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桉认同这种说法,他认为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载体,改编时常要从里子到面子统统换掉,以片子好看为主。

他拍的片子都不会忠于原著,他想表达的意思也和原著不大一样。

他和国外的作家见面时就说的很清楚,这是我的电影,不是你的小说。

所以,李桉需要原著小说的电影改编权,让他可以不受制约的自由发挥。

而且,有了这个改编权,他才好去找投资人。

林子轩不在乎那二十万的改编费用,这牵扯到好梦公司的未来规划。

一旦把改编权卖出去,从法律的角度讲,这部电影就和他完全无关了,购买者可以撇开林子轩找其他投资商拍片子。

“我不会卖出这部小说的改编权,不过宝岛的电影公司要是有意愿的话,咱们可以合作,这都是好商量的事儿。”林子轩表态道。

徐立公接到消息后很不以为然。

购买改编权是一锤子买卖,简单的很,合作拍一部电影那牵扯到的东西就太多了,这个事情暂时只是李桉的一个想法,还没到具体实施的阶段。

他觉得林子轩的心太大了,原本二十万的生意非要来谈两千万的买卖,太不靠谱。

徐立公和李桉说了情况,版权接洽的不太顺利,对方不愿意出售,只想要合作。

李桉还是想得到改编权。

他想要书里的一些东西,同时也要加入自己的东西,没有改编权,他觉得被原著束缚了,没办法做出出格的尝试。

既然版权没有谈成,他手里还有电影在拍,这件事就这么搁置了。

林子轩没接到宝岛的回音,知道他们短期内不会有合作的打算,他差不多猜到是谁想拍《卧虎藏龙》,但他还是不会把改编权卖出去。

作为制片人,他心里清楚,这关系到以后谁占据主动的问题。

港台的电影人在商言商,更注重利益,林子轩和他们没那份交情,如果改编权不在他的手里,分分钟都可能被人踢出局。

所以,他不能不多留个心眼,以防万一。

这是双方的第一次接触,都不着急,只要李桉想拍这部片子,就要和林子轩再次联系。(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三章孩子

七月份,学生们都放了暑假,闲在家里。

这年头,还没有那么多的暑期兴趣班,学游泳学钢琴,孩子们忙的都不像是在过暑假了。

有需求才会有市场。

此时的老百姓还没那么富裕,不会在孩子身上花费太多的投资,有的家庭会让孩子参加暑期补习班,以学习为主。

大多数孩子都很放松,就是无忧无虑的玩耍,这样才是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暑假期间,除了玩耍,他们还会看各种故事书,小学生看连环画,中学生看少儿杂志,其中就包括了最受欢迎的《文艺少年》。

《文艺少年》面向的读者群是小学和初中的孩子,也有读高中的学生。

按照地域来说,这本杂志在南方长三角一带更受欢迎,在其他地方也有相当的影响力。

到了假期,父母给孩子买一本儿童文学杂志,让孩子在家里开开心心看故事挺好。

在这一期《文艺少年》的封面上,是一位穿着一身红色东方古装的小女孩,在女孩的肩膀上站在一只拥有火红色羽毛的小鸟。

一旁有对应的文字介绍,这是一篇叫做《小雪的大冒险》的童话故事。

在故事里,小雪有三套衣服。

一套是在昆仑山的术师服,也就是东方古装,一套是在外边世界普通孩子穿的套裙,还有一套是魔法学院的校服。

杂志社的美工师按照自己的想象给故事添加了插图,主要是小雪的各种造型。

为了宣传这个故事,杂志社费尽心思,他们清楚一部长篇童话故事的连载能够极大的刺激杂志的销量,增强读者的粘性。

如果都是短篇故事,读者买了一本看完了故事,不一定会买下一本。

连载的故事就不同了,只要故事好看,读者就会一直购买,甚至会到邮局订阅。

最新一期的《文艺少年》通过各种渠道来到了小朋友们的手里,他们迫不及待的翻看着里面的内容,想看看有什么新鲜有趣的故事。

在这个年代,街头游戏厅才进入国内不久,网吧还被称作电脑室,上网的费用太贵。

电视上还没有充斥着各种动画片,儿童文学杂志还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必须品,让他们乐此不疲的是小霸王游戏机。

打着《葫芦兄弟》作者新作旗号的《小雪的大冒险》一下子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

在全国,看过《葫芦兄弟》这部动画片的小朋友太多了,五年时间的积累,当初的小朋友长大了,这部动画片成为他们童年的记忆。

这次又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回不是葫芦娃和妖精打架了,而是一个会法术的华国小女孩到国外的魔法学校上学的故事。

