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告植入就算了,不过可以做贴片广告,就是影片放映前的那段广告。

以前国产电影比较纯粹,无论是广告植入还是贴片广告都不允许,自从引进好莱坞大片后,这个规定才没那么严格。

因为好莱坞大片中植入广告随处可见,你总不能要求人家把里面有广告的镜头都删掉吧。

就算制片方愿意,那些广告公司也有意见,对于影视公司来说,这类广告才是最赚钱的。

林子轩动用公司的资源支持冯晓刚,拍出一部有内涵的片子,让观众看了之后有所回味,而不再觉得这是一部逗乐的电影。

冯晓刚要证明自己不光能拍喜剧,还能驾驭不同类型的题材。

除了冯晓刚,林子轩没有忘了葛尤,他答应要给葛尤一个有艺术性的本子。

“小林,这个本子我看了,故事很好,就是怕和《活着》一样,拍完被禁了,上映不了。”葛尤担心道,“这种片子投资肯定少不了,万一要是赔了呢,不值当。”

“尤哥,咱们可以拉外边的资金来拍,不一定要自己出钱。”林子轩打算道,“《活着》被禁了,张导不是没事么?只要操作的好,问题不大。”

“这合适么?我总觉得不踏实。”葛尤犹豫道。

“要不咱们换个本子?”林子轩试探道。

“你这么一说我还有点不舍得,难得碰上个好角色,算了,你来安排吧。”葛尤慎重道。

在他们面前,放着一个剧本,封面上写着《许三观卖血记》。(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九章名导和明星

想给葛尤选择一个有挑战性的角色难度不小,还要能够发挥他的表演特点。

葛尤的特点是善于把握住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你要是让他演高大上的正面角色,那不是挑战,而是毁形象。

《许三观卖血记》讲的是丝厂送茧工人许三观在生活困难的年代卖血求生的故事。

整个故事延续了四十年的时间,许三观经历了诸多的历史事件,每一次都靠着卖血度过生活中的难关,卖血成了他改变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四十年后,家里不缺钱了,许三观也老了,他想再去卖一次血。

然而,由于年纪太大,已经没有人要他的血了,这让许三观的精神崩溃了,他想着以后家里再遇到困境该怎么办,他失去了心里的支柱。

和《活着》一样,这不是一部容易通过审查的片子。

林子轩心里有准备,所以他没有先写成小说发表出去,而是先把剧本写了出来。

如今总局对剧本的审查有所放宽,有希望拿到拍摄许可,对于拍成电影后会不会被禁映,这就不在林子轩的掌握了。

可以肯定,就算能够通过审查,也要删掉大量的情节。

如果真被禁映了,那就只能和《活着》一样,走国际电影节的路线,靠卖版权收回成本。

所以,林子轩不打算自己投资,而是找海外的电影人加入到这个项目。

至于这部片子的导演,姜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是姜闻对这类题材有兴趣,不担心拍这种片子会惹麻烦,还有他在海外有影响力,他和葛尤的组合应该能拉到超过两千万的投资。

“这个本子我自己演就行了,你不觉得这个角色和《活着》中富贵的角色有点重合么?葛尤演起来重复了。”姜闻提议道。

“两个角色虽说都是小人物,不过面对生活的态度有所不同。”林子轩解释道,“姜哥,说实话,你还真不太适合演这种角色。”

“这你就不懂了,演员讲究演什么像什么,我以前也演过这种角色。”姜闻辩解道。

“那和尤哥比起来,你们谁演的好呢?”林子轩反问道。

“这怎么好比,每个人的表演风格不一样。”姜闻回应道,“葛尤演的是他琢磨出来的人物,我演的是我琢磨出来的人物,别看是同一个角色,演出来的感觉可能会差别很大。”

“咱们从投资的角度来考虑,举个例子,你自导自演的话可能只拉来一千万的投资,要是你和尤哥组合的话,或许能拉来两千万的投资。”林子轩劝说道,“作为导演,你选择哪一种?”

两位有影响力的明星的号召力显然要比一位的号召力更大。

葛尤戛纳影帝的头衔会吸引海外电影人的注意,在这方面比姜闻有优势。

这么计算可能觉得太现实,不过事实就是如此,投资商投资电影是为了获得利益,明星和名导的组合更有保障。

这与张亿谋和巩莉的组合一样,一旦少了巩莉,投资商就会毫不犹豫的撤资。

“合着我只值一千万啊,太小瞧人了。”姜闻不满道。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思考起来,作为导演自然希望投资越多越好,这样在拍片的过程中就能精益求精,不至于为资金发愁。

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过程给姜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可不想重蹈覆辙了。

“那行,就葛尤来演。”姜闻妥协道,“咱们找谁投资?香江的还是欧洲?”

