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以为自己是嫦娥啊,还奔月呢。”慕姗姗取笑道。

“我说真的,你要在我耳边提醒着,别飘着,要是飘久了,我都不知道自个是谁了,那我这辈子可能就完了。”林子轩认真的说道。

“放心吧,有我管着你呢,你飘不起来。”慕姗姗答应道。

李虹和女儿说过这个问题,少年得志,最怕沉不下去,要是一直浮着,那终究成就有限。

在她看来,林子轩就属于这种情况,《顽主》还好说,一片骂声能让林子轩保持清醒,只要不颓废,过了这个坎就是一片新天地。

但《渴望》猛然间获得这么大的荣誉,担心林子轩迷失其中,找不到自我,那就完了。

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慕姗姗原本想和林子轩谈谈,没想到林子轩还有着清醒的认识。

“那行,我就把线头交到你手上,风筝飞的再高,线头还是在放风筝的人手里。”林子轩握着慕姗姗的手,假装扯过一根线,再把线放到慕姗姗的手里。

慕姗姗紧紧握着这根看不见的线,心里踏实起来。

今天是华国国家领导人接见《渴望》剧组的日子,为此郑秀莲给儿子准备了一套新衣裳,这本来是给儿子结婚用的。

慕姗姗帮着整理好,时间差不多到了。

华国电视台准备了两辆大巴车,这种荣誉没有人想错过,整个剧组有几十号人呢。

当然,演员不能都去,不然那就太多了,只能是几位主演代表,这次主要是接见剧组人员,也就是幕后工作者。

林子轩走上大巴车,看到李虹在对他招手,便走了过去。

这时候,大巴车上的人都好奇的看着林子轩,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说熟悉是因为林子轩创作了《渴望》的剧本,说陌生是因为林子轩基本上没有进过剧组。

对于《渴望》剧组的人员来说,林子轩颇为神秘,不过他们清楚这个红遍大江南北的故事正是出自林子轩之手,而林子轩看起来只有二十出头。

在这个时代,有才华的人总是能得到尊重。

不少加入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人员和林子轩打着招呼,介绍着身旁的人,气氛很好。

在李虹身边的是《渴望》剧组的导演和主演,大家都穿着新衣服,看起来很精神。

张凯莉面带笑容,她和林子轩见过两次,有话题可聊,还说起在春晚那次相遇的趣事。

李雪建在一旁坐着,露出憨直的笑容,对林子轩友善的点了点头。

和众人打完招呼,林子轩在李虹身旁坐下,望着车窗外的京城,听着车厢内众人兴奋的闲聊,这或许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一天。

今天过后,有人会飘向空中,有人则选择脚踏实地。

林子轩并不担心,因为他的手上有一根线,线的那头在慕姗姗的手里,只要俩人有一个站在地上,另一个就不会飘得太高。

第四十九章上电视

林子轩出现在华国电视台每晚七点的《华国新闻》上,虽然只有不到三秒的镜头,但足以让林伯清和郑秀莲骄傲了。

他们这一辈人极为重视荣誉,能获得“劳动模范”或者“三八红旗手”这样的称号就会让他们一生自豪,还会把奖状和证书珍藏起来。

劳模可是这个时代的标志,是国家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

劳动最伟大,劳模最光荣。

奉献和荣誉是上个时代的主旋律,深深的刻在他们的内心深处。

这次儿子被国家领导人接见,这就好像儿子被评上劳模一样,看着电视里儿子和领导人握手的画面,林伯清和郑秀莲激动不已。

在京城生活的人虽说能经常见到大大小小的官员,不过这种机遇并不常有。

对林子轩来说,刚开始的确有点小激动,过后就冷静了下来。

这次接见其实很简单,主要是领导讲话,然后大家站在台上,领导一一握手。

握手的时候现场有些纷乱,大家比较热情,林子轩都没听见领导说了什么,或者根本什么都没说,接着有工作人员给每人颁发了一张类似奖状的证书。

这就完了,整个过程也就半个小时,在《华国新闻》上不到三分钟。

“老哥,当时啥感觉?怎么看你没什么表情啊。”看完这段新闻,林晓玲好奇的问道。

“没感觉,就是有点懵。”林子轩实话实说道,“你还想怎么样?还能热泪盈眶啊。”

