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竹林戏要提前拍,然后再拍避暑山庄的戏份。

这就需要演员自己在心理上做出调整,要能随时入戏,有饱满的情绪。

剧组已经拍了两个多月的外景,无论是演员还是工作人员可以说是身心俱疲,就想着赶紧拍完这一段,回京城休整几天。

《卧虎藏龙》的外景要么是大漠,要么是深山,就没有舒服的地方,极为艰苦。

张嘉绎来的这天,剧组正在拍摄玉娇龙深夜盗取青冥宝剑的一场戏。

徐晶蕾需要穿着夜行衣,蒙着面,在宫苑的屋顶上快速的奔走。

陈导明在后面追赶,两人使出轻功在屋顶上飞跃而行,就这么一路出了京城。

李桉要求摄影师要拍出诗意和美感来。

从高处往下俯拍,把演员奔跑和追逐的整个画面拍下来,让观众仿佛站在船上俯瞰着正在海里游动的海豚。(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二章轻功

由于有地心引力的存在,人们总是幻想着能够飞上天空,于是有了各种发明,用外力达到在空中飞翔的目的。

在武侠小说里,轻功是一种不依靠外力就能飞起来的神奇身法。

怎么在电影里展现轻功,不少导演都曾考虑过这个问题。

从最初的飞檐走壁,到依靠钢丝让演员在空中飞舞,是无数武行多年摸索实践的结果。

李桉觉得轻功既是一种超脱,也是一种牵制。

这种身法能让人脱离地面,获得超脱的感觉,但最终还是要落回地面,而不能飞入太空,所以轻功只是一种暂时的脱离。

这和电影要表达的主题吻合。

《卧虎藏龙》中的李慕白就是如此,他想要超脱,不问世事,然而人世间有人情,有包袱,有欲望,让他无法获得超脱,不得不回到地面。

李桉在设计轻功的时候考虑到了人物的性格。

李慕白的功力最高,飞的最飘逸,是那种不带烟火气的姿态。

玉娇龙年轻气盛,没有负担,说走就走,她在飞的时候突出一个“快”字,就算是逃跑也是飞身而退,干脆利落。

俞秀莲和尘世沾染最深,心理负担最重。

她的轻功就不是那么的灵动,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拉扯着她,让她不得自由。

这让袁和评极为苦恼。

在武行看来,轻功很简单,钢丝一吊,演员上去了,这就是轻功。

现在还要拍出不同的轻功,还要感觉有什么东西拉着,你是在逗我玩么?

电影拍到一半,李桉已经不是最初对武行什么都不了解的状态,经过不断的磨合,他知道自己的想法有点想当然。

他觉得有道理的打法,拍出来感觉都很傻,观众不会觉得好看。

不过他还是想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轻功和招式代表着人物的性格。

在招式用劲上,李慕白是虚灵劲,俞秀莲是刚柔劲,玉娇龙先是松沉劲,经过教导后是轻灵劲,最后跳崖的时候是虚无劲。

玉娇龙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其他如刘泰保是硬劲,蔡九是僵柔劲,碧眼狐狸是松软劲。

劲道代表着招式和打法,这是李桉根据人物性格设计出来的,只是到了正式拍摄的时候,很难做到这种地步。

“你要的那种东西,武术队和武行都做不到,更何况是这些演员。”袁和评如此说道。

明知道不行,李桉还是做出了要求,他是想尽可能的还原武侠小说中对于武功的描述。

在武侠小说里,剑若飞凤,刀如猛虎,枪似游龙。

这只是武侠小说家的一种想象,不说现实中没有,就算在电影中也很难达到那种效果。

李桉拍摄《卧虎藏龙》是想圆一个武侠梦,不能像香江武侠片那么的随意,只要觉得打起来好看就拍,不管符不符合人物的形象。

对于轻功,在拍竹林戏的时候,他尝试了让演员吊在高空展现飘逸的美感。

如今来到避暑山庄,李桉想拍演员在屋顶飞跃追逐时的那种动感。

实际上,他想过让演员在竹林上互相追逐,那个拍摄的难度太高,危险性太大,在屋顶上还有实现的可能。

徐晶蕾这次的造型是黑衣蒙面,夜行衣相当紧身,穿在身上能显得凸凹有致的身材。

尤其是她蒙面的那块面纱,这个设计和其他武侠片都不同。

以前的武侠片蒙面的女侠都是一块黑布或白布,风一吹就能从下面掀起来,也可能被人揭开面纱,露出美丽的容颜。

李桉要求这块蒙面巾要贴合演员的脸庞,就照着徐晶蕾的脸来设计,刚好遮住。

不能太大,太大了显得笨拙,要欲盖弥彰,正好能包住演员的脸,不多不少,还能透着一股神秘,最能挑动观众的情绪。

就是让观众想看却看不着。

这种设计还能防止在打斗的时候被对方揭开面纱,戏中徐晶蕾和俞菲鸿对打时有个场景,俞菲鸿伸手去抓徐晶蕾的面纱,可就是抓不着。

这是李桉最满意的一个造型。

张嘉绎进入《卧虎藏龙》剧组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他凭着《借枪》这部剧有了些名气,不过剧组里要么是内地的一线演员,要么是港台的明星,他只是过来出演一个配角,不会给他开一场欢迎会。

