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路人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澄平简直可以想象自己升职加薪、出任总编、迎娶千金大小姐、走上人生巅峰的美好场景了。
  他得做两手准备,一是与耕围兄商定,稿件不得外流;二则是尽早在报社给《提刑官宋慈》争得一席之地,正所谓未见阎王先拜小鬼,他得先把前站给打好了。
  于是两人商议完毕,连《新包公案》的大结局也没顾上听,就带着这《提刑官宋慈》的稿件奔赴上海了。
  冬秀按照设定好的大纲每日写上个两千多字,累了就去逗逗小侄子,日子过得也是飞快,压根不知道她的小说给《绣像小说》报带来的震动。
  话说这江澄平返回沪市,一进报社就直接找到了主编李伯元。
  这位李先生可不仅是个报社编辑,自己本身也是名噪一时的著名作家,在圈里可谓鼎鼎大名,而他的《官场现形记》就是中国第一部 在报刊上进行连载的小说。他不仅德才兼备、能力出众,更难得的是他思想开放、不拘一格,很能接受新事物。看完《提刑官宋慈》,李伯元果然大加赞赏,这篇小说首先从题材和立意来看就赢了八分,是中国从未有之之小说类型,有点像现在红极一时的译著《英包探堪盗密约案》,却比之更显丰满生动,不仅仅为了破案而破案,更有人性之复杂、官场之险恶的描述,比之那西方的侦探类小说更显别具一格。 
  再者这宋慈是中国有名的能臣,《洗冤集录》更是其一生心血,早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几番发售,于世界范围内也是有名的,而这篇小说居然将《洗冤集录》和宋慈本人的经历结合得如此巧妙,简直天衣无缝,让人不由得相信这小说里发生的事就是真实存在的,简直就像读名人列传一般;再有那案情设定之巧妙、情节之诡秘离奇,使人百思却无所得,只有最后真相大白时才会恍然大悟,纵然惊奇不已,却也觉合情合理,逻辑之严密令人叹服;最后就是那验尸勘探之法,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人人都知仵作之职,可谁想其能神奇若斯,从死人身上能得出如此多的隐秘呢,真可谓一本奇书无疑!
  至于冬秀担心的文笔问题,在李伯元看来却是恰到好处,正符合现今推崇的白话文趋势,而且文笔流畅、用词严谨,那些诗词典故纵然能增加文章的美感,却也可能会坏了整体的构局,而且直白浅显的语句,正好方便更多人阅读,君不见那《京话日报》就是凭借其通篇的通俗北京话而赢得了大批读者,成为全国屈指可数销量过万的报刊么。
  他们《绣像小说》原本致力于使用简单明了的插画来打开市场,使更多人能订阅报纸,从而起到教化民众、开启民智之功效,只可惜收效甚微,那有限的几幅插画到底不如文字更能吸引人、打动人,这篇小说可算是骚到他们报社的痒处了,真可谓一阵助力的东风啊。


第25章 稿费
  “好好好,澄平哪,你这可算是立了大功一件了,这位支付宝先生是哪里人士?可真是第一次写作?”
  江澄平忙道:“这位支付宝先生正是学生同乡挚友,是安徽旌德县人士,真名叫做江耕围,祖上也是诗书传家的大户人家,哦,他曾外祖与外祖父还是我们本地有名的‘父子翰林’呐,真正的官宦读书之家。”
  李伯元笑道:“怪不得如此奇才天纵,原来是家学渊源,想必那也是个出类拔萃、学识渊博的俊秀人物,不知他如今作何营生哪?这写作是可是最忌讳被杂事所扰的。”
  江澄平心想,有才倒是有才,只不好念书,私塾也只念了七、八年,就辍学经商去了,听说于商贾一道上也不甚出息,但却不好把这些话实说出来,文人嘛,讲究的就是体面,如果这作者是一个浑身铜臭的商人,未免带累得小说也不甚光彩了。
  思忖一瞬,江澄平回道:“哎,他虽然生在富贵之家,可惜年幼丧父,家里只有一老娘和一幼妹,纵有至亲叔伯,却还不如没有,为了老娘和妹子,不得已便早早辍学实务去了,这些年就经营着自家田亩商铺,不致使老娘和妹子挨饿,想来心下还是愿意读书学习的,否则也不会写这文章了。”
  这话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不能说错,也不能说对。
  江耕围的确幼年丧父,家里只有娘和妹妹,因早年间江家四房分了家,不如原先一家人似的热络了,但也很是亲近和睦的,家里的确没有什么赚大钱的营生,但也不至于就要挨饿了,他写那小说一开始据说是为了使自家茶楼的生意更好一些,可不是什么一心向学。
  不过作者嘛,都是需要包装的,江澄平混了几年社会,也是深谙此道,并且一下子包装成功打动了李伯元。
  因为这位李先生也是幼年丧父,寄人篱下,同样才气过人,年少成名,还曾有“小圣人”之称呢,听了江耕围的故事,便觉得仿佛是看到了年少的自己,如何能不感同身受,唏嘘不已呢,不免也生出了怜惜爱护之情。