“至少也要笑的灿烂点吧,你没看其他人都一个劲的傻笑么?”林晓玲不满意的说道。

“你也知道是傻笑,我当时也想笑来着,就是脸上僵住了,没笑出来。”林子轩说笑道。

“没见过世面,被吓傻了呗。”林晓玲取笑道。

“有这么说你哥的么,有本事你给我也上台领奖去,就会说风凉话。”郑秀莲训斥道。

“你偏心,就知道说我,等我长大了不比老哥差。”林晓玲委屈道。

“这可是你说的,好好学习,这期末要考进前三名,我给你弄宝岛明星的签名,宝岛有个剧组要来京城拍戏了。”林子轩诱惑道。

“真的啊,是谁啊?我能不能到剧组看看。”林晓玲立马兴奋起来。

“你要是考第一名,我就带你去,和明星面对面,还能说话聊天呢。”林子轩承诺道。

“你别宠着她,这丫头疯着呢,别闹出事来,影响咱们和宝岛的关系。”郑秀莲担心道。

“放心吧,妈,她能闹出什么事啊,就是去玩玩,不过是一个剧组,没那么大影响力。”林子轩安抚道。

“就是就是,还是老哥最好了。”林晓玲奉承道。

“有了成绩别骄傲,出名不见得是好事,以后更要小心,别出岔子。”林伯清告诫道。

“知道了,我会注意的。”林子轩答应道。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林子轩照常上班,唯一的福利是华国电视台高层决定奖励《渴望》剧组的成员,这次不再是精神奖励,而是发奖金。

像李虹和导演每人是600元,余下的按照工作的不同每人200元到500元不等。

林子轩拿到了400元奖金,为他和慕姗姗的结婚基金增添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京城电视艺术中心,大家正在为《编辑部的故事》做着筹备工作,一片忙碌。

拍摄电视剧不是光有剧本就行的,还要搭建场景,布置背景,至少要弄出一个杂志社的模样出来,还要招聘演员,制定拍摄计划等等。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合作。

“吆,小林来了,昨个我可在电视上看见你了,想不到看起来还挺上镜,要不在咱们这剧里客串一个。”冯晓刚招呼道。

“冯哥别说笑了,我哪懂演戏啊。”林子轩摇头道,“没看我脸上都僵住了么?”

冯晓刚和葛尤俩人是他介绍进来的,自然和他亲切。

此时艺术中心草创,比较缺人,有时一个人要身兼数职,在林子轩的推荐下,冯晓刚身兼美工和编剧两个职务,偶尔还客串导演助理。

导演助理说起来好听,其实就是给导演打杂。

不过冯晓刚觉得挺好,他对拍片子很有兴趣,和导演赵保刚的关系不错。

“没事,你可以本色演出嘛,就演个面瘫的角色,和日本那个演员一样,面无表情的,那人叫什么来着,这两年挺有名的。”冯晓刚玩笑道。

“叫北野伍,人那是演技,能演的像是没演技一样,这才叫高明。”葛尤搭话道。

葛尤听说有戏拍,就结束了全国巡回走穴,回到了京城。

前些年演员和歌星走穴形成了一股风潮,由于能够快速的捞钱,大家就一窝蜂的扑上去,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都不放过。

所以在小县城能看到大歌星的演出海报,一点都不稀奇。

不过走穴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格调低,不正规,赶场累,演出比较混乱。

还有就是这是私人组织的演出活动,不向国家交税,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偷税漏税现象。

走穴游走在体制之外,钻法律的空子,是一条灰色的产业链。

大家都知道有问题,可不能有钱不赚吧,既然大家都这么干,也就跟风了。

“还是尤哥有见识,一眼就看穿了真相。”林子轩夸赞道。

“别笑话我,我就是爱琢磨事。”葛尤轻笑道,“这次咱又凑合到一块了,我看了这本子,和《顽主》一样的调子,有种亲切感,我觉得这次更有把握了。”

“我看李冬宝的角色就是小林专门给你写的,太适合你的路子了。”冯晓刚赞同道。

“那我可得谢谢小林了,改天咱们吃饭。”葛尤爽快道。

现在京城演艺圈的现状是戏少人多,演员要四处找活,电影厂拍摄的电影不赚钱,国家补贴减少,亏损严重,民营的影视公司还没有发展起来。

这是一段较为艰难的时期,不少演员选择到南方的花城发展。

等到政策放开,民营资本进入影视剧行业,这个市场就会逐渐繁荣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一部戏,还是主要演员之一,对葛尤来说,就已经很好了。

“咱们哥几个就甭客气了,这部剧还要仰仗尤哥你呢,观众会不会叫好,就看你得了。”林子轩诚恳道。

第五十章花城来客

花城电视台的制片主任来到京城,洽谈合作拍摄电视剧的事情。

李虹早前和此人电话联系过,还把《外来妹》的故事梗概传真了过去,故事梗概比大纲还简单,就是不到一千字的介绍。

这不是没有诚意,而是防范于未然。

花城人做生意精明,要真的把大纲或者剧本邮寄过去,难保不会被改头换面,另起炉灶。

在华国,版权意识还非常淡薄,像这种没有发表的剧本很难受到法律的保护。

这位制片主任叫做陈常乐,四十多岁的年纪,带着一副眼镜,善于交际,见人就递上一张名片,把自己介绍一番。

这是林子轩对他的印象,感觉上还不错。

这次谈判主要是李虹和陈常乐之间的事情,林子轩只负责介绍剧本。

花城电视台自然愿意和华国电视台合作,华国电视台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在华国的影响力不是地方电视台能够相比的。

不过陈常乐的消息灵通,知道华国电视台内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