姜闻虽然只拍了一部片子,可也是著名的导演了,他的新片不愁找不到投资人。

“都问问吧,咱们把拍摄成本做高一点,两千万起步,能拉到多少算多少,省得后期资金不够用。”林子轩决定道。

林子轩这是留有余地了,怕姜闻拍摄期间又浪费资金。

这部影片从拉投资到筹备估计要半年的时间,开机要下半年才行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拍完,一切都是未知数。

和姜闻合作就是这点不好,他不按时间表来,比较随心所欲。

冯晓刚就不是这样,只要制定了拍摄计划,就会按时完成,让人放心。

所以,林子轩不愿意投资这部戏,只会先拿出一百万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后续都用海外的投资,无论是赔了还是赚了都和他关系不大。

当然,也是因为目前好梦公司拿不出这么多投资。

“我和葛尤聊聊,先把本子捋顺了再说。”姜闻点头道。

姜闻本身开着影视公司,有一套自己的班底,不用林子轩操心。

好梦公司里,有了于东的加入,林子轩清闲了不少,他有时间来写《卧虎藏龙》的剧本。

这是宝岛一家影视公司的委托,林子轩打听了之后,知道这家影视公司和导演李桉的关系密切,想来应该是李桉的意思。

《卧虎藏龙》系列小说在《今古传奇》杂志上的连载快要结束,图书出版也在进行之中。

今年张纪钟会拍摄《卧虎藏龙》的后传,给整个故事画上一个句号。

后传叫做《铁骑银瓶》,讲的是玉娇龙和罗小虎分手十个月后,在大漠的野店生下一个男婴,没想到被同店居住的方二太太用自己产下的女婴调换,留下一只银瓶为记。

玉娇龙追赶过去,方二太太却被祁连山的盗匪劫去,男婴不知所踪。

玉娇龙把女婴养大,取名春雪瓶,男婴被祁连山的盗匪养大,取名韩铁芳。

这就是韩铁芳在大漠里为了寻找父母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故事。

徐晶蕾和夏宇在这部后传中继续出演玉娇龙和罗小虎,韩铁芳和春雪瓶找新的演员出演。

这部后传拍完就代表这个系列的完结。

通过杂志、图书出版和电视播出,三年时间,《卧虎藏龙》在国内虽然不能说是家喻户晓,却也成为了热门话题。

尤其是前传的播出,让李慕白和俞秀莲的角色深入人心。

读者和观众记住了李慕白、俞秀莲和玉娇龙等人的形象,提到这些人,大家心里知道有这么个故事,如此效果就达到了。

到了明年,是时候启动电影的拍摄计划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章新角度

三月份,慕姗姗看着一张收视率的调查表,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这是《姗姗访谈录》近几个月在各地电视台收视率的统计结果,自从过年之后,这几期节目的收视率一直在下滑,形势不容乐观。

倒不是说节目的质量下降了,而是观众的兴趣发生了转变。

今年,香江回归成了民众期盼的大事件,观众对这一类的节目关注度骤增,相对应的,其他节目的收视率就会降低不少。

一些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会想方设法的和香江回归扯上关系。

或者直接做有关香江的专题节目,各大电视台邀请香江明星的次数愈发的频繁,播放香江的老电视剧照样能吸引大批观众的收看。

国内的百姓处在一种兴奋的情绪之中,这毕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大家有种自豪感。

慕姗姗估计这大半年的时间都会如此,香江回归成为国内的电视节目绕不过去的话题。

《姗姗访谈录》一向的定位是国内的民生问题,以及影视行业的热点话题。

现在要么坚持这个方向不动摇,等这段时间过去,收视率自然会慢慢攀升,要么和其他节目一样,找一些和香江相关的访谈内容。

不过,她一直做的是国内节目,不太好找切入点,不可能跑到香江去关注那里的民生。

最简单的办法是邀请几位香江的明星做访谈,可天王级明星的出场费太高,二流明星的档次太低,观众不一定有兴趣。

香江明星和内地不同,他们都有经纪人,交情归交情,价格要分明。

公司里的员工拟定了几位一线的香江电视明星,询问了之后,出场费高得离谱。

如果是在电视台工作,明星的出场费会由台里负责,如今慕姗姗自己是老板,就要考虑怎么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大的效果。

这时候,林子轩走了过来,看到慕姗姗手里拿着的统计表格。

“大家都请香江的明星,这不是哄抬他们的身价么?一个二线明星跑到内地充大腕,咱们不惯他们这个毛病。”林子轩否决道。

事实正是如此,由于内地电视台想和香江回归沾边,就重金邀请香江演员参加节目。

不少在香江不怎么出名的艺人纷纷跑到内地捞金,开出的价码比国内的一线演员还高,行为举止嚣张的不行,浑身透着一种不知所谓的优越感。

这帮人在香江不过是龙套和配角,别说是天王了,离一线都有很大的差距。

这类综艺节目虽然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