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技术宅太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回到毓庆宫,心心念念的还是这些数据;在书房里头忙到九点,进了寝殿沐浴梳洗,喝了一小杯葡萄酒后以后,就是呼呼大睡。导致太子妃想要和他说说,那道惊动了天下文人的经筵改革诏书的事儿,也一直找不到机会。
  康熙皇帝心里明白太子心里头对于飞机试飞存在的圪塔,他不想看到有人因此伤亡,尽管这些试飞人员都是自愿参加。他看到宝贝儿子忙成这个样子,也没就没问他出阁讲学准备如何的事儿。
  反正按照儿子的学识经历,他就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闭着眼睛也能把那帮子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学子们给镇压住了。
  可他哪能想到,谁都以为太子知道了,就都没人和太子提出阁讲学内容更改的事儿,更没人和胤礽提到,那天还会有留洋归来的学子们参加。
  索额图大人倒是想要和胤礽见个面,问问他的准备情况,再和他讨个主意,赫舍里家该如何应对皇上这个突如其来的经筵改革,奈何他压根儿就见不到胤礽的面儿。
  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一直到胤礽在众人的跪拜中,做到了文华殿的正殿中央,看到他面前书案上的《道德经》、《大清律》、以及武英殿新出的《大清蒸汽机》等等书籍,才好像有了一点儿认知。
  他每天都会看朝廷印发的邸报,当然也知道皇阿玛终于要改革经筵内容的事儿。心里头为康熙皇帝能够跨出来这一步的同时,也为大清国的老百姓可以自由的进行资本主义思想萌芽,也就是思想启蒙这个事儿激动。
  更因为这片古老沧桑的土地,在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以后,又开始焕发学术上的青春活力而兴奋不已。华夏大地智慧之光的小火苗,必将永不熄灭。
  奈何不管他怎么开心高兴,对于他来说,目前最紧要的还是“华夏一号”的第一次试飞。满脑袋都是各项数据的少年太子,根本就没有因为经筵的内容改革,朝自己的出阁讲学上面延伸思考。
  也所以他此刻的情况是,看着书案上摆的满满当当的各学科典籍,各家思想著作,两旁正襟危坐,对着他含笑鼓励的官员们,还有正对面对着跪着的年轻陌生的学子们,一时间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也不知道该选那本书开始好。
  眨了一下眼睛,胤礽想到他以前想到的记者招待会或者茶话会的模式,福至心灵,灵机一动,随即就有了主意,“今儿是孤第一次召开出阁讲学,孤没想到人数会有如此之多。”
  “孤很高兴大家的积极参与,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兴致,那咱们今儿就不按照以往的规矩。大家伙儿都放松心情,畅所欲言。把各自做学问的时候遇到的那些,自己怎么想也想不通的问题,都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老成持重的官员们闻言,各个都心动不已。
  他们为啥顶着皇上的阎王脸,厚着脸皮都来参加太子殿下的出阁讲学?还精心的准备了讲稿和问题?不就是他们都有很多想不通的事儿,要和博学多才,力主改革的金童太子殿下讨教吗?
  可是还没等他们站起来开口说话,那些年轻的,刚刚从西方国家回来的学子们就迫不及待的发问。
  这些心急的,不按照长幼尊卑规矩来的学子们,对着他们上头那些安坐的老头子们责备的眼神儿,硬着头皮装看不到。
  他们也是实在没办法了,如果不是因为皇上特意开恩,让他们来参加太子殿下的出阁讲学典礼,他们现在不是继续被关在家里,就是被自家老头送到刑部大牢。
  他们只有这一次机会,必须抓住一切时间和太子殿下沟通,解决自己心里头的困惑。要么自己去刑部自首受审,要么放弃心里头的想法和坚持。
  一个好像是学子们之间小头头的年轻人,生怕来不及,他也没站起来,直接就跪着膝行出列,急急忙忙的开口,“太子殿下,意大利的反教廷统治著作《神曲》,您知道吗?”
  “知道。”
  “《神曲》中提到这么一个观点,一个社会最终的目的,是在于让生活其中的人们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潜在的才能,您对于这一点怎么看?”
