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凤凰卫视的副总裁和慕姗姗聊天的原因,他想知道慕姗姗是不是有什么独家新闻。

无论是有心还是无意,慕姗姗能在节目中提前说到这件事,都会引起不小的影响。

随着这次金融风暴范围的逐渐扩大,慕姗姗的节目会被不断的提及。

所以,凤凰卫视的副总裁说慕姗姗要出名了,连带着《姗姗访谈录》也会备受关注。

他请慕姗姗让内地的工作人员尽快把《姗姗访谈录》的节目录像带送过来,电视台应该用得到,这位副总裁觉得或许凤凰卫视应该引进这档访谈类节目。

“真的会发生经济危机么?”慕姗姗怀疑道。

“目前得到的消息还不确定,有传言说是人为操控,也有说是泰国经济本身的问题,我们也想知道真相是什么。”副总裁不置可否的说道。

庆功宴结束,林子轩和慕姗姗离开。

“怎么就突然发生问题了呢?那位参加节目的经济学家明明告诉我,这种可能性很小,他们只是理论上认为可能会发生。”在车上,慕姗姗疑惑道。

“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再说,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或许过些天就结束了,你就别瞎操心了,这种事不是咱们能管得了的。”林子轩安抚道。

“也是,咱们还是快点回去吧,在这儿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慕姗姗赞同道。

“我也这么觉得。”林子轩附和道。

对于这次的金融危机,林子轩不认为自己能够玩得转,他对金融投资、彩票、股票这类投机性的行业兴趣不大。

不是说你抓住机会就能赚大钱,成为亿万富豪,那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他只相信自己能够把握住的东西,或者说他不具有冒险精神。

七月五日,林子轩一行人通过海关,来到了花城,陈常乐接待了他们。

于东调派了好梦公司的员工和陈常乐的公司合作,拍摄《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电影版。

林子轩和陈常乐签署了合作协议,这个项目就正式成立了。

花城这边注重宣传,陈常乐首次涉足电影行业,想要打响名气,就举办了一场发布会。

南北两家民营影视公司的合作吸引了花城当地媒体的注意,尤其是好梦公司成功制作了三部贺岁片,取得了极好的票房成绩。

如今更是进军南方的电影市场,投拍花城本地热播的电视剧,势必会让今年的贺岁档增添不小的变数,引起了业内不少公司的注目。

记者问了不少的问题,比如这部电影是冯晓刚导演么,有那些明星参演等等。

还有记者提出质疑,北方人懂得南方的喜剧么?好梦公司或许能制作出地道的京味喜剧,可不见得能制作出成功的南方喜剧。

即便是和花城相邻的香江,两地的喜剧形式也有所不同。

香江的喜剧过于浮夸,花城的喜剧偏向于平实。

《外来媳妇本地郎》之所以在粤省受到欢迎,除了剧情贴近当地百姓的生活外,其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本地俚语。

记者担心好梦公司为了全国市场把好端端的电视剧改的乱七八糟,失去了原汁原味。

对于这一点,林子轩保证会使用原班人马出演,给观众奉献一部最地道的岭南喜剧。

为了增强大家的信心,陈常乐谈起了《外来媳妇本地郎》这部电视剧最初是由林子轩提出来的,并叙说了和林子轩的交情。

林子轩也想加大好梦公司在南方市场的影响力,配合着进行宣传。

这次的合作是一种双赢。

在花城呆了两天,他们坐上火车,终于在七月十日回到了京城。

这时候,东南亚的金融风暴有愈演愈烈之势,国内媒体进行了报道,有的媒体翻出了以前的旧闻,《姗姗访谈录》这档节目火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四章顺其自然

回到京城,回归的庆祝活动还没有结束,后续的报道依旧在进行。

凤凰卫视只能覆盖华国沿海的少数地区,在内地,华国电视台才是这次报道的主力。

通过凤凰卫视的直播,慕姗姗更多的是在海外华人中混了个脸熟,有了些影响。

在香江的时候总有种漂泊感,只有回到自己家里才算安心。

收拾整顿完毕,一家人到饭馆舒舒服服的吃顿饭,这种熟悉的味道最能牵动人心。

到了明天,又要回到原有的生活,继续的忙碌下去。

林晓玲要去电影学院拿毕业证,她现在已经不是学生了,而是一位待业青年。

“祝晓玲以后成为大导演,拿奖票房双丰收。”慕姗姗端起酒杯,祝贺道。

“谢谢嫂子,我尽量争取吧。”林晓玲表态道。

“一点都不知道谦虚,等几年后你再说这话不晚。”林子轩打击道。

“老哥,人要有梦想,否则和咸鱼有什么分别。”林晓玲反击道,“我在香江的电影里看到这句话,咱们共勉吧。”

