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阿哥吸吸鼻子,“太子二哥,胤祐喜欢发呆走神儿,”
  八阿哥眼眶红红的,眼里还有一泡泪水,“太子二哥,胤禩确实是做不住,老是想动弹一下胳膊腿儿。”
  四阿哥忍不住替弟弟们求情,“太子二哥,不光是他们,二皇伯和五皇叔家的几个小弟弟也是这样。几位老师讲的,没有以前你和三哥给胤禛开蒙讲的有意思。”
  五阿哥道,“太子二哥,确实是那样儿。胤祺也不想听老师讲课,就喜欢听小李子公公讲故事。”
  听到弟弟们奶声奶气,委屈可怜的哭诉,和四阿哥说的情况,胤礽摸摸弟弟们的小脑袋,表示理解,“那太子二哥明儿,让翰林院和武英殿给你们印刷几本新的学习教材。”
  “就按照小李公公讲的故事来编写,还画上图画。就和《藤萝日报》上面的一样,如何?”
  几个小阿哥一听,瞬间不伤心了,齐齐欢呼起来,“好哦,太子二哥,太子二哥最好了。”
  四阿哥和五阿哥对视一眼,瞬间理解了大阿哥和三阿哥的心情,好羡慕好妒忌好像打击打击小弟弟们哦。
  “四弟,五弟,你们目前的功课,对比学院里面的正规课程,有点儿少了。如果你们不去外面的学院进学,太子二哥要给你们加几门功课,比如《大清律》,顾炎武先生的理论,音律方面等等,都是要学习的。”
  四阿哥···
  五阿哥···
  他们好想学着七弟和八弟那样张大嘴巴大哭一场。
  作者有话要说:  嘿哈。 嘻嘻。 天冷大家注意保暖 。 我家这里下雨了又


第107章 飞机
  不管四阿哥和五阿哥心里怎么的不情愿; 就像太皇太后经常说的那样,胳膊拧不过大腿儿,小哥俩只能含着两眼热泪乖乖的去休息。
  第二天上午; 武英殿就给他们送来了; 外面学院的学子会用到的所有教材; 有一尺高那么的一摞书本。
  四阿哥和五阿哥各自捧着自己手里的这本; 比无逸斋的地砖还厚的《大清律》; 都是一脸的菜色。
  下午的时候,小哥俩再看到容貌神情和《大清律》的封面一样; 严肃刻板的律法老师黄百家先生,真的是悲愤的要哭出来。
  黄百家先生,字主一,号不失; 乃是黄宗羲老先生那位“能传父学”的小儿子。原来的历史书上记载他“幼承庭训,博览群籍,研习天文、历法、数学。晚年曾和万斯同先生赴京入馆; 以所学撰《天文志》、《历志》数种。”
  在这个华夏历史上; 因为四年前修订《大清律》的那场轰动天下的巨大风波; 黄百家先生比曾经的历史上早了几年动身进京。
  当年; 他和“代父进京”的王颁先生; 一路照顾着父亲黄宗羲先生和顾炎武先生; 在康熙皇帝派去的侍卫们的保护下,安全的到达京城后,就一起参与了《大清律》的修订。
  历经几次磨难的新版《大清律》修订好了以后; 其父黄宗羲先生和顾炎武先生就启程返回老家,他就和王颁先生,随着其他的师兄弟们一起,都留在京城的新办学院里面,以国子监生的身份任教讲学。
  而胤礽此次,之所以让黄百家先生来担任四阿哥和五阿哥的《大清律》老师,除了考虑黄百家先生的经学造诣深厚,以及亲自参与修订《大清律》,对《大清律》非常熟悉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百家先生非常的精通古华夏功夫。
  黄百家先生自幼跟随击斗之术特别高明的父亲黄宗羲先生学习外家功夫,根基很是牢实。后来还拜师鄞县有名的内家拳师王来咸先生,继承王来咸先生的真传,精通内家拳,尤其点穴一道。
  为此,他还写了《内家拳法》一书,详细介绍王来咸先生的拳法之精妙。
  而且,他还是梅文鼎先生的学生,跟着梅文鼎先生学习过算法的推步法,小有所成。据此又写了一本《勾股矩测解原》。
  综合考虑,胤礽就没有同意康熙皇帝提议的人选,坚持让黄百家先生来教授四阿哥和五阿哥《大清律》,《明夷待访录》以及《内家拳法》。
  《明夷待访录》是由黄宗羲先生所著,是古华夏的第一本系统性地提出,需要对君主的至尊权利进行限制的民主启蒙思想书籍。
  “明夷”,即《周易》中的明夷卦,其“彖辞”为:“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也就是说,写下这本书的时候,一心想要结束华夏大地,“一乱一治循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两种宿命因果的黄宗羲先生认为,他目前所处的乃是一个“夷之初旦,明而未融”的时刻,他所要做的,就是要为华夏民族开启和传承下这个希望的火种。
  他期望这个民权思想的火种,终有一天会照破这两千年来,华夏民族的漆黑长夜的时候,让华夏大地不再有外忧和内乱。而他,就是华夏民族的“守夜人”。
  由于他所处的“反清”环境和满清朝廷一直以来对江南文人的打压,这本书黄宗羲先生根本就不敢刻印出版,只在少数几个至交好友之间秘密的进行口耳相传。