好在剧组里大多是好梦公司的工作人员,接待和安排上不成问题。

在当地的宾馆安顿下来后,张嘉绎来到了拍摄现场,观摩学习。

徐晶蕾已经换上了戏服,正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绑钢丝,看到张嘉绎也只是点点头,她脸上还带着面纱呢。

每次拍戏前,李桉都会检查这块面纱,看看是不是合适,面纱有没有遮住眉毛和眼线,有没有给眼睛预留下空间。

旁边有一台吊机,上面坐着摄影师,从高处俯拍整个避暑山庄。

拍摄演员在屋顶上的追逐戏可不是让演员一直跑,而是跑几步就停下来,一段段的拍,后期剪辑的时候合在一起。

演员身上都有钢丝,根本跑不快,只是做出疾驰飞跃的动作。

一晚上四五个小时,拍不了多少戏份,武行们还要不断的研究李桉的新想法,比如能不能在城墙上来一段追逐戏,能不能把动作放慢。

很多东西都是临时想出来的,而不是事先计划好的。

这次香江的工作人员和李桉合作都觉得难受,李桉走的不是香江的套路,他不按照常理出牌,而是有自己的想法。

香江人觉得没有完全发挥,做出理想的样子,被李桉弄得束手束脚,不够尽兴。

特别是武行,对他的意见最大。

文戏导演插手武戏在香江是很忌讳的事情,如果李桉不是好莱坞大导演,袁和评又愿意合作,换一个武行班底,可能早就走人了。

李桉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为电影这个整体服务,而不是依靠个人的发挥,这是他的风格。

张嘉绎在剧组待了四天,演完自己的戏份,返回了京城。

要说他对《卧虎藏龙》剧组的印象,大概就是所有人都很累,不过拍戏很认真。

李桉看起来很好说话,却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经过尝试,证明的确做不到后才会放弃。(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三章培训

黄勃参加了《华国之声》节目组举办的培训课。

五十多人在酒店的一间会议室内,听着节目组讲解节目录制时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其中大部分是驻唱歌手,有黄勃熟悉的,也有见过面却没打过交道的,还有些生面孔。

京城里驻唱歌手这个圈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可能都认识,更多的只是听说过。

会议室里有人在录像,看起来挺专业。

实际上,这时候节目已经在录制了。

这些人里面会出现节目第一季的冠军,当最终结果揭晓,会对冠军参加比赛的过程进行回顾,让观众了解节目的整个制作流程。

在培训这段时间,会对参赛者进行采访,询问他们参赛的原因和动力。

每个人的回答各不相同。

有人说想要当真正的歌手,有人则希望父母为他们骄傲,还有人想要成为歌坛新的天王天后,也有实在的,就是为了能多赚点钱。

这些都是他们的梦想,梦想正是《华国之声》这档节目的主题之一。

参加培训这一段或许不怎么重要,不过有备无患,以后可能会成为节目后期剪辑的素材。

黄勃和几个相熟的驻唱歌手坐在一起,在休息的间隙随意的聊上几句。

他们都在京城的歌舞厅混了好几年,是老油条了,不像其他人态度那么的端正。

“我说,那几个女的是怎么回事,在谁场子里混的,以前没见过啊。”黄勃奇怪道。

“你消息落伍了,我听一哥们说是一家音乐公司准备推出的女子组合,想让她们在电视上露露脸儿,积攒人气。”有人回应道。

在歌厅酒吧里驻唱的也有女孩子,不过不多,毕竟那种环境不适合女孩子。

只要嗓子不错,容貌还行,女歌手要比男歌手容易出头,往往在酒吧唱上几个月就离开了,不可能长久。

而且,有没有在酒吧唱过大致能看得出来。

在酒吧里唱歌不能含蓄,性格上要放得开,懂得活跃气氛,这种歌手不会文文静静的。

这五十多人里有十几名女参赛者,黄勃说的是五个坐在一起的女孩子,从衣着打扮到举止都不像是在酒吧的驻唱歌手,他这才问了一句。

“这不公平吧,她们可是专业的,看那个女孩的年纪,顶多十六七岁,有参赛资格么?”有人不满道。

“人家不还没成专业歌手么?再说年纪,改一改就行了,算多大的事儿。”有人无所谓道,“你也在社会上混了几年,还说什么公平不公平的,有劲么?”

这话一出,几个人沉默下来。

如果讲究公平的话,他们也不会在这儿参加培训课,或许早就成为大歌星了。

“算了,咱们自己唱好就行了,管那么多干嘛,大不了回歌厅继续唱。”黄勃打气道。

这倒是个说法,他们来参加《华国之声》只是抱着一线希望,实在不行还有个退路,想想真不用太当回事儿。

黄勃白天参加培训,晚上继续到歌厅唱歌。

了解了节目的录制流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希望不大,他擅长唱流行歌曲,声音不是非常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