“还学会自我激励了,以后看你的表现,别遇到挫折就放弃。”林子轩不以为然道。

“晓玲成绩那么好,都能保送研究生了,你当初行么?”慕姗姗帮着小姑子说话。

以林晓玲的成绩继续上研究生没有问题,不过她的心有点野,不想在学校里待着了。

林子轩在广播学院的成绩一般,这是他的一大短处。

“就是,大不了我回去上研究生,还能留校任教呢。”林晓玲夸耀道。

“行了,都吃饭吧,你赶紧找个对象,省得我操心比什么都强。”郑秀莲催促道。

这个话题是林晓玲的死穴,不过现在都九七了,香江回归了,青年人早就不按照以前的那套方式谈恋爱了。

第二天,林子轩来到公司,和于东聊了聊这段时间公司里发生的事情。

《小城之春》的后期制作快要完成了,八月份到总局审查,九月份到威尼斯参加电影节。

这部片子通过审查的可能性很大,唯一的难题是导演田状状,田状状还在总局的黑名单上,不允许他进行导演工作。

虽然他现在挂在监制的名下,可这个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圈内人心知肚明,瞒不住。

“要不要先在电影学院或者洗印厂放一回,听听大家的意见。”于东建议道。

这是电影学院的传统,电影学院毕业的导演拍了片子要先在电影学院放映,和学生们交流,或者请圈内人观看,提提意见。

于东毕业于电影学院,熟悉这种传统。

“还是不用了,不要弄出问题来,等从威尼斯回来之后再说。”林子轩决定道。

传统是好事,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小城之春》还是低调一些的好。

当初张亿谋拍《活着》,觉得自己拍的不错,就在京城放映了两场,请同行指点。

结果那些人看完片子回去就给总局写了告状信,这是《活着》被禁映的原因之一。

对于那种审查的时候可过可不过的片子,总局也不想卡的太严,毕竟是花钱拍出来的,太严的话国产电影就不好弄了。

一般情况下,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但经不起同行的攻击。

无论是出于什么心态,写告状信都不费事。

如果张亿谋稍微低调一点,等片子审查通过,从戛纳拿奖回来,估计就没人说什么了。

林子轩可不想重蹈覆辙,好梦公司的竞争对手不少,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等到《小城之春》从威尼斯回来,还能拿上一两个奖项,那时候就算大家都知道这片子是田状状导演的,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了。

冯晓刚的《一声叹息》在香江回归后继续拍摄。

这个不用林子轩担心,剧组里都是自己人,演员平日里是朋友,合作起来默契十足。

张纪钟的《卧虎藏龙》后传快拍完了,有了前两部剧集的铺垫,不少电视台表示会购买这最后一部,出价不低。

三部曲的大结局,这种噱头很容易吸引观众。

林子轩更愿意卖给那些上星的电视台,面向全国观众播出,影响力更大。

随着各地电视台陆续上星,总局规定一部电视剧只能在四家上星卫视和几家地面频道同时播出,也就是“四+X”的播出模式。

这个政策主要是为了规范目前的电视剧市场。

眼下的电视剧市场存在着粗制滥造,演员片酬虚高,产量暴增,供大于求等等问题。

如果一部电视剧能卖给所有的电视台,利润会相当可观,现在就不行了,只能让有限的几家电视台同时播出,利润大幅降低。

这会让电视台冷静下来,选择购买质量更高的电视剧。

没有利润,电视剧制作单位也不会再粗制滥造,对于抑制电视剧产量和演员片酬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会给繁荣的电视剧市场降降温。

林子轩并不担心,他拍的电视剧都是精品,影响不大。

只要是质量高的电视剧,电视台肯定会高价购买,如此还能提升电视剧的价码。

有了于东的帮助,林子轩轻松不少,处理完公司的事务,他去找慕姗姗。

慕姗姗这时候有点忙乱,主要是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不少新闻媒体和她联系,甚至是华国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人都给她打了电话。

要么是询问她的看法,要么是找她要《姗姗访谈录》的录像带。

大家倒不会怀疑慕姗姗事先知道消息,或者手里有独家新闻,更多的是一种好奇。

再说,有国内的经济学家提前提出了亚洲金融危机这个可能性,这本身就是一个新闻。

这说明我国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应该找哪几位经济学家,而不是来找我。”慕姗姗无奈道。

“那几个人已经出名了,你就跟着蹭热度就行了,要不你请他们来再做一次访谈,这回的收视率肯定会暴涨。”林子轩提议道。

“还是算了吧,这回可是真发生了,不能乱说,影响太大。”慕姗姗摇头道。

“那就不用操心了,顺其自然就好。”林子轩淡定道。(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角色

在姜闻的努力下,《许三观卖血记》通过了审查,拿到了拍摄许可。

他邀请到了一位女演员来扮演片中的女主角,这名演员叫做陈憧,来自美国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