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后宫当成副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皇子和贵妃一清二楚,这件事不可能和王妃有关。不说独孤侧妃新进府,而王妃嫡长子已经被立为世子,根本不可能威胁王妃的地位。就说,这可是恶月、恶日,还见了血光,王妃也是出身大家,行事自有章法,怎么可能冒着自家爷们名声受损的风险做那种事?
  何况,现在可是立太子的关键时刻!
  甚至,这还不像是独孤家的手笔。
  虽然看起来,除了王妃,就是侧妃自作孽的可能性最大,目的也很明确,就是为四皇子扫除障碍。但是朱家人心里清楚,独孤家可是极重名声的大世家,就算是为了皇位,都不可能让任何一个姓独孤的女子背上“产下鬼子”的恶名——那会让整个独孤家的女儿都蒙上一层阴影!一个大世家里,任何一个女子都极其珍贵,她们能够为家族带来的利益,她们联系的关系网,甚至是男儿也望尘不及的。
  所以,顶级世家里,都有这样的潜规则——男儿当自强,凡事以宗族传承为要;女儿当自珍,遇事以自保为先。她们只要活着,就是利益。
  这件事,到可能是背后的敌人,一石多鸟的杰作呢!
  只是朱家和独孤家目前的敌人稍微有点儿多,一时间也不能找到真凶。
  事实上贵妃心里并不怎么着急。
  恶月鬼子什么的,确实让人膈应,但那孩子已经死了,又不是嫡妻生的,其实影响并不大。毕竟是皇家,心里再怎么不舒服,也不好拿这些鬼神之事到台面儿上来说。过几天,随便扔出一个下人,“查明”是她害了侧妃早产,再几个月,事情也就平息了。就像是四皇子——和庶母私通,这在民间就是浸猪笼的命,可为了照顾章和帝的面子,不是也没人敢提么?事过境迁,即使大家心知肚明,朱家也只能在民间编些戏曲说书,不痛不痒罢了。
  流言?
  民心?
  等夏侯毅登上帝位,还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章和帝够昏庸残暴了,那民间不是也处处歌功颂德么?
  贵妃想得挺好,也这样嘱咐了三皇子,却没料到,三皇子早就和她生了隔阂,不信任的种子早早埋下,如今确实生根发芽。再有小人挑拨,三皇子在兄弟们不怀好意的“关心”下,终于爆发了。
  到底没受过什么挫折……
  这日,贵妃正在长春宫和众人闲聊,却有小太监着急忙慌的找了来,皇后不悦,审问之——
  竟然是,三皇子上了折子,请休王妃。
  贵妃当场摔了杯子。
  皇后倒是没怪罪,还大度地让贵妃“自便”,因为姜皇后现在也正疑惑着呢——这三皇子,莫不是脑袋被门夹了?
  出了这样的事,名义上大家都是三皇子的长辈,自然不好再聚在一起闲聊——现在皇帝心情恐怕不怎么美妙,要是碰上走在一起的女人们,很难说会不会迁怒。
  淑妃挑高眉毛,淡淡地对姜皇后微微鞠躬,转身就走了。她素来对皇后不太恭敬,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这位子本来是她志在必得的。只要大面儿上还过得去,皇后也从来不怪罪,谁让当今太后姓独孤呢?本来太后就对姜皇后非常不满,看在玉德妃面儿上还要时常敲打,和先皇后早年的待遇差不多,姜氏再怎么桀骜不顺,心中也有诸多牵绊顾虑,不敢为难淑妃。
  卓美人、王美人、陈才人和林宝林也乖乖告退,许美人和玉德妃却留了下来。
  青青是因为和姜宣文还有事儿要说,许美人却是交了好运。
  章和帝对八皇子十分满意,也觉得许氏还算懂事,便想要升一升她的位分。世妇及世妇以下,皇后是可以全权处理的,章和帝打了招呼,姜皇后对太后报备一声,便可以直接下令了。
  未至九嫔,也不是年节众人一齐晋升,自然没什么晋位大典。章和帝也没有再加恩的打算,并不会发下圣旨,是以,皇后也只是对许美人交代几句,便让感恩戴德的女人下去了。
  其他琐事儿,自然有尚宫局和许氏自己准备,皇后只需要发一道懿旨即可。
  “唔,宫里还是人太少,冷冷清清的。”青青抱着小凤凰逗着,语气淡淡地道。
  姜皇后不雅地翻了个白眼,说:“你可积点儿德吧!选多少人进宫,皇上不宠幸,不是让人守活寡么?你自己春风得意,倒让别人怎么活?”
  青青不答话,皇后也不在这上面多言。
  再怎么看得开,她也做不到拿曲青青和章和帝之间的事调笑,每次装作无事地说起,心里总是酸涩的。
  青青突然问道:“往年也就算了,今年七月,你的生辰就要变成千秋节了,可有什么打算?”
  姜宣文叹了一口气,道:“还能怎么办?先皇后一贯简朴,数年不曾置办千秋节,都混过去了。太后也只在皇上登基那年办过——本来就看我不顺眼,我要是还作两下,可不得拍死我么?”
  姜皇后倒也不是眼馋千秋节的风光,只是她今年初登后位,若是不举办千秋节,天下人恐怕还不知道这皇城里换了女主人呢。
  也是,她算什么女主人呢!
