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生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个不热不冷的时节,林子轩穿了件外套,担心散场的时候夜风会凉,葛尤只穿了件黑色的衬衣,或许是心理因素,他觉得有点热。

陈晓艺穿着白色花边衬衣,下面是黑色长裙,显得青春亮丽又不失庄重。

来到礼堂的门口,各人凭着证件进入,找到各自的位子,椅子上都写着名字呢,就算有重名重姓的也不会坐错,基本上是按照各家单位来安排的。

他们的位置靠近前排,从这个安排上也能看出端倪来,说明组委会对他们很重视。

这个大礼堂是杭城市政府的,能容纳上千人,杭城开大会都是在这个地方。

大礼堂里面有摄像机和照相机正在进行拍摄,有杭城电视台的,也有金莺奖组委会的,还有各家杂志和报社的记者。

来到这里,林子轩才能感受到一点娱乐圈的氛围。

葛尤是摄像机关照的重点,林子轩就在葛尤旁边,算是沾光了。

在面对记者拍照的时候,陈晓艺站在中间,葛尤和林子轩各站一边,那记者看了林子轩一眼,根本不认识这人,不过不好意思说什么。

林子轩意识到人家是想拍明星,和他没关系,就想着让让。

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他一个搞幕后的就没必要掺和了,他刚想走,被葛尤拦住了,坚持要这么拍,记者也只好这么拍了。

“我说尤哥,你和一记者较什么劲啊,当心明天报纸上说你耍大牌,你这好名声可就给毁了。”拍完照,林子轩调侃道。

“光是我和小陈两人一起拍我心虚,被你嫂子看见就麻烦了,影响更大,加上你正好,这下我就能解释清楚了。”葛尤笑呵呵的说道。

林子轩知道这只是葛尤找的一个理由。

葛尤和他爱人的感情很好,不至于为了张照片闹事,朋友之间贵在知心,彼此明白就好。

陈晓艺在一旁看着听着,觉得能有这样的朋友真好。

在圈子里,关于林子轩和葛尤,有着各种传言。

大体上是在拍摄《顽主》的时候,林子轩从无数张照片中凑巧看到了葛尤的照片,那还是张三个人的合照,他一眼就看中了葛尤。

林子轩把葛尤推荐给了米佳山,葛尤演了《顽主》后才在演艺圈获得了认可。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两人合作过多次,葛尤从默默无闻到红遍全国,他独特的表演才华显现出来,受到观众的喜爱。

据说这次张亿谋导演的《活着》,同样是林子轩推荐葛尤出演。

在京城演艺圈,他们算得上是一段佳话。

陈晓艺在心里这样想着,觉得自己也挺幸运,还没毕业就被林子轩选中出演《外来妹》,这次虽然不能拿奖,下次总有机会。

她还记得当初问过林子轩为什么要选她,林子轩说她的演技好。

陈晓艺对自己的演技很有自信,只要能碰到一个合适的角色,一定会有出色的发挥。

在一段纷扰过后,颁奖典礼在晚上七点钟正式开始。

两位主持人来自杭城电视台,这种场合自然少不掉领导讲话,先是杭城的领导讲话,欢迎金莺奖在杭城举办。

然后是金莺奖组委会的负责人讲话,他回顾了过去一年华国电视行业取得的骄人成绩,涌现了一批贴近生活,反映时代面貌的优秀作品。

这就用去了大概半个小时的时间。

下面的流程进入了快节奏,主要就是颁奖,很少有节目表演。

中间只有两首歌曲,都是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没有请原唱歌手,而是让演员来唱。

这一届的金莺奖《编辑部的故事》并不是最大的热门,最大的热门是沪城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的《沪城一家人》。

这部电视剧走的是《渴望》的路子,贴近生活,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

《沪城一家人》虽然在北方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不过深受评委的喜爱。

评委就喜欢这种风格平实的,有强烈感情冲突的电视剧。

《编辑部的故事》太跳脱和戏剧化了,不怎么受到评委的待见,如果不是在观众中影响实在太大,葛尤扮演的李冬宝深入人心,可能都不会获奖。

金莺奖是建立在观众投票基础上的奖项,评委还是要重视观众的意见。

《沪城一家人》获得了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重量级奖项,在演员的表演奖中只给葛尤留下了一个最佳男主角。