法术学校和魔法学校,就和他们平时上学一样,一下子就有了代入感。

他们平时上学枯燥乏味,老师严厉,还有各种考试,那在魔法学校是怎么上课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们朝下读去,看到了一个新奇的故事。

当然,不是所有小朋友都能读懂这个童话故事,刚上小学的低年级学生就有困难,他们往往会寻求父母的帮助。

这同样是一个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交流的机会。

在华国,由于各种原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亲近,父母忙于工作,不少孩子都是由奶奶或者姥姥带大的,这就是隔代亲。

一个童话故事无法改变客观的事实,只能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

这个夏天,《小雪的大冒险》在孩子们中流传开来,魔法学院的种种神奇让他们向往,发生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给他们的暑假带来的欢乐。

根据《文艺少年》杂志社的统计,这个月的销售成绩提高了一成。

在目前儿童文学杂志不景气的情况下,这已经超乎他们的预期了,相信随着故事的连载,这个成绩还会更好。

他们接到很多读者的电话和来信,询问《小雪的大冒险》后续的情况。

杂志社准备分六个月连载第一部的故事,到了年底,林子轩会把第二部的稿子交过来,刚好能衔接上,不至于出现空白期。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小雪的大冒险》之所以这么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国内儿童文学的现状有关。

在文学领域,儿童文学属于小众,国家不重视,写出来难发表,出版社不愿意出版,儿童作品不畅销,拿不到文学奖项。

收入不高,还没有荣誉,难以出成绩,儿童文学的创作队伍太过薄弱。

当然,也有一批儿童作家一直在坚持创作,不过他们的创作方向偏向于成人化。

林子轩收到杂志社的反馈,对于国内孩子的生活表示无能为力,这和国内的大环境有关,在这个改革开放的大时代里,打工潮和下岗潮影响着千千万万的家庭。

孩子的成长教育在其中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在家里,林子轩有时间就给女儿讲故事,据说这样小孩子能早一点学会说话,有的小孩子七八个月就会发出简单的音节了,比如爸爸和妈妈。

林子轩和慕姗姗为此展开了一轮小竞赛,看看孩子最先喊出什么来。

让俩人没想到的是,女儿发出的第一个词语竟然是自己的名字,小雪。

“都怪你,给她讲的故事,她就记住‘小雪’了。”慕姗姗埋怨道。

在《小雪的大冒险》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词语就是“小雪”,他们平时叫女儿的时候也是喊“小雪”,小孩子听多了自然而然的就会说了。

这让做父母的颇为尴尬。

“看不出这丫头挺自恋的,以后说不定是个爱臭美的孩子。”林子轩说笑道。

“说什么呢,小雪才不会臭美呢。”慕姗姗不乐意道。

“我就是说说而已,下个月小雪就满周岁了,要不要让她抓周试试看。”林子轩商量道。

抓周是一种传统的习俗,在孩子满周岁的时候会准备很多东西,让孩子去抓,每一样东西代表一种职业,预示着孩子长大后会从事某个行当。

比如书籍,代表着孩子长大后当作家,印章代表会做官,钱币代表会做生意等等。

这没什么科学依据,只是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盼,到了现在,更多的是一种逗趣的游戏。(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不同的道路

京城电影学院向北一百米左右有一家酒吧,叫做黄亭子五十号。

酒吧的名字没什么特别,这条路就叫黄亭子路,酒吧的门牌号刚好是五十。

离酒吧不远的地方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在那儿有一溜的大排档,入夜时分,尤其热闹,周围的群众、学生和民工,三教九流,蜂拥而至。

闷热的夏天,吃着大排档,喝着啤酒,极为痛快。

烟熏火燎中散发着孜然的香味,就着红焖羊肉还能看到闹事打架者的身影。

电影学院的学生是这儿的常客,贾章柯是其中之一,他正在和相熟的同学喝酒聊天,聊的都是和电影有关的事儿。

从香江回来后,他就在写一部短片的剧本。

按照二十万的资金,他写的短片大概有三四十分钟的长度,讲的是一个爱情故事。

故事很简单,一男一女谈对象,两人相爱很久,却一直没有在一起过夜,因为没有房子,也没有机会,这在当下是很现实的问题。

某一天,这男人的朋友出差,空出来一间房子,借给了这一男一女,让他们能够过夜。

短片讲的就是这对男女在一起过夜聊天,彼此之间的爱情和信任。

贾章柯给这个本子起了个很文艺的名字,叫做《夜色温柔》,这种文艺短片在国内没有市场,国内的影院只会上映九十分钟的长片。

他想走《小山回家》的路子,通过香江的电影公司进入国际院线。

在港台地区和欧洲的国家有艺术院线,专门放映小众的文艺片,还能进行录像带销售。

在拍摄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经过这几个月和香江投资人的沟通,他们谈好了拍摄计划,做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