的就是九套。他需要告诉天下人,尤其是警告一番,随着其他的阿哥们逐渐长大成人,有些摇摆起来,开始动小心思,想要从龙之功的满洲大臣们。
  他,康熙皇帝,对于太子的满意,宠爱,和信重,此生永远都不会变。太子的这个位置,在他的有生之年,除了胤礽,谁也不要乱动心思。在他百年后,继承皇位的也只会是太子,谁都不能乱伸手!
  胤礽眨了一下眼睛,看了看突然一脸坚决的康熙皇帝,不明白这其中都有什么道道。不过,九套就九套吧,皇阿玛开心就好。
  

  第101章 飞机

  当然; 胤礽也在心里暗暗的琢磨着,自家皇阿玛坚持“九”这个数字; 好像有哪儿怪怪的。 
  其实康熙皇帝一开始的想法很简单。 
  他当年和仁孝大婚的时候,是十套马匹马鞭马鞍; 现在他们唯一的儿子大婚了,减去一套,当然就是九套。
  九嘛,多好的数字,有好听又吉利又大气,尽显皇家尊贵威严,谁都不敢指着满国库满私库的银子; 嫌弃皇家给他们最疼爱的太子殿下精心准备的纳采礼小气寒酸。
  可是刚刚在回乾清宫的路上,康熙皇帝在琢磨着儿子在聘礼单子中,改的一万五千两黄金和五千两白银的时候; 又生出了一个更好的主意。
  华夏两千年来,都把皇帝; 又尊称为九五之尊。老百姓都知道; 九五之尊; 指的就是帝位,帝王的尊位。 《易·乾》:“九五,飞龙在天; 利见大人。” 
  《周易》中的说法是,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 因此乾卦,也就代表了帝王的卦象。
  又因为乾卦是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的第五爻,是五,而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因此乾卦中的第五爻又被称为九五卦。
  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九五也就成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理所当然的就成为标准的帝王之相。
  华夏的读书人都认为,九在阳数中最大,有最尊贵之意,而五在阳数中处于居中的位置,有调和之意。这两个数字组合在一起,既尊贵又调和,无比吉祥,实在是帝王最恰当的象征。 
  在一些民间话本传说里面,讲到华夏的龙脉就是有十四条神龙组成的。
  这十四条神龙,分别对应的是九条地龙,昆仑山峨眉山等九大山川;五条水龙,长江黄河等五条江河。其中,山为“阳”,水为“阴”,有天地人伦,阴阳调和之意。
  还有一种说法儿,认为天是世间最尊贵的,当属十全十美。帝王仅次于天,是天之子,所以叫九五之尊。
  总之,康熙皇帝就是要向世人表明他这个皇帝的态度,他的太子,当得起“九五之数”,未来的帝王之尊。
  发现儿子又有了纠结疑惑的苗头,一副想说什么,却还没反应过来的样子,生怕儿子又“瞎琢磨”出来一推的大道理来反对他,康熙皇帝赶紧出声打断儿子的思考,“皇阿玛已经吩咐礼部,按照你的意思,重新做个章程出来。”
  “也派人给倭黑传了话,让他把阿茹娜的嫁妆单子再做一些调整。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就放心的等着当新郎官就是。”
  紧接着不等儿子说话,康熙皇帝话题一转,“你刚刚去玩具处看了,都做了什么安排?”
  说起正事,胤礽立刻收拾纷乱的思绪,严肃起来,“回皇阿玛,儿臣和黄先生谈了要研制飞机的事儿。”
  “首先一点是选人。两天后,儿臣和黄先生先给玩具处所有的学徒们做个摸底儿的考核,然后再给那些老匠人们做个分析总结安排。”
  “最后把考核合格的,有天赋才华的一部分人,集中到一起,和他们说说研制飞机的事儿,听听他们的个人意愿如何。”
  “其次就是飞行实验的驾驶人的人选问题。黄先生对于安排其他人,做这项有生命危险的飞行实验,心里压力非常大。儿臣也在考虑,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降低这些飞行实验驾驶人的人身风险。当然,降落伞是必须有的。”
  康熙皇帝沉吟一番,“降落伞?你说的是大约三百八十年前,在元朝的一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