葛尤听到自己的名字,虽然有点小激动,不过总体来说很平静。

这时候的颁奖典礼不用装出很惊讶的神情,也不用上台讲什么心酸故事,或者泪洒当场,没有电视直播,结果大家早就知道了,没必要演戏。

葛尤上台感谢了各级领导,感谢了剧组成员,然后就下台了。

最后一个奖项是优秀连续剧奖,总共有四部电视剧获奖,其中就有《编辑部的故事》和《外来妹》,陈常乐终于如愿以偿了。

四部电视剧的制片人上台领奖,林子轩和其他三人站在一起,接受杭城市领导的颁奖。

这是林子轩第一次领取华国最高规格的电视奖项,也是第一次被华国各地的圈内人认识。

在京城影视圈,他算是小有名气了,但在全国的影视圈里,他还没有太大的存在感。

中规中矩的念完感谢词,林子轩下台回到座位上。

“尤哥,好好珍惜吧,这是你的第一座电视剧的最佳男主角,也是最后一座。”林子轩对身旁的葛尤如此说道。

葛尤愣了一下,随即开心的笑了起来,他以后要进入电影圈了,新的挑战在等着他。(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一章任性

回到京城,林子轩接到张亿谋的电话,张亿谋告诉他《活着》的剧本通过了审查。

在华国,想要拍摄一部电影要先提交剧本梗概或者完整剧本在总局备案,经过审查,同意拍摄的电影会发放《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回执单》和《摄制电影片许可证》。

有了总局的许可证才能拍摄电影,否则就是违规拍摄,一律当作禁片处理。

影片拍摄完成,还要把片子送审,只有影片通过了最终审查,才能安排在影院放映。

这就是一部电影要走的正规流程。

剧本这一关相对容易些,剧本只是文字性的描述,远没有影像来的那么直观。

只要小心的规避一些敏感地带,通过的可能性很大,作家都是玩文字游戏的好手,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表述方式,给人的感觉会完全不同。

不过,一旦把剧本拍摄成影像,那些文字游戏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再者说,有些导演喜欢在拍摄的时候改剧本,最后拍摄出来的片子和原来的剧本可能出入很大,甚至是两个含义不同的故事。

所以,影片的最终审查才是关键,它会决定这个片子能不能上映。

不管怎么说,林子轩还是很佩服张亿谋,他改过很多次剧本,非常清楚想让这么敏感的题材通过审查是多么的艰难。

《活着》是由小说改编成电影,这个没有花招可用,不是说你提交一个几千字的剧本梗概就能过关的,总局的人知道《活着》是一个什么故事。

也就是说,张亿谋要拿出完整的剧本,还要对剧本进行解释,说服总局的那些人。

这里面不仅仅是剧本的问题,还牵扯到你有没有让总局妥协和让步的能力。

在华国,或许只有大导演张亿谋才能拿到《活着》的拍摄许可证吧。

以姜闻为例,就能了解其中的艰辛。

姜闻刚回国就兴冲冲的准备筹拍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他不是张亿谋,不能说句话就会拉来大笔的投资,他想先尝试走正规的路子。

在京城,京城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故事片,是京城影视圈的老大,当初林子轩和冯晓刚写了《大撒把》的剧本,就是托人把剧本送进了京影厂。

姜闻怎么说也是华国的一线男演员,和京影厂的不少领导都认识。

他把《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剧本提交了上去,人家一看这本子的年代背景和大概故事,就给退了回来,不拍这类电影,连修改的意见都没提。

姜闻想要通过一个青春期的成长故事来展现整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他的心太野了,也表现的太明显,别人一看就能看出来,如果他只是写一个青春期的爱情故事,兴许还能先骗到投资。

主要是这时候的姜闻还有点小骄傲,不想耍那些小花招,觉得该怎么来就怎么来。

这条路走不通,那只能自己拉投资,走合拍片的道路。

这就牵涉到华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这家公司受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委托,负责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

只要是境外的资金想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国内的电影市场,就需要和这家公司联系。

他们会联系境外的投资公司,也会推荐国内优秀的电影项目,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姜闻把剧本递交给华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人家看了剧本,倒是没有拒绝,而是要求修改剧本,否则很难通过审查,获得拍摄许可。

在林子轩看来,姜闻就是太锋芒毕露了。

他急切的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还不懂得妥协,或者说他不愿意妥协,就是这么任性。

张亿谋同样任性,《活着》要比《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题材更加敏感,他还是想方设法的要拍,唯一不同的是他比姜闻更懂得变通。

在这一年,他们都在任性的拍摄自己想拍的电影。

张亿谋已经拿到了拍摄许可,姜闻还在痛苦的修改着剧本。

“我以前拍戏总觉得那些剧本实在不怎么样,要是我来写肯定比这好啊,现在我总算知道原因了,不是人家剧本不好,而是这么改来改去的能改的好才怪。”姜闻抱怨道。

“你这才到哪啊,现在正在放映的这部《大撒把》,我和冯哥改了两个月,你要么先写个剧本梗概糊弄过去,要么就是收起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林子轩建议道。

“我再想想吧。”姜闻忧郁的说道。

想要说服一个固执的人很难,除非是在他四处碰壁之后,林子轩暂时不打算理会姜闻,让他先自己尝试,等他想通了再说。

十月份,葛尤主演的电影《大撒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