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太后的这些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姐,这家伙欺负人。”杨明达气愤无比的准备找小贩的麻烦,却被杨令月伸手拉住。
  “别说了,咱们将这热包分食,然后去米店买米。”相比杨明达的气愤,杨令月到没什么过多的感想。他们两个孩子,又穿着破破烂烂、一瞧就是孤儿,不欺负他们欺负谁,而且小贩也算没说假话,热包的确涨了,原本该五个铜板两个的,现在卖四个铜板一个。
  杨令月一边在奇怪这无灾无难的、物价却飞涨,一边不动声色的将热包分成两半,与杨明达一人一半,快速的吃了,然后往粮店的方向走去。到达粮店一问店伙计的价格,如杨令月心中所想的那般,粮店粮食的价格全都上调了一倍。
  杨令月暗自纳闷,正想打听出了什么事儿导致物价上涨时,店里来了一位穿着粗布长衫、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义愤填膺的嚷了一句。“满洲鞑子欺人太甚……”
  满洲鞑子…
  一听这词汇,杨令月心就一咯噔。在这个时空待了一段时间,杨令月就觉得这儿百姓的穿着很像明朝中后期时代,现在一听满洲鞑子这一词汇,杨令月瞬间就明了,自己多半穿到了时局动荡的明朝后期,不然怎么随随便便一个读了几本四书五经的书生都在叫嚣满洲鞑子欺人太甚呢……
  不过到底出了啥事?
  就在杨令月暗自思索能够记得的历史,推敲事情时,又有一位进粮店买粮食、年龄比之前要年轻几岁的书生走了进来。
  这年轻一点的书生先是彬彬有礼、却矜持的向店伙计说了自己要买何种粮食,随后在店伙计称粮时,朝着先进店、貌似还在义愤填膺的中年男子打招呼道。
  “那鞑子首领颁布的七大恨,不知秦师兄了解没有,师弟刚从座师那儿听来,只恨不得弃笔从戎,北上辽东领兵抗击。”
  七大恨,鞑子首领!
  在一旁光明正大听着的杨令月终于有了印象,如果她记忆中的历史没出错的话,那么现在应该是万历四十六年。在这一年,建州女真首领□□哈赤发布七大恨,起兵反明,建立后金政权。同一年女真兵克抚顺,朝野震惊。万历四十七年,辽东经略杨镐四路进攻□□哈赤,在萨尔浒之战大败,死四万余人,开原和铁岭沦陷,首都燕京震动。朱翊钧用熊廷弼守辽东,屯兵筑城,才稍稍将东北局势扭转。所有这便是物价涨了一半的原因了,想来等女真兵克抚顺的消息传来时,物价更会成倍的增长。那么就目前来说,最好是要加紧时间收紧物资,确保今年冬天好过。
  杨令月眼中幽光一闪,快速地做了决策。杨令月先是用身上所有的铜板买了耐存的杂粮,然后让力气大的杨明达拎着,姐弟俩快速的出了乡镇集市,往所住的破庙山头走去。
  行走过程中,杨令月因为心里有事,不小心绊倒、滚落进了荨麻丛中,被荨麻叶子上的尖刺割破了皮肤……
  如蝎子蛰了一下的疼痛感,让杨令月趴俯在荨麻草丛中一动也不敢动,直到杨明达慌忙的丢了粮食,上前准备扶起杨令月时,杨令月才呆呆的回过神,自己从荨麻草丛中起来……
  这玩意儿割得人真疼!
  杨令月愤愤不平的咒骂几句,却在准备走时,身子猛然一定。杨令月想起了一件事,还在现代上高中时,她所在班级那热爱美食的小姑班主任曾说过荨麻这种植物可是一个宝,叶子可食用、可用药,就连根茎也跟棉花一样,可用来织布做衣裳……
  杨令月想起如今缺衣少食的处境,就再也站不住,先是让杨明达先行回破庙将卖的粮食放好,自己则留在原处,将此处所生长得荨麻连根带枝叶拔了,然后像捆柴火一样,用杂草搓成的草绳捆了,然后拖着它们,慢腾腾地回了破庙。
  此时,杨明达已经用火折子重新升起了篝火,架着的瓦罐锅里也开始煮上了今日两姐弟的晚餐。
  由于过惯了苦日子,就算买了粮食,一直抠抠省省惯了的杨明达在煮晚饭的时候,并没有多放买的粮食,而是一大锅野菜夹杂着零星少许的杂粮。
  杨令月看的心酸,便放下捆成一堆儿的荨麻,故作不经意的问:“昨儿捉的青虾和螃蟹呢!”
  杨明达挠着脑袋,将乱蓬蓬的头发挠得更加乱蓬蓬,自己却丝毫不觉邋遢,傻笑着回答道:“在后院挖的小泥池子里养着呢!”
