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一不惊叹华泰殿的雄伟气派。
“皇上驾到!”
正是众人交谈甚欢时,宫殿外传来一声浑厚的通报,殿内所有官员闻言,立刻收住交谈声,起身朝来人叩拜,“臣叩见皇上!”
百余人齐声高呼,自然声如洪钟,震得华泰殿内一阵微颤,人耳短暂嗡鸣。
景陵一步跨进华泰殿内,目不斜视地大步走向住座上龙椅,一袭漆黑的龙袍穿在他身上,气势深沉凌人,让一众大臣不敢分神,恭敬地底下脑袋。
“平身。”待走到主座上,景陵方转过身,对底下的大臣沉声道。
居高临下俯视百余人同时叩拜,场面极为震撼,一如登上高峰,放眼望去,天底下尽是矮山小林,不敌自己抬手一扬。
“谢吾皇!”众大臣听闻景陵的话,同时应道,先后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接下来,来自各国的使臣逐一上前道贺,呈上无数稀世珍宝,精明程度让人咋舌。
“皇上,臣亦有一件珍宝要呈给皇上!”终于,待宫宴进行到一半时,坐在较前排的晋怀王站起身,隔空朝景陵拱手行礼道。
景陵仰首喝下一杯酒,看似心情不错,“哦?不知晋怀王有何珍宝?”
“臣此宝物,乃臣历尽千辛万苦方寻得,特意要呈给皇上。”晋怀王笑得坦然,一身暗黑色的大袍让他的身材看起来更加魁梧,颇有一番皇家风范。
景陵微坐直身姿,狭长眼眸内没有半点涟漪,淡淡道,“晋怀王呈上来罢。”
晋怀王也不在意景陵的态度,自从景陵登基以来,对谁都是一幅漠不关心的模样,对朝政也不太关心,这样朝中许多大臣大为不满,若非景陵身上的功绩无人能及,加上其手段残暴,朝中大臣恐怕早已设局谋反了。景陵虽然一直不关心朝政,但他底下有书子墨等人在帮他,书子墨虽然年轻,但深谙治国之道,朝中大臣为他颇为尊敬,因而更加不敢猜疑景陵。
但晋怀王知道,朝中已有不少大臣对景陵心怀不满,他们只是欠缺一个出兵的理由,只要理据十足,朝中大臣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晋怀王含笑转过身,对着宫门方向拍了拍手。
不知情的大臣好奇地望过去,都在猜测着晋怀王会送什么贺礼上来。晋怀王在朝中一向清廉,又经常出资帮助百姓,他府中岂会有什么稀世珍宝?
在众人的猜测中,只见漆黑的宫门外缓缓走来一人,那人衣着正统,似乎是宫中人士,手中正捧着一个长长的木盒,让众大臣更加好奇。只见那人捧着木盒一路走到整座之前,四周明亮的烛光照落在他身上,众人总算看清了他的模样。
来人是一名男子,年约二十岁左右,长长的黑发被高扎起,繁琐的宫服让他的身材看起来更加强壮,身上隐约透出一股苍劲的气势,让四周的大臣猜疑连连。
此人一看就不想是来道贺的人,面上没有半点喜色,晋怀王为何让他过来送礼?他手中的木盒内又装着什么东西?看起来并不像珍奇异宝。
“草民叩见皇上,愿吾皇千秋万世!”
正猜测着,那人就跪拜在地上,声音低沉如钟鼓,敲打在心头上。
众大臣见他态度尚可,目光不禁放到了景陵身上,景陵脸上依旧漠然,单手撑着脑袋,垂眸地打量着堂下之人,墨黑的发如丝绸般洒落在他身前,一如他眼中的色泽,黑得看不透。
晋怀王上前走到那人身前,对着景陵拱手,“皇上,此物乃臣精心准备,往皇上笑纳。”
景陵视线不动,毫无反应,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听见了晋怀王的话。
伺候在一旁的梓沛马上会意,快步跑下去,来到晋怀王面前道,“王爷,请讲贺礼交给奴才。”
“有劳梓沛公公了,只是此物相当贵重,乃天下一绝,本王恐防会出现差池,才特意命和申将贺礼带到华泰殿内,定要亲自呈给皇上。”晋怀王含笑道。
“这,”梓沛有些为难了。
“呈上吧。”
就在此时,景陵忽然出声,语气里听不出喜怒,让人为之一震,只觉这华泰殿内的气氛有所改变。
“臣领旨!”晋怀王反应极快,转首又对和申递了一个眼神,示意他可以将贺礼呈上去。
和申会意地站起身,跟着梓沛一起来到景陵的矮桌前,跪下身,在梓沛的帮助下将木盒打开。同时,站在原地的晋怀王拱手解释道,“启禀皇上,臣所呈上的贺礼是在臣前往赵国之时于半途截下之物,据那贼人所言,此物乃皇上亲自下旨描绘,历经数年方能完全!”
“皇上亲自下旨的描绘的物品?”
“何物?竟然和皇上有关?”
晋怀王刚说到这里,旁边的大臣就忍不住窃窃私语,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会惊动景陵,更加惊恐为什么晋怀王手中会有皇上亲自下旨描绘的东西,晋怀王今日将这件东西呈上来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晋怀王不知皇上脾气?
