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开公司原本只想拍个电影,没想到却成了剥削的资本家。”冯晓刚感慨道。

两人聊的是好梦公司经纪部门成立的事情。

以往是演员出名后才会配一名助理,没有长远的规划,大家的关系不错,等级不明显。

好莱坞的经纪公司非常专业,对演员和导演会划分明确的等级,根据等级安排服务。

一位好莱坞的大明星会有一支庞大的团队帮助他打理所有的事务,新人演员往往是和其他演员一起由同一位底层的经纪人负责。

这就是等级的差距。

林子轩把公司里的演员简单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和待培养的新人演员。

新人演员目前没办法为公司创造价值,公司还要给他发工资,保障日常生活,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剧组里跑龙套,磨练演技。

三线演员演过几部电视剧,却没有给观众留下太深的印象。

二线演员在观众那里混了个脸熟,不过没有成名作,属于半红不紫的状态。

一线演员被观众认可,有代表作,有广告代言,能为公司创造可观的收益。

上面还有超一线演员,目前只有葛尤在这个档次,但葛尤是公司的老板,就没有算进去。

好梦公司的经纪部门会根据这种划分提供不同的服务。

比如,一线演员有专门的助理,公司配备车辆,有权优先选择公司新剧里的角色,定期在报纸和电视上露面,保持知名度。

同时,公司会从演员的收入中按照百分之十五进行提成。

二线和三线演员的提成是百分之十,新人演员不提成。

提成高代表着地位高,收入高,这和国家税收一样,收入高的人个人所得税也高。

再说,高提成是因为高质量的服务,享受特权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至于所说的百分之二十五的提成,那是超一线演员的标准。

超一线演员的待遇是每年会有一部大制作影片,每年的广告收入上千万,年底会获得公司的分红,参加公司的会议,并有建议权。

国内的超一线演员太少,只是一个标杆,鼓励公司的演员继续努力。

有时候,划分了等级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不过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在徐晶蕾走红后,媒体会报道好梦公司的八卦,比如公司的一姐之争。

好梦公司最早签约的演员是刘焙,刘焙由于《甲方乙方》被观众所熟知,随后出演了多部影视剧,在《一声叹息》中有不俗的表现。

她是一个很稳的演员,不仅演戏的状态稳,心态也稳。

刘焙和林子轩、葛尤等人都是好朋友,这是早期一起相处结下的交情,大家经常聚会吃饭,到家里喝茶打麻将什么的。

她在好梦公司里是元老级的演员,地位就不用说了。

不过刘焙一直低调,安安静静的演自己的戏,媒体不怎么关注,她也不太在乎。

后来,俞菲鸿因为出演《卧虎藏龙》加入好梦公司,又由于《小城之春》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后,媒体把俞菲鸿看作是好梦公司的一姐。

这只是一个宣传噱头,好梦公司内部没有这种叫法。

现在徐晶蕾成了青年人的偶像,风头正盛。

媒体捕风捉影,或者自己想象,报道两人为了角色和在公司的待遇争吵,争一姐的位子。

这属于娱乐八卦,读者喜欢看女演员互撕的新闻。

记者报道的时候用“猜测”和“据说”这样的词语,想告他们都很难。

实际上,不说她们的关系不错,就算关系一般,也没那闲工夫吵架,如果连这点涵养都没有,那这个演员的成就有限。

想想看,她们都是学表演的,控制情绪是必修课,怎么可能轻易发火。

但这样的报道反映出一个问题,一家影视公司的演员多了,难免会出现勾心斗角的局面。

尤其是划分了等级之后,激励作用是有了,也可能带来恶性竞争。

此时好梦公司的签约演员还不多,这种情况不明显,以后就难说了。

林子轩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尽可能的营造一种相对公平的氛围。

而且,在选择签约演员上,品德一项要严格把关,尤其是学校里老师的评语。

林子轩喜欢那种懂得努力、重感情、有担当的演员,这样的演员值得培养,能够和公司一起走下去,而不是成名后就离开。

在才能和品德之间,他会选择品德好的演员。

“你这个要求有点高,现在的年轻演员不像咱们那会了,谁会甘心跑几年龙套啊,一心想着出名,稍微受点罪就抱怨没机会,真给他机会了他能演得好么?”冯晓刚牢骚道,“要我说,就该压他们几年,好好磨练磨练。”

