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向北认命地开了眼!
两个开了挂的魔和道士,彼此配合无间,分分钟便找到了穆初夏想要的大活物——两只正在拱地的大野猪!
袁向北瞧准目标后,手一指,穆初夏就从树上跃了出去。
打猎对于穆初夏来说,真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儿。。。 找到目标,两巴掌一下去,两头猪就被拍晕了。
等袁向北追上来的时候,穆初夏已经拖着两只猪往回走了!
“初夏,等等。。。。”袁向北叫住穆初夏。
“啥事儿?”穆初夏拖着两只猪回头望他。
“等会儿在回去,速度太快了,回去别人会怀疑!”袁向北抚了一把额头,这人,都这么多年了,还一点都没长进,每次都要他提醒。
穆初夏:“。。。。。。”
行,等就等吧!
穆初夏把两只猪丢下,找了个地方坐下。袁向北看了看四周,见前头有棵树上挂了些野果子,他轻轻一跃,飞蹿到树上,准备摘几个野果子下来给穆初夏啃着玩。
“咦,你功力是不是比以前高了,蹿得比以前远多了。”穆初夏抬头望着挂在树上摘果子的袁向北,这段时间一直很忙,她都有好些日子没和袁向北碰头了,还真不知道他修为提升了。
袁向北淡淡的“嗯”了一声!
“秋收后我可能要离开芭蕉村一段时间,到时候帮我照顾一下我爷!”袁向北摘下一个果子,扔给穆初夏,抬手又接着摘。
穆初夏探手接住果子,在衣服上擦了两下,啃了一口,“你要去哪里?”
袁向北摘果子的手顿了一顿,道:“我想回袁家旧址看看!”
他不知道仇人是谁,茫茫人海,想要找到仇人,犹如大海捞针,眼下也只能回袁家旧址看看,看能否找到什么线索。
几个月前,穆初夏从青衣那里把太初冥功带回来给袁向北后,袁向北就不分昼夜的拼命练功,才短短几个月,他就跨过先天初期,从中期一路狂升到了先天后期,离顶峰真有一步之遥,按这速度下去,最多一个月,他就能到先天顶峰。
按说,就算太初冥功是袁天罡所著,与袁家血脉意境相容,可也不可能提升如此之快。袁向北能提升如巨大,还多亏了青衣送过来的那两颗丹药。
袁向北后来寻到青衣,问清楚丹药的用途后,便迫不及待地吃掉了一颗。
这两颗丹药是李淳风费尽一生心血才炼成的六转聚灵丹。六转聚灵丹本来应该有六颗,可李淳风寻找药草一辈子,就只凑齐了两份药草,这两份药草,一份只能炼成一颗药。
效用,如同它的名字那样——聚灵!
吞下丹药后,在三天之内,天地灵气任他所用。。。 袁向北就是抓住那三天时间,从先天初期起点,直接到了先天后期,不但如此,还显些冲破到达顶峰。
好在他从小就开始练功,根基牢靠,虽然强势跨跃了两个等级,影响却是不怎么大,稍微稳固了一下,修为就稳定了下来。
只要按步就班的修练,要不了多久,先天顶峰就能水到渠成!
第110章
袁向北摘完果子; 坐在穆初夏身边; 有一搭没一搭和她闲聊,穆初夏没问他回袁家旧址做什么; 倒是一口接下了照顾张拐子的活。
两人又在林中等待了一小会,袁向北见时间差不多了,拍了拍裤子上的草屑; 招呼穆初夏下山。
穆初夏“嗯”了一声; 扔掉果核,拖着两只野猪就随袁向北下了山。
两人刚把野猪弄进村; 被正在山坡上劳作的村民们瞧了个正着; 大伙惊讶地连连抽声; 丢下手里的活儿; 一窝蜂地围了上去,指着两头野猪就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好家伙; 这两头野猪可不小。”
“初夏,你们在哪里弄到的?后山什么时候进野猪了?我上山咋没遇到过!”
“后山是有些年头没发现过野猪了,你俩运气咋这么好!上山一次就撞上两头……”
“散了散了,地里还那么多活没做; 围在一起做啥?留下几个人杀猪; 其他人都去干活。”张卫海挤过人群,吆喝了一声看稀奇的村民。
张卫海声音刚落; 两头被穆初夏拍晕的野猪; 哼哼几声; 似乎有转醒的迹象; 村民们见状,赶紧散开,生怕这两只野猪醒过来拱人,野猪这种家伙发起火来,不比大猫差多少。他们可都是听老人说过,野猪急起来了,不但会拱人,还会咬人!
穆初夏小眉头轻轻一挑,两巴掌拍下去,刚醒过来的野猪,就又被拍晕了!
村民们对穆初夏的彪悍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反正这也不是她第一次弄晕野猪了,有啥好奇怪的!
可……才来芭蕉村两个月的知青们,却被吓得软了脚!
卧槽!特么好凶残!
这还是人么?