  “孤的看法是,认同。”看到年轻人都因为他的回答双眼发亮,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激动。少年太子微微挑起嘴角,及不可见的笑了笑。有着了然,又有着释然。
  于是这些雄心万丈,野心勃勃,又或者是天真可爱的学子们,紧接着就听到他们最为尊敬的太子殿下不紧不慢的补充道:“但是,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人们都要有自己的才能,都想要发挥出来自己的才能。”
  “之所以朝廷大量的开办新式学院,大力培养大清国子民们的个人才能,就是因为我们希望,大清国的子民们,各个都可以完成三年的教育,至少做到识字的水平。至于将来,孤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接受九年的系统教育培训。”
  “所以,大家都不要着急,凡是都要慢慢来。有些事儿,必须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发酵,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好的结果。你们要知道,我们大清国还有强敌外患未除,还有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管仲先生曾经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所以当前朝廷的首要目的,是让大清国境内各个地区的,各个民族的,各个阶层的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一伙儿年轻人听着胤礽语气里面的认真庄重,知道他是真的这么想,也是要这么做,这才发现,他们的想法和太子殿下大大的不同。
  他们,哪怕是见识了英吉利的资本主义运动,也是把自己规划于贵族,或者有见识有同情心的贵族里面,在他们的潜意思里面,老百姓就是老百姓。
  他们从没想到,老百姓吃不饱饭是个大问题,还是国家的最大问题,因为他们的成长和教育都告诉他们,人是天生就有等级划分的,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这样。
  只要不影响到国家的大局,只要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那么,某些贫困地方的存在,那是理所当然的,是可以无视的,是根本不需要做考虑的。
  这不光是大清国,哪怕是英吉利的新兴贵族们,也是贵族,不是平民百姓,更不是低等的奴隶。他们奋斗,他们拿起武器冲进皇宫,是因为他们要和老牌贵族夺权,他们要给自己争取到更多的社会利益。
  而不是为了那些工人,农民的温饱问题,更不是为了天下人都可以丰衣足食。
  至于太子殿下提到的外患,就更让他们羞愧。不管现在大清国如何强势,大清的火器如何的先进,有外患就是有外患。他们的朝廷,还没有腾出手来清理外患这是一个明白的事实。
  至于朝廷为何没有腾出手?当然是因为大清国的底子太薄,满打满算这也才发展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刚刚结束八年内战;刚刚从荷兰强盗手里收复了琉球;刚刚打退了北边罗刹国的侵扰;刚刚清理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所以,他们这些享受了国家的大发展第一波福利的人,还没有给国家,给朝廷,给辛劳做事上交赋税的老百姓做出一丝一毫的贡献,又有什么资格,对着这些每天兢兢业业处理国家大小事务的老头子们指手画脚?
  面色发红的学子头头,想到他们秘密商议的那些问题,强忍着安坐在两旁的那些老头子们一脸得意洋洋的,对着他们投过来的轻视眼神,又问道:“太子殿下,现在女子学院慢慢的多起来,女子们开始和男子们接受一样的教育,开始走出家门做事。”
  “我们猜测,将来他们估计还会要争取和男子一样的自由待遇。相亲的出现,婚俗礼仪的改革,以及朝廷对婚姻年龄的强制规定,应该就是朝廷对此事的初步应对。”
  “请问太子殿下,您对于《神曲》的作者提出的自由精神,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爱情,有什么看法?”
  胤礽轻轻摇头,“《神曲》的作者但丁,有着一段悲伤的初恋,初恋情人的悲惨命运和早逝,更是让他终生难忘。”
  “但丁先生借维吉尔之口说出来了自己的悲伤和愤怒。自由是一件宝物,值得用生命去换取;人有了自由的意志,才能创造和享受生活;而自由的爱情则是要达到的一种至善至美的境界。”
  顿了顿,扫视一圈对此很是不赞同的官员们,又看了一眼神色焦急的等着他的“但是”的年轻学子们,少年太子慢慢的接着说道:“对于至善至美,我们现在的大清国,可谓是满足了第一个条件,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
  “第二个条件,丰衣足食,京畿地区和江南各地也基本上实现了。第三个条件,自由的意志,新式学院的学子们,包括女孩子们,基本上也都多多少少的有了一点点。”
  “如此一讲,好像我们大清国可以慢慢的开始实行自由婚姻了,可是孤有一点不明白,也就是你们所说的自由,刚刚那个问题的本源所在。自由,到底是什么?你们想要什么样的自由?多大的自由?多宽的自由?”
  官员们听到这里,提着的心就放了下来。一个个用眼睛的余光对着这些离经叛道,天真无知的年轻人“哼哼”。
  太子殿下和太子妃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长大,又在两家长辈的安排下举行了全国人民都真诚祝福的大婚之礼,小夫妻来和和美美的过小日子,不知道比你们那些不知所谓的自由婚姻强多少倍。
  默默低头思考的年轻人们,都说不出来他们要自己选媳妇那句话。不说他们有的已经成亲了,妻妾都有了,就是还没大婚的,他们也不敢说。
  凭啥人家千娇百宠养大的姑娘给你白白的三挑四选,选不中的后果谁负责?让人家小姑娘后面还怎么嫁给其他人?
  现在这么一琢磨,他们又发现,定亲之前,相亲,双方互相见上一面,就已经是极限。他们也是男子,将心比心的说,他们也不想娶一个被其他男人挑选剩下的女子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