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部《外来媳妇本地郎》是他和花城电视台合拍,主要由他的公司制作。

到现在已经制作了上百集,成为了花城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剧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因为经济利益,他和花城电视台在合作上出现了分歧,主要是在广告收入上意见不一。

收视率的提高,电视台广告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可这部分溢价并没有分给陈常乐。

这部《外来媳妇本地郎》是为粤语地区观众拍的,无论是语言还是剧情都符合本地观众的习惯,只能在粤语地区播出。

这是陈常乐的局限,不能说把这部剧拿到京城电视台播出。

花城电视台有恃无恐,在粤省地区,花城电视台是最大的播放平台,不怕陈常乐不妥协。

在制作上,陈常乐遇到了情景喜剧都会遇到的难题,剧本构思的枯竭。

这部戏拍了一百多集,各种矛盾套路都用过了,编剧除了增加新人物,实在想不出新剧情了,增加新角色,就能把先前的套路再用一遍。

不过随着人物越来越多,出现了更多的问题。

这是一部热播剧,想要加入进来提高知名度的演员很多,为了节省制作成本,剧组往往会找不出名的演员加入进来,片酬很低。

可等到演员演了一部,出名之后,自然想要提高片酬,否则就会闹出各种乱子。

目前,这部戏常规演员就有十几名,整个剧组上百人。

每一次筹备新的剧集,都要和演员谈片酬,谈戏份,谈待遇,让陈常乐不厌其烦。

但他不可能放下不管,否则分分钟被人接手,这部戏成就了他,同时也限制住了他。

陈常乐现在只能尽力维持住整个剧组,把这部剧继续拍下去。

林子轩听过陈常乐诉苦,他觉得陈常乐的遭遇在美国的电视行业相当普遍。

美剧一拍往往是好几季,甚至超过十季,按照每年一季来算,要拍十年以上的时间。

演员从刚出道的新人到被观众熟悉的大明星,片酬和待遇自然不同,有些美剧拍不下去的原因恐怕是演员片酬导致制作费用太高,不得不停拍。

陈常乐有几个选择,要么放弃这部剧,拍其他的剧集。

要么是换一批演员,继续按照这个套路来,否则剧组以后会越来越麻烦。

陈常乐没有林子轩的魄力,他不知道换了之后还能不能成功,一旦失败了怎么办,这几年的生活让他不愿意再冒险,能够维持就先维持好了。

“陈哥,你派个人来接就行了,没必要自己过来。”林子轩看到陈常乐,快步走了过去。

“咱们好久没见,我这不是想念嘛。”陈常乐热情道。

他带了两个人过来,帮着林子轩一行人把行李放到车上,林子轩向陈常乐介绍了家人。

陈常乐显然知道小雪,掏出一个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小丫头,这是长辈给的见面礼。

葛尤不用介绍,以前在杭城举办金莺奖的时候大家见过面,不过那时候葛尤还不太出名,现在已经是国内片酬最高的男演员了。

几年时间过去,大家的变化都挺大。

车子是陈常乐租的,酒店里那种加长的迎宾车,显得特别气派。

“陈哥你这真是发财了,我们也跟着沾光。”林子轩说笑道,“这回就是带家人过来玩玩,放松为主,可别有其他活动。”

“林总,放心啦,导游都安排好了。”陈常乐保证道,“知道你想清静,不会有人打扰的。”

陈常乐这次来香江是参加回归的庆祝活动,作为影视公司的老板,能挤进这种层次的活动里,说明他很有手段。

在这种活动中露面,同样能提升自身的身价,获得一些资本。

车子从九龙火车站来到酒店,大家安顿下来,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有些疲惫,在匆匆吃了中饭后就各自休息了。

林子轩和陈常乐聊了聊,有些事情不好在电话里讲,当面聊会好一点。

陈常乐有个计划,那就是拍一部《外地媳妇本地郎》的电影版,这是他从冯晓刚的京味贺岁片上获得的灵感。

这部片子和京味电影一样,主打粤语地区的市场。

有了一百多集电视剧的铺垫,有广泛的观众基础,电影在粤省周边地区必定会大受欢迎。

既然冯晓刚的京味喜剧能获得成功,那这部影片应该也不会太差。

从电视剧市场转战电影圈,如此一来,就能获得和花城电视台谈判的筹码,你要是逼急了,我以后就进军电影行业了。

再说,有了电影,演员肯定就安分下来了。

谁不想拍电影啊,电视剧演员和电影演员档次就不同了,这样内部的矛盾就暂时化解了。

唯一的问题是,陈常乐对电影行业比较陌生,这才想找林子轩带带路。

大家这么熟,他相信林子轩不会坑他。

林子轩感慨不已,当年就敢下海开公司的人就没有不精明的,陈常乐能成功不光是林子轩的提点,人家是真有头脑和本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必由之路