先前别有用心的吴江,在见到穆初夏两巴掌把野猪拍晕过去后,吓得没稳住身子摔倒在地。
穆初夏无意中露出的一手,让吴江彻底安分了,埋进心里的种子还来不及发芽,就被她两巴掌给拍碎。
张卫海安排了几个人把两头猪杀了,让几个妇女把猪血弄成刨猪汤,晚上给大伙儿加餐。两头猪肉没按平时那样分派,被张卫海留了下来。
但也有例外,猪是穆初夏和袁向北弄到的,张卫海意思意思,把两条猪的后腿留给了两人,作为他们的辛苦费。
天气炎热,猪肉不能放太久,晚上散伙的时候,张卫海交代几个煮饭的女人,让她们这几天放开了弄,反正不吃也是坏,还不如趁着没坏掉之前,填进大伙儿的肚子里。
穆初夏连着三天敞开肚子吃肉,狠狠的解了一把馋。
村民脚不沾地,忙碌了一个多月,总算把玉米和稻谷都收了回来,秋收完后没几天,袁向北找到穆初夏,告诉她自己要出村,让她帮他照顾一下张拐子,说是最晚半个月就会回来,离去前还特意交待穆初夏,多留意一下挂在他脖子上的袁修云。
穆初夏大概也清楚他离村是做什么,拍着胸脯保证会帮他照顾好张拐子。
对于袁向北的仇,穆初夏从来不多嘴,在魔的眼里,手刃仇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袁向北没开口要她帮忙,她自是不会主动提出。
袁向北离开的借口,是去给袁家那边的亲人上坟,村里人倒也体谅他,张卫海还给他开了一张出行证明。
他离去那天下了一场秋雨,雨势很大,袁向北是顶着暴雨离开芭蕉村的。
莫名的,穆初夏觉得袁向北这一趟可能不会有什么收获,还别说,乌鸦嘴太灵验,十天后,袁向北就回了村子。回来后,整个人变得越发沉寂了。
穆初夏在袁向北回来第二天,就从他那里了解到了情况。
据说,袁家旧址已经被推了,建成了一个化肥厂。他回去后没有找到任何线索,只隐约听当年的老邻居说,袁家出事那晚,狂风暴雨,闪电雷鸣。许是雷雨太大,那晚,还真没人知道袁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只知道,第二天太阳出来时,有个邻居去袁家借铲子,为了铲水沟,才发现袁家一家子全部暴毙在家。
报仇——这成了袁向北心底的一个结,可他却寻到不仇人,报不了仇。
从那以后,袁向北每年秋收后,都会离开芭蕉村,四处走一趟,希望能在茫茫人海里找到自己的仇人。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瞬就是五年。外界纷扰不断,大山把动荡隔绝在外,芭蕉村依旧宁静祥和。
五年间,穆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初夏家和穆三叔两家从原来的穆家院子里搬了出来,把老院子后面的竹林平了一大片,重新建了房。
娃子们都大了,地方太窄不够住,三家人商量了一下,在穆福昆娶媳妇前,把房子落实了下来。穆大伯在两个弟弟搬去新房后,意思意思,给了几十块钱就把两家以前的房子买了下来,然后把初夏家原来的房子分给了盼春两口子住。
穆盼春嫁人了,嫁的就是当年住在穆家的王新,如今小两口孩子都三岁了,王新也正式落户到了穆家。
王新从一个文弱青年彻底变成了个农村汉,三口之家过得还算美满。
穆福昆在去年娶了新媳妇,娶的就是穆初夏当年同宿舍的热心大姐高明红。
缘份这东西,冥冥之中似有牵连,当初同宿舍的两人,转了一个弯,竟然就成了一家人。
高明红在读书时就很喜欢穆初夏,嫁过来后,和穆初夏相处很和睦。姑嫂关系是最难处的,可到了她们这里,却是和和美美的,羡煞旁人。
穆初夏随着时光推移,从一个豆芽菜般的小姑娘,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姑娘十八一枝花,穆初夏也终于长成一朵娇艳的花朵了,可惜,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这朵花与别的花儿不同——它是一朵不惧风霜雨打的霸王花。
“初夏,回家了,你嫂子什么时候生啊?”
穆初夏挑着两捆柴,背着一背草进了村,路过别家屋门前,那家女人正好瞧见她,就笑呵呵地顺嘴问了一句。
“快了,我妈说下个月我侄子就出生了!”穆初夏抖了抖肩膀上的柴,和她打了声招呼。
高明红进门两个月就开了怀,家里即将再添人口,可把张梅两口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如今的人家讲究多子多福,家里人口少了反倒招人闲话。初夏家人丁稀少,张梅当初生初夏时伤了身,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开过怀,哪怕有穆福昆这个大儿子顶着,张梅也没少听闲话。不过好在都是一个村的,说了段时间也就过去了。
穆初夏把柴挑回家,就见高红明坐在屋檐底下正在给快要出生的孩子做衣服。
初夏家不差布料,这两年她又偷偷弄了些东西去卖给纺织厂的李国民,从他那里换了些布回来。有穆初夏偷摸着补贴,家里日子是越过越好,不但盖了房子,还存了不少钱下来。
“大嫂,有什么吃的没?我肚子饿!”穆初夏把柴放到厨房,有气无力地摸着肚子问高明红要东西吃。
“有,知道你耐不住饿,我有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