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故事类似,不过因为时代不同,其中的细节自然不同,说起来应该是两个故事。

这是经过林子轩同意的,趁着电影获奖,好梦公司的宣传攻势要跟上来。

《一声叹息》这部影片不在贺岁档上映,而是放到过年之后,避开那些冲击贺岁档的喜剧片,兴许能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

今年的贺岁档竞争相当激烈,为了争取院线的排片量,各大影视公司使尽浑身解数。

就连花城的陈常乐都坐不住了,跑到京城,想找找关系。

事实上,《外来媳妇本地郎》这部片子只要能在粤省拿下大部分影院的排片场次,就能取得不俗的票房,但人心不足,陈常乐觉得还可以争取一下。

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当初冯晓刚的贺岁片,林子轩就想着怎么打入南方的电影市场。

可结果呢,效果不大,这种带有浓重地域色彩的片子很难在全国铺开。

林子轩劝陈常乐冷静下来,这只是第一部电影,要把根基打牢。

《外来媳妇本地郎》的根基在哪儿,就在粤省,只要抓住这一点,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他做了三年京味贺岁片得到的宝贵经验,别太贪心,要一步步的来。

对于《一声叹息》这部片子,宣传工作可以展开了,开罗国际电影节的奖项虽说含金量不高,圈内人不怎么看重,不过糊弄媒体和观众足够了。

再说,这次拿的奖有点多,数量上占了优势,媒体喜欢报道。

张国粒和徐繁拿到了国际电影节的影帝和影后,身价要涨起来了,他们俩是宣传的重点。

慕姗姗的《姗姗访谈录》将邀请《一声叹息》的主创们做客。

大家是朋友,没什么不能聊的,只是慕姗姗还是避免过多提及婚外情方面的话题。

“我怕会尴尬,徐姐和冯哥俩人这个样子,问太深入了不好。”慕姗姗体谅道。

“这部片子讲的就是婚外情,你不问这个问什么?”林子轩好奇道,“他们是专业的,应该没多大问题,只要不是太尖锐就好。”

“那你呢?你怎么想的?”慕姗姗询问道,“媒体上说能写出这类题材的剧本,说明你心里有这种想法,或者是潜意识里有这个念头。”

“那些不良媒体,纯属瞎扯,我都想告他们诽谤。”林子轩郁闷道,“艺术来源于生活,不一定是自己的想法,平时听到的,看到的,都能拿来放到剧本里。”

有媒体分析了《小城之春》和《一声叹息》后,猜测林子轩能把婚外恋这个题材写的这么细腻感人,估计心里有这种想法,或者有这种经历。

这属于娱乐八卦。

“别解释了,人家夸你写的好呢。”慕姗姗取笑道。

“这真冤枉我了,我就弄一大纲,细节都是冯哥填进去的,这片子能成功,是冯哥的功劳,他那是真有生活。”林子轩说笑道。

“我看他们这么僵着挺不好受的,还是快点解决的好。”慕姗姗摇头道。

慕姗姗和冯晓刚的爱人认识,实在是不好说什么。

冯晓刚拍完《一声叹息》后,准备休息一段时间,明年没安排拍摄计划,一个是为了解决家庭问题,还有身体超负荷运转,需要休养。

导演和演员都属于生活不规律的职业。

没出名的时候拼命拍戏想出名,出名之后为了保持名气还是要拍戏做宣传,比以前更忙。

在演艺圈生存,心态很重要。

无论是不是出名,都用平常心对待,不浮躁,这样才能红的长久,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

“放心吧,冯哥这人咱们了解,平时说话或许不太靠谱,不过做不出太离谱的事儿,肯定能给妥善安排。”林子轩保证道。

“希望如此吧,晓玲的短片你看了么?我觉得还行。”慕姗姗转移话题道。

林晓玲的短片拍了出来,虽说和当初的意图差别很大,可看着还不错。

“这么拍的话观众看的时候会把重点放在下岗工人身上,和电影的关系就不大了,起不到宣传电影的效果,而且时间太长,不适合做成公益广告,还是弄一个公益短片算了。”林子轩安排道。

如今下岗是社会的热门话题,观众看到这段短片,会把注意力放在下岗工人身上,从而忽视女犯人的遭遇。

“那不如分成三支公益公告,这样观众就不会弄混了。”慕姗姗提议道。

“这样也行,让晓玲做出来看看吧。”林子轩同意道。

林晓玲把三个故事分开,每一个故事大概三分钟的时间,这样一来,重点就突出了。

“老哥,这样重点是突出了,可我的主题是时代和生活,只有放在一起才有感染力,这样结构太松散了,观众不知道讲什么的啊。”林晓玲抱怨道。

“要不用音乐吧,用同一首歌曲把三支公益广告的主题联系起来。”林子轩如此说道。

他看到其中下岗工人的片段,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歌曲,叫做《从头再来》。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这首歌曲和这部短片贴合,无论是女犯人还是下岗职工,他们都需要从头再来。

