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可以看出,女性电影属于小众中的小众。

“晓玲越来越有导演的模样了,以前还是个疯丫头呢。”慕姗姗说笑道。

“咱们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你第一次主持春晚紧张的睡不着,这次的颁奖典礼轻松的就过去了。”林子轩调侃道。

这一届金莺奖过后,慕姗姗的主持获得了好评,媒体普遍评价是沉稳大气。

对于现在的慕姗姗来说,在舞台上掌控局面毫无问题。

沪城国际电影节没有请慕姗姗主持,而是请了一位精通外语的沪城本地主持人来主持,这毕竟是沪城市政府举办的电影节,他们更愿意用自己人。

在街上闲逛了一天,两人返回了酒店。

面对媒体的质疑,金莺奖组委会发了一个声明,这次的评选公平公正,不存在任何问题。

这是相当官方的说话,算是给大家一个交代,其实就算没有交代,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沪城国际电影节即将开幕,媒体折腾了两天,就把目标对准了电影节。

他们质疑金莺奖更多的是为了迎合读者的需求,读者喜欢看有内幕的新闻,不过新闻具有时效性,你要是天天报道,读者也会厌烦。

所以,找一个新目标是最好的选择。(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八章公益广告

华国女性导演作品研讨会在一间会议室内举行。

林晓玲正襟危坐,认真的听着在场前辈的发言。

这儿有来自艺术院校的著名电影理论家,有拍过不少电影的女性导演,还有出名的女演员,以及女性社会活动家。

大家围绕着女性电影是什么,怎么拍,如何发展等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这个说起来挺复杂,简单来说,在商业大片中,男性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女演员只能作为附属存在,或者扮演花瓶的角色。

英雄救美的桥段是观众的最爱,女演员只要拥有美貌就足够了。

从片酬上也能看得出来,在一部大制作的影片里,男演员的片酬比女演员要高出许多。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华国国内,说实话,电影圈是男人主导的世界。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西方女权思想的崛起,这种格局正在慢慢的改变,女性电影开始展现自身的影响力。

女性电影就是以女性角色为主的电影,通过女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

虽然女性电影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不过女性导演善于拍摄细腻温情的片子,这类影片无论票房还是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都不能和那些商业大片相比。

这是女性电影的局限性,也是女性导演的局限性。

女性电影想要走出困局,不能光关注女性情感的问题,或者拍摄女同性恋这类题材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应该塑造女性英雄的形象。

你拍一些情情爱爱的影片,或许思想深度有了,可观众不爱看,效果不大。

谈到女性电影就要和女权主义牵涉上关系,正是由于女权主义的兴起,女性电影才获得了发展,在这方面,西方的女性电影走在了前列。

华国的女性电影只能说是处于起步阶段,女性导演不多,拍的片子影响力不足。

随便在街头采访,他们能说出张亿谋和姜闻,却说不出哪位女导演和她们的片子。

在国内,女导演的影片只是主流电影的装饰品和补足物,小众中的小众。

这一次沪城国际电影节举办这个专题,集中放映一批女导演的影片,有推动国内女性电影发展的意图,也算是和世界影坛接轨。

林晓玲听着这些人的讨论,大家讲述最多的是女性电影在创作上遇到的困难。

研讨会成了诉苦会,大体上还是希望国家的有关部门能对女性电影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比如成立女性电影扶持基金,不用导演四处筹资。

投资商听说拍女性电影都没有兴趣,拍出来不赚钱,谁还愿意投资。

林晓玲觉得自己相当幸运,听了这些前辈的发言才知道女导演那么不容易,她刚刚入行,还没有经历太多的波折。

她把自己的稿子偷偷收了起来,不准备发言了。

因为她写的稿子充满了正能量,对女性电影的未来信心十足,和在座的前辈相比,显得过于幼稚,和现场的氛围不合拍。

开完研讨会,林晓玲回到酒店。

“晓玲,研讨会怎么样?”慕姗姗询问道。

“嫂子,别提了,我本来还挺兴奋的,以为可以和圈子里的前辈们交流拍片的心得体会,没想到受打击了,女导演这行不好混啊。”林晓玲抱怨道。

“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咱们有自己的电影公司,你想拍什么题材和你哥说,让他给你投资就行了。”慕姗姗说笑道。

“不光是资金,还有好多麻烦,以前不觉得,今儿一听挺有道理的。”林晓玲郁闷道。

在社会上,性别歧视始终存在,女导演掌管一个剧组,遇到的麻烦比男导演要多,想拍好片子,就要有一股气势,不能被人小看了。

林晓玲没有管理一个庞大剧组的经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别想那些了,你的剧本准备的怎么样了?我和你哥琢磨了一下,准备先用这个题材拍一支公益广告,由你来制作。”慕姗姗提议道。