  “拿出来,看着姐姐给你收拾一锅美味。”
  “螃蟹还好说,但那肉虫子能好吃吗。”
  “怎么不好吃了。”杨令月将煮好的野菜杂粮汤倒进大大的粗瓷碗里,另起了一锅、倒水煮了起来。杨明达听话的到后院捞起养在小泥池子的螃蟹、虾子,在杨令月的指挥下,将螃蟹去壳洗净,丢进了翻滚沸腾的瓦罐锅里。
  杨令月一边将洗干净的虾子整个丢进锅里,一边取了最嫩的荨麻枝叶丢进锅里,去除虾蟹所带的土腥味。等一锅虾蟹煮熟后,杨明达一吃,发觉如杨令月所说的那般,是一锅美味。
  杨明达在姐姐杨令月的劝食下,连汤带虾蟹干掉大半锅后,又吃了大半的野菜杂粮饭,这才意犹未尽的摸着肚皮儿,对同样饱餐一顿的杨令月道:
  “姐姐,咱们明儿再去捉些螃蟹和肉虫子来煮好不好。”
  杨令月点点头,同意杨明达主意的同时却也纠正杨明达的用词:“那不是肉虫子,而是虾,鱼虾蟹的虾。”
  杨明达再次挠头傻笑:“姐姐真聪明,竟然知道那玩意儿是虾。”
  杨令月无语的翻了翻白眼,心中埋汰道:这不是聪明,而是常识好不好。杨明达你这小子,果真是没常识到了极点。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o(* ̄︶ ̄*)o

  ☆、第五章

  姐弟俩肚皮吃得圆滚滚后,便分别窝在对应的量角落铺得厚厚的稻草堆里一夜安睡到天明。
  起床后,姐弟俩先是生篝火,用了一竹筒的溪水烧成热水、用粗布以及咬去皮儿的柳条简单的洗漱一番,这才不慌不忙的做起了早餐。
  姐弟俩的早餐与往日一样,不一样的不过是在一锅野菜汤里丢了一小把杂粮。快速地吃完早餐,姐弟俩便出了破庙,开始新一轮采摘山珍。
  这一次采摘的山珍,杨令月依然准备拿去卖,所卖的铜板没有拿去买粮,而是存着,等数量足够多时,拿去买可以用来做种的种粮以及蔬菜种子。
  如此一来,便又是一月过去。等可耕种的粮食种子和蔬菜种子买了回来后,杨令月抽空去了山脚底下的小村落,找村里正家的借了一把锄头,一把斧头,又用一些珍换了一把菜刀,这才回到破庙,领着杨明达一道在破庙的庭院中,开荒种菜。
  所买的粮食种子,姐弟两人是在距离破庙不远处、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段,这儿靠近小溪,来往倒也方便,所有便种在了这儿。
  当然,由于女孩子的力气着实不大,所以开荒种植需要的力气活都是小三岁的杨明达做的,至于杨令月则用杨明达用斧头砍的灌木,做了一个外形粗糙、却实用的织布机。
  杨令月之所以会做这玩意儿,完全是因为她在乡下的外婆家也有木架结构的古织布机,小时候待在外婆家外婆织土棉布时,还给乖乖待在一旁看织布的杨令月讲解过这玩意儿该怎么使用,再加之后来接触电脑,曾搜索过古织布机的详细资料,所以这次杨令月才能像模像样的做了织布机出来。
  杨令月做好织布机后,便将晒干的荨麻茎皮捻成比细毛线一样大小的线条,再用这些线条小心翼翼的铺到木质织布机上,除了刚织时有些不顺畅、织得乱七八糟的,后面倒也织得像模像样,几日忙活倒也织出了几尺荨麻布来。
  只不过杨令月虽说织出了布,但却不会做衣裳,无奈只得捡了半篮子的山珍,与杨明达一起去村里正家还锄头、斧头时,央求大娘教自己做衣裳。
  “你这是麻布吧!”大娘仔细翻看着手中草木颜色的荨麻布,赞叹的道:“你这姐儿的手算巧,这布织得不错,摸着也不怎么粗糙,倒是可以用来做衣裳。”
  “大娘,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只不过娘亲去得早没怎么教我做衣裳,就算如今我织出了布,却有心而无力。”
  杨令月笑得甜甜地说道:“我知大娘是个心善的人,大娘如果不觉得麻烦的话,就简单的教教月儿怎么剪裁、缝制衣裳吧。”
  “哎哟,你这姐儿的嘴可真甜。得,大娘就好好的教教你怎么剪裁、缝制衣裳好了。”
  大娘笑眯眯地打算领着姐弟俩进门,只是姐弟俩还来不及进门,就见村里正家的大儿媳妇,面露鄙夷的道。
  “娘,你怎么香的臭的都往家里领,污了地儿不说,别到时丢了东西就不好了。”
  此言一出,大娘当即变了脸色,喝骂自家这看不懂人脸色的儿媳妇。“你在这儿胡咧咧的乱说啥,没眼力见的东西,别逼我这个做婆婆的将你撵回娘家去。”
  自家老大娶的这个媳妇,大娘一开始是不愿的。人懒不说,还眼皮子浅不会说话,可以说除了那张长得俏丽的脸,没有一点的优点。可谁让她家和自家是从小定的娃娃亲,虽说看不上这个大儿媳妇,但为了避免被人说不讲信用、无仁义,怕会影响自家老头子在村里的地位,所以大娘只得咬牙的认了。而老大家的自从进门后,也低眉恭顺的一段时间,没曾想,今儿却一不小心又装不住、原形毕露了。
  其实这也怪不了村里正老大家的,毕竟就杨令月姐弟俩的形象,虽说所穿衣物都采了皂角浆洗得干干净净,可破破烂烂、大洞套小洞、颜色惨白、看不出原色的衣衫,也别怪眼皮浅的村里正大儿媳妇一见他们就面露鄙夷,认为他们是利用大娘的同情、准备上门打秋风的乞丐儿。
  杨令月满心愤怒、有些想骂上几句,但他们如今情况如此、怪不得别人鄙夷,所以杨令月只得忍了愤怒,先是安抚同样愤怒得眼眶儿都红了的杨明达,冲着大娘露出怯生生的微笑,故作局促不安地说道:
  “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