  所以,当黄宗羲先生到了京城,从嫡传弟子万斯同的口中得知,皇上和太子殿下都知道这本书,还要把他当做新学院的一本教材的时候,简直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古华夏民国时期,维新派的“兴民权”,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无不受到黄宗羲先生的这本《明夷待访录》的影响。
  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他本身自小受到儒家“君权”思想影响的狭隘性,黄宗羲先生在这本书里面,没有做出具体的类似于“三权分立”的学说。
  而且,考虑到当前社会的现实情况,和康熙皇帝的反应,在大量印刻作为教材之前,黄宗羲先生还和顾炎武先生一起,领着他们的学生们,在返回老家之前,还把王夫之,顾炎武,和他自己的一共九本要被当做教材的书籍,都重新的做了一番不小的修订和改动。
  可是尽管如此,这还是一本属于华夏民族自己的,非常宝贵难得的,宣传资本主义民权法治的一本好书。
  胤礽也认同,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能够把这本书作为教材已经是顶着自家皇阿玛的最底线了,所以他也就任其修改,暂时更是没敢提什么“三权分立”的事儿,只是把这些书籍的“原本”,自己都给留好一套而已。
  在原来的历史上,后人研究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的时候,都认为这本《明夷待访录》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卢骚的《民约论》或着洛克的《政府论》,类似于中国的《人权宣言》一样。
  因为它使中国人完全以一个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华夏这一千多年来的君权制度。
  而《内家拳法》一书,一则是胤礽顾着四阿哥和五阿哥对于外家功夫的“毫无天赋”,想让他们试试修炼内家拳法。
  另一个方面却是,胤礽恍惚还记得曾经历史上的王来咸先生说过的那句话,“今人以内家无可炫耀,于是以外家羼之,此学行衰矣!”
  这句话,让未来的星际人,也就是在他上辈子的世界的人们,在研究古华夏内家功夫的时候,每每读之都叹息扼腕不已。
  王来咸先生少年时期,跟着武当大弟子张松溪的传人同乡单思南先生,学习内家拳法。为人机警、沉静,不到困境绝境,绝对不出手。
  与人搏斗中一般也都是以点穴制胜,从不伤人性命。王来咸先生本不打算收徒,最后却为了让这门功夫能传承下去,收了一个徒弟,那就是在江南做馆讲学的,黄宗羲先生的小儿子黄百家,悉心传授这门功夫。
  可是,哪怕黄百家写了《内家拳法》一书,对其大力推广,在黄百家百年以后,这门绝学还是彻底失传了。
  胤礽想让古华夏的这门绝学传承下去,奈何王来咸先生说的太对了,当下社会,人人都推崇喜欢外家功夫,没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无可炫耀”的内家功夫。
  于是,胤礽就想到了他可爱乖巧的小弟弟们。一举数得,多好。
  此时,为人刻苦努力,守礼敬学的黄百家先生迈着有些沉重的步伐,走进了无逸斋的小课堂,他看着下面的两个皇家学生一脸难以掩饰的沮丧,尤其是五阿哥痴胖的样子,心里更是不乐意,显在脸上,也就让他看起来更加的刻板不近人情。
  四阿哥,五阿哥,就算加上偶尔来上课的太子殿下,和两位小阿哥的哈哈珠子,满打满算也才五个学生。
  这要不是他师兄万斯同和徐元文大学士的合力劝说,他压根儿就不会同意,来无逸斋给这几个皇家阿哥单独教书讲学。
  师生三人的简单的互相行过礼后,黄百家先生开口先做个自我介绍,“四阿哥,五阿哥,接下来的一年,小臣根据皇上和太子殿下的要求,给你们讲授《大清律》,《明夷待访录》以及《内家拳法》。”
  四阿哥和五阿哥没听过《明夷待访录》,但是小哥俩听明白了《内家拳法》,男孩子嘛,都有仗剑天下,行走山水的梦想。
  尤其是四阿哥和五阿哥,当年胤礽出事,每天躺床上养伤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是记事儿的年纪了。
  小哥俩都牢牢的记得,自家最好最疼他们的太子二哥,是被那些山门中人一掌打的差点儿没救回来的。
  阿茹娜格格是被偷袭太子二哥的天地会中人打伤,又替太子二哥挡了那一个抹了巨毒的致命飞镖,才身中剧毒,失去一身功力的。
  可是在他们正式进学后,虽然很努力很勤奋的跟着满洲老师学习骑射功夫,没奈何,他们实在没有大阿哥的身体素质和习武天赋,四阿哥天生臂力小,五阿哥天生的多喝口水都发胖。
  小哥俩灰心失意之下,都想着要放弃曾经立下的,要替他们太子二哥报仇的梦想。没想到他们的太子二哥,居然给他们找来一个精通内家拳的汉人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