对于陈常乐提出的这个合作计划,林子轩自然答应下来,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项目。

他虽然不太关注粤省的影视圈,但像《外来媳妇本地郎》这种在当地收视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情景喜剧,会不时的出现在媒体上。

现在不像以前了,《渴望》的收视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除了剧情感人至深,还因为当时大家没有其他剧集可看,只能守着华国电视台。

这才造就了收视率神话。

如今电视剧市场繁荣,观众有了选择,一部剧的收视率在百分之十五以上就算是热播。

由此可见,《外来媳妇本地郎》在粤省的受欢迎程度。

林子轩估算了一下,这类影片的制作成本不高,三百万足够了,只要在粤省能拿下一千万的票房,就能稳赚不赔。

冯晓刚的三部贺岁片在京城的票房基本上都在千万以上,这就是地域优势。

而且,南北方的喜剧差别很大,和好梦公司没有直接的冲突。

如果有影视公司要拍京味喜剧,那林子轩肯定不会答应合作,他不能培养竞争对手。

“陈哥,以咱们的交情这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你有这个心思,我肯定倾力相助。”林子轩保证道,“粤省我不熟,也不太懂岭南的喜剧,这个事还是以你为主,我帮着打下手就行了。”

“林老弟过谦了,你们是这方面的行家,要教教我怎么做。”陈常乐客气道。

“说实话,有了电视剧打底子,只要片子拍的不是太差,观众肯定会买账,不过陈哥你要想做成招牌的话就要下一番功夫了。”林子轩建议道,“以后每年,或者每两年推出一部电影,把这个系列一直做下去,那第一部就不能让观众失望。”

“我正是这么想的,就像电视剧一样,一直拍一直赚钱。”陈常乐点头道。

“这样吧,陈哥你先弄个本子出来,我这边找人弄拍摄计划和后期的宣传发行,咱们争取在年底拍出来,冲击贺岁档。”林子轩商量道。

今年冯晓刚退出了贺岁档,不少影视公司都盯着这块呢,林子轩不介意插上一手。

《外来媳妇本地郎》这种本地喜剧在粤省估计没有竞争对手,粤省的经济发达,观众的基数大,票房收入极为可观。

陈常乐正是想复制冯晓刚贺岁片的成功,对林子轩的安排非常赞同。

粤省受到香江影视圈的影响,观众更容易接受贺岁片。

从电视剧转到电影行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初好梦公司拍《甲方乙方》是和京城电影制片厂合作,用的是京影厂的人员和器材。

那帮人觉得冯晓刚是新手,剧组还闹出了不小的矛盾。

这让林子轩下决心组建自己的班底,陈常乐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他没有拍电影的人才。

粤省有国有电影制片厂,比如粤江电影制片厂,就在花城,陈常乐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不和粤影厂合作,而是找林子轩呢。

一个是粤影厂不一定会和他合作,他没有门路。

而且,他担心粤影厂的胃口太大,把这部影片的版权拿过去,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粤影厂要是觉得这部片子赚钱,他们就自己拍续集了,顶多是给你点钱买断版权就完了,他们有这个底气。

你要是不愿意,他们最多换个名字,照样拍。

陈常乐和林子轩都是民营影视公司,一南一北,没有利益冲突,林子轩在粤省没根底,不会有什么想法,大家合作愉快。

这可以说是陈常乐精明,也可以说他的格局太小,把这部片子看的太重了。

如果他能找粤江电影制片厂合作,和粤影厂打好关系,一部片子的得失不算什么,或许会因此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林子轩的策略是先依附国有电影制片厂,逐步发展壮大自己,获得电影的发行权,再脱离对国有电影制片厂的依赖,从而真正的独立。

这是民营影视公司的必由之路。

当然,在华国国内,想要真正的脱离国有企业那是不可能的,合作共赢才是根本。

陈常乐的做法还算稳妥,他只要手里有《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版权,就是一个源源不断的赚钱工具,这辈子都不用愁了。

两人商量出来一个大概的章程,陈常乐提供剧本,还用电视剧的原班人马出演。

林子轩会派人过来帮着筹建剧组,负责后期的制作宣传。

在投资方面,总投资是三百万,只能算一部低成本的喜剧片,陈常乐出资两百二十万,林子轩出资八十万,影片的收益按照投资比例分配。

不是林子轩没钱,而是他不想和陈常乐争利,如果投资各占一半,收益也会各占一半。

这毕竟是陈常乐的项目,林子轩不会那么没分寸,只有懂得分寸,才能长久的合作。

现在快到七月份,想要影片在年底上映就要加快动作。

林子轩给于东打了个电话,说明情况,让他抽调相关的人员准备南下开展工作。

于东非常惊讶,没想到林子轩说去旅游,一转眼就弄了个不小的合作项目。

他研究了一下,发现这是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