在时代的洪流中,就算什么都没有了,可只要人还在,家庭还在,亲情还在,那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大不了重新开始。

这首歌曲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歌曲。(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章正能量

影视公司和做音乐的联系紧密,每一部影视剧都少不了配乐。

影视公司有时候为了图方便直接拿已经创作出来的音乐直接用了,有时候会请专门的音乐人根据影视剧的内容进行创作。

好梦公司有经常合作的音乐公司,公司里也有懂音乐的职员。

林子轩写出《从头再来》的词曲,让音乐公司制作一个歌曲小样出来,这种小样一般上千块就足够了,如果请专业的歌手录制,价格会更高。

拿到小样后,大家听了听效果。

“这首歌主要针对的是下岗职工,配乐的时候使用最后一段。”林子轩如此说道。

一支公益广告的时间只有一分钟,不可能唱完整首歌,只能使用其中的一段。

除非是三分钟的公益广告,才会有充足的时间。

《从头再来》这首歌的重点正是最后一段,无论是歌词还是旋律都琅琅上口,激昂澎湃。

观众听到相同的旋律自然会把三支公益广告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有了一个共同的主题。

“只用最后一段可惜了,这首歌太适合我的主题了。”林晓玲犹豫道。

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这是指社会和家人的包容与理解。

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这是他们现实的处境和今后要走的道路。

“我没说不用,只是你这三支广告这么用,这首歌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把歌曲和广告一起交给台里,让台里来决定。”林子轩解释道,“你的重点是拍电影,不要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心思。”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在主旋律的宣传方面,华国电视台绝对是专业级的。

林晓玲拍公益广告,目的是引起上面的注意,能让她进入监狱拍《回家》这部片子。

广告只是顺带的事儿,不能主次不分。

这三支公益广告引起了华国电视台的重视,他们最看重的是下岗职工的那支广告。

华国电视台作为国家单位,肩负着宣传的任务,从今年开始,下岗职工的问题凸显了出来,今后的几年,这种情况会越来越严重。

每年将新增几百万的下岗职工,这些人涌入社会,没有工作,势必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于是,上面提出了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

说起来简单,可怎么就业,开培训班让他们重新学习,还是让他们摆摊做小生意。

上千万人安置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再说,下岗职工的心态转变,老人和子女的抚养,生活的困境,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纠纷,这些都是极为现实的问题。

公益广告和这首《从头再来》,不能解决下岗职工当前的困境,却能激起他们重新踏上新生活的勇气,如此目的就达到了。

这便是宣传的作用。

华国电视台迅速行动起来,找来专业的歌手录制歌曲,对公益广告重新剪辑制作。

至于另外两支公益广告,也会在华国电视台播出,不过不会给出太好的播出时段。

公益广告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从头再来》这首歌一下子传遍了大江南北,每天都会在华国电视台播出几遍,大家很容易就学会了,关键是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鸣。

有些歌曲能够成为经典,不光是因为词曲优美,还因为它和这个时代合拍。

看到效果这么好,华国电视台加大了宣传力度,各路媒体跟进报道,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出谋划策,形成了一股风潮。

进入十二月份,这支公益广告已经家喻户晓了。

“他们这是过河拆桥,说好的一起播出呢,现在一个在晚上八点的黄金档播出,一个在晚上十一点后播出,明显是区别对待。”林晓玲不满道。

“你就知足吧,能给你腾出三个广告位就不错了。”林子轩安抚道。

“可没人看有关犯人的公益广告,我不是白干了?”林晓玲郁闷道。

“到你嫂子的节目里表达自己的观点吧,不过别这么抱怨。”林子轩提醒道。

慕姗姗答应林晓玲替她宣传,这一期的《姗姗访谈录》就是有关这三支公益广告。

如今林晓玲已经是圈内小有名气的女导演,拍纪录片拿过奖,拍《我们俩》拿过奖,还是《小城之春》的副导演,这一回拍的是公益广告。

她讲述了自己创作的初衷,着重点是在大时代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

顺带说了自己拍新电影的事儿,算是宣传了一把。

慕姗姗和林晓玲俩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节目录制的很顺利。

林晓玲通过节目被观众所了解,大家知道了那个公益广告是她拍出来的。

这则广告的影响力比她拍的电影大多了。

《回家》这部片子是好梦公司和京城电影制片厂合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