  青青也很无奈。
  现阶段,于公于私,她都是希望姜皇后坐得稳当些的,这千秋节,实在很麻烦。
  当今太后四柱并不好,一直不喜欢提到生辰,是以多年打着节俭的牌子,不办千秋节。圣上登基那年是躲不过,连带着东太后和先皇后,也只办过寥寥数次。
  但她们好歹是受过命妇朝拜觐见的,也是名正言顺了。姜皇后倒是起步很高,祭天时接了金宝,可到如今,也没能找到合适的时机接见外命妇,实在显得有些尴尬。
  但是,孝道和“先贤”在那儿杵着,姜皇后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两人闲聊一会儿,却半天没等到章和帝来接人——自姜氏登位,青青一般都是在长春宫等着皇帝来接,也算是给皇后撑腰了。
  青青仍然和女儿玩耍,不急不躁的,皇后心里却有些慌。
  曲青青现在站得太高,若是失了帝王宠爱,怕是会摔得很惨。她自己不在意,姜宣文却每每提着心。
  着了红药去打听,倒是没费多大功夫,人就回来了。
  “娘娘,皇上今儿可回不了后宫啦!司徒老大人正守着陛下哭呢!太子太保大人、吏部尚书大人、左仆射大人……总之吴家的大人们在太极殿外跪了一地呢!”
  吴家,三皇子,楚王妃的娘家。
  姜皇后皱眉。
  “这吴家历来最是忠心耿耿,不和其他世家同流合污,这次虽然三皇子有些……但他们怎么敢为难圣上!”
  青青瞄了眼皇后,那意思——你和吴家有仇?怎么扣那么大顶帽子?
  姜宣文瘪嘴——他家在御史台里人可多!每月都要参我家几次。
  红药却道:“唉,下官也是这样想,就多听了几句——现在倒是很同情他们呢。其实出了这样的事情,三皇子要休妻也说得过去,毕竟这天下总是男人们更便宜些。但他和吴家商量着,和离也就是了,何苦写了奏折。娘娘,您是没听见啊,那折子上的话,可真是太恶毒了!三皇子还是读书人呢!听说楚王妃已经撞了柱子,好歹就回来了,现在只剩下一口气儿,被忠心的嬷嬷抬回了吴家。您说,那家忍得下这口气?”
  姜皇后眉头皱得更紧了,厉声道:“让你问一问程元珍皇上有没有示下,谁准你打听这些闲言碎语!闭上嘴,不许对任何人再提一个字!满宫里都在说,不差你一个!”
  青青和姜皇后对视一眼,齐齐叹了一口气——这三皇子才将上了折子,事情倒是紧锣密鼓地出,还闹得人尽皆知,倒像是章和帝桌案上装了传声筒似得!
  这里面水太深,本来不干她俩的事儿,必须离远些,可别打湿衣裳!
  青青心里很是复杂。
  楚王妃,真是个奇女子。
  可叹,本是同林鸟,相煎何太急?


第八十五章 春风得意疾
  三皇子上请休妻一事,最终还是以楚王夫妇和离作结。
  章和帝从来不是个慈父;这段时间虽然看起来和蔼不少;实际上本性的刻薄却半点儿不曾隐藏。他倒是好好安抚了吴家,大把的赏赐;钦赐的赞美原楚王妃吴氏的圣旨——这都没什么,关键是,他发了明旨,以不下于三皇子之前上疏的恶毒语言;严词评判了他“不堪为大丈夫;没有半点担当”。独孤家立刻落井下石,联络许多文生,发表数篇文论,意在针砭时事,明刀命枪地指向“端午弃子”之“恶俗”,其言论振聋发聩,引起极大的反响。
  吴家松了一口气,独孤家也避免沾上“不详”之名,挽救了两家的女儿,皇室更是免除了诸多不好的影响,可谓皆大欢喜。
  唯有贵妃称病不出,朱家一派厌憎三皇子,而三皇子自己,却是心丧若死。
  如今的他,可说是人嫌鬼憎,举步维艰,和之前的风光无限对比起来,落差尤其之大。而且,失了妻族的支持,短期内也难以娶到得力的王妃和侧妃,损失是不可弥补的。
  好在,虽然章和帝金口玉言,他夏侯毅没有担当,不堪大用,几乎是断送了前途。可是正因为章和帝太毒舌,朕算起来,他这么多儿子,就没有一个没什么污点——唯一的夏侯任,不说年纪,就是之前种种不利传闻,也让这个父皇的“麒麟儿”说不上干干净净。
  因此,颓丧了几天的夏侯毅反而清醒过来。
  既然夏侯松这样和庶母有过瓜葛的人都能厚着脸皮东山再起,他夏侯毅不过是为人刻薄了些,还比不上父皇对先皇后那样“深情厚谊”,他还怕什么?虽然这次太子之争自己必然没了希望,但是太子什么的,离登上皇位,说是一步之遥,实际上,能跨过这一步的,还真没有多少。
  在四皇子出事后,夏侯毅和贵妃一直太过笃定,心里压不住的兴奋,导致理智的缺失。夏侯毅还要面对态度怪异的生母,阴阳怪气、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亲弟,趾高气昂的舅家,甚至是无所顾忌肆意挑衅的老四,心平气和的时间真是屈指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