“公益广告?”林晓玲疑惑道。

“嗯,就是犯人出狱后遇到的生活困难,和家人相处的情景,三分钟到五分钟的长度。”慕姗姗说明道,“这个广告拍出来对你的影片也有帮助,上面可能就准许你到监狱里拍戏了。”

林子轩打算用几万块拍一支公益广告试试水,呼吁社会对出狱的犯人给予理解和包容。

这么做让上面的人看看效果,对《回家》这个本子获得审批会有好处。

这属于电影前期的准备工作,拍广告的时候顺便也选了演员,如果这支广告能在华国电视台播出,那宣传的作用就大了。

“这个主意好,我先练练手,找找感觉。”林晓玲赞成道。

她这些天一直在搜集素材,甚至到小红的家里进行了走访,了解小红父母对小红的态度,有没有原谅小红,这会成为电影的原始材料。

当然,电影不会按照真实的情况来,最终还是会以家庭和解收尾。

不过其中的矛盾冲突,父母的态度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电影就是这样,给观众留有希望。

公益广告虽然时间短,却相当于微电影,对林晓玲以后拍片有不小的作用。

“那就行了,具体的事情你来弄,拍完后来我的节目,我帮你做宣传。”慕姗姗安排道。

“谢谢嫂子。”林晓玲高兴道,“对了,老哥呢?”

“他和电影节的组委会说事去了,中午不回来,咱们自己吃饭去。”慕姗姗回应道。

林子轩和沪城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的人员见面,讨论《小城之春》的事情。

《小城之春》在沪城上映后,口碑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专家大力赞赏,认为这部影片在艺术性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另一方面观众普遍反映影片沉闷,看不懂,不好看。

虽然顶着威尼斯金狮奖的光环,但国内的观众买账的不多,媒体报道,《小城之春》在沪城遇冷,观众反响平淡。

这其实正是文艺片面临的困境,圈内人一片好评,圈外人漠不关心。

电影始终是要面向观众的,《小城之春》的遇冷预示着文艺片的冬天已经来临。(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九章一声叹息

在以前,第五代导演拍的基本上都是文艺片,这类文艺片只要在国外获奖,在国内就会受到观众的追捧和欢迎。

张亿谋和巩莉等人就是这么被捧上去的,因为那时候国内的观众没看过商业大片。

随着好莱坞大片的引进,观众不再忍受沉闷的文艺片,观影爱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即便影片在国外获奖,只要不好看,观众也不会买账,只有少量文艺片爱好者才会追捧。

国内娱乐片的蓬勃发展同样挤占了文艺片的生存空间,曾经活跃在国内荧幕上的文艺片正在走向低谷,《小城之春》只是赶上了这个时候而已。

林子轩拍《小城之春》本来就不是为了票房,对媒体的报道并不在意。

他和电影节组委会的人员见面,是谈论《小城之春》获奖的事情。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很多电影节都会提前透露得奖的消息。

比如柏林国际电影节,如果影片获得了奖项,组委会会在前一天晚上把一个信封塞到影片导演的房间里,上面写着恭喜获奖。

威尼斯电影节的组委会将提前告诉你大致上会得什么奖,具体的奖项现场公布。

即使据说最保密的美国奥斯卡,对于圈内人来说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一届的沪城电影节,有七位评委,来自七个国家和地区,以亚洲电影人为主。

《小城之春》拿了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和最佳摄影三个奖项,这是经过评委们慎重考虑的结果,最佳影片是和一部外国电影一起获得。

组委会特别提醒,不要让田状状上台领取最佳影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林子轩对此表示理解,在威尼斯没关系,但在国内,还是收敛一点的好。

就是这么点事,林子轩回到酒店,打电话给《小城之春》的摄影师,让他赶来沪城。

俞菲鸿一直没走,她成了沪城电影节的形象大使,她本身是南方人,担任这个职务很合适,这几天都配合着电影节做采访和宣传。

在《潜伏》里她是个配角,戏份不多,不需要赶回去拍戏。

实际上,由于拿了威尼斯影后,她成了南方女演员的代表,被称为下一个巩莉。

在国内的影视圈,南北方存在着隐形的竞争关系,这不影响彼此的合作,不过互相较劲在所难免,媒体也会从中推波助澜。

一直以来,北方的电影人远胜南方,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是如此。

这是历史因素造成的,京城毕竟是首都,有天然的优势。

如今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这种苗头有抬头的迹象,比如北方出了个国际影星巩莉,现在我们南方有了俞菲鸿。

南方的演员到京城发展,存在着一个融入圈子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演员能和大导演合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