  “这样吧,这篇文我先做主收下了,如果支付宝先生行文顺利,能在年后续上前文,那便证明他的文章可堪连载,如若不能,我们也可把这写好的稍加修饰,变成独立的侦探故事单独进行发表,就像那国外的小说一样,一章一个新故事!”李伯元不愧是总编辑,经验丰富。见多识广,立马就想到了妥善的应对方案。
  “至于稿酬,暂定千字五角,请他万不要嫌弃,这样吧,你先去账房处支取五百元,这钱就相当于咱们买断了这篇小说,叫支付宝先生万不可再发于别家!”李伯元同样也在第一时间想到了独家报导,可谓很有远见了。
  其实这时候的稿酬制度并不统一,也不甚明确,就连以字数来计算稿酬的方式也是最近才兴起来的一种方式。
  千字五角基本算是低价了,本来冬秀写的小说文笔成熟、条理清晰,已经无需修改,单从小说来看怎么也能得个乙等了,但她却是个籍籍无名之人,完全没有号召力,再加上这是篇接近现代文的白话小说,现代文大家都知道,几乎完全的口语化了,相比语言精练简洁的通俗文,便有注水之嫌,往往人家两三个成语能表示的意思,用现代文来写可能就要扩展成一个小段落了,这样虽然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对初次接触的人来说,不免过于繁琐直白,所以综合考量便将其归到了丙类小说的行列。
  关于这种给小说定档次的法子,冬秀也是在报纸上看到过的,一般的名家,稿酬可达千字六到十元,若是像梁启超先生那样的大拿甚至可高达千字二十元,外加专著版税的40%,真正可以说得上是日进斗金了,这样的信息无疑就是在对人说:来呀客官,当作者可是一本万利、名利双收的哦,不比做官差多少,简直是待遇高、风险低、离家近还自由轻松的大好工作啊。
  李伯元虽给她定了千字五角,但给的钱却比冬秀应得的要多得多,也不知是真的怜惜江耕围这个后辈,还是为了提前笼络住他,总之是很有心了。
  这边两人商议完毕,江澄平直接被提前放假回家了,目的就是为了襄助这位支付宝先生,使他能够心无旁骛的全力完成这篇小说。
  且不说江耕围被变身催更达人的好友整天盯梢盯得□□,就连冬秀,在知道报纸决定给她上连载后,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还好她已经有了不少存稿,正所谓家有余粮、心中不慌,再者《绣像小说》作为一个半月刊,一月只不过发行两次,冬秀的行文速度是完全能够满足的,只是一想到要面向公众,接受所有人的挑剔和检验,她便不由得更加认真仔细了。
  冬秀将写好的篇章反复进行查看、捉虫,起码得保证不能出现错字、别字或简体字啊,再就是逻辑和常识问题,力求不让人挑出错误,这样一来她每天倒是更忙了,以前是足不出户,现在干脆是足不出门了。
  “妹妹,你这一篇小说可就抵得上咱家五年的收成了啊,我真是不敢相信,怪不得从古至今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呢,我现在才真是体会到了,你这还不是为官做宰呢,就随便写写故事居然就能挣下这许多钱,天哪!”
  自从江耕围亲自从好友手中接下那货真价实的五百元钱开始,他就整日里飘飘忽忽的如坠云端,仿佛是在梦里一般了。
  怪不得澄平说写文章赚钱呢,原来是真的,要照着这个趋势下去,他们家也不用做什么营生了,就靠妹妹一本书就能挣下几代人的基业了。


第26章 笔名
  要说江澄平此人,确实机敏有远见,自从与报社主编兼半个老板的李伯元先生详谈过后,他就立即给自己定位为支付宝先生的专职编辑了,他认准了这就是一道能送他上云端的青风,他可一定得好好把握住,也幸亏他与江耕围有交情,现在提前笼络住他,日后他出名了也不至于甩开自己。
  打定主意抱大腿的江澄平,也不再跟以往一样与江耕围称兄道弟了,直接叫他“支付宝先生”或“宝先生”以示尊重,搞得江耕围好不自在。
  鉴于这个笔名实在有些奇特,江澄平以为其中必有深意,只是自己参悟不透,还特地跟江耕围请教了一番。
  江耕围当初看到这个笔名时的反应与江澄平一样,也是问了冬秀取名的来由的。
  冬秀能怎么说,她当然就是随口取的啊,她还想过“神州六号”、“王者荣耀”、“共享单车”、“和谐号”之类的呢,只不过是想要寄托一份怀念之情罢了。
  她压根也没把取笔名看得那么重,感觉这笔名就跟网名一个样,现代人谁还没在网上起过十个八个网名啊,QQ、微信、微博、淘宝甚至陌陌、摇一摇啥的,不都得起个注册名字的嘛。
  而且她看报纸上起的名字也很随性啊,要不直接用本名,要不就使用自己的别号,例如什么青莲后人、茶杨居士、瘦梅词人等等,再有的就是画风清奇类了,很像现代非主流网名一般,有醒世人、望新国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