“那样你就被他们恨上了,说你仗着自己资格老,打压新人。”林子轩说笑道。

“你这一说还真是,咱们不过是刚刚混出名堂,还没资格打压别人,我自个就经常被人打压,找谁诉苦去。”冯晓刚无语道。

这倒是实话,好梦公司虽然发展的很快,但只是在国内的民营影视公司里翻腾。

相对于即将成立的华影集团,还有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还不够分量。

不过往后的事情谁都说不准,他们刚成立公司的时候只想着能拍电影,如今却成了剥削演员的资本家,还要和李桉合作拍片子。

“等哪天咱们能随意打压别人,就成圈子里的一霸了。”林子轩调侃道。

“还是算了,地主恶霸人人喊打,我还想多活几年呢。”冯晓刚摇头道。

两人说笑着,来到了首都机场。

李桉这次来的低调,没有通知媒体,过两天,好梦公司和李桉会举办一场发布会,宣布《卧虎藏龙》的拍摄计划正式启动。(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创作理念

李桉从美国回来后,在宝岛和香江待了半个多月,接触了不少业内的专业人士。

这次组建《卧虎藏龙》的剧组,以香江的制作团队为主,还有他从好莱坞带来的班底,以及宝岛的熟人,至于内地这边,由林子轩负责。

这是两岸三地的一次合作。

由于各自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

作为导演,李桉需要从中协调,他要弄清楚这些人的能力,怎么让这些人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从而完成他心目中的武侠片。

香江的制作团队或许拍过很多部武侠片,有成熟的经验。

但李桉想拍出来不一样的武侠片,就要和他们不断的沟通。

比如摄影,李桉想用传统水墨画的色调来展现武侠世界,水墨画素雅,不浓墨重彩,透着文人气息,和以往商业化的武侠片有不小的区别。

再说美术造型,武侠片的造型很重要,每个演员的造型都要进行设计。

大侠穿什么衣服,官宦人家穿什么衣服,不仅看起来要合乎各自的身份,还要具有美感。

香江的造型师偏向于夸张的造型方式,怎么吸引观众怎么来,所以在香江的武侠片中总能看到一些穿着稀奇古怪的人物形象。

李桉偏向于写实,尊重历史,不喜欢花里胡俏的造型。

以玉娇龙的服装为例,作为高官的子女,衣饰华美,要人工刺绣的才行,不能随便拿件衣服糊弄,拍电影和拍电视剧不同。

就这样几件衣服,在内地四个人要绣上两个月才能完成,花费就不用说了。

而且,现在绣出来的服饰和古代的肯定不同,就算绣工没有差别,但缺少了一份细致的品味,或者说是没有了历史的底蕴。

李桉想要那种古朴的东西,要写实的做工和款式。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香江的电影人交流,有人不能接受他的想法,认为这么拍不是武侠片,更像是历史片,没什么前景。

拍电影就是这样,要找在创作理念上尽可能一致的团队,在拍摄之前要统一思想,否则在拍摄的过程中肯定会乱套。

李桉在香江的这段时间和不同的人交流,在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香江的电影圈子不大,大家知道了李桉想拍一部另类的武侠片,怎么个另类法,各人听到的都不相同,不过他们普遍不看好这部片子。

一个是华语片市场不景气,再者说,他们觉得李桉拍武侠片是外行。

李桉的文艺片没得说,拿过很多奖,可武侠片是香江人的天下,不是谁都能拍好的。

虽然不看好这部片,不过还是有人愿意和李桉合作,因为李桉在好莱坞有名气,和李桉合作或许就能进入好莱坞的电影市场。

何况,现在香江的电影市场不怎么好,能参与到这么大投资的一部戏里也不错。

就这样,李桉在香江颇受欢迎,无论是演员还是幕后工作人员都很热情。

江至强为李桉牵针引线,负责谈合同和薪酬。

由于这部电影的资金有限,所有资金要先用在影片的拍摄上,工作人员的薪酬需要等到电影卖出去之后才会支付,这个要事先讲明。

李桉在香江大致谈妥了制作团队,这才来到内地。

林子轩和冯晓刚两人前去接机,表示对李桉的重视,而且,李桉这次来京城不光是《卧虎藏龙》的拍摄事宜,还要参加一些交流活动。

这是很难避免的事情。

李桉毕竟是在好莱坞取得成功的导演,内地的电影人总想知道好莱坞是什么样子,是一种什么运作模式,里面有什么门道。

最主要的是他们想知道怎么才能成功打入好莱坞。

包括电影协会的领导,韩三评,华影公司的经理,电影学院的教授和不少导演,他们和林子轩打过招呼,要求举行一次业内的交流活动。

林子轩没办法拒绝,听听李桉怎么说也好,至少可以让内地的电影人了解真实的情况。

实际上,李桉的电影并不是纯粹的文艺片,而是兼有商业的属性。

他的片子在全球的票房都不错,能给投资商带来可观的回报,如果他是位纯粹的文艺片导演,也不可能进入好莱坞的主流电影圈子。

怎么把握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平衡同样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林子轩把李桉接到酒店休息,第二天下午在京城电影制片厂召开了一场内部的交流会。

现场气氛颇为热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