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得有自己的事业,这样即使是被婆家嫌弃,自己也可以过得下去。而像李小荷所处的阶层,估计没有哪家知道媳妇有自己的生财之法,不笑得合不拢嘴,还嫌弃媳妇的。当然了,这媳妇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不侍丈夫,不敬公婆什么的了。
李小荷现在也没有其他赚钱的法子,而且就算是有,她也不可能背着李东林和夏氏藏银子啊,这个时代会允许未出嫁的女儿有私产?况且李小荷还是父母俱在的,李小荷觉得这不太可能。
算了,还是先不管这个事了,反正还有李小兰在前面呢,总会把她的事情搞定了,再轮到自己,算算也有好几年呢,也不用急在这一时了。
至于火锅店的事情,李小荷当然也希望它生意越来越好了,这样子家里有银子,总也少不了她们两姐妹的,而且李小荷也不忍心看着自己爹娘弟弟们,过的穷困辛苦啊。
李小荷本以为店里的一应事会很快弄完,她们也很快就能一起去镇上,但是却是一直等到二月十四这天,李东林跟夏氏才回来接他们去镇上。
李东林本来是要让老爷子跟老婆子一起去镇上的,但是老婆子却是不肯去。
“我不去,我在这村里过了大半辈子了,这又不是过不下去,我干啥要去镇上?你们自己去吧,我不去,我跟你爹就在这村里,种点菜养点鸡鸭,也能过活。哦,那田地里的事,到了时节你们要回来弄啊,不管你们是拿钱回来请人干,还是自己回来自己干,反正地要给我们种上,你也知道你爹是不能再下地的,我跟你爹可是要靠那点粮食过活的!”老婆子道。
李东林很无奈,道:“娘,我们那点地,找个人佃出去就好了,地里那点粮食在哪儿不能买到?何况我们都在镇上去了,就你跟爹在村里呆着,那让人看了,成什么样了。要是你们有个什么事,我们都不在,该怎么是好?”
老婆子还是摇头:“阿才还在这里的,老。二还时不时会回来的,到时候他们去哪里找人?”
“去问问谁最近要去白水镇,让他给老。二带个信不就行了。再说就算是他不知道,回来没见人,随便找村里人一问就知道了啊,去镇上就可以了啊!”李东林道。
老婆子看了看阿才,道:“不行,要是让阿才跟着一起到镇上,那岂不是你这个做大哥的帮老。二养儿子?要是就跟着我们住在这村里,还算是我们这做爷爷奶奶的帮着看孩子,还说得过去。”
第38章
夏氏在一边听着,面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冷哼,还什么说得过去,哪个明白人看不出来这事啊,都是分家了的,还把孩子交给老人养,在哪里不都是我们帮着养的?
“我不去,我还能动,我就在这村里种点地,我才不要跟你们去镇上看你们的脸色吃饭!”最后,老婆子这样道。
李东林一听这话,哪还坐得住,赶紧道:“娘,你这话我这个做儿子的可担不起,我哪里敢给你脸色啊,这话可是冤枉我了!”
李东林在那里劝了半天,老婆子就是不肯跟他们一起去镇上。李东林只好去找老爷子,想让老爷子劝劝老婆子,老爷子却道:“你们去镇上吧,我跟你娘就不去了,我们在这村子里也过了大半辈子了,平时找个人说点话、喝点酒也熟。跟着你们去镇上,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又谁都不认识,不如在村子里过得自在。要是你们不放心,就让大丫头在家里照看着吧!”
这真是李小荷也没有想到的结果,看着李小兰在一边低着头沉默,跟本没有发言权,就被决定了去留,李小荷也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最后也就只有李小荷、阿福跟阿寿跟着李东林走了。
回到镇上,李小荷才明白为什么直到现在,李东林跟夏氏才回去接他们过来。
火锅店门前还是老样子,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现在门关着,没有营业。但是李东林却没有停留,直接领着他们绕过火锅店,从原来宅子的西边那边有扇门进去了。
进了这门,就见两米开外的地方是个两层小楼,正对着门口的是一个木质楼梯。
李东林带着众人转到左边,进了中间堂屋坐下,李小荷边转着脑袋四处看,边问道:“爹,这边的屋子是新修的吗?”
屋子看不出来是不是新的,屋子里的家具器物这些倒是显得很新,虽然东西不多,但都是平日得用的。
李东林呵呵笑道:“不全是新修的,这边原来就是我们店后边那宅子。我看了下,要是直接在我们院子后面那儿起一排屋子,就有点挤了,就把这间宅子买下来了。重了个二楼出来,原本想着你爷爷奶奶来了,大家也能住得宽敞点儿,哪知道他们不来!”见李小荷摸着那新漆的桌子,又道:“这些家具等物都是买的二手的,新上过一遍漆,价格合适也还能用,我跟你娘就买了一批。你看怎么样?”
李小荷点头道:“挺好的!”