晋怀王心中满意大臣们的表现,面上却凝重道,“臣当时听闻此事,心中大为愤怒,定是歹人有意陷害皇上,才谎称皇上瞒着天下人描绘了此物,打算偷偷送至华阳城内!臣一心为皇上,为大秦,定然不会让待人有机可趁,遂,臣将此物与那歹人扣下,打算回城后亲自向皇上回禀,不想歹人竟然服毒自尽,没有人证,臣担心一旦此物面世,会让暗藏在一旁的歹徒有机可趁,遂臣一直不敢贸贸然将此物拿出来,臣一番苦思,认为春节当晚便是最好的时机,当着众大臣的面,臣才将此物呈上,向天下人证明此物与皇上没有半点关系!”
说到这里,晋怀王抬眸望向坐上之人,鹰眸内噙着利光,如刀刃般威严。
众大臣一路听着晋怀王的话,脸色越发震惊,好不容易等到晋怀王说完了,一个老臣子马上就问道。
“王爷,不知王爷所说之物是何物?”
堂上,和申还跪在景陵前方,木盒虽然已经被打开,但和申并没有拿出木盒内的东西,似乎在等着时机。
景陵仍旧维持着原先的姿势,单手撑着脑袋,直直地看向晋怀王,双眸内一片漆黑,如同漩涡般吸食着人的灵魂。
晋怀王心中微寒,随后稳住神色,皱眉看着那老臣子,显得相当凝重,“此物,本王也曾察看过,诚如歹人所说,此物乃外族地图,详细地描绘着外物境内的一山一河,让本王大为震惊!”
“什么!”
“竟是外族地图?皇上为何要命人绘制外族地图,此乃一派胡言!我秦国与外族向来交好,无故之下,皇上为何要让人侵入外族,并且详细地绘画下外族的地形地貌?”
一众大臣马上反对,身为朝中一员,他们对国事军事自然有所了解,一旦被外族之人知道他们秦国暗中派人前往外族偷偷绘制下外族的地图,外族之人肯定会认为秦国要攻打他们。
外族乃蛮夷之地,外族人性情刚烈,一旦知道自己的领地被侵犯,一定会抵死反抗。诸国大战刚刚平息,百姓们元气未归,如果在此时掀起外族之战,肯定会民不聊生,别说打战,说不定百姓们会先一步谋反作乱!
这是一件大事啊!
“本王也不相信此事,所以才特意在宫宴当晚命人将地图呈给皇上,此事一定是有心人士所安排,目的是陷我大秦于不义!一旦百姓得知此事,定会联合造反,外族之人亦会动怒!”晋怀王义愤填膺!
一名臣子闻言,往前一步,语气担忧,“王爷所言极是,不久前,各地叛军忽然聚集在华阳城外,并斗胆领兵攻城,幸好皇上及时回城指挥士兵,若不然,那叛军恐怕已经攻进华阳城内。皇上,臣以为,叛军恐怕已经知道了外族地图一事,因而动怒,才会忽然进攻华阳城!”
“有这可能!”
“叛军虽然一直徘徊在全国各地,但却没有什么大动作,上次忽然进城,其中定有蹊跷!若是关于外族地图,难怪叛军会大怒!”
听到那个大臣的话,其他人纷纷醒悟,目光不时在景陵身上徘徊,心中已有猜疑。
“哦?想不到晋怀王手中竟有外族地图,实在让朕惊讶。”景陵端正坐姿,唇角轻扬,似笑非笑的神情让底下众人心中骤寒,连忙闭上嘴巴不敢多言。
晋怀王稳住心神,早已想好了说辞,“回皇上,臣也想不到歹人竟有如此能耐,图上所画皆是外族地名,就连各个部落的位置也有标注,详细程度堪比军营地图!”
“有此事?”
景陵语气微重,听得底下众人心头一沉,伺候在两旁的宫人早已跪在地上,不敢证明对抗殿内沉重的气氛,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正是如此,皇上看过地图便知详情,臣不敢私自下定乱!”晋怀王道。
景陵垂下眼帘,似乎在打量和申手中的东西。
晋怀王听见景陵久久没有说话,心中盘算一番,主动道,“和申,将地图呈给皇上定夺!”
“草民领命。”背对着晋怀王,和申微侧首应了声,将木盒放在地上,跪起身将地图捧到景陵面前,缓缓将地图展开,上面绘画着的景物有山有水,还涂上了颜色,标上了地名,连一旁看着的梓沛都大惊失色。
然而,就在众人屏息凝神不敢动作之时,和申猛地从地图中抽出一把匕首直直地刺向景陵,景陵脸色一变,迅速闪身避开!和申第一次行刺失败,不敢有所停顿,马上又挥动匕首朝景陵刺来,双眼中迸溅出浓烈的杀意和决绝之意,早已视死如归!
底下的人背着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放声大叫,守在两旁的侍卫马上冲向前,企图将和申拦下,场面一片混乱。但和申毕竟是单枪匹马,任凭他武功再厉害,也始终伤不到景陵,很快就被侍卫捉住。
眼见刺秦无望,不等侍卫盘问,和申一刀刺向自己,宁愿死也不会供出主谋是谁!
“皇上,您没事吧!”
见和申被侍卫拦住,梓沛马上跑到景陵身旁,扭头就看见和申自尽而忘,梓沛大惊,连忙大声叫道,“快传大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