夏氏给李小荷安排的屋子就是二楼最里边那间,李小荷一看,一应事物都安排好了,跟楼下一样,东西虽然简单,但是必要的都有。架子床对面贴着墙那里,还放了一架梳妆台,小小巧巧的,看起来很不错的样子,虽然台面上什么头花头绳都没有,打开下面的小柜子,也没有首饰盒子什么的。李小荷笑了笑,真是不知足,能有这么一个小台子就很好了呢,还希望真找出点儿首饰出来不成,李东林和夏氏还没有这银钱呢!
待将自己的东西都收入自己的房间,李东林又带着众人转到屋子后面,这边角落有个小水井。李小荷往墙上一看,才发现墙上有扇门,李东林拿出钥匙,开了门。李小荷进去才发现,这就直接进了原来宅子的后院儿了。
这后院儿看起来比以前小了很多,东边原来李小荷等人住的几间小屋,现在已经变成了三层小楼,李小荷看了看,却没有发现楼梯在哪里,西边原来空着的地方,也起了一排屋子。
“这边是一个大厨间,前面全做了大堂,给客人们使用。”李东林又指着正对面的一排绿色植物道:“小荷,你看,这是你之前说的,在这边多加一个回廊,用屏风隔开,做个次一点的雅间,看看,还不错吧!”
确实很不错,能听见大堂的声音,又与外面隔开了。李小荷之前只是大致跟李东林提了下,没想到他做得比李小荷想得好,“爹,这都是你自己设计规划的哦?”
“大致是吧,跟师傅们讨论着来的。”李东林心情很好,一直笑呵呵的。
李东林领着妻儿在店里各处都转了一圈,又叫上阿福回了他们住的小楼,说是明天就带他去见先生,现在要检查一下阿福的功课到底如何。顺便把阿寿也提溜过去了。
夏氏就拉着李小荷在厨房里准备吃食,还要研究几样点心,明天让李东林带去给先生做礼,也显得心诚。
夏氏在他们住的那小楼那儿也弄了一间厨房,但是这边的大厨房不仅材料齐全,而且工具也齐全,空间也大,加上今天厨房也没事,所以就在这边弄了。
店里加上以前请来的帮工,现在一共有四个跑堂的伙计,厨房里一个掌勺的师傅,一个负责切菜的师傅,据说是手上功夫很好,切的肉片薄的能透过它看见另一边的烛火影子。还有两个帮着处理食材的帮工。他们都住在那三层小楼的底层,这也是李小荷为什么没在院子里看见上楼的楼梯,那楼梯是设在大堂里面的,从那里直接就到二楼三楼的雅间去了,院子这边的一楼就是员工宿舍了。
火锅店的底料还是李东林在自己炒,厨房里的事情本就不多,所以店里只请了一个掌勺师傅,其实他主要负责的就是做做点心的事情。
李小荷委婉地问了问,店里请的人是不是有点多。夏氏却笑道:“你不用担心这些事了,以后店里的事情你都不用管,你呀,就在家里管管弟弟,做些家务就好!这些事有你爹呢。”
看来是店里生意确实需要这么多人了,李小荷也就不再多说。又问夏氏:“娘,那你以后还要来店里帮忙吗?”
“不来了,请了这么多人,不都是来干活儿的?我啊,还要操心你们……”夏氏说着顿了顿,道:“操心你们姐弟的事情呢!”
哦,看来是要操心李小兰的婚事吧!
李小荷假装没意识到,就顺着夏氏的话音儿跟她说着话。
待到第二天,李东林带着阿福去见了先生,确定了去念书的事情,一家人的生活就固定下来了。
夏氏有时会带着李小荷去串个门儿,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去。大概是之前那段时间,她闲了跟这周围几家的妇人们就混了个脸熟,现在也有了可以串门儿的了。
李小荷在家的时候就带着阿寿念念书,陪着他玩,有时候就做做针线。店里那边的果酱没了,她这边再熬点儿。
之前店里那个点心师傅还让她把这果酱的方子给他,他方便在那边厨房自己熬。李小荷多了个心眼儿,没答应,只说店里果酱没了就跟自己说一声,这边熬好了,送过去就好了。反正很近,也不麻烦。
这用来做点心馅儿的果酱,经过李小荷的几次实验改进之后,她自认为是很不错的了。在熬制的过程中,李小荷加了甘草、陈皮等物,使口感更好。最重要的是,果酱要有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口感才是最棒的,但是这里却没有柠檬。李小荷几经筛选,才选出了一种酸酸的橙子来代替柠檬,这是她家果酱的秘方,可不能随随便便就给人了!
这天,李小荷正在晾衣服,通往前面火锅店的门被敲响了,阿寿在一边无所事事,听见声响,啪嗒啪嗒就跑过去垫了脚开了门。李小荷跟过去一看,见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浓眉大眼,一双眼珠子灵活地转着,看了阿寿,又看李小荷,最后她冲着李小荷笑起来,露出一颗小虎牙,道:“二姐,你不认识我啦?”
“乌梅!”李小荷又惊又喜,一下子就喊